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决战朝鲜-第5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际上不只是我们这样做,在我们回营的路上,几乎每座山都在燃着鲜红的火头,冒着呛人的黑烟,以至于整个夜晚的天都是通红通红的。
至于同登镇的那些老百姓,那就不是我们所要担心的了,那是三营的任务。相对于对付起“老百姓”来说,我还更愿意到山上去剿匪,因为这至少不用担心会误杀了真正的老百姓。
后来我才从黄政委那知道,三营对付同登镇的老百姓的方法,其实就是我之前用的方法——封锁。
白天对出入同登的百姓严格搜身,身上有携带武器的一律当作军人对待,食物一律不得带出镇外(当心百姓会将食物送给潜伏在山上的越军特工)。
晚上的时候就更是实行宵禁,全镇大大小小的路口都有我军战士潜伏,凡是有看到站着走路的人问都不问开枪就打……
我不知道这些清剿的方法对越军特工是否有效,因为我们无法统计有多少特工潜伏在百姓中,也不知道有多少特工潜伏在山上。
我们只知道的是……在我们的严密封锁下,同登镇的那些老百姓眼睛里再也没有了以前的那种神光,就连越南的牛看见了我们也会躲得远远的。
而潜伏在山上的那些越军特工,因为没了食物和受不了我们的清剿东躲西藏,最后只得苦哈哈的下山来向我们投降
第五十二章 包围任务
第五十二章包围任务
第五十二章包围任务
空气中弥漫着丛林燃烧时呛人的烟味,两天以来,整个同登都变成了烟和火的世界。如果在白天走出防炮洞朝远处放眼一望,外面原本郁郁葱葱的丛林,这时要么变成了乌漆麻黑的像只丑乌鸦一样,要么就是烧着火冒着黑烟。
部队没有忙着继续前进,事实上没有剿清越军特工我们也无法前进。
这也许就是一只现代化部队和装备弱后的部队之间的区别吧在抗美援朝时,我们哪里会管什么后勤补给线有没有受到威胁,几个军的人背上一星期的干粮和几十发子弹光着脚就上路了。而且大多干的都是穿插到敌人后方的活。
可是现在,随着装备越来越先进,比如说坦克啊、大炮啊、汽车啊等等……这些玩意要么就是要用柴油、汽油,要么就是要有大量的炮弹跟进,还有数十万大军的弹药和补给啦等等,这些都会成为部队一个软肋。
所以说无论任何事都有它的两面性,这句话还真是有道理的。当年志愿军装备简陋的时候,看起来是个缺点,但其实却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我军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而现在我军装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时候,却又时时受到补给的制肘整个部队都变得笨重起来。
正如抗美援朝时期的美军一样,他们也是绝不会让自己补给线暴露在敌人的面前,今天的我们也不会犯这个错误。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才停下了进攻的脚步,暂时在同登、高平等地清理残余的越军特工。
相对于攻营拔寨来说,清剿任务无论是在战斗强度上还是伤亡上,都要好得多。但我们执行这个任务的时候却也并不清松。主要是这些危险都是未知的,越军在丛林中布下了大量的地雷和埋伏。
地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压发雷,只要受到一定压力,它就爆炸。虽说有探雷器,但越军拥有大量的苏式木壳雷,有了吴班长的那个教训之后,谁都不敢过于相信探雷器。
另一种更厉害的是绊发雷,就是用头发丝粗细的铜、铁丝将地雷单个或串联起来挂在树枝上、草丛里或人行小道两侧。只要有人绊住铁丝,马上就会引起连锁爆炸。这种地雷一般体积不大,最大的像馒头,一般都像核桃、李子,颜色为草绿,和山里的野果子一模一样,根本就分不清。
对付绊发雷咱们就别说有探雷器了,连摘个果子或是拉个屎都得小心翼翼的看个清楚……那万一屁股底下就有一枚绊发雷,一坨屎下去它就“轰”的一声……
所以伤亡还是有的,两天下来,就有五名战士在搜山的时候被地雷给炸断了腿。两名战士被挂在头顶上的绊发雷给炸到脑袋当场牺牲。还有一名叫陈代顺的战士,他的牺牲给我们全连的人都留下了特别深的印像。
那是在搜索四号、五号高地之间的一个村庄的时候,家乡人带着一个排的人交替掩护着朝那十几间竹房靠近。我和李水波则在后方分成两个方向用SVD狙击步枪掩护家乡人前进。
“第一组,拐角前方五米处有一个制高点,机枪手火力掩护”
“第二组,前方地形开阔,容易遭到敌人袭击,放慢速度”
我和李水波一边注意着村庄里的动静,一边将村庄的各种有利或是不利的地形报告给执行任务的三排,并引导着他们前进。三排的战士也实时的根据着我们的命令不断地调整队形和火力配置。
这就是协同,同时也是狙击手灵敏的观察力的另一个作用。
在我们的引导下,三排的三十几名战士就像是一个人似的时快时慢的朝村庄逼近。
“等等”这时李水波突然报告道:“八点钟方向的竹楼有人”
“各部队停止前进”我马上命令道:“做好战斗准备,叫里面的人出来投降”
“是”战士们应了声,各自找到有利的地形对着村庄的竹楼架起了机枪、冲锋枪和无后座力炮……
这就是得到上级清剿文件后的区别。这要是在以前,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约束下,在“爱护越南的一草一木,不打骂伤害越南人民甚于自己人民”的方针政策下,咱们敢这样一出现可疑目标就动枪动炮吗?那不被送上军事法庭、不被打成有意破坏我军形像的反**才怪了
但是现在我们就有了底气了,这竹楼能算个啥?能挡得住子弹、炮弹不?
胡少文举起了上级配给我们的高音喇叭,用越南语冲着那竹楼高声喊道:“里面的同志放下武器出来,再不出来我们就开枪了”
“里面的同志出来……”
按照常规是,连喊三遍再等上几分钟,如果还没人出来、没人吭声,那没说的,一片子弹、炮弹砸过去就是
但是才喊到第二声的时候,竹楼的两扇窗户就猛地一开,两名“百姓”举着AK47“哒哒哒……”的就朝外打着枪。
“砰砰……”的两声枪响,我和李水波几乎同时击发,那两个百姓往后一倒就不见了身影。
而这时三排的战士们也不客气,随着家乡人的一声令下,战士们手中的武器就响成了一片。子弹一排排的倾泻而出打得竹楼“啪啪”直响,竹屑和碎片就像刚炸开的爆米花一样到处乱跳。接着又是几声炮响,无后座力炮彻底的将面前的那些竹楼轰成了粉末。
其实那些越军特工也很清楚,他们的抵抗根本就起不了什么作用,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这条路。
“第一组,上去侦察下”
在我的命令下,家乡人很快就带着一队人上去了。这时的侦察大多都是想确定下还有没有活口,或者是还有没有其它越军隐藏。
对讲机那头很快就传来了家乡人的声音:“没有活口,一共八个人,五个男的三个女的,大慨是因为在山里头饿慌了,到村里头找东西吃”
隔了一阵,又听到家乡人在对讲机里头骂道:“他娘滴这些越鬼子吃的都是咱们中国的粮食”
“那还不是全是中国制造”
“还有这些武器也是”
“吃咱们的粮食,用咱们的武器来打咱们他**的尽养着一群白眼狼”
……
战士们的一句句骂声从对讲机里传来,很快就引起了其它战士的一片骂声。对于这点我在现代也略有所闻,在越军与日本人、法国人、美国人作斗争的时候,我们中国一直都是全力支持越南的。这数十年来中国从未中断过对越南的支援,甚至有许多武器在我国还没有装备就先支援越军,全国人民勒紧了裤带也要给越南送去一袋袋的大米白面。这段期间越南也一支将中国当作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但是转眼间为了抱苏联的大腿就翻脸不认人了……
战士们个个都义愤填膺,可是我却觉得这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因为我觉得国与国之间本来就没什么道义或是应该怎样怎样的这种说法,归根结底都是两个字“利益”。
所以越南基于利益出发这么做也没什么问题,只不过战胜美国的胜利冲昏了他们的头脑,使他们以为自己已经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而我国却因为十年内乱刚刚结束部队遍体鳞伤。再加上又有苏联的支持,于是越南几乎是肯定中国不敢南北两线开战,也就肯定不会对他们动手……
就因为确信中国不会“动手”,所以越南才敢这么嚣张的在边境挑畔,也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点,他们才敢置中越边境不顾而派出几十万精锐部队放手进攻柬埔寨……否则的话,他一个打了几十年战的穷国吃饱了没事干刚刚结束战争,就跟身边的一个大国挑起战争干嘛?
但实在是越南想错了,他们实在是没想到中国面对苏联陈兵北线还敢对他们动手。他们也知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道理,这下只怕是把越南领导人的肠子都给悔青了,如果他们知道这仗一打就打十年,不但将越南的经济拖垮、拖死,还间接的帮助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促进了中**队的改革并壮大,那他们就是剖腹自杀都不足以谢罪了。
现在事已至此,越南领导人也只得打肿脸庞充胖子,沿着这条错误的外交路线继续走下去。什么全民皆兵啊,什么向联合国提出抗议啊……全都是自作自受。话说这家伙前脚刚刚侵略到柬埔寨,这兵还没撤出来,转过身就在抗议中国对越南的侵略了……
所以我觉得,这根本就没什么好气愤的嘛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眼前这点粮食和武器装备,跟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军队比起来,又能算得了什么?
战士们在竹楼里骂了一阵子,最后为了不让这些东西再被越军特工利用,让防火兵上去一把火就烧了个干净。
就在他们完成任务走回来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
只听轰的一声,一名战士炸响了地雷被高高的抛起,当它落回地面时右脚已经不见了踪影。这要是别的战士,只怕就是发出大声的惨叫了。但是他却没有,他嘴里却朝战士们大声喊着:“别过来别过来……我下面还压着一枚地雷”
我不由愣住了,战士们也不由愣住了。
让我们发愣的有两件事,第一件就是战士们都无法想像,这名战士怎么能在被炸断了一条腿后还能这么镇静,他不但能敏锐的感觉到身下还有一枚地雷,还能及时的阻止其它战士向他靠近
第二件……就是他身下还压着一枚地雷……让他压着,那怎么排雷?团里分配下来的几个工兵上来的时候,对此也是束手无策。
有人提议先给这名战士包扎一下,但很快就让工兵给阻止了,理由是他身上压着一颗地雷,只要轻轻的一点动静都会爆炸
对于这种状况,所有的人都束手无策,就连我也是一样。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名战士的鲜血从断腿处向喷泉一样流淌,看着这名战士的脸色越来越苍白,看着他越来越虚弱,最后在阳光下翻了翻白眼,就再也没有起来了。
后来我才知道,他的名字叫陈代顺,是一名来自沈阳的城市兵。这改变了一些我对城市兵一直都存在不好印像的思想。
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