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扶风歌-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敢于在战场上肆行杀戮,而本能地厌恶沙场以外的钩心斗角。他丝毫也不畏惧与敌人殊死格斗、习惯于游走在生死边缘的危险感觉,而排斥那些善意与恶意交织的混沌环境,痛恨那些口蜜腹剑的无耻小人。从军主到偏将、到独立领军的大将、到执掌一方军政大权的方面大员,陆遥所走过的每一段道路、获得的每一个胜利都来自于堂堂正正的战斗。只是……河北局势如此,终非军事手段能够解决。如果一味仰仗武力而不及其余,难道坐视着刘始仁将中山、常山二郡国收入囊中么?
好吧,有些事情确实不得不做,但不必由自己亲自去做。倒是有些人既然意图逼迫自己,那就去辛苦一下吧。
陆遥抬步向疏林外行去,走了几步,又道:“邵公,我会令胡六娘和朱声协助你,务必监控晋阳军的一举一动。另外,刘始仁的身份非常,我们行动时莫要伤他分毫。”
“将军请放心,刘演虽有盛名,不过是膏粱子弟罢了,制之易如反掌。”邵续应声道。
他紧随着陆遥,两人一前一后向疏林以外走去。
幽深的林木渐渐遮挡不住视线,在大道附近等待着的何云见到两人的身影,于是呼喝着从骑牵马过来。
“将军……”邵续突然唤了声。
陆遥停下脚步:“邵公有何见教?”
“我听说,将军曾对胡大寨主陈说志向,可惜邵某当时未能在场恭聍。”邵续绕过一片横生的枯干荆棘,站到陆遥面前,从容躬身行礼:“如今晋室倾颓,奸臣窃命,乱世之象已经显而易见。邵续虽不才,自以为足可辅佐明主廓清时势,是以,愿闻将军之志,以便据此而定行事手段。”
此君真是聪明人,陆遥不禁暗自感叹。按照陆遥前世听来的说法,所谓志向,即是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集中反映。根据自己所陈述的不同志向,邵续想必会提出多种不同的策略来应对河北局势吧。
或许是因为终究做出了决断,陆遥感觉很是轻松。他想,应该怎样向邵续来陈述呢?就如对胡六娘所说的那般,示以桓、文之志?周室衰微的时候,桓文也只不过一代的霸业而已……面对着邵续热切的神情,陆遥突然又有些恶意地想到,如果自己高呼:“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这言语或许会令得邵续骇然?又或者来一句:“我希望晋国的人民都会成为不羁之民”?那样的话,任谁都会以为不知所云吧?
陆遥轻声笑了,他挽着邵续的臂膀前行,徐徐道:“对胡六娘说的那些,不过一时激动,做不得数的。不怕邵公笑话,其实我哪来什么志向可言?我年少时,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后从军,则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晋故征西将军陆侯之墓’,此吾之志也。”
“将军身在北疆,如何做得征西将军?难道……”邵续半开玩笑地应了一句,突然双眼发亮。他自幼博览经史,谙熟近代以来的典故,瞬间就明白了陆遥所述言语出自何人,更清楚此人日后取得了何等成就!
“将军……道明此言当真?”他颤声问道。他反手攀着陆遥的胳膊,力量之大,几乎令陆遥都感到疼痛了。
陆遥从何云手里接过缰绳,干脆利落地道:“自然当真!”
******
周四回沪,次日上班又是一堆烂事。周五晚上头痛欲裂,昏昏沉沉,这一章只好延后,抱歉。
第七十五章 龙蛇(一)()
豪雨疯狂地挥洒着,巨大的雨珠靡集成水团,砰然落在地面上,立即砸出一个个凹坑。一枚枚水团连接成了水线,一条条水线交织成了层层叠叠的雨幕。雨幕结成了深黯的穹庐,笼罩出了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而如果冒着被水线打击的剧痛抬头张望,可以看到厚重的天顶几乎压到了触手可及的地方,其上金蛇狂舞不定,愈发显得天穹将裂,似乎共工触折撑天之柱的壮举就在眼前重现。随着电光四射,随即便有振聋发聩的猛烈雷声灌入耳孔,百千万声的雷霆在这片狭窄的天地间交杂重叠,组成了恐怖的宏大乐曲,每一个章节都挟带着骇然之威,带来令人筋骨将散的震动,使人摇摇欲堕。
大晋开国以来,天象始终不正。泰始、元康、永安年间,河北都曾经发生过可怕的旱灾,直接导致了大河两岸饿殍遍野,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然而到了永嘉元年的秋季,天象又一次变了。这次出现的,是根本不应该出现在秋季的大雨,是哪怕数十年、数百年都见不到一次的异象。
巨量的雨水如同天河倒泻而下,在一切洼地汇成溪流、汇成河塘、汇成轰然鸣响的河川和瀑布,而这样的环境中,居然有一支军队在艰难跋涉!
酷烈的雨水施威之下,没有任何火炬可以点燃,整支军队完全是靠着电光闪烁所映出的光影,才得以在这片恍若混沌初开的莽原上前。如果站在近处去看,这支军队中的战士们普遍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他们全无铠甲装备,手持的武器也多半是些极粗劣的木枪。在泥泞的起伏地面上,他们彼此拉扯着奋力攀援,硬生生地在岩石、荆棘和淤泥中踏出道路。他们进两步、退一步,偶尔滚倒一次,就会带翻身后好几名同伴。但他们丝毫都没有止步的想法,而是全心全意地前进,就像一条鳞甲俱伤,露出狰狞血肉的黑蟒,在狂风暴雨中向前飞腾!
在大军行进的道路旁,有一处高地。狂猛的风雨将土壤从高地表面彻底揭去,留下了砂石的地基。十数名身材高大的战士一齐举起毡布,再用绳索将之固定在腰间,竭尽全力搭建起了小小的营帐。成排的军官和传令兵围拢在营帐四周,一来为他们的主帅遮蔽风雨,二来随时准备着传递军令。
石勒的衣袍也已经彻底湿透了,因此他将身体蜷缩在毡布的角落,小心翼翼地避免将珍贵的地理图打湿。帐幕中央一灯如豆,映得他的面色阴晴不定,几枚经过长期摩挲而显得光润的卵石被他挪移来去,偶尔取走一枚,又在泛黄的地理图上换个位置落下一枚。
片刻之后,他抬起了泛着血丝的眼睛说道:
“传令!”
一排传令兵踏着泥水向前一步。
“冀州军在高唐的兵力非常薄弱,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他们也不可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命令支雄率领本部将士迅速攻陷高唐县城。得手之后,立即修缮城池,准备抵御兖州苟晞的人马。告诉支雄,要他坚持至少三天,如果做不到,就战死在高唐县的城头上吧!”
三名传令兵躬身施礼,转身离去。另一排传令兵走上前来。
“自从丁绍病重不能理事,东武城、清河、贝丘、博平、聊城等地的冀州军无心恋战,先后向广宗方向收缩。命令冀保、吴豫和刘鹰全速追击,务必在晋军渡过漳水之前,以猛烈的野战将之击溃。注意,我不需要他们歼灭敌人,我要的是击溃,我要看到晋军失去组织、失去斗志,如同丧魂落魄的羔羊那样被驱赶着逃进广宗!”
又一排传令兵大步上前。他们的靴子在湿滑的地面上激起水花,有些水点甚至洒到了石勒身前的地图上。石勒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但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地图小心翼翼地折叠起来,塞进腰间的皮囊里,又用细绳将皮囊扎紧了。
“幽州军为天下精锐,鲜卑之众不可力敌,也无须力敌。命令赵鹿和支屈六,如果幽州军没有主动进攻,务必不要加以挑衅;如果他们进攻,则依托浮阳、南皮一线防御,若局势不利,允许逐次撤退至东光、东安陵一带,另外,随时将幽州军的动向向我禀报,不得有误!”
第三批传令兵们从山坡上纵骑而下,战马的铁蹄在漫流的积水中踏出密集的水花,像是道道白线穿过行军中的战士们,向远处疾驰离去。石勒示意将士们将帐幕收起,自己则毫无顾忌地站在狂风暴雨之中,注视着一队队战士从面前经过。这些都是真正的善战之士,是无数次逆境之中艰苦纠合起来的精锐。石勒坚信,依靠他们的奋战,足以一举扭转形势、将大晋的千军万马打个粉碎!
自从凶名赫赫的大当家汲桑在邺城战死以后,河北群盗的气势大沮。他们拥戴汲桑的得力副手石勒为首,转战大河沿岸,在冀州东南部的平原、乐陵与渤海三个郡国与朝廷大军反复拉锯。虽曾有过去而复返攻陷邺城的短暂辉煌,却因为冀州刺史丁绍和兖州刺史苟晞的南北两面夹击,始终难以获得立足之地。
丁绍的冀州军稳扎稳打,依托着一座座城池彼此呼应,不断压迫贼寇们的活动范围。而苟晞的兖州军虽然很少出动,但每次发动攻势,其凶猛残暴的表现都给贼寇们带来巨大的压力。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鏖战之后,贼寇们疲惫了。与此同时,由于曾经人口密集的河北平原经过反复的天灾和兵灾摧残,已经十室九空,完全不复当年盛况。贼寇们几乎找不到适合掳掠的城池和坞堡,他们的兵力日渐削弱,粮食补给也近乎枯竭,每日里奔行在尸骨累累的旷野上,仿佛愤怒的猛兽四处撕咬,处境却越来越不利。
这样下去,大家都要完蛋!贼寇们这样想着。河北群盗虽然与朝廷周旋多年,骨子里仍然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得势时固然猖狂万分,一旦形势不利,立即就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即便石勒努力地鼓舞士气,甚至调动属于自己的物资来满足盟友们的需求,但许多贼伙已经在密谋着投降。七月中旬的时候,甚至有些人彼此串联,试图用石勒的首级来向朝廷换取赦免。
支雄、冀保等追随石勒多年的亲信大将纷纷请求石勒以强硬的手段解决那些动摇不定的异己分子,但石勒却不为所动。他愈发地克己求存,亲自频繁往来于各支贼军之间,用谦卑和恳切的言辞稳定人心。他坚信,这场大规模的战争对大晋来说,同样是可怕的负担。疲弱的朝廷根本不可能长期支持下去,只要咬紧牙关熬下去,一定会有转机。
果然天遂人愿,转机的出现甚至比石勒预想的更早。数日前,探马传来冀州刺史丁绍一病不起的消息之后,冀州的局势,立刻就变了!
第七十六章 龙蛇(二)()
更新时间:2014…04…22
“这是天不绝我!”想到这里,石勒在震耳欲聋的雷霆之下挥舞着双手大喊:“天赐良机啊!”
过去的三个月里,由于河北群盗焚毁五都之一的邺城、杀死宗室亲王的罪行,毫无疑问已经被朝廷和东海王视为必欲诛之而后快的逆贼巨寇。冀州、兖州和三魏地区的庞大资财物力,因此而集中到了黄河北岸的狭窄区域,隶属于诸多名臣大将的巨大兵力,数万乃至十数万的武装到牙齿的军队已经将渤海、平原、乐陵三个郡国包围的水泄不通。任凭石勒几番冲突,也如鸟入笼中,插翅难飞。
在汲桑死后勉力统合河北盗匪的石勒因此承受了太大的压力。虽然他一次次地告诫盟友和部下们,朝廷必然坚持不住,但眼看着贼军日渐零散、储备日渐耗竭,石勒其实并没有多少把握熬过眼前的危机。他甚至曾经半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