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5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领旨!”毕自严倒是给皇帝的话呛着了,户部尚书还比不上几个盐商……
    “景会对办学之事如何看?”杨改革又故意问自己的户部尚书。
    “办学?陛下,说实话,臣可不怎么看好这个事,臣觉得,这个事的唯一希望就是陛下,陛下如果给他们拿银子,这事,估mo还有点希望,不然,靠朝廷,那是万万支撑不起的。”毕自严说了实话,这个看法,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基本上,大家都这样认为。
    “哦,如今朕也是窟窿多多啊!明年打仗的银子,开net就要打仗,是万万不能短的啊!唉,朕也有点力不从心啊!”杨改革故意感叹道。
    “陛下……”毕自严作为一个精通财政的官员,倒是能体会皇帝的无奈和苦楚,不过,他也帮不上什么忙,那种动辄几百万两银子,他想想就觉得乍舌。
第四百六十章 找自己要钱
    第四百六十章找自己要钱
    毕自严带着一些疑问离开了东暖阁。
    王承恩又禀报道:“陛下,兵部尚书刘延元刘大人到了,要见否?”
    “见!”杨改革抿了一口茶。
    刘延元进了暖阁,也是察看了一下皇帝的脸色,皇帝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般气恼,脸色不差,应该说很好。
    “臣叩见陛下!”刘延元行礼道。
    “免了,坐吧……”杨改革道。
    “谢陛下!”作为帝党的一分子,中坚力量,刘延元倒是很自在的坐下了,如今他在皇帝手底下hún日子,这日子倒是当真好hún,皇帝很多捞名声的好事都让他去,他倒是越的喜欢做这个兵部尚书了,当然,前提是皇帝罩着他。
    “明年开net就有大战事,大概就需要三四百万两银子啊!”杨改革以开始,就说这事。
    “是……,是的。”刘延元措手不及,纳闷了,确实是要这样多银子,参谋部的推演他知道,对于明年战事的布置,他也在场,知道皇帝这话不是假话,明年铁定了有一场大战,三四百万两那还都是紧巴巴的,万一出现意外,还不知道要多少银子呢。银子不是向来都是皇帝自己解决的吗?干嘛跟他说?
    “朕刚刚跟户部谈过,今年盐课才解到不到百万两,徐师傅那里赈灾,还有四百万两的缺口,朕先前贴进去的就不说了,明年这四百万两,怕又是要朕继续贴了,再算上为了对付东虏的而编练的新军,这又是几百万两银子,加上招募夷人舰队,南方造战舰,加上给边军饷什么的,零零总总,怕没有一千二三百万两银子,是应付不过来的啊!”杨改革将自己的账单稍稍的算了一下。
    一千而三百万两银子?刘延元脑袋都大了,这得多少银子啊!大明户部每年收入不过几百万两,全给皇帝也不够啊!
    “陛下,这……”刘延元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和东虏打仗,取得的这些胜利,都是用银子堆出来的,这个他老早就知道了,可实打实的算账,他还是给镇住了,今年堆了,明年还得堆,不然,就会输,输了,朝廷就得有人出来“负责”,打仗输了,他这个兵部尚书多半是要出来“负责”的,能落个丢官免职,那都谢天谢地。
    “朕听说,今年给边军的棉衣,边军的反应好像tǐng好的啊!是不是?”杨改革又道。
    “回陛下,官军们都感谢陛下的赏赐呢,都铭记陛下的大恩呢,都说这棉衣暖和,是个好东西,边军官军们今年可以过一个暖和的年。”对于这事,刘延元视为自己兵部尚书在职期间的一大政绩,常常就挂在嘴边,如今听皇帝说起,来了精神了。
    “嗯,兵部就没想过?如今只给边军棉衣,那天下其他卫所,其他官军就没想法?了棉衣,就不用秋衣,夏服?”杨改革又启道。
    “这,陛下……”刘延元楞住了,听皇帝这话的意思是,难道说,皇帝还打算全天下的官军都棉衣,棉衣还不算,还秋衣夏服?这……,好事是好事,可这得多少银子啊?
    “兵部就从来没有过这样想过?天下有多少官军,每人每年训练,作战需要消耗多少衣服,kù袜?需要补充多少?没有这方面的统计和预算?”杨改革道。
    “回禀陛下,有是有的,不过,不提也罢,除了京营等几处较好一些外,其他的,两三年能下一套衣裳,都算是上官开恩了……,如果陛下打算每年都按人下各色衣裳,臣以为,这天下二百来万官军,怕要的银子不菲啊!”刘延元倒是说了实话,这事,他也没必要骗皇帝,要是皇帝不知道内情,干嘛给边军棉衣?
    “嗯,这个朕知道,朕有这个想法,官军平常训练,磨损必定比较厉害,如今几年一套衣裳的情况,显然是不行,连最基本的训练也无法保证,没有训练的军队,要他何用?虽然这银子要得多,让人望而生畏,不过,兵部也不妨就这个事做个计划,看看每年每人两套衣裳,一共要多少银子……虽然未必能实现,不过,有了计划和想法,总比浑浑噩噩过日子,什么准备也没有的强……”杨改革又道。
    “臣领旨,不过,陛下,恕臣斗胆,如果真的这般,每年仅仅这一项的开销,就相当的庞大啊!陛下慎重!”刘延元答应了下来,但是,还是提醒皇帝这样做有风险。
    “嗯,这个朕知道,确实难啊!不过,兵部难道不觉得,士卒没衣裳穿,肯定无法进行正常的训练,连基本训练都无法保证的军队,能对敌么?那这军队又有何用?岂不是一碰即溃?”杨改革道,这可真的是一个揪心,基本无解的东西,在一个年收入几百万两的国家里,肯定不可能拿出大几十万两给官军买衣服。
    “臣……明白了!”刘延元道。
    “……朕知道这事可能无法实现,但是,今年给八十万边军了棉衣,再给八十万官军一次棉衣,或许这个朕可以做到,兵部不妨就这个事,做个计划,看该给那些地方棉衣……”杨改革又道。
    “臣领旨……”刘延元立刻答应下来,这可又是一次赚名声的好差事啊!
    “这事,你抓紧张罗,争取在下次早朝,提一下……”杨改革道。
    “臣领旨谢恩!……”刘延元忙不迭的谢恩。
    见过了这些人,杨改革无一例外的,都叫这些家伙找自己要钱。
    ……
    翌日。
    早朝。
    在文武大臣高呼声中,开始了这次早朝。
    众臣都不免的偷偷看了下皇帝,听说皇帝并为谋逆那件事火了,还tǐng高兴的,今日看了,果然,皇帝起色不错,脸色很好,难道真的说,皇帝抄家抄到了银子?为了银子而高兴的?
    “众位卿家可有事要奏?”杨改革面色温和的道。
    “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施凤来第一个就站了出来。
    “辅有何事?”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臣恳请陛下将种番薯当作我朝的国策,以解天灾之祸。”施凤来得了皇帝的指示,一上来就直说。
    众臣跌破了一地的眼睛,这个辅,向来不是皇帝的传声筒么?今日怎么说出这样一番话来,还说要把种番薯当作国策?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吗?众臣纷纷惊讶的看着辅施凤来,施凤来倒是很镇定。
    杨改革也xiaoxiao的惊讶了一把,在朝堂上把种番薯当国策的事说出来,确实需要一些勇气啊!没料到,这施凤来倒是如此的干脆利索,倒是让杨改革刮目相看。
    “哦,把种番薯当作国策?辅可有奏疏?”杨改革问道,这双簧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如果事先没通好气,猛的听这家伙说种番薯,杨改革会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回陛下,臣有,臣这个奏疏,是看了徐子先那本请种番薯的奏疏之后,有的感想……”辅施凤来今天说话倒是简短得很,也相当的自信,仿佛就是一个干练的辅。
    “哦,呈上来看看,大伴,再把徐师傅那本奏疏给朕找来。”杨改革轻轻的吩咐王承恩。
    王承恩轻轻的答应了一声,先将辅的奏疏递给皇帝,然后又吩咐人去找徐子先的奏疏,杨改革接过奏疏之后,就有模有样的看了起来。
    过了半响,杨改革大致的看完了,基本上和徐光启那本差不多,不过,加了些东西,比如,将种番薯上升到国策的高度,由内阁层层督促,一直到州县具体执行,层层负责,没有落实的,年考就不过关,计划也不是一年,而是五年。
    杨改革长舒了一口气,道:“辅和徐师傅都是一般,都是一心为国为民着想的啊!朕看徐师傅的奏疏,甚是感人,再看辅的奏疏,觉得,倒是磅礴大气,如果真的能施行,倒是能显现朕、显现我朝对抗天灾的莫大决心,此真乃是天下万民之福啊!”杨改革称赞道。
    群臣早已在下面伸长了脖子了,如果是平时,他们早就议论开了,不过,皇帝看奏疏,他们倒是不敢议论,怕影响皇帝阅读,所以,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看着皇帝,很想知道这奏疏的内容是什么。
    “大伴,将这两封奏疏,都给众卿家看看吧。”杨改革装模作样的道。
    群臣这才传阅起这两封奏疏起来。看的人,有的人看了,不住的点头,作嘉许状,有的人看了,有没什么表情,有的人,则是摇头做可笑状。
    待大臣们都传阅了一圈。杨改革这才开始话。
    “诸位卿家都看过了吧?觉得如何?将种番薯提升至国策的高度,众位卿家可有话要说?”杨改革问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事好是好,徐子先为国解忧,为民请命的高风亮节,确实让臣佩服,乃是我辈学习之楷模,不过,臣以为,将种番薯提升至国策的高度,又有点过了。”一个大臣先出来,道明了自己的观点。
    杨改革点点头,这朝堂之上,还是有一些在想问题的人。
    “启禀陛下,臣不赞成,此事也未免太过于儿戏,臣承认,番薯确实是对抗天灾的好东西,徐子先的奏疏也确实写得感人,可,难道种番薯不是国策,这番薯就不种了吗?”另外一个官员说出了不同的意见。
    杨改革也点点头,做倾听状。
    “启禀陛下,臣以为,徐子先的奏疏固然感人,为民请命固然没错,可也不该将种番薯拔到国策的高度,更不可将种番薯与年考相挂钩,如此,岂不是让番薯成了决定一个官员升迁降免的依据?堂堂天朝上国,这脸又往哪里搁?莫要失了体统啊!”一个大臣苦心的劝导着。
    朝堂上开始争论起来,一般的,都对推广番薯没什么意见,唯独怎么推广上有不同的意见。
    听了一阵,杨改革觉得,意见也听得足够的多了,扬了扬手。
    还在争论的大臣,立刻安静下来,看看皇帝怎么说。
    “辅,对于大臣们的疑问,你如何说?”杨改革问施凤来。
    “回陛下,臣以为,‘民以食为天’,这吃的,自然是很重要的,没有吃的,就会爆战1uan,百姓就会流离失所,天下就不得安宁,所以,臣以为,将增加食物作为我大明朝的国策,没有不妥,这符合圣人的教导,符合天理。”施凤来认真的说道。
    这一说,倒是得到不少大臣的赞许,不少人都点头,杨改革也点头,这就是自己教他的那些嘛。
    “不错,朕也一直是这样认为的,这番薯的高产,抗旱,朕想,就不用再说了,诸位也都知道,如今天灾连绵的,朕以为,朝廷应该将增加老百姓的吃食作为要任务,只有天下老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