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戏骨-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派角色可汗塑造完全失败。
莫里亚蒂教授,也是如此。
在安迪看来,蓝礼绝对可以赋予莫里亚蒂这个角色别样的魅力,甚至是魔力。当初面对“雷神”的邀约时,蓝礼对洛基展现出来的兴趣就超过了索尔本身,这也说明,蓝礼是不介意出演配角的,他真正看中的,始终是角色本身。
“怎么样,你觉得如何?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我可以再和华纳兄弟沟通沟通。”安迪斟酌地询问到,“这样的反派角色,不说能不能达到小丑的高度,但可以给你不少表演空间,尝试不同的风格。而且,盖…里奇的指导风格也更加幽默,算是喜剧表演的一种。”
安迪没有忘记蓝礼对喜剧的兴趣。
“不,不用。”蓝礼露出了浅浅的笑容,摇摇头表示了否定。
莫里亚蒂教授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角色,但这只是限于原著小说的,在电影里表现如何,则取决于剧本以及导演。
得益于第一部的成功,以及一众粉丝的起哄,“大侦探福尔摩斯2”的焦点是“卖腐”,福尔摩斯和华生之间的基情四射已经明目张胆地摆上了台面,甚至没有任何遮掩,其他角色不过是陪衬而已。莫里亚蒂?不要说表演空间了,就连戏份都十分有限,不过是一个穿针引线的噱头罢了。
安迪没有阅读过剧本,自然无从得知,还以为蓝礼是在客套,于是又补充说道,“我觉得年龄根本不是问题,我和他们的制作人有些交情,我可以再进行沟通沟通,至少,可以安排你们见面谈一谈,他们就知道,年龄从来就不是决定演员优秀与否的标准。”
蓝礼轻笑了起来,他可以感觉到安迪的自信,还有真诚,“我知道年龄不是问题。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问题,尤其是这样的大剧组。对吗?”
虽然安迪没有多说,但蓝礼还是嗅出了蛛丝马迹。
笑容在安迪的嘴角微微一顿,然后勾勒了起来,垂下了视线,即使没有过多解释,这也算是默认了。
其实盖…里奇很喜欢蓝礼在“活埋”里的表演,他愿意给蓝礼一次试镜的机会。毕竟,莫里亚蒂本来就是一个虚构人物,他所拍摄的这一版电影对于“那个女人”的设定也做出了更改,现在在剧本里,将教授的年龄调整为三十岁出头,未尝不可。
不过,小罗伯特…唐尼得知消息之后,却义正言辞地拒绝了这个提案。明面上,他给出的理由就是“太过年轻,无法配戏”。这是说得通的。
作为福尔摩斯最大的竞争对手,莫里亚蒂教授的年龄与福尔摩斯相近,甚至稍稍大一些,这都是更加适合的设定。蓝礼才不过二十一岁而已,作为福尔摩斯一生最大的对手,这确实是太过年轻了。
但事实上,罗伯特真正的担心另有原因。
罗伯特是担心蓝礼抢戏的问题,作为最近一段时间炙手可热的耀眼人物,人们的讨论焦点始终都聚集在蓝礼的演技之上,罗伯特不仅需要担心对手戏表演之中,表演节奏被带走的狼狈和窘迫,还需要担心成片呈现出来的效果,蓝礼会抢走更多光芒,他反而沦为了配角。
不仅仅是蓝礼,罗伯特否决掉的演员还有哈维尔…巴登、丹尼尔…戴…刘易斯和加里…奥德曼(Gary…Oldman)。
演技对决之中落于下风,这已经足够丢人了,如果还是输给一个二十一岁的小毛孩,那就更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罗伯特的拒绝,斩钉截铁,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对于如此情况,安迪很是无奈,却也束手无策。凭借着“钢铁侠”东山再起之后,罗伯特现在的确是如日中天,脾气也越来越大,甚至禁止媒体翻他过去的旧账,在任何形式的采访之中。但,媒体也只能冷嘲热讽,完全拿他没有办法。
原本安迪是想着,蓝礼确实感兴趣的话,那么他就和盖再沟通沟通,另外再游说两名制作人,事情还是有回旋余地的。不过,现在蓝礼否决了,那也就算了。
今天安迪的主要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敲定剧本的,否则他也不会空手过来了,完全没有携带任何剧本。
最近一段时间,安迪一直在利用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强大人脉网,探索更多的发展机遇。得益于连续三部作品的成功,对蓝礼表示出兴趣的剧组明显增加,不过,现在大家都处于探索观望的状态。
那些商业电影,正在等着“速度与激/情5”的反馈信息;而那些艺术电影,则试探着蓝礼现在的片酬。作为一个新人,蓝礼崛起的速度着实太快了,大家都无法准确把握情况,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沟通交流。
如此一来,上门的机会着实不少,但大家都在试探。所以,安迪需要一个更加清晰的思路,然后主动出击。“大侦探福尔摩斯2”被蓝礼否决了,安迪觉得再正常不过了,这对他接下来的剧本筛选都是一个借鉴。
作为一名优秀的经纪人,安迪总是尽可能地做好万全的准备,应付各式各样的情况。蓝礼的职业生涯拥有一个梦幻般的开局,他希望将这份又是延续下去。
安迪没有冒然继续开口,而是安静下来认真想了想,搜刮了一下脑海里的储备项目,寻找出更加合适的对象。
蓝礼却也不着急,静静地坐在对面等待着。
过了一小会,安迪终于抬起头来,“另外还有一个项目。比较特殊,也比较棘手。”安迪稍稍停顿了一下,组织语言,“角色是一个很有趣的人物,算是男主角,但这部作品的侧重点会稍稍朝女主角倾斜一些,男主角的分量没有那么重。”
“不过,我认为这个角色本身值得细细挖掘,他的角色属性没有那么简单,对演员的考验也绝非易事。当然,这只是我作为门外汉的一点判断。具体的情况,还是要由你来判断。”安迪的视线落在了蓝礼身上,发现蓝礼依旧在认真倾听着,没有打断他的意思,他这才接着说下去,“但有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和’大侦探福尔摩斯2’一样。”
蓝礼哑然失笑。
“这个男主角的年龄设定比较大,四十三岁,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安迪说完之后,自己也是不由笑了起来,为二十岁的年轻人寻找合适的角色——又或者说,寻找合适的剧本,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的问题就是,我只是暂时听说了这个项目,有一些简单的了解,如果你感兴趣的话,那么我就和剧组接触看看。”
身为男主角,但光彩却被女主角抢走,而且年龄还偏大,这确实不是最佳选择。
蓝礼轻轻点了点头,没有着急着下判断,“项目名字叫什么?”
“‘龙纹身的女孩’。”安迪如此说道。
379 奇特角色()
“龙纹身的女孩”是根据瑞典畅销小说“千禧年”三部曲的第一部改编的,故事讲述一个充满正义感的记者米克尔和一名年轻的女黑客丽丝贝斯…萨兰德卷入了一个发生在十几年前的杀人悬案的调查之中。
在原著小说里,作者斯蒂格…拉赫松(Stieg…Larsson)在文字之中穿插了许多讽刺和隐喻,揭露了瑞典存在的社会问题,也揭露了这个国家在历史、社会以及性别政/治的黑暗面。
毋庸置疑,女主角萨兰德是一个十分特别的角色,她就是标题里所指的龙纹身的女孩。原著的书名是“仇恨女人的男人”,斯蒂格指出,妇女遭受暴力对待是瑞典的一个普遍现象,但却从未被大家所意识到。于是,他创作出了萨兰德。
她不仅个性十足,而且经历坎坷,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冷峻、阴郁和犀利的黑暗气质,在面对压迫、欺凌乃至强/奸的绝望困境时,也没有被打倒,而是不屈不挠地重新站立起来,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重生。她不是受害者,从来都不是。
作为一部推理小说,“龙纹身的女孩”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丽丝贝斯…萨兰德无疑是核心灵魂。
这套小说在北欧引发了轩然大波,影响力十分广泛,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余波,2009年,由瑞典翻拍成为电影,并且成为有史以来,北欧地区票房最高、最为成功的一部本土电影,蝉联瑞典八周冠军,打破瑞典影史周冠军最长记录,超越了“变形金刚2”,成为丹麦和瑞典的年度冠军。
不仅如此,电影还在瑞典和挪威的颁奖典礼收获了大片赞誉。
在萨兰德之外,男主角米克尔则是小说的另外一个核心。米克尔可以说是原著作者斯蒂格的化身。
在现实生活中,斯蒂格是一名作家兼记者,曾经任职瑞典中央新闻通讯社,并于工作之余投身反法/西/斯主义的活动。由于他长期致力于揭发瑞典极右派组织的不法行动,多年来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死亡恐吓与威胁。
原著小说之中的米克尔,积极捍卫社会正义、不追求个人名利,他的私生活也面临着困扰,可是在执行正义的关键时刻,却从未手软,可以说是集中了斯蒂格所有的梦想和坚持。
斯蒂格于2001年开始撰写“千禧年”系列小说,2004年完稿,可惜同年十一月却因为心脏病突发而辞世,来不及看见自己系列小说的出版,更来不及看到这套小说在欧洲掀起的阅读狂潮,令人扼腕。
瑞典版的“龙纹身的女孩”即使在全球范围之内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八千三百万美元的票房放在好莱坞不算什么,但在欧洲却是打破无数记录的成绩,引发了各方的瞩目。自然而然地,美国也将改编事宜搬上了日程。
上一世,美国版的“龙纹身的女孩”绝对是站在聚光灯之下,从筹备阶段开始就聚集了无数话题,最终由大卫…芬奇执掌导筒,男主角由新任007丹尼尔…克雷格(Daniel…Craig)扮演,而女主角则花落鲁妮…玛拉。
在超高的期待值之下,“龙纹身的女孩”却没有能够达到“社交网络”的高度,媒体综评七十一分,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在奥斯卡上,也仅仅只是收获了最佳女主角、最佳电影剪辑以及另外三个技术奖项的提名。
毋庸置疑,大卫是一名十分出色的导演,大卫…芬奇式的凛冽和利落贯穿始终,赋予了电影一股强大的力量,甚至比瑞典版的还要更加黑暗、更加清冷、更加北欧。不过,大卫的短板也十分明显,他对角色的塑造缺少足够的掌控和挖掘,“社交网络”是如此,“龙纹身的女孩”也是如此。
大卫版的“龙纹身的女孩”,作为核心思想的女权主题被大幅度削弱,增加了悬疑以及惊悚的氛围,整体风格依旧延续了他一贯的鲜明,但却缺少了原版的震撼和深度。
事实上,由斯蒂文…泽里安(Steven…Zailian)撰写的剧本,给予了两个角色更多发挥空间,旨在丰富角色,也深化人物形象,这位曾经执笔“辛德勒的名单”、“纽约黑帮”的金牌编剧,笔力着实不俗,但可惜的是,丹尼尔的表演太过模式化,僵硬死板的质感没有能够赋予角色更多的深度,而鲁妮的表演略显发力过猛,却细腻不足。
相较而言,原版延续了欧洲演员的一贯风格,更加细腻,更加饱满,在演技和角色方面完胜;而大卫版则更加风格化,更凛冽,角色反而更加薄弱,主题也与原著的想法产生偏差。整体而言,两个版本伯仲之间,不过,原版略胜半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