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扶风歌-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遥同样认为司马氏皇族不可信,但他不认为这是纵容石勒贼寇的理由。他瞥了陆俊一眼:“因为东海王日后可能猜忌,我现在就该与中原贼寇们言和罢战?”
陆俊略放缓些语气道:“如今的中原局势,完全取决于兄长所在的幽冀联军一方与石勒王弥贼寇一方较量的结果,有识之士都看在眼里。兄长如果是为了建立威望而南下,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然而,在稳定中原局势之后,您自身就成了东海王的眼中钉、肉中刺。兄长既然无意效法韩信、彭越之流,便迟早会有与东海王渐行渐远,甚至分道扬镳的一天。既然如此,此刻又何必为了东海王与石勒互耗实力,徒然给日后增添麻烦呢?”
“麻烦?”陆遥咧了咧嘴,目光中多了几分嘲笑意味:“我不怕麻烦。”
陆俊应声道:“是。平北军府人才济济,将领骁勇善战,步骑甲于天下,势如旭日之升;与兄长相比,东海王幕府上下都是些冢中枯骨罢了,兄长当然无须害怕任何麻烦。我毫不怀疑,东海王与兄长决裂的时刻,便是兄长施展英明神武的手段,彻底压制幕府、进而夺取大权的时刻……”
这是什么话!陆遥几乎是下意识地打断陆俊的发言:“道彦,这样的胡言乱语,休要随意乱说!”
“兄长,我陆道彦非是信口雌黄之人。这些言语也非胡言乱语!”陆俊不知从哪里生出了胆量,偏要将话语继续下去:“近年来,朝廷昏昧、生民涂炭,宗室交相攻伐以致四海鼎沸,更不消说外有异族虎视眈眈,内有狡寇肆意横行……这是前所未有的大乱世即将来临的征兆,也是英雄人物崛起的契机。当是时也,兄长您统合幽、冀二州士马,南踞大河、北阻燕蓟,并有大漠之众,岂不正是这样的英雄么?”
说到这里,陆俊挥臂攘袖,几乎要亢声大喝,却又强自压低了嗓音:“兄长应当成就大事,何必在此时此地与一群贼寇死拼,无意义地消耗忠勇将士的性命?只消我们与石勒达成默契,驻军不动便足以逼退石勒、王弥,迎回东海王了。东海王幕府正是虚弱不堪的时候,我们一举控制幕府,真是易如反掌。再挥师向西去获取守卫国都的赫赫功勋,如此则名实兼具,天下诸侯谁人能够企及?到那时,我们挟中枢以制四方、畜士马以讨不庭,天下谁能御之?”
陆遥深深吸了口气,又重重吐出,一时说不出话来。
陆遥崛起的过程虽然迅速,但他一步一步都踏得坚实。从代地、到濡源、再到幽州蓟城,都是军事优势下水到渠成的收获,陆遥本人的行事风格并不好高骛远。自从获得平北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的任命之后,原本规模精干的文武体系骤然扩大,面临的内外情况也骤然复杂,使得陆遥更加小心谨慎,无论是对各地世家大族、还是对各部鲜卑,都采取了稳健缓慢的应对措施,不轻易生出事端。
此番响应朝廷中枢勤王号召提兵南下,陆遥的目的主要也在于整合幽州内部:若能击退匈奴、羯贼,便可提振平北军府声威、凭借军功慑服北疆。能够与乞活李恽结盟、进而将影响力扩张到冀州,已经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但陆俊比陆遥想象的还要大胆的多,他所谋划的,赫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霸道!多年未见的堂弟突然把话说到这个程度,饶是陆遥性格深沉内敛,也觉得有些透不过气来。
陆遥并非晋室纯臣。来自后世的记忆使他再清楚不过:想要扭转这个乱世、阻止浩劫到来,根本就不能依靠朽烂到了极处的朝廷。可朝廷虽然腐朽,其力量却依然庞大,明里暗里盘根错节、根深蒂固,陆遥不会妄想能轻而易举地将之摧毁或取代。不过,陆俊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按照陆俊的思路,原来平北军府距离攫取天下大权,竟然已只有一步之遥了。
从执掌一州军事的方镇与控制大晋中枢权柄的强臣之间,距离是如此接近,而需要陆遥做的,仅仅是眼下按兵不动,坐视东海王幕府彻底倾覆而已……这诱惑太大太大,而需要的付出又太少太少!
“可是……”陆遥焦躁不安地猛然挥手,像是驱赶着身边并不存在的飞蝇:“这样的话,鄄城军民如何?”
东海王虽然屡遭败绩,但出镇中原时搜罗的数十万名将劲卒毕竟还未尽数溃散,再加上从四面八方汇聚到鄄城的流民,陆遥估计此刻据守在鄄城内的军民士庶的数量已经庞大到了相当的程度。根据探听得来的情报,这些人士气低靡、军械粮秣都很不足,随时会成为石勒口中之食。
“兄长您是用兵的大行家,想必不会误判局面。中原贼寇兵力强盛,摧毁幕府如泰山压卵之易;以幽冀联军的力量想要救援他们,本来就极其困难。何况,石勒也不会给他们多少时间。”陆俊冷酷无情地应道:“东海王出逃之后,鄄城必然大乱,而贼寇们就会趁机发起猛攻。这些人抵挡不住的,全都会死。他们流淌如河川的鲜血,将会是给东海王幕府的最后一击。从此以后,幕府羽翼尽去、上下崩离,除了我们,再没有人可以依赖。”
陆遥突然觉得眼前的堂弟陌生起来,他已经不是自己熟悉的那个机敏少年了。分别以来,陆俊究竟经历了什么?他所作所为的目的是什么?在战场上,陆遥无数次身当锋镝、破军杀将,手底下的人命早就数不胜数了,自以为心肠硬如铁石。但这些文人呢?十数万、甚至可能是数十万人的性命,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一个数字罢了!
似乎只是犹豫了片刻,回过神来,远处刁斗声响,竟已到了夜中。陆遥有些疲倦地揉了揉面庞:“道彦,你且去歇息。此事非同小可,容我细思之。”i1292
第七十章 大权(四)()
幽冀联军渡河之后,与中原贼寇之间发生了多次激烈交锋。仅仅两天之内,战线就由黄河岸边楔入到了陈留、济阴等郡国的北境。双方投入的兵马数以万计,金戈铁马蹂践奔踏,声势令人骇然动容。
原本震慑天下的东海王幕府已经摇摇欲坠,猝然崛起的大晋有力方镇与中原地区最强大的武力集团在失败者的庞然躯体上展开新的对抗,就像是两条钢铁和烈火构成的激流迎头对撞,掀起的惊涛骇浪足以撼动天下。在惨烈战事此起彼伏的同时,无数斥候、间谍之流也将战况不断地传向各处;而大晋从东到西的万里疆域上,无数人在屏息以待这场大战的结果。
可叫人惊讶的是,双方的战事在幽冀联军渡河之后的第三天突然停止了。原本发起一**攻势,似乎像要一口气将晋军推入大河的中原贼寇们突然偃旗息鼓而走,仿佛就此放任晋军在大河以南立足;而幽冀联军也并没有乘胜追击,只是把握着几处渡口,将兵马一拨拨渡来。
这样的情形太过诡异,难道是石勒贼寇们在过去几天的战斗中被幽冀联军的凶猛所震慑,所以打算先行剿除盘踞在鄄城的东海王幕府残兵?又或许是临时纠合而成的幽冀联军内部出了什么问题,以至于失去了扩大战果的意愿?各种各样的推断猜测不一而足,而与之直接相关的鄄城一线胡晋各族势力,更是为之殚精竭虑。
幽冀联军渡河第五天,午时。
鄄城西南,瓠子河畔。
瓠子河是贯通在大河、济水、濮水、大泽、雷泽等诸多河湖之间的重要河道,自古以来水患猖獗,历代兴修水利,往往塞而复坏,前功尽弃。“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汉武帝所作的瓠子歌,从前汉传唱至今。
数日前的那场大雨,使得瓠子河上游来水暴增,而下游通向大泽的河道又不通畅,因此河水意料之中地冲破堤坝,漫溢起来。虽说水深不过及腰,可最宽处几达里许,简直像是狭长的湖了。或有长风掠过河面,激起滔滔水浪拍击两岸,发出轰轰的巨响。岸边原有的洼地已经完全被淹没了,连绵的芦苇、蓬篙大半没入了水中。较高处的河岸上,郁郁葱葱的树影直接倒映在了水里,随着水面波动,反复聚拢碎散。
这样的水患对于居住在瓠子河畔的百姓来说,早就习以为常。往年这时候,甚至会有百姓驾着渔船、木筏之类在河面上往来,可以捕捞渔获以果腹,运气好的话,还能捡拾些上游冲来的财物。但现如今,因为数年来的战事所逼,瓠子河两岸的百姓早就逃亡一空,河面上半艘船也见不着。偶尔有些野鸭、水鸟之类戏水啄食经此,也很快就惊惶飞走。
禽鸟的警惕自有来由。如果从高处俯瞰,便可以看到在瓠子河畔的林地高坡里,营寨相连,数以百计。或许是为了隐蔽起见,营地中静默无声,但却有一股肃杀之气冲天而起。在葱茏林木深处、营地最中央的一处营垒前,竖有两面军旗,一面上书有“呼延”二字,另一面上书“郭”字。这里正是石勒部下将领,“十八骑”中的呼延莫与郭黑略驻军之处。
此刻石勒分布兵马围攻鄄城,数万大军由东至西绵延数十里,鄄城以西一线的战事便由二将负责。鄄城晋军屡败之后,士气低靡、全无战心,而呼延莫与郭黑略二人随石勒转战河北、中原,久经战事考验,如今都已成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兼之呼延莫豪勇敢死,郭黑略沉稳心细,彼此配合也很得当。故而二将只凭潜伏在此的麾下三千精锐,就足以封死鄄城到离狐、濮阳的所有通道,令晋人插翅难飞。哪怕后来得知朝廷平北将军率领河北人马南下,呼延莫和郭黑略也并不畏怯,反而摩拳擦掌,满心想着与那陆道明恶战一场,洗血并州、邺城几番挫败之恨。
然而令呼延莫、郭黑略二人疑惑的是,幽冀联军虽动,石勒却并无更新的军令颁下。前日里军使来到,依旧严令将士们偃旗息鼓,不得妄战。这样的情形持续了五天,底下的贼兵们都不耐烦了。
这些贼兵并非挟裹来的寻常流民,其中相当部分属近年来流散于河北各地的杂胡和乱兵,本就性情桀骜难制,何况对他们来说,不能作战也就失去了掠夺的机会。在这片环境恶劣的山林里潜伏几天之后,许多将士像是被强行扣入辔头的猛兽,愈来愈焦躁不安。军营中充满了狂躁的气氛,就连身为大将的呼延莫也难免受了影响,心里残暴的一面渐渐肆无忌惮起来。
呼延莫所在的营帐,从今晨起就时不时传出极凄厉的哀号声。直到午时,才见他精赤着上身,掀开帐幕走出来,随手点了几个亲兵:“去,把里头收拾干净了!”
亲兵们连忙奔进帐里,忍着帐幕里恶心的气味拖出几具女尸来。那些青白色的裸*躯上布满了可怖的伤疤和创口,也不知道遭受了多少难以想象的凌虐。当尸体随着亲兵们的拖动碰撞到地面时,便有一股一股的血液顺着垂下的僵硬肢体流淌到地面。这样的情形落到周围的贼兵们眼里,并没有使他们稍有怜悯,反而激发出许多羡慕的眼神。而呼延莫便在这样的眼神中随手取了件袍子披上,昂首迈步出外。
如今的呼延莫有匈奴汉国所封的将军号在身,麾下又领精兵,做派毕竟与当年做流寇的时候大不相同了。走了几步,他突然注意到尸体经过处的留下长长的红色痕迹,顿时不满地冷哼一声。于是一众亲兵又赶紧汲了水来冲洗地面,连带着将呼延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