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成都回三国-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何进虽然成为了大将军,但是有一点很尴尬,他的手下没有一个世家子弟出身的武将,而淳于琼的出现则是弥补了这一点,并且也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而且淳于琼本身的能力就极为出色,名气也是有的,何进可以放心大胆的启用淳于琼,而不会受到其他官员的指责,毕竟已经有不少官员或明或暗的指责何进任人唯亲,安排一些废物尸位素餐。
所以淳于琼才会觉得,何进不仅会兴高采烈的接纳自己,并且还会将自己委以重用,日后成为将军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事实也的确如淳于琼所想的,他很快就成为了何进手下最受重用的武将之一,日后淳于琼能成为西园八校尉,也是何进专门给淳于琼安排进去的。
不过淳于琼的父亲曾经问过淳于琼,为什么不去投靠皇甫嵩呢?毕竟皇甫嵩曾经表达过淳于琼的赞赏之心。
淳于琼当然也仔细想过,自己要不要去投靠皇甫嵩,最后想来想去,淳于琼还是放弃了。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皇甫嵩曾经虽然赞赏过自己,但是现在的皇甫嵩已经不算是实权派了,而且皇甫嵩为人正直无私,嫉恶如仇,就算自己投靠了皇甫嵩,也不会得到多少特殊照顾,甚至还会被严格要求,到头来可能又是吃力不讨好。
所以淳于琼否决了投靠皇甫嵩的提议,转而决定为何进效力。
当然了,如果为何进效力的话,虽然有着不少的好处,但是其中的坏处也不少,比如自己的名声,以及自己家族在世家中的地位。
何进毕竟虽然是外戚,而且出身远远不如其他外戚。
因为大汉王室要维持天下的稳定,就必须和世家保持好的关系,其中最简单的方法便是联姻,所以大汉的外戚多为世家,这也导致了成为外戚的世家势力更加庞大,因此外戚干政的事件时有发生,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干涉皇帝继位,就像汉灵帝一样,本来是轮不到汉灵帝继承大统,结果稀里糊涂的就被外戚拥立为皇帝。
而汉灵帝也不知道是聪明还是愚蠢,竟然让一个屠夫成为了新一任的外戚势力领头人。
不过汉灵帝的这一举措虽然剑走偏锋,但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使外戚势力与世家势力不再相互勾结,不过大汉的势力斗争也越发混乱。
别看现在世家势力都很看不起何进,甚至抱有一定的敌视,但是其实在暗地里,有不少世家都想投靠何进,毕竟外戚势力除非改朝换代,几乎是屹立不倒的。
所以淳于琼投靠了何进,必定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少还在观望的中小型世家,说不定也会因此投靠何进,令何进的势力越发壮大,到时候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淳于琼名声必定会毁誉参半,被那些大型世家所抹黑。
不过刘鑫的出现,倒是让淳于琼有了新的想法。(未完待续。)
第二三零章 战功()
淳于琼原本是想找机会投靠何进的,但是现在,他更想投奔的对象换成了刘鑫。
首先,因为刘鑫现在声名鹊起,很多人都十分佩服刘鑫的能力,而且在刚刚的偷听中淳于琼得知,刘鑫很有信心重新获得王室身份,并且有机会出任益州刺史,甚至益州牧一职。
淳于琼也是清楚益州的地理形式,虽然益州地形复杂,偏安一隅,但是益州的经济条件非常不错,甚至在大汉各大州中位列前茅,而且天高皇帝远,哪怕是益州刺史都拥有着不小的权利,以当今圣上的性格,只要每年的赋税给够了,汉灵帝几乎不会过问州郡的具体事务。
所以,在某种程度来说,益州是割地封王的最好地点。
当然了,淳于琼还不知道刘鑫的具体想法,但是并不影响淳于琼投靠刘鑫的想法,虽然就算是益州牧,也没有大将军那般位高权重,但是自己的发展效率却会更高,自己的名声也会越来越好——淳于琼还是很在乎自己的名声。
因为益州虽然群山环绕,但是也属于边疆地区,益州地区的异族数量众多,但是因为某些原因,益州地区的异族并不像并州幽州等地的异族那般猖狂好战,也不如幽州并州的异族那般团结,几乎就是一个个小部落各自为战。
因为益州地区的异族,虽然结成了所谓的大型联盟部落,但是这大型联盟部落的结构极为松散,对成员的约束力几乎没有,再加上内部各种矛盾从不间断,因此几乎组织不起一场大规模战斗,所以在益州发生的叛乱,几乎都是某个部落引起,然后一两个相熟的部落响应起兵,人数几乎不会超过一万人,甚至连五千人的都很少,不想幽州并州那边的异族动乱,基本上都是数万人的规模。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刘鑫提前阻止了板楯蛮之乱,否则等板楯蛮之乱彻底爆发,那益州地区的异族部落纷纷起兵,淳于琼就不会这样想了。
不过在这个年代,武将晋升的最快途径便是获得战功,而战功又大致分为两种,那就对外战功与对内战功。
顾名思义,队内战功说白了就是平定内乱,这样的战功含金量很低,毕竟敌人大部分都是农民,武器装备都非常有限,甚至说根本没有,所以这些敌人战斗力并不高,因此就算是淳于琼击败了五倍于自身的敌人,也被有些人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所以最后并没有得到多少实质性的奖赏。
而对外战功就不一样了,因为这是在面对异族时立下的战功,这样的战功含金量都比较高,因为汉代以来一直面临着异族的威胁,所以也一直在对外作战,汉代以来的名将几乎都曾在对外作战中立功,而如霍去病这样的神将,更是在对外作战中战功累累,所以晋升速度极快。
而且异族的军事实力普遍较强,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游牧异族,拥有数量庞大,实力不俗的骑兵部队,经常大规模入侵大汉,加上背靠草原,随时可以一走了之,所以面对这样进可攻,退可守的草原异族,大汉帝国一直都没有太好的办法,所以只能重奖对外战功,以提升士气与组织度,所以在幽州并州等地的刺史,多为武将出身,都是一步步靠着对外战功才慢慢起家的,身上也兼任着各类将军的职位。
至于淳于琼为什么不去幽州并州等地发展了,原因也很简单,回报越大,风险也越大,虽然在幽州并州等地武将的晋升速度都很快,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像校尉这样的基层军官,在幽州并州等地的军队里几乎如同流水一般,不断的变换,因为战死率极高,淳于琼估摸着自己运气不好的话,说不定活不过一年,就得马革裹尸还。
而且幽州并州等地的军队,名义上还都是大汉的军队,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各自长官的军队,比如幽州的公孙瓒,凉州的董卓与马腾,他们几乎全面把持着各州的军队,只要他们一声令下,这些军队就能够直接发动叛变,这已经是默认的事实了,但是因为他们拥兵自重,朝廷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忽视这一个月问题。
所以幽州并州等地军队已经是自立门户了,军中的重要职位都是由各种长官的嫡系人马负责,像淳于琼这样的外来户去了根本不受待见,除非淳于琼能投董卓马腾等人。
所以说,淳于琼否定了去北方边疆抵御异族的打算,转而着眼于南方异族。
南方异族之中,淳于琼知道其中最强大的,也是最近新兴的一支异族——山越。
山越原本是百越中的一支,但是由于秦汉以来,长期民族融合的结果,山越已与汉人区别不大,其中还包括了不少因为逃避政府赋役而入山的汉人,所以山越虽然名为异族,实际上却与汉族有着说不清的关系。
所以山越虽以种族作称谓,但实际上算是居于山地之上的南方土著,故亦称“山民”,而且他们还以农业为主,种植谷物;再加上南方的铜铁众多,所以山越人自铸兵甲,武器装备好不逊色于官军。
而山越人的居住习惯是大分散、小聚居,好习武,常以山险为依托,组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武装集团,其首领基本上都自称“帅”,与大汉朝廷处于长期的对立状态,拒不接受大汉的招安,并且号称百万,时常袭击附近的汉族村落,甚至包围过丹阳城,因此被朝廷列为了异族之一,不过因为山越势力庞大,各大部落都在深山老林之中,占据天险,所以在进攻了几次,吃了几次亏之后,官军一直拿山越没有多少办法,于是就选择了放弃,不再主动进攻山越,山越便成为了大汉南方的一颗毒瘤。
虽然山越在淳于琼眼中不过是一群占山为王的土匪,只是土鸡瓦狗罢了,但是架不住山越人多势众,朝廷又不想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所以淳于琼也断了去找山越刷战功的想法。
最后,淳于琼将算盘打在了益州南蛮的身上。(未完待续。)
第二三一章 模棱两可()
周代的《礼记》礼记·王制之中有记载——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在华夏中心主义的天下观之中,西戎和东夷、北狄、南蛮合称四夷,而上述的那一段记载基本上确定华夏国家对于周边少数民族的称谓,这些称谓贯穿了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历史书中有很多类似的称呼。
不过南蛮被称为蛮族,听起来就是一种野蛮人,只会打打杀杀的那种,但是南蛮却是华夏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最古老的原生民族,是世界稻作文明、海洋文明的创造者;茶、陶器、漆器手工业的发明者;也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女神祭祀的民族,并且在南蛮一族的遗址上出土过不少的钢制品与白口铁制品,这些也是世界上已经发掘出的年代最早的。
所以说,南蛮虽然在东汉时期不受待见,中原汉人认为他们喜欢生吃食物,衣服简陋,不懂圣人之言(说白了就是双方文化差异与生活习惯的不同),所以强行黑了一波南蛮族人,随着中原汉人的实力越来越大,并在秦朝成立了一个统一的帝国,南蛮这黑称就再也没办法更改了。。。
到了汉代,南蛮一族大体可分为百越、百濮与巴蜀三大族系,百越族系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百濮族系分布于今湖南、贵州一带,巴蜀族系分布于今四川、重庆一带,而现今南方的少数民族大多由南蛮民族演变而来现在大多分布于四川泸州一带。
而现在巴蜀一系的南蛮,基本在名义上已经属于大汉的管制之下,但是有很多巴蜀南蛮的部落并没有真正听从大汉朝廷的指挥,而是类似于区域自治,不过在大汉需要雇佣兵时,南蛮经常会提供大量优质又便宜的兵员,并且也没怎么给大汉背后捅刀子。
不过到了如今东汉末年,大汉的统治力与掌控力度都下降到了前所未有的新低,而因为汉灵帝的卖官鬻爵,益州与交州的地方官员素质差次不齐,而且一个个利欲熏心,想要从南蛮手上拿取一些好处,结果自然是引发了南蛮的不满,原本政局比较平稳的益州也陷入了动乱之中。
不过前面也提到过,如今的南蛮分化比较严重,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不像匈奴还有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