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至尊大地主-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青树稻从开始的吹捧到质疑,从质疑反转到现在的状态,但也随时可能又一次发生反转,官方的态度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忐忑吗?

    李境当然不安,长青树稻他虽然自信满满,但官方对这一新事物的态度如何,他心里却是没有底。好在舆论已经基本控制,否则几千万网友质疑下来,以官方一贯的尿性,估计八成是要杀死长青树稻。

    坐等结果?

    当然不能,李境要占据更多的主动,所以马上让孔祥硕院士向农科院申请举办一次研讨会,邀请领域里的专家过来实地调研。这是一次非常官方的会议,由接待办正式接待,无需李境支付任何接待费用,他反而需要避嫌。

    其实太多的人对这个长青树稻产生兴趣,专家毕竟有些知识,不似吃瓜群众那般无聊的认为长青树稻是什么转基因。

    现在一听农科院在廉城举办长青树稻的研讨会,所有人都踊跃报名,不乏领域里的大拿。原本预估二十人的规模,最后硬生生被提高至五十位专家的大规模考察团。哪怕如此,还有不少人自费过来。

    次日早上,陈婕兴冲冲的跑进来通知李境:“老板,央视新闻的两个记者说是要采访你,有录像机!”

    昨天央视的记者其实也来了,但他们态度更为谨慎,只做了一些不咸不淡的文字图片报道。他们当然清楚,长青树稻不仅仅是一个民生问题,已经涉及到政治方面,态度非常紧要。

    “是吗?快带我过去。”正在纸上写写画画的李境眼睛猛的一亮,跟着陈婕快步走了出去。

    李境先是与他们二人认识一下,简单商议一下后,他们提出要把录制背景放在树稻田里,说这样更有真实性,李境当然答应。

    他们先是录制了一些素材,一个是长青树稻的生长情况,还特别留意到田里的甲鱼,拍摄时还向李境提问:“这些甲鱼你都喂食什么?”

    “没有喂养任何食物,整个养殖场都是野生环境的形态。”李境回答。

    “那它们吃的是什么?”记者不明白。

    “首先是小黄鳝,这是它们主要的食物。”李境说着还卷起裤脚下到田里,随便扒了几下淤泥,马上看到一条金黄色的黄鳝。好粗大的一条,长得漂亮,准确让摄像机拍摄到。

    “好大的黄鳝,长得也挺干净的。”女记者惊叫道。

    “当然,这里的环境非常好。”李境颔首。

    “但全吃小黄鳝它们也吃不饱吧?刚才我看那黄鳝跑得很快。”女记者又问。

    “长青树稻田的生态非常好,吸引了大量的小鸟、青蛙、中华水蛇这些进来生长繁衍,还有各种昆虫就是甲鱼最好的食物。你们可以看看,这棵树上就有一个鸟巢。”李境指示道。

    “对,刚才我还看到小鸟从这飞了出去。还有,地上有很多中华水蛇,他们告诉我廉城本地叫做泥蛇,外界野生的已经非常少,但这里竟然随处可见,可见这里环境保护非常不错。”女记者的观察力倒是出色。

    “对了李先生,说到这我倒是有一问,你不施药吗?如果施药,田里的甲鱼、黄鳝这些都会中毒的吧?”女记者突然不动声色问。

    “现阶段不用施放农药。”李境没反应过来。

    “所以有网友质疑,你是不是对长青树稻添加了什么基因进去,才不会有虫灾发生?”女记者眼睛闪闪的看着李境。她这次来当然不全是帮李境的,追查真相是所有记者的尿性。

    李境微微一愣,才明白对方一直在给他下套,然后却笑说:“这个问题其实有些业余,长青树稻是一个新的品种,还没有衍生特有的害虫,所以才没必要每季都打药几次。但再过几年,不排除长青树稻会有虫害发生,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但近年的确是树稻种植的黄金时间。”

    “原来是这样。”女记者才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冲李境一笑后正色道:“那言归正传,请李先生给我们全面的介绍一下长青树稻,它都有哪些特性?”

    李境甚至不用思考,张嘴就介绍:“长青树稻的特点有很多,但这里无法一一描述,我主要说以下几点。”

    “首先是高产,首季稻树生长不够壮大,平均亩产就已经达到782斤,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所以我大胆预测,树稻一旦长成,最高产量至少能达到三千斤的标准,这绝不是我夸大其词。”李境还出示了手机里的一些图片。

    女记者眼前一亮忙问:“这是树稻成熟时的细节图片,网上都没有,李先生能不能传我一些?”

    “当然。”李境慷慨同意,随后才接着说:“第一个优点是米质卓越。晶莹剔透很美观,重要是味道极好,这点你们昨晚也已经吃过。”

    “长青树稻口感的确很好,是我吃过最好的米。”女记者想起昨晚的失态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一个女孩却毫无吃相,幸好没人拍到。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197章 入股长青农庄() 
长青树稻田里,李境正在接受央视新闻记者采访。

    “相比产量高、米质优这两个特性,其实我认为长青树稻最重要的特性是能够维护生态环境,这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李境语出惊人。

    “怎么说?”记者不明所以,好好的怎么扯到生态上面去?

    “你看,树稻根系发达,底下却全是淤泥,而且非常稳水,所以才能把各种野生动物吸引过来繁衍生息,渐渐的形成了一个小的生态环境。所以我也管它叫做长青生态树稻。另外,树稻枝繁叶茂,如果规模种植,能够供给大量的氧气,种植水稻也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绿化工程,如果全民耕种,对我们生存的环境会带来巨大改变!”

    “生态的另外一层意思是,种植树稻之余,我们还能搞养殖,养殖杂鱼、甲鱼、黄鳝泥鳅这些,这样生态养殖下的水产,品质是非常高的,能卖出一个好的价钱。就比如这个甲鱼,我都是一千多块钱一斤供应给高档场馆,比常规养殖价格高数倍。”

    “那你今年赚了多少钱?”记者眨眼问。

    李境微微一愣,想了想道:“因为是首先种植,数量较少,仅仅是稻米就能卖一百多万,而且因为现在树稻大米涨价的关系,这一百亩地仅是直接受益就过千万。至于甲鱼黄鳝养殖方面,也有数百万的收益。”

    “对哦,现在长青树稻米卖200一斤,六万多斤全部卖出去就有一千多万。”记者眼睛都眯了起来,差点有回家种田的冲动,还当什么记者……

    “没错,随着树稻规模种植,这个价格肯定会往下跌,但前面几年绝对是种植长青树稻的黄金时间,谁要发财就千万不要错过。”李境趁机打起广告,也不知会不会播出。

    “可卖这么贵,能卖出去吗?”记者却是问出这么一个尖锐的问题,现在所有人都认为李境借机涨价,而且要价太过火,两百块钱一斤的米,能卖出多少?

    “李境,会所说要我们送100斤稻米上去,送还是不送?”苏水芝这时候拿着手机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其实这她就可以决定,但想到有记者在采访,苏水芝灵机一动就小跑过来大声通知。

    记者微微一懵,要不要这么快就被打脸?如果不是一直在看着李境,她都要怀疑是李境安排的。

    李境也是错愕一下,这真是神助攻呀!马上回答说:“可以给,但不是原来的价格,统一199。9一斤,问她要不要!”

    女记者马上小声道:“能不能用外放?我们录音。”

    “这……不好吧……”李境没敢答应,毕竟涉及南粤会所的隐私。

    “我们后期会帮忙做后期声音处理。”女记者不肯错过。

    但李境还是亲自接过电话,征询了傅思敏才同意外放通话。

    “李境,你这要价也太狠了吧?上次还是二十,这次一下就涨到二百!我们可是你最大的合作伙伴。”傅思敏很生气。

    “现在不比当初,当时长青树稻没有任何名气,而且现在能出手的米量只有不到三万斤,如果继续卖20块钱一斤,不用十天就全卖出去。到时你们会所想买都买不到。”李境倒是不慌不忙。

    “这还是为我们考虑是吧?但……你这价格也太贵了吧?两百块钱一斤米买回来,我们卖多少合适?”傅思敏突然很后悔急着中断采购,现在好了,风波一过,那些老板现在点名要,南粤会所现在两边不是人。

    “不贵,说不准再过几天有钱也买不到,总共才三万多斤,供应全世界呢!这几天已经陆陆续续有检测机构来电咨询预订,这个量只会越来越少……对了,我的农庄总得留上几千斤,现在就只剩下两万斤长青树稻米能够供应市场。”李境一点没有让步,如果南粤会所不突然中断采购,他给一些优惠倒也无妨,但现在一分钱都不能少。

    长青树稻这几天声誉的确很差,但你南粤会所为了这一点米钱就中断所有合作,还让捕风捉影的记者乱写一通,李境虽然没说什么,但多少还是有些不满。

    “你……行!先送一百斤上来,还有,其他水产也比往常多送一些。”傅思敏自知理亏,又听说有记者在采访,干脆卖李境一个人情。

    “行呀,我马上给你发过去。”李境喜滋滋的挂断电话。

    “这就挣了两万块钱?我都已经想回家种地。”记者开玩笑道。

    “如果老家有田,那一定要带一些回去呀,不然再等几年,米价降了下去可就错失先机。”李境推荐道。

    “那……种子多少钱一斤?”女记者被忽悠得有些意动,带一些回去给父亲种也蛮不错的。

    “嗯……现在还没有定价,优惠一些给你带回去,两百块钱一斤吧!”李境想了想道。

    “李先生,你真会做生意,米价是200块钱,谷子也是一样。”记者有些生气。

    “种子当然比米贵。”李境可不觉得定价有什么不合理。

    “可……可你卖这么贵,农民哪里买得起!”女记者抗议。

    “贵吗?现在杂交水稻的种子就要四五十一斤,可米却才两块多已经。而且每季都要买,而我这长青树稻一次种植至少能生长十年,仅仅是节约下来的种子成本就非常可观。”李境解释道。

    “好像也有些道理。”女记者才恍悟过来,这两年节省下来的种子钱,可就已经与杂交水稻的高价种子持平,这么算来两百块钱一斤貌似也不贵。

    “我……我要一斤,带回去给老爸试着种。”女记者想了想道,是个有孝心的姑娘。

    “好。”李境无奈笑了笑,他可是好心让她多带一些回去,可姑娘家还是太谨慎。

    但如果真要推广,恐怕比今天更难。这女记者只是带着玩票的性质购买一斤带回去种,但如果面对的是农民朋友,两百块钱一斤的水稻种子多数人都不会舍得下手,这对农民而言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采访当晚就在13套节目播出,收看的人或许不会太多,但绝不在少数。虽然播出内容剪掉了许多,但整个报道还是持续七分钟之久,而且因为这是李境头一次系统介绍长青树稻的关系,网络媒体也第一时间跟踪报道,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