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憨夫养成记-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斐可没李沁那么多的想法。自打李沁和他在一起之后,他的吃食上就改善了不少。可饶是李沁每天变着花儿的做,他也总是吃不完、吃不够。就说这红烧肉,软糯适中、入口即化,他一口接一口的吃,竟然一点都不腻。更不担心吃的太油犯恶心,因为高粱米饭和酸甜萝卜片都是清油脂的东西,虽然简单,但也搭配的很是合理。

    眼瞧着一陶盆的红烧肉就要见底,李沁也是很服气她和于斐的饭量。于斐还在旁边夸赞:“我就说你做的最好吃吧!”吃光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179章 忙活() 
年前就说好了,初三葛家人回娘家,初四李沁家请客。左右过了初三,大家就可以自在走动了,人多了,也就有意思一些。

    为着初四的聚会,李沁也是没少准备。

    过年之前,光零食他们就买了毛嗑、花生、红枣、柿子饼、饴糖等东西,饭菜上,又买了各种的肉、鱼、海带、海米等,按说招待人是绰绰有余了,但是考虑到葛家人和于斐的关系,以及一直以来对他们的照顾,李沁总觉得应该再尽些心。

    李沁虽说是前世里也苦过,但是对“穷”字却是没有什么太多感触的。所以,她知道要去赚钱,却不会多心疼花钱。年前跟葛家借了五两银子,够平常人家两三年的花费了,可是李沁一点都没省,加上赚了钱底气足,才搬来镇上不到半月,她就花的差不多了。从布匹到被褥,从主食到零食,她可是一点都不吝啬,置办的满满当当。

    这会儿,吃完饭没事儿,就打起了做糖葫芦的主意。

    年前两人吃过一次冰糖葫芦,酸酸甜甜的感觉很是喜欢,可毕竟糖葫芦不是时时都有,李沁就和于斐买了半口袋大山楂回来。

    于斐一听要做糖葫芦,心里雀跃,忙不迭就出去开始削杏条棍儿,准备做串糖葫芦的签子。

    李沁则在屋里把山楂洗了,然后把它们横向对半剖开,把核取出来。

    说的简单,可是真做起来,却是很难的了。于斐的签字很快就做了二十多根,可是李沁的山楂才剖了半陶盆。

    这会儿天就有些晚了,糖葫芦也做不完了。加上这两天还都很累,两人便不再忙活,直接睡觉了。不过在那之前,李沁还是在泡了很多小豆,还随手在有着余温的锅里放了红豆和白糖,又添了少许豆油。

    第二天早上,两人先是把屋子里里外外收拾干净了,李沁便把该准备的食材都泡上了。两人简简单单的吃了早餐,就继续开始忙活糖葫芦的事儿了。

    昨晚上焖的红豆这会儿已经爆花了,但是距离成豆沙还有一定的距离。李沁让于斐加大了火,她又用铲子翻了好一会儿,终于变成了香甜软糯的红豆沙。

    有了于斐帮忙,剖山楂的速度也快了很多,不一会儿,就弄好了带尖儿的一陶盆。

    这会儿就可以串糖葫芦了。两人把山楂对好,一个接一个的穿到了签子上。穿了几串之后,李沁又突发奇想,把之前做好的豆沙往山楂里面填充,这样的山楂就是夹心的了。后来又觉得放点花生仁也不错,又扒了点炒好的花生仁,也往山楂里塞。有时候不能完全塞进去,就露在外面一些,穿成一串倒也挺好看。

    只是,竹签子用完了,山楂还有剩。于斐张罗着再出去削几根,李沁却摇头示意不用了。

    记得以前在京里的时候,糖葫芦是属于平民的零食,贵族人家是很少吃这个的。但是大家经常吃糖雪球。

    糖雪球和糖葫芦的做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不同的是,糖雪球的制作中要少加一点白醋。而普通人看来,糖葫芦是穿串儿的,晶莹透亮像冰似的。糖雪球则是单独的一个个,外面莹白如玉像雪一样。

    制作糖雪球的山楂不用剖开,李沁就用筷子把山楂核定出来,这样才能保证做出来的是球而不是片儿。

    材料刚准备好,就听到有人进院子了。两人下地一接,正是葛大婶一家。

    虽然初一已经见过面了,但是那会儿正赶上他家乱着,大家也没好好的互相拜年,这会儿见到了,便先是一阵问好。

    “这又是做什么啊?自己做糖葫芦?”葛大嫂现在对李沁的一些新奇想法很是佩服,一看到就忙不迭问。

    “是啊,你们来的有点早,这还没做呢。”李沁笑着,“不过炕上有吃的,你们可以先吃着。”

    “哇,小琴姐,这么丰盛!”葛晓芸欢快道,然后就迫不及待地脱了鞋上炕,“还有大猫!哇,我可得摸一摸!”说着,就冲炕稍趴的懒洋洋的两只猞猁伸出魔爪,一通揉搓,把两个家伙揉的眼睛都眯了起来,还发出了咕噜咕噜的舒服的声音。

    李沁对这两个家伙实在无语,倒是葛大婶道,“过了年都十二了,怎么还这么不稳重?”

    葛晓芸吐吐舌头,“我还没过本命年呢,还是小孩儿。”

    葛大婶这才想起来,“哟,这不说我还忘了,小琴今年十三,本命年了。买红腰带系了么?”

    李沁笑着应道,“年前都买了,这会儿系着呢!”

    “那就好!”葛大婶道,“本命年容易犯冲,系个红腰带避避,就会顺了。”

    李沁点头,“之前表嫂跟我说过,我记着呢!”

    李沁提到了胡元夫妇,葛大婶又难免问一些,李沁便如实说了。这些都不是什么秘密,早晚镇上认识的人也都会知道的。

    “也是苦了那俩孩子。”葛大婶叹道,“以前倒是没看出来,这丁氏还真是个不错的人。可见啊,这人,不能光看长相。”

    胡丁氏面目看起来有些刻薄,相处下来才知道她有多坚强、聪明,当然,也或许是李沁这世看人的角度不同,所以才和胡丁氏相处的这样愉快。

    大家伙都坐炕上了,葛大嫂却有些急不可耐,“小琴,你这不是要做糖葫芦么?难不难?我这瞅着都直冒口水了,你咋还坐的这么稳当。”

    葛大婶轻点了一下她的脑袋,“瞧你这没出息的样子。”

    李沁也跟着捂嘴笑,“婶子,之前你不是还说我像个小财迷掉钱眼儿里了么?我现在瞧着大嫂比我还有那劲儿呢!”

    葛大嫂也不恼,“我这不是给咱们两家做买卖么?东西多点,生意不也能好点么!”

    “好、好!”李沁笑着下了地,然后又瞅着葛大嫂,“那你还不快点过来学?”

    “诶!”葛大嫂笑的眼睛都快成了一条缝儿,动作利落的跟着下了地。

    葛老大瞅着于斐,“对了,一进来就说话,差点把正事儿忘了,这是你们年前几天卖油茶面和芝麻糊的钱,咱们说好年前的分账是一人一半的,这些是四两二钱。”

第180章 创意() 
于斐老老实实地接了过来,笑着道:“一会儿给小琴收着。”

    葛老大欲言又止。其实按理说,普通人家,都是男人把着钱的,毕竟是一家之主。可是——唉,于斐这情况,交给小琴就交给她吧,看着也的确是全心全意待于斐,那有些话还是别说的好。

    李沁不知道屋里发生的事儿,她和葛大嫂、葛晓英正在厨房做糖葫芦和糖雪球呢。

    这两个吃的最主要的都是熬糖。一般熬糖的方法都是大同小异,可以说,熬糖就是一次冰糖与火的较量。把糖和水一起下锅,初下锅时候用大火,产生的气泡变小后转中火,没有气泡的时候就转小火,保证糖稀不便凝固就可以了。这期间的尺度把握起来也不过是柴火正在灶底、在灶坑门还是撤出保持余温的区别。稍有不慎,火没掌握好、大了,糖就会变红甚至变糊,影响口感。

    李沁给两人一边讲着熬糖的诀窍,一边每淋好一个,就给放到木质的托盘里。那里面早就被抹了薄薄一层熟油,防止糖稀粘连到木头上。一个托盘摆满了,她又在另一个洒满熟芝麻的托盘里继续放,让本来就裹满糖稀的山楂最外层又粘上了一圈香香的芝麻。

    做好了糖葫芦,葛晓英帮忙拿出去冻着,李沁就开始做糖雪球了。糖雪球的糖,熬制方法和糖葫芦的又不尽相同。李沁把冰糖和水一起在锅里熬的气泡变小、有些黏稠的时候,李沁往里面加了一勺白醋、拌匀。这时候立刻撤出火,然后倒入山楂,轻轻地、不停地搅拌。这时候大家才发现,本应该焦黄的糖稀这时候竟然变得雪白,乖乖的就这么粘在了山楂上了。

    不过显然李沁的山楂有点少,糖稀有有点多了,锅里还剩下了许多。不等葛大嫂可惜,李沁把之前扒的花生仁一下子就倒到了里面,又是一阵搅拌,花生仁外面也粘着雪白的糖衣了。

    糖雪球和糖花生比之糖葫芦好的一点就是不用刻意的冻,等外面的糖衣一冷凝,就可以吃了。葛大嫂拿起一粒糖花生,放到嘴里,果然香甜酥脆,好吃的不得了!

    李沁和葛家人都已经很熟了,一下子就打掉了葛大嫂要继续吃的手,道:“有糖雪球吃,这个一会儿上桌,给葛大叔他们下酒。”

    葛大嫂忙揉了揉根本没被打疼的手,道:“不行,再让我尝一个,我觉得这个东西更好卖!”

    可是尝完,她又不依了,“不行,要先给大伙尝尝!”

    李沁这段日子的短暂相处,也有些感受到了葛老大夫妇的财迷性格。大概因为他们常年在镇上谋生的关系,对金钱的渴望要比别人更强烈。但是他们还同时拥有着山里豪爽,挣了钱也不会抠着不往外花。李沁坚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然方法合理,那爱财又有什么不好呢?

    李沁说要留着给葛大叔他们下酒,其实也不过是笑谈。这么多菜,不差这一个菜下酒。而且如果葛大叔他们喜欢,需要这个东西下酒,那李沁就再做一盘就可以了,左右这个东西对她来说也不难。

    糖花生香甜酥脆,果然一端上来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北方人喜咸,所以甜的吃食少之又少,也因此,李沁接二连三做的甜食才能这么受欢迎。

    接着大家伙又吃了糖雪球,这和大家吃过的冰糖葫芦还有些不同。比糖葫芦的糖更厚、更硬,吃起来也就更脆,但又不像糖葫芦外面的糖那么腻人。而光就外表而言,糖雪球就像是雪中的红果,别有一番滋味。

    葛家人给了一致好评,并且都觉得这两种东西要是在摊位上零售效果一定会很好。况且李沁也说了,这糖雪球没冰糖葫芦那么娇气,外面的糖不容易化,即便是夏天也能卖的。

    “这糖花生好!”葛老大道,“上次小琴也说了,咱们青山镇最不缺的就是军人。这糖花生好带,他们买回去就当磨牙也能买上不少,再有时候做个下酒菜什么的,寻常老百姓也能吃得起。我觉得这个肯定能卖的好!”

    “那也不一定,我觉得这糖雪球也不错。”葛大嫂道,“这东西酸酸甜甜的,还不拘是哪个季节。小孩子、小姑娘和老人当零嘴儿吃都行。糖葫芦买一串,一气儿就得吃光,这东西买一包,隔三差五给孩子一个,不也挺好?”

    看小两口因为这个争嘴,葛大婶道,“要我说,两个都卖,都能卖好!最关键是这两样儿东西都便宜!成本低、价格低,卖的就能多。咱们还是按老规矩,既然是小琴提出做的,咱们还就四六分成怎么样?”

    李沁笑眯眯的,“我倒是没什么意见。不过就是辛苦大哥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