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时光之心-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做事情可不会像朝中弹劾某些人那样,一下子就是铺天盖地的弹章,情报方面,每一份文书都要占用有限的传信资源,不可能这样无限制地使用,几个发话的,都是各环节的负责人一级。大概是预料到这种情况,孔新华、陈苏、以及戴三人写的报告也已经到了,详细叙述了孔新华做这样的事情的动机。之后,则是一份孔新华遭到袭击的报告。
    孔新华会遇到危险,这已经在大家预料之中了。他如此直白地成为了让北辽朝廷风气一分为二的导火索,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恨他呢。从叶韬的立场来看,本来他也想过,是不是要安排一次两次刺杀、袭击活动来让孔新华险死还生,取信于张慈等人,但叶韬向来没有拿自己的下属当牺牲品的习惯,也就是想想而已,他甚至没有和任何人说过。但这次孔新华遭袭,却暗合了他的想法。出手的不是别人,正是西路军。
    反而是在燕京附近,高森旗对一部分西路军的掌控没有那么严厉。而其中一部分就对孔新华袭击西路军的商队,劫走货物自己邀功颇为不满,几个老资格的将领私下里就要进行报复。而且,这些老牌军人,做事委实是肆无忌惮。在孔新华带着两组人马向东准备去海岸处接货的时候,他们居然调集五百骑兵正面冲击孔新华的队伍。幸好当时孔新华身边的战力不俗,带着他在北辽多年培养出来的精锐战力,虽然并非正规军,也不是特种营那么强悍,毕竟顶住了第一波的攻击。而后孔新华索性在一个有水源的山坳里固守了一天,直到附近的东路军来援。高森旗这时候还在布置下一阶段的防务,距离燕京很远,还不知道这件让朝中大肆挞伐的事情,西路军和东路军,和北辽其他地区的算是撕破了脸皮。不管在北辽王庭心目中,还是在朝中官员的心目中,这下都坐实了西路军嚣张跋扈,目无王法的评断。而高干这一次也只好辞去兵部尚书的职位,转为闲居在燕京。至于这一次参与此事的官兵,虽然还不至于革职拿问,但都被派去了西路军一线,回头一开战他们就是炮灰。西路军内部对于此事同样产生了不同意见,现在高家还没来得及整顿内部的各种不同反应,东平的那些细作,自然也没来得及归纳出一个详细的看法来。
    叶韬看着觉得好笑。果然越是在国家风雨飘摇的时候,各种莫名其妙的事情就越是多,他身处中军镇,都能感觉到这样的事情对于北辽朝局的撕裂作用到底有多大。孔新华虽然受了点惊吓,但毕竟是活下来了。现在关于此事,他和陈苏等人都还在北辽各界的密切关注下,还没来得及抽手将情况送出。叶韬仔细想了想之后,问石榴说:“石将军,你帮忙收录了这些军情,知道其中窍要。你觉得该怎么处理?”
    石榴对叶韬的信心不下于孔新华,她稍稍犹豫之后说:“孔先生那去接的货,送到了没有?里面既然有重要的东西,还是交给北辽方面吧,以示孔先生对北辽并无怨望,绝不借机生事。另外,北辽工部应该有我们的人吧?倒是不妨让北辽能够生产飞艇,让孔先生在能搞到点别的什么,既然西路军能到手的,他也能到手,这才有说话的立场。……生产飞艇对于北辽来说,这比他们做其他任何事情都花钱。”
    叶韬笑了笑说:“和我想的差不多,既然如此,这件事情就按照这个方向去做吧。你在中军镇里,算是掌握军情最多的,这事情就交给你处理。有什么觉得为难的再报告吧。我战前准备大家都在进行,我可就不管了。我这几天要陪着孩子出去好好玩玩。”
    石榴愣了下,随即目光中闪过一丝兴奋感激的神彩。   
 ⒈⒈第五百零四章 悠闲与尖锐
    叶氏工坊研究院又一次进入全封闭状态。有了以前的经验,现在工坊里的那些工匠,他们的家人,以及那些有着各种合作关系的商家也都能平静地接受了。虽然每次进入全封闭状态必然会给各方带来许许多多的麻烦,但结果永远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第一次全封闭状态之后,工坊发布了有线电报系统,而现在,电报已经成为东平重要的优势之一,千里之外的军情民情瞬息而至,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东平的朝廷对地方的掌控能力大大加强。虽然现在电报线路还很有限,尤其是多路交换模式还非常稚嫩,但给东平带来的改变,却是所有人都能看奥的。
    第二次封闭之后,新型的客货两用列车头诞生了。第一代的蒸汽列车只能军用,因为实在是太嘈杂,颠簸得又厉害,总的速度比起马车快不到哪里去。但这第二代列车却是一种颠覆,在叶氏工坊到刚铎的线路上,新型车头在拉了四个满载的货运车厢之下,达到了一百一十三里每时辰的速度。而且对于能源的利用率,整体的可靠性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在第一代不成熟的列车开始就被叶韬一意孤行大力推进的基本铁道网,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宁远、绥远、董家集、叶家堡、刚铎、叶氏工坊已经连接在了一起,运营随着新型列车诞生,立刻就投入了使用。云州并没有自己搞铁道管理部门,谈晓培敏锐地看到了铁路能够给东平带来的变化。东平铁道局第一时间成立,丹阳到董家集地铁道即将贯通,而之后,铁路还将向四面八方延伸。只要十年不到的时间,东平就将拥有自己的基础铁路网。
    第三次封闭只有两天,而在那之后,雪枭飞艇的一种改进型诞生了。雪枭飞艇给人的印象是优雅而安静的,但这种改进型则是完全为了攻击地面目标而设计。雪枭飞艇上所有无关的重量都被去掉了,代之以薄薄的吊舱壳,里面挂满了火油弹。雪枭飞艇的标准定员是六人。而这个改进型,只有三个定员,一个驾驶员。一个信号手,一个投弹手……如果一次性将所有火油弹投下去。可以让十分之一个宁远那么大的城市燃起一片大火。//这种飞艇被称为雷枭,现在一共只制造了四艘。因为那些用来一个个抓住火油弹地线控挂钩,实在是太难制造了,工艺要求高得令人发指。研究院里的一些人曾听叶韬咕哝说为什么不用电控,现在他们正在进行紧张的技术攻关,但电控技术要是能突破,那可不仅仅是这方面。那简直是一次技术革命。
    这一次地封闭,一定和飞这是大家都猜得出来的事情。因为叶氏工坊临时召回了已经派到西线戴云手里地试飞队里的几个精锐飞行员,这几个飞行员一下子失去了作战机会,恼火得不得了。一回来就直冲钱顺的工作间,找他要说法。钱顺是叶韬的师兄,在叶氏工坊里的权威深重,但对这些技术高脾气大的飞行员们却并不拿腔拿调,钱顺和这十来个飞行员聊了不到一刻钟,这些飞行员就乖乖地,兴高采烈地去研究院报到了。
    在研究院专门用来进行各种测试的宽阔场地里,专门清理了一整片地空地,全部用巨大的石材滚筒一点点地碾压平整,再铺上水泥。/两侧还有导向灯来进行夜间指示。这就是一个机场的雏形了。哪怕只有一条一里长的跑道而已。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试飞员们都集合在一起,看着两家双翼飞机从仓库里缓缓被牵引出来。虽然是机场地雏形。但在叶韬亲自过问的飞机项目上,这种做派却非常完善,简易的内燃机牵引车对于现在的工坊来说没什么难度,反正也没有复杂的变速箱,这个牵引车一共只有两个不同的速度,以及一个倒档。
    对于飞机,这些一直在工坊里打混的飞行员们一点都不陌生。一系列的实验都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完成的。首先天地飞行员们进行了滑翔实验,主要为了摸索飞机地结构强度和外形特点。然后是一系列的升力原理地测试,当时最折磨飞行员们的不是飞不起来,而是那个小小的发动机奇高无比的故障率,测试型号的第一次成功飞行,仅仅只有四十多米的距离,发动机就烧掉了。而后,随着发动机一代代改进,配合不同的飞机外形,他们又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飞和着陆,最高升空高度不超过三十米,据说是为了让他们绝对有机会逃命。但飞行距离却渐渐从几十米上升到几百米,之前的一个比较成熟的试飞型号,已经能够在试验场上绕行几圈了。在那样局促的空间里,他们进行了各种测试,飞行控制系统也渐渐成熟了起来。现在叶氏工坊对于使用复杂的金属线来控制各种机件驾轻就熟,飞行员们对于这种速度很快的小东西也越来越熟悉了。之后,则是漫长的沉寂期,飞行员们知道那些技师们肯定又碰到了瓶颈,在孜孜钻研,也不会多催问,没想到居然在这个时候把他们召回来进行封闭测试。封闭测试并不是仅仅是测试,基本上那代表着技师们对于拿出来的东西挺有信心了,可靠性等方面都能禁得起一段时间的反复折腾,需要靠短时间的大量测试摸索数据,然后撰写产品说明书……出的双翼飞机,看起来比以前任何一个型号都来的漂亮和精致。两架飞机一架涂装成蓝色,一架红色。而且,使用的都是光可鉴人的泛着金属光芒的漆。///叶韬可没给大家少灌输流体力学的观念。飞机的发动机装在驾驶员前方的罩子里,前方和两侧都开着进气口来进行散热。以现在的技术,还不用考虑加压吸入空气来进行燃烧的问题,飞机压根飞不到空气会感觉稀薄的高度。飞行员的位置在一个流线型的玻璃罩子后面,虽然不是封闭式的座舱,但仍然考虑了空气动力学的问题,玻璃罩和飞机机身结合得比较圆滑,但这一整个没有金属框的座舱罩还是挺唬人的。大家都知道,光是这个玻璃罩子,造价恐怕就高的让人崩溃。这也是只有在这种实战验证型号上才会用的奢侈品。
    首先坐进机舱的是试飞队的老大徐锦。而进入机舱,他才看到这架飞机居然是有武装的。在驾驶员的座位两侧,各有一个手摇棘轮,连接着两台小型的,自动装弹的弩炮。能够抛射小型弹药,或者是射出一枚枚加了稳定尾翼的短矛。由于座舱比较狭小,需要飞行员坐下之后,才能将摇柄装上去。虽然略有些麻烦,但这个小小的发现却让徐锦更有了几分期待。技是有把握了才会开始考虑武装的问题。面前的仪表盘则让徐锦更吃惊,速度表、高度表、油料表以及一个表示飞机倾斜度的球体显示就在面前,还有一个小小的瞄准具。在这些仪表盘下面,还有进行紧急处置的一些设计。打开一块盖板,下面是一堆金属线,每个上面都有方便提拉的握柄,一旦碰到紧急情况,飞行员就能靠这套备用的东西直接操作飞机。这套备用的金属拉线装置在设计强度上比起日常使用的操纵杆系统略低,但应急用一阵还是没问题的。飞机的操纵杆也需要等飞行员落座之后才安装,握柄是直接按照手型削出来,然后外面包覆橡胶的,这一个设计,恐怕几十年里都不用再改变了,除非等以后在这个手柄上加上一些控制装置,只是现在还用不着。在飞行员的脚底下,则是两个脚踏控制器,分别是油门和襟翼。襟翼可以根据踩踏的力度张开不同角度,但控制起来很是轻松,踏板很轻巧。油门边上则有一个很方便的锁定装置,拿脚尖一靠,就可以把油门临时锁定,方便飞行员进行长途飞行的时候减轻劳动强度。这一切的设计,都让徐锦有爱不释手的感觉,他等技师们将操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