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午门上,杨改革正揣着望远镜,看张显庸的队伍,看着一盏盏被点燃的长明灯蔚为壮观,杨改革倒是安心不少。这个这个点灯仪式的火,是从社稷坛里传出来的,这灯火先是在社稷坛里做了法事,然后由张显庸亲自传出来,然后分给几个弟子,充做点灯人,这仪式一路做,一路点灯,将神秘感发挥到最大。不过,灯火过了正阳门之后,杨改革也就看不真切了,有些无味的散了。RO@。
第六百一十五章 肉身成“圣”
    第六百一十五章肉身成“圣”
    七月半当夜的点灯仪式,确实如杨改革所预料的那般,相当的成功,看过了点灯仪式的人,无不给当时那种神秘的宗教气氛给吸引,道教的声势,一下子冲得老高,整个京城的人都在谈当夜的点灯仪式,让这发酵了好几天的水陆大会,一下子攀到了,看得不少人直瞪眼。
    十六日又是早朝,杨改革本以为会有人出来说事,没料到却是平平淡淡,基本没什么事就散了朝。
    朝堂上,“一如既往”,平静得很。
    下了朝的杨改革倒是依旧做自己的事,对于这表面平静,暗流汹涌的朝局,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张显庸昨日忙活了半夜,今日就来见皇帝,对于昨日忙碌的收获,张显庸相当的满意,他道教的声势,一下子就起得老高,经过了这个晚上,算是彻底的压过了佛门,这下,佛门那些人就只能对他干瞪眼了,他道家不仅在高层的支持方面超过了佛门,在底层信众这方面,也算是彻底的超过了佛门,如能把这个势头保持下去,彻底把佛门甩在身身后,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这些东西对张显庸来说,不过是些点缀罢了,基本上没怎么放在心上,如果要说他给皇帝办的事,这些个东西,就甚至连皮毛都算不上了,张显庸知道,那个东西可真的是大杀器,真到了出世的那一天,整个天下都必将震动,可以说,天翻地覆。到了那一天,他道家,才会彻底的坐实天下第一教的宝座,就如同皇帝跟他说的,给他弄个“圣人”当当,也不是难事,张显庸对此是深信不疑。
    一想到这里,张显庸就jī动起来,盼望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也幻想着,这一日到来之后,他以肉身成圣的辉煌。道教传到他这一代,必将在他手上发扬光大,盛世不衰。想到了肉身成圣的事,张显庸又想起了和他们家同样有着悠长历史的世家——孔家,如果他能帮皇帝把这件事办好,那么,道家的声望甚至可以和儒家比肩,他家的声势甚至可能超过孔家,一想到这里,张显庸又是一阵jī动。听说皇帝有意让孔家的人进京,张显庸也大概猜到了一些东西,如今京城里,不,说整个大明朝都争斗得厉害的缴税之争,张显庸知道,皇帝已经胜卷在握了,就凭他手里的这个东西,就足以轰杀天下任何反对的人,任你势力如何的大,在这件事面前,几乎没有任何抵挡的能力,除了给皇帝轰杀,就是轰杀,基本没有任何赢的可能,结局就是看皇帝的心情如何而已,如果要说天下人之中谁对皇帝最有信心,非张显庸莫属,因为他知道,自己替皇帝掌握着那个东西……,自己就是那步暗棋,一旦到了掀开桌子的时候,就是他出手的时候,也是那件东西出世的时候,一旦那个东西出世,天下间还有谁是皇帝的对手?皇帝必将携天下人望横扫一切,那些个跳得再欢的人,在皇帝这横扫一切的实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想到这事,张显庸是浑身的jī动,身体似乎微微的颤抖起来。不过,这种jī动,他已经经历过很久了,已经有了一些免疫,这涵养的功夫也早有了火候,虽然内心jī动异常,可这表面上,却是一个有道的高人模样。
    不过,张显庸显然也有烦恼事,好像又传出风声,夷人那个什么教的天主教似乎又在皇帝面前哀求了,皇帝似乎又对他们心软了还是怎么地的,听说,答应让他们参与自己办的这个水陆大会了,甚至还让他们造房子。
    想到这里,张显庸就是一阵烦躁,他想起了以前和天主教那帮人在皇帝面前争夺“信任”的事,那时候,皇帝显然是准备在他道教和天主教之间选择一家作为那个“大杀器”的使用者的,而他道家显然是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最终,那个大杀器花落道家。想到自己肉身成圣的事要靠那个大杀器;自己道家成为天下最显赫的宗教,还得靠那个大杀器;想自己张家超过孔家成为天下第一世家还得靠那个大杀器,张显庸就是烦躁加惶恐。皇帝把这么大的把柄和杀器放在他这里,就不怕他sī自泄lù了?坏了皇帝的事?肯定是有后手的,明显那个天主教就是后手,如今这紧要的关头,皇帝稍稍的给天主教一点颜sè,别人还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张显庸却格外紧张,知道这是皇帝在给他颜sè看呢,让他守好秘密,不要胡思乱想,皇帝没了他道家还有天主教,甚至还有其他的后手,而他如果离了皇帝,离了那个大杀器,就永远不可能肉身成圣;也永远不可能做到比孔家还要显赫;也永远不可能奠定道教在大明超高的地位。
    张显庸知道,那个大杀器的源头,其实,还能追溯到夷人那里,皇帝并不是只有依靠他才能办那件事,皇帝手里的牌实在太多了,他即便是成“圣”了,依旧还是皇帝的一颗棋子,皇帝把他放在哪儿,他就得按照皇帝的意思往哪里去,他和皇帝之间的关系,永远只会是下棋之人和棋子的关系。
    想到这里,张显庸除了一阵烦躁和惶恐之外,就是不住的安慰自己,皇帝向来信誉不错,既然答应和选择了他,就不会反悔,就会成全他的一切,把他朔造成一个“圣人”,想到皇帝的手段和能量,张显庸立刻抛弃了烦躁,也抛弃了心中的那么一丝得意,剩下的,就全部只有惶恐了,皇帝那漫天的身影,让张显庸惶恐到了骨髓里。
    “正一真人,陛下有请。”一个地位较高的太监亲自来请张显庸,以便和张显庸套下近乎,如今张显庸的名声,那是传得相当厉害,昨日那神秘到的气氛,让京城里的百姓是彻底相信,张显庸是得了道的真人,所以,这个太监对张显庸说话的时候,除了热情,就是虔诚。
    张显庸内心还在极度惶恐之中,却听见有人在叫他,心灵瞬间回到身躯,依旧是那个得道之士的模样。
    “有劳公公了。”张显庸淡淡的道谢,自从他替皇帝掌管那个大杀器之后,他就几乎没有来过皇宫见皇帝了,怕的是引起别人的注意,不过,这次他闹下了偌大的声势,这威名传得厉害,皇帝见一见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张显庸知道,皇帝定还有事要交代,怕那个大杀器出世的时日,也不远了。
    ……
    “臣张显庸叩见陛下!”在皇帝面前,张显庸只有极度的自卑和惶恐,那个得道高人的架势,在皇帝这里,完全拿不出半分。
    “呵呵,昨夜倒是让卿家劳累了,坐吧。”杨改革笑着说道,指了指一旁的椅子。
    “谢陛下隆恩。”张显庸是又自卑又惶恐又感jī的谢恩,然后小心翼翼的坐下。
    “真人无须这般拘谨,朕这里,真人只管放松些就是。”杨改革笑着说道,想把气氛说得轻松一些。
    “臣谢陛下隆恩。”张显庸再次恭谨的谢恩,丝毫不敢怠慢。
    “呵呵,今日邸报上的头条就是真人的事啊!”杨改革把邸报拿起来,扬起来给张显庸看,硕大的标题正是说的张显庸的事。
    “都是陛下的栽培,臣至死追随陛下,为陛下保驾祈福,道家世世代代辅佐大明。”张显庸立刻表明心迹。
    “呵呵呵,这个都是情理之中的,为朕办事的,朕自然不会吝啬,该得的,不会少他一分,给别人也是给,给卿家也是给,朕倒是更相信卿家,呵呵呵……”杨改革笑着说道,说实话,今天叫张显庸来,就是过问一下情况,为了掩人耳目,杨改革倒是很久没见张显庸了,如今到了紧要关头,昨日自己闹了那么大的动静,今日朝堂上那些人连废话都没一句,显然,事情已近到了快揭盘的时候了,和杨改革预料的差不多,也该是时候检查一下武器了。
    “臣谢陛下栽培!”张显庸再次肯定的说道,不知道那件事的人,还以为是在说昨日那件事呢,昨日张显庸闹出偌大的名声和声望,要说没皇帝的栽培和看重,那显然不可能,正阳门大街上的那么多灯可不是白点的,在那个大街上走一遭,张显庸能干,那些和尚们也能干,甚至连那些喇嘛们也能干,甚至还有夷人也能干。实际则是说那件事。
    “呵呵,卿家可想过,日后道家发扬光大之后的事?”杨改革见张显庸一切正常,也知道,那个东西正常,也就放心了,没有直接问,而是说起其他的事来。
    “回陛下,道教,张家自此之后只唯陛下是从,陛下叫道教往哪里去,道家就往哪里去,道家,张家能有今日,全靠陛下栽培和提携,臣不敢忘本。”张显庸立刻说道。
    “朕扶植道家的目的,相信卿家也该知道是什么,该怎么做,卿家可明白?”杨改革又问道,扶植道家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和儒家对抗,儒家在中国一家独大太久,这不是一个好事,自己要改革也好,要推进历史进步也好,始终都绕不过儒家,除了要和儒家打交道,还要和儒家对抗,甚至翻脸的日子也有。杨改革面对儒家这个中国古代社会很多问题的根源,下了非常多的力气,远超对付流民和后金。而能和儒家对抗的,在中国,几乎没有,即便是扶植,也只有那么几个不成气候的选择,天主教是一个,道教也是一个,天主教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的理论,实际上,比固步自封的道家更适合作为改进生产力的工具,不过,综合了实际情况和感情之后,杨改革选择了道教,以道家对儒家,以张家对孔家,相信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O@。
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灯笼刘廷元
    第六百一十六章大灯笼刘廷元
    朝局异常的“平静”,就连张显庸在中元节上闹出了偌大的风声,也没让朝局有多大的“动dàng”。
    北京城依旧是越来越热闹,从大明朝各个地方涌进来的人让这座经历了几百年的古都散发出一种难以言语的生机。
    杨改革散了小朝会,也没有回乾清宫,直接出了紫禁城,到太液池边上纳凉去了。小朝会上,杨改革否决了辽东巡抚的人选,袁崇焕出任兵部尚书似乎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了,可袁崇焕做了兵部尚书,那辽东巡抚该谁做?这个问题,成了袁崇焕不能上任兵部尚书的主要原因,没有一个适合的人选接替袁崇焕,皇帝自然不会让袁崇焕当兵部尚书。如今东虏似乎在草原上又恢复了些元气,不是什么人都能到辽东去当巡抚。
    杨改革已经否决了好几个人员提名,内阁重臣们似乎也不打算和皇帝怎么争,皇帝说不行,也就没人再闹着皇帝一定要答应,换个人选继续供皇帝选,朝廷里,可以说一片和谐。
    杨改革坐在步辇上,想着这事,看来,这事还得加速一下才行,老这样拖着也不是个事。想着想着,就到了太液池了,清凉的风一吹来,杨改革就有些昏昏yù睡了。
    ……
    小憩了一阵,杨改革又被这清凉的风给吹醒了。
    王承恩正服sh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