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革准备发出去了。
    “大伴,把这封给徐师傅的信发出去,依旧老样子。”杨改革写好了信,心情稍稍放松一些,说道。南方移民,一切按照既定的步子在走,没有什么大岔子。
    “奴婢遵旨!”王承恩端着一杯茶,上来伺候着,把茶递过去,又把密匣接过来,准备发出去,这样的事,王承恩已经做得相当的熟悉了。
    处理过了南方徐光启的信,杨改革捡起另外一本奏疏,翻看了一下,又是若有所思,这件事,也在自己的关注范围内,虽然如今不用太关注,可也绝对不能放松了对这件事的关注,思索了片刻,杨改革没有说什么,也没做什么,而是把这本奏本放下,这件事,还是放一阵再说,如今倒是不用一直关注此事,再说,这件事,也实在是太远了,即便关注,也对事情发生地产生不了什么作用,这件事,差不多只能等结果了。
    王承恩处理皇帝交代的事,依旧回来伺候皇帝。
    虽然应对这个冬天的事杨改革已经有了办法,可还有一件事,和这个相关,还得再用心,那就是监督韩爌那帮人的事,这个事,本来是归曹于汴的,可曹于汴退休了,这事落到了他的接任者身上,可曹于汴的继任者,杨改革又不太相信,这件事,或许还得通过曹于汴才行,杨改革想来想,决定还是给曹于汴去个信,不过想了想,觉得还是算了,这事还是再等等说,曹于汴虽然退席了,但如果还关心朝局,一定会知道这个事,或许不用自己提醒也知道该在什么事上发力,杨改革犹豫了半响,给曹于汴的信,终究还是没写。反正韩爌的事来日方长。
    “大伴,去文华殿,召诸大臣议事。”杨改革忽然说道,处理了这些事,杨改革决定把韩爌的事和户口的是处理一下,这件事,还是宜早不宜迟,还是尽快落实为好。
    “奴婢遵旨!”王承恩在一旁伺候着,见皇帝的眉头数次紧皱,有些担心,见皇帝迟迟不能下笔,以为皇帝遇到了什么难题,也颇为着急,听见皇帝说文华殿议事,立刻答应。
    ……
    文华殿。
    一阵礼节过后,杨改革就开始正式议事了。
    “今日朕把诸位卿家召来,倒是有几件事要商议一下。”杨改革环视了一下诸人,说道。
    实际不少人都明白,说是来商量,实际早已内定好了,今日也不过是走过罢了。
    “这第一件,就是韩阁老提到的整修京城沟渠的事,京城的沟渠已经有年没有大修了吧,如今也到了该大修的时候了,诸位卿家有什么看法?”杨改革说道,一边说还一边拿起一本厚厚的奏疏给众人看。
    众人一听是这个事,纷纷闭嘴,这事不少人都知道,皇帝已经分给了韩爌了,作为转身的报酬,现在来说,就是走个过场。
    “回禀陛下,确实该大修了,历来我朝每隔个三五年就要大修一次,如今年没有大修了,再不大修,一旦出现情况,只怕会出大问题……”施凤来立刻说道,也没等皇帝传阅奏本,也没等人念奏本。
    “回禀陛下,确实该修了……”其他大臣也没觉得这事有多大的讨论必要,既然都定好了,那就赞成呗。
    一轮议论下来,基本上都是同意修的,要么就是不作声的,确实没有一点悬念,甚至连过场也走得极为简单。
    “那既然如此,此事就按照韩阁老说的办吧,大修京城沟渠,由韩阁老担纲,负总责,督促进度,由工部李尚书做副手,协助韩阁老完成此事……”杨改革见此事毫无悬念,也就正式的敲定下来。
    “臣领旨!”韩爌带着些欣喜说道,这事确实落到他的名下了。
    “臣领旨!”工部尚书李长庚也答应道,虽然有些不喜,可好歹也是皇帝亲自指定的副手,也还算沾了些光,虽然郁闷不爽,也只能接受。
    “……户部可在?”杨改革问道。
    “回避陛下,臣在。”毕自严立刻站出来答应道。
    “关于此事的银钱,户部能拨出多少来?”杨改革问道,修沟渠的事,倒是可以让户部出一部分钱。
    “回禀陛下,腾挪一二十万银币还是没问题的……”毕自严早已得到皇帝的知会,立刻回答道,支援一二十万银币实际已经是比较多的钱了,历来都是用那个劳役,不用给工钱,所以用钱极少,现在皇帝要给工钱,这点钱就不够看了。
    “好,户部就先拨一二十万出来吧,剩余的朕出了。”杨改革一句话就把这事定下来了,杨改革已经过了那种为几万两,几十万两银子发愁的“饷帝”岁月,想起以前“饷帝”的岁月,那日子可真的是不堪回首,想那么艰难的日子,杨改革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现在好了,凭借着手中巨量的银子,凭借着银行系统,凭借着纸币的威力,现在倒是不会为银钱发愁了,这种日子和先前那种朝不保夕的“饷帝岁月”实在是天壤之别。
    “臣遵旨!”户部尚书毕自严答应道。
    处理了这件毫无悬念的事,杨改革准备顺带处理自己的事。
    “今日还有一事,这是户部给事中上的奏本,说的是逃难到京畿的难民以数十万计,人口复杂,官府难以管理,实在是个危险的事,给朕谏议加强人口的管理,诸位卿家如何看?”杨改革说道。说完,就把手里的这个奏本给了王承恩,王承恩又给了一个负责读奏报的官员,这官员接过奏本,便大声的朗诵起来。
    人口?众臣也还是头一次听皇帝提及此事,纷纷议论,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莫非,皇帝又有所动作了?文华殿里,很快就变得热闹起来。
    杨改革倒是坐在那里,不焦不急的等众人议论。
    杨改革平静得很,等着众人议论,过了半响,议论的声音逐渐的小了下来,知道议论得差不多了,两手压了压,这大殿的声音立刻就安静下来。
    “诸位卿家也都议论过了,那就说说自己的看法吧。”杨改革平静的说道。
    众人又是互相的观望了一下,看看有谁是准备“跳出来”反对的,没人“跳”出来反对,那就是说,没有人会jī烈的反对。
    半响没人接话,施凤来也观望了一会,这才站出来接口。
    “回禀陛下,臣以为此事是应该的,想京畿聚集了数十万灾民,确实应该加强人口的管理,否则一旦有个闪失,只怕后果不堪设想……”施凤来说道。
    众人暗地里一阵鄙视,果然不愧是皇帝的传声筒,皇帝说什么他就说什么,这话里就没多说一点东西出来。众人虽然鄙夷施凤来,可也知道,皇帝说的这个事,怕还真的不好说个不字,这几十万人,要是真的有个什么闪失,只怕会闹出大问题,这天子脚下,想瞒都瞒不住,一旦出问题,就是直达天听的大事,倒是没人愿意出来就这个事反对,现在要是反对了,到时候出了问题,可是要倒大霉的。
    “回禀陛下,臣以为,聚集在京畿的百姓,确实应该加强管理,如今大批百姓聚集在京畿,人员复杂,流动巨大,如不加强管理,一旦出了问题,只怕后果难料……”韩爌见施凤来说过了,又见孙承宗没有说话的打算,于是站出来说话了,他倒是同意皇帝说的,如今他自认是半个帝党,自然当仁不让的支持皇帝,再说,皇帝今日不是给了他偌大的好处吗?他也该回报回报。
    “回禀陛下,臣也赞成……”更多的人站出来,同意加强人口的管理。
    “那位卿家可还有其他不同的看法?”杨改革环顾了一圈,说道。
    “回禀陛下,臣敢问,陛下要如何加强人口管理呢?”新任的左都御史陈于廷站出来说道,他还是想体现一下自己的不同。
    “这个……?……”杨改革听了陈于廷的话,似乎被问住了,拿起奏本又看了看,似乎这跟自己没关系,仿佛从上面找了一些字眼,又说道:“……加强人口的管理,这上面说的办法倒是有几条,刚才也念给诸位卿家听了,有行保甲法,……嗯,五户一保,五保为一大保……”杨改革念道。
    “回禀陛下,臣以为,在京畿行保甲法实在是不妥,这京畿乃是重地,焉能行这个保甲法?这岂不是说,京城随时要准备打仗?乃是四战之地?”陈于廷找到了一些值得说道的问题,说道。
    “嗯,卿家说得不错……”杨改革点点头,貌似这个陈于廷有不小的进步,倒是能看到一些问题。
    “……不过,这倒是如何加强管理的问题了,不是朕问的要不要加强管理……”杨改革倒是没太给陈于廷面子,先夸奖了一回,然后又说了陈于廷的不是。
    “……”陈于廷一阵脸红,原本以为自己抓到了什么漏洞了,却没料到,皇帝会这么说。
    “卿家如此说,想来也是同意加强人口管理的了?”杨改革问道,杨改革的目的是把加强人口管理的事给确定下来,为加强户籍管理开口子,至于怎么加强,怎么管,那是另外一码事了,杨改革的手段多得是,会逐渐的使出来,现在么,关键是搞定要不要的问题,所以,对于“擅自歪楼”的人,自然没什么好脸sè。
    “回禀陛下,臣也是赞成加强人口管理的……”陈于廷红着脸说道,今日他又出了一回糗,皇帝貌似还是比较针对他啊!不是说皇帝会看重他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陈于廷想不明白了。脑子里想起的是曹于汴那苍老的叮嘱。
    “嗯,还有那位卿家对这个问题有疑问的?如果没有,那咱们君臣就讨论陈卿家提到的下一个问题,如何加强管理的问题……”杨改革倒是把加强管理和如何加强管理的概念给分开了,不让众人在如何加强管理的事上拖延。
    “回禀陛下,臣等赞成……”众臣都说道。
    “好,朕对此事,也是十分赞成和支持的,此事,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说起来,京城聚集数十万逃难来的百姓,也是朕给了他们希望,那就不能抛起他们不管,就不能任他们自生自灭,如果是那样,那就是朕的过错,那就是朕的罪过,说起来,朕之所以大肆在京城大修沟渠,也就是想给这些逃难来的灾民一个求生的活计做,让他们有事做,能自己养活自己,不至于因为饥饿而铤而走险,做下什么不可原谅的事,也不让他们失望,进而绝望,只有这样,京城才能安宁,天下也才能安宁……”杨改革解释道。
    皇帝的这个解释一出,不少人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好似才刚刚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陛下实乃是圣主明君,陛下实在是仁慈……”立刻又大臣把马屁送上。
    “陛下圣明,天下百姓能得陛下庇护,实乃是几百年修来的福气啊!”更多的马屁送上。
    “诸位卿家也不用给朕戴高帽,给他们活计,那是最基本的,但也不能保证就不出问题,这人口的管理,还是应该加强的,诸位卿家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杨改革小小的发了一下威。
    “回禀陛下,臣等都赞成加强人口的管理……”众臣皆道。皇帝拿出了这么高的一顶帽子来,更没什么要说的了。
    “那就好,既然诸位卿家都赞成,那此事就这么定下了,那就说下个问题,该如何加强人口的管理……”杨改革说道,大前提定下来了,这就好办了。
    众臣又是一阵议论,这个问题貌似也tǐng难的,刚才的那个保甲法,貌似比较不靠谱。
    议论了一阵,杨改革又让众人发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