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袁公路-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徐州军走得匆忙,先前没有一点风声传出,桥蕤逼迫良成军队防守也并未进行严密的包围,加上华雄的书信中对司吾颇有担忧,桥蕤为了能及时救援司吾,分出了4000军队密切监视司吾到良成一线地区。剩下的3000军卒逼迫敌人守城有余,而进攻不足。监视范围缩小,徐州军撤出良成好一段时间之后,桥蕤才发现良成已经人去城空,追击已经来不及。

    隔天,文聘的第一封军报送达了袁术的手中。这封军报全程使用信鸽传信,这才能在两日内跨越数千里之遥的距离,及时传到袁术手中。

    大清早接到军报,还是一封传达坏消息的军报,让袁术气得把早饭都砸了。

    “怎么回事?大军遭受伏击,战死数千,人人带伤,军中犯了风寒,已经戒备?”看着眼前的军报,袁术对着跪在底下的“秋水”负责人大吼道。

    那负责人见袁术非常愤怒,也不敢搭话。郯城一线的密谍已经尽力搜索信息了,可文聘大军胜败反转过于迅速,发生的时间短,又在夜晚,如今只知道北上的大军出了事,想要探清楚到底是什么事情,还需要一段时间。

    要不是这封军报走的是“秋水”的线路,也许他们现在还不知道北上的大军已经与徐州军交战,军报事关机密,那负责人也不知道具体说的是什么,被袁术一问,他却一问三不知。

    看着下面的人没有答话,袁术怒火更甚,怒骂道:“滚!给我滚!”

    看着那人慌忙逃窜,袁术心中的愤怒稍减。袁术气得不是文聘军败的事情,而是作为他的耳目的“秋水”如今居然懈怠到这样的地步,连前线的战报都回来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秋水”每年用度庞大,选取锻炼也是楚军中最为严格的,可谓精锐中的精锐,这样的配置却连一些小事也办不好,着实令袁术烦心。

    “袁志,立刻领我军令,传达‘秋水’各部,严厉梳理组织,裁汰尸位素餐的人员,如今他们效率低下,还有点我楚军耳目的样子吗?”把门外的袁志叫了进来,袁术让他走直接通路,绕过寿春总部对下面的人直接下达了命令。

    对于文聘战败一事,袁术倒是没多大的感觉。胜败乃兵家常事,天下没有常胜将军,大部分流芳千古的名将都是在失败中慢慢成为了常胜将军。

    只是文聘的这次失败对楚军的战略打击很大。损失数千人倒是小事情,以楚军的家底,还损失得起。可那几乎人人带伤的情况就不是袁术可以接受的了,更别说最令袁术担忧的是军中居然会发生了风寒大面积感染。

    士卒伤病情况严重,司吾的上万大军已经不堪大用。那郯城南线就只有桥蕤的7000人和眭固的3000马军在了。

    以这万人的军队,围困郯城有一点可能,但想要以此击破郯城,几乎没有机会。

    郯城北方只有即丘一个城池还处于陶谦的直接控制当中,可即丘被阙宣肆虐过一段时间,物资严重不足。加上又与阙宣的占领区域相临,不是一个退守的好地方。

    由此袁术判断陶谦不会轻易的抛弃郯城遁逃而走。这么一来,围困郯城已经不是很紧迫的事情。现下必须立刻着手处理的乃是文聘大军感染风寒一事。

    想通了事情的紧要程度,袁术立刻手书了一封王令,让门外候着的官员传了出去。这封书信主要是调集南方的治疗风寒,预防瘟疫的药草北上,供给给大军,让文聘自己取用,以求在短时间内将军卒中传播的风寒扼杀。

    同样,一同传出的军令上,还有袁术对文聘的处理意见。说是意见,也就和处理结果差不多。此次文聘贸然进军,对局势判断不明,造成大军中伏,死伤数千,负有主要责任,但临阵换帅乃是大忌,因此贬文聘为镇北将军,同时提贺齐为裨将军,华雄再升一级成为平北将军。

    不过官职的处理意见发上去了,生效时间还没安,袁术准备在达成了郯城攻略之后,在让军令生效,以免产生人事统御关系的混乱。

第257章 阙宣之死() 
楚军历经坎坷终于取得了郯城的咽喉司吾、良成两地控制权,威胁郯城安全。北方的刘备军也处理好了东海二城的事宜,继续率军到达阳都城下紧逼阳都的阙宣军。

    阳都驻扎的阙宣军卒有20000余人,几乎都是管亥的部队。那管亥自东安败退之后,就沿沂水南下,跑到了阳都附近。

    由于人数众多,粮草很成问题,加上北方刘备逼迫过甚,攻击阙宣胜算不高,管亥无奈,只得按耐住心中的不愿,投靠了实力比他还要弱小的阙宣。

    对于管亥来投,阙宣非常高兴。阙宣并不是一个笨蛋,起兵之后,阙宣占据即丘,立刻广招士卒,修炼武备,准备面对徐州陶谦的围剿。

    可惜作为一个没有家世,没有名望的人,即便阙宣努力宣传自己期望让天下人吃饱穿暖的思想,收到的效果却非常低下。

    徐州北部黄巾肆虐,但这些黄巾都是对大贤良师张角非常崇拜的人,不然如今世道混乱之下,意志不坚的人早就投靠各方诸侯,参与他们争夺天下的事业中去了。

    黄巾是一支以反汉统治为主要思想的军队,由此他们对陶谦这个亲近大汉政权的人感官不好。整个徐州境内,只有北方的臧霸颇得黄巾人心。

    为了达到收拢零散黄巾,壮大自己的实力,阙宣才会在实力微弱的时候就自称天子。

    刘备此人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宣扬忠君爱国思想,与黄巾思想相悖之处太多。不然管亥数次遭到大败之后,无路可走,其实是可以选择投靠刘备谋得生路的。一直以来,管亥不投靠刘备,宁愿率着十数万的手下东奔西逃,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对手下黄巾将领们的妥协。

    投靠了阙宣之后,管亥知道自己已经不是统帅十数万黄巾的一方渠帅,而是别人手下的一个将领,他立刻开始在旧部中联系人员,团结在一起,害怕阙宣夺走军队之后过河拆桥。

    对于管亥的动作,阙宣知道得一清二楚,也明白管亥的图谋。同样阙宣对管亥的防备可不低。他高兴的不是得到管亥这样的黄巾渠帅效力,而是得到十数万的黄巾,增添了数万大军,以后势力就能稳固下来,不用再害怕各方诸侯的攻伐。

    所以自管亥来投之后,阙宣便开始了对管亥大军的整编夺权。阳都作为阙宣地盘上面对北方的一道防线,按理说阙宣对这一地应该很重视。但真实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阳都城池不大,多年以来,防务松弛。北方是臧霸占领区域,南方是陶谦控制区。这阳都正好处于两边的交界地点,成为了一个缓冲区域。北方的臧霸不愿管阳都的事情,南方的陶谦又害怕让臧霸误会,怒而兴兵。

    久而久之,这地方便成了北部黄巾嘴里的香饽饽,年年劫掠,把阳都祸害得不轻。本身数万的人口,到现在只不过有几百户在那里,只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

    这样的地方如何作为抵抗别人攻伐的防守重镇?因此取得阳都之后,阙宣也懒得管这地方,放任它自生自灭。

    管亥率军来投,阙宣顿时心生了一计。要想分化管亥手下的黄巾,只有把他们分开来,才能威逼利诱,逐个击破。阳都一地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了阙宣的视野里。

    管亥败逃,刘备定然不会放弃南下,那么阙宣必须对此进行防备。作为北方第一道防线的阳都必须有人坚守。

    那却坚守阳都的人选就值得细细商榷了。观察了几日后,阙宣大概分析出了管亥军中的人际关系情况。

    依着自己分析的情况,阙宣先将那些忠于管亥的军卒从中选出,让他们作为防守阳都的守军,抵抗刘备的进攻。

    这么做可以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解决掉投靠的黄巾大部队中意见不统一的人,从而剪除掌控军卒的阻碍力量,二是可以消减掉管亥的统治实力,从而稳定阙宣的政权。

    除了这一方发外,阙宣还利用自己所得的巨量物资,许以高官厚禄来拉拢管亥手下的将校头目。

    跟着管亥的黄巾大多都是青州地区成为蛾贼数年之久的人,他们对于大汉的众臣几乎没有。对于阙宣的拉拢,很多人在历经战败,四处逃遁无果之后,慢慢的动摇了自己的意志,逐渐被腐蚀。

    仅仅十余天的时间,管亥手下除了数个人没有投靠于他,其余的大部分人都投靠了阙宣。

    阙宣的动作如此之快出乎管亥的预料。管亥原先还想,在如今大敌当前的情况下,阙宣会按耐住自己的私心,先应付北方的危机,可没想到如今这个节骨眼上,阙宣还在不择手段的夺取他的军权。

    本来要是阙宣先处理了北方刘备的威胁,管亥还想依靠自己在黄巾军中的势力,重新脱离阙宣,然后逃到兖州的泰山郡去。可现在阙宣迅速的处理方法,让管亥的打算落空了。

    一山不容二虎,这是管亥早就知道的事情,他知道,若自己的势力被阙宣夺取之后,阙宣定然不会放过他这么个大威胁在身边。

    要是刘备真个被打退,那等过了一段时间,阙宣稳住了投靠的黄巾之后,他管亥就会被用随意什么一个小手段解决掉。他的部下也不会因此而和新的渠帅——天子翻脸。

    分析了自己的处境,管亥非常惧怕,想到胆颤心惊的生活下去不是个好主意,还不如放手一搏。他开始联络起自己投靠阙宣的部将来。

    本身管亥所部投靠阙宣就是无奈之举,加上管亥对待部下不错,很多人本不愿抛弃管亥,接到管亥的密信,一个个都举棋不定。

    管亥的想法是联络投靠阙宣的部队,趁着阙宣毫无准备的时候,先下手为强,直接控制住阙宣的部队,然后杀了阙宣,占据琅邪国南方,取而代之。

    这个计策想要成功,就必须能够一次性将阙宣的领导层一网打尽,而且需要士卒分布在阙宣大军周边,等情况有变的时候,先控制住高层,然后梳理军队。

    可惜管亥的部将中,只有管亥本人能够见到阙宣,而且每次见面都是阙宣下诏,管亥根本没办法带着军卒接近阙宣,实行政变。

    12月下旬,管亥心生一计,开始了实行他夺取阙宣权柄的计策。

    管亥本来是没什么好办法汇聚阙宣的大将,然后又令他的部队分散靠近到黄巾军周边的。可是在看到阙宣派来监视他的人之后,管亥有了计策。

    那阙宣对管亥多有防备,管亥的风吹草动都会传到阙宣的耳中。若是管亥私下里在谋划夺取并阳、临沂两地,阙宣肯定非常重视。加上因为没有证据,阙宣定然会找自己的大将相商,好处理管亥的问题。

    如今管亥黄巾新投,他们必然要先有证据,不敢立刻过河拆桥,抓捕黄巾将领。这样一来,对黄巾的防范就要加大,阙宣势必要分散军队,分兵监视黄巾军各部,以防管亥真的谋反。

    由此本身非常为难的两个条件即可一次性做到。而且完成的还会非常的完美。只要管亥让军中传出流言,又让被他说动的将领前去与阙宣告密,都不用专门布置冲击县府的士卒,依靠黄巾告密将领,即可把阙宣上层一网打尽。

    当然告密一事也不是真个去告密,而是以传言、看见、听说为名目,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