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末当帝王-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他也想借此机会,顺便让那些内阁诸臣东林党们看看,他违规提拔的江阴三公究竟是不是唯才是举。
为了让这位高阁老心里敞亮一点,朱由崧又解释道:“刘良佐判逆朝廷,派黄得功征剿,也无不可。只是杀贼一千,自损八百,此最多是下策。倡平伯之兵马,亦是我大明之兵马,众贼不于等全贼,朕只杀该杀之人,诱敌深入,斩杀主谋,协从者可以不问,只要还愿忠于朕,忠于大明,朕可以网开一面。”
高弘图听到这里,明白了,皇上并不打算将刘良佐这十万人马一举全歼,而是杀一部分罪大恶极者,剩下的迫降仍为天朝所用,但觉得皇上有几分幼稚了,这些人既然跟着刘良佐造反,能轻易投降吗?这无疑于虎口拔牙!
因此高弘图往上施礼道:“陛下宽仁,堪比尧舜,老臣折服,然而微臣以为,放刘良佐入京畿重地,无疑于引狼入室,京营兵有限,一万水师也是多年未遇战事,万一抵挡不了刘贼的十万兵锋,岂不是弄巧成拙?大明偏安东南,人心向背,可不能再折腾了。”
“卿有些杞人忧天了,京营兵有六万,有江阴三公挂帅,朕的御营也训练了这么多天了,以刘肇基之干练,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莫说有贼十万,就是百万又何惧哉?不必多说,立即拟旨!”
高弘图看朱由崧龙意已决,只得领旨:“微臣遵旨。”
提起江阴县来京营兵任职的那三位,高弘图更加没底气了,本是县城的三位小吏,抓贼捕盗,阎应元他们或者有些建树,但要对付刘良佐的十万虎狼之师,岂不是笑谈!再说御营,刚成立不满一个月,现在还在西山凹训练,新兵期还没过,刘肇基再怎么干练,又会有何作为?如此下去,京师危矣!
高弘图离开皇宫摇头不止,但回到内阁,仍将旨意拟好,送逞司礼监批红之后发往兵部,然后一屁股坐到内阁太师椅上,长吁短叹起来。
视线再回到寿州一带。
准备了三天之后,三路大军响炮三声,反穿军衣,表示他们已经造反了,以示与朝廷的军队划清界限,分三个方向向南京杀来,三路大军共七万余众,声势震天,如狂涛巨浪。
果然不出刘良佐所料,他的三路大军刚一行动,那边的黄得功便有了反应,按照朱由崧的旨意,徐州、中都凤阳和滁州等地,黄得功早已经布下重兵。
得报后的黄得功咬牙骂道:“果然是乱臣贼子,陛下看得真准,可杀不可留……”
但黄得功骂着骂着又有些泄气,原因是前两天黄得功又接到了朱由崧的最新指示:不可浪战,放贼众过去。
黄得功觉得也有懵,当初皇上让自己在徐州、滁州和和州三地布重兵,说得非常明白,就是防内贼的,如今贼兵至,怎么又不让打了?放进贼人过去,过了臣的防区可就是京畿重地了,难道要将贼人放到京师不成?岂有此理呀!
但是圣命难违,黄得功只得按旨而行。
于是,给人的视觉效果是,沿途黄得功的人马一击即溃,有些甚至望风而遁,凤阳之兵和涂州之兵,受到临淮和陈杞两路兵马的牵扯,也不敢妄动,刘良佐的三路大军势如破竹,没几天便杀到京畿附近,刘良佐的中路军渡过长江,虎踞龙盘的南都近在咫尺。
这么快就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刘良佐当然有些得意忘形,甚至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怪花马刘浅薄,一辈子也没打过这么顺的仗,几乎是兵不血刃,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在刘良佐没想到之余,内心里对黄得功的威名大打折扣,如今京师就在眼前,左右两翼的东路军和西路军也不负所望,此时也杀过长江,三路大军接近八万人马对京师形成合围之势,看这意思,一股作气拿下帝都亦不是没有可能。要知道如此,老子早就兴兵了,何须等到现在?
不过此时刘良佐的内心深处有一丝隐忧,那就是直到现在没有得到熊州的祖大寿和他胞弟刘良臣的音讯,按照约定,他们兴兵率兵南下作为后援,寿州和临淮之兵加以策接应,此时他们应该拔取睢州和归德,尾随而至,那样攻取帝都,擒杀昏君,愈发不在话下,可是怎么毫无音讯?
(本章完)
第142章 兵临城下()
这时东路军统领焦廷兴致颇丰地来见刘良佐表功,陈说他的东路军将士如何骁勇,黄得功的人马如何不堪一击,被杀得丢盔卸甲,狼奔豕突。
刘良佐自然高兴,褒奖了几句。接着焦总兵请示何时进攻帝都,若攻城他愿做第一梯队,刘良佐满意地点点头,让他坐下不要着急,派人去传西路军将领蔡廷真。
其实不用他请,这位临淮总兵带着亲从已经兴至勃勃地进了中军大营了。此时焦廷和刘良佐的快感和爽感,这位西路军的统帅蔡廷真也一样有,这一路的所向披靡,让他以为自己以前太过谦虚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纵姜子牙在世,诸葛亮重生也不过如此吧。
不过他的斥侯发现十里之外的西山凹有几千朝廷的兵马,这应该是朝廷的犄角防御之势,他须得请示一下刘大帅。
进帐落座后,这位蔡总兵跟那位焦总兵一个套路,先表功,后请示。刘良佐也赞赏了他几句,提到西山凹那五千人马,刘良佐轻蔑地一笑,“区区五千人马,何足挂齿?”
刘良佐竟然也认为这是朝廷措手不及的暂时防御之举,在城外部一支人马,与城内互成犄角之势,妄图以此来拖延时间,以待各地的勤王之师,这有用吗?
不怪刘良佐狂妄,在他的七八万人马面前,五千人马确实显得微不足道。
刘良佐心里挂记的是另一件大事,便对这两位总兵提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疑惑。
对于迟迟没有动静的熊州清兵,这二位总兵官也说不清道不明,但都摇头晃脑地认为,现在已经无所谓了,黄得功的兵马一败再败,驻守京营的兵马噤若寒蝉,连主动出战的勇气都没有,一股作气拿下帝都一切都全都迎刃而解了。
这也正是刘良佐所想,此时刘良佐那张铜锣大脸尽是意之色,手捋着他张并不怎么稠密也不怎么长的胡子,踌躇满志,豪情万丈:当初我刘老以三万兵马拥之,现在我老刘又以十万大军反之,这真是山不转水转啊!稻草就是稻草,终究不是金条,一个昏聩无能的小福王,纵是将你扶上帝王之位也究竟是昏聩无道之君。这倒也罢了,一点不念拥立之恩,仗着侥幸收拾了黄得功和高杰,还想对老子动手,我花马刘是吃素的吗?
刘良佐面对千古帝都,热血澎湃,心潮起伏,好像他的阴谋已经得逞,脑海甚至出现这样的画面:他的十万兵甲已经把帝都踩在脚下,不堪的弘光帝拜伏他的眼前,作乞乞可令状,他俨然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得瑟之余,刘良佐把大脸一沉,对两位总兵官道:“据本帅得知,京营兵只有六万,西山凹仅五千兵马,昏君妄想以此为倚仗跟咱们耗一耗,螳臂挡车,可发一笑,本帅命令……”
刘良佐说到此有意地稍加停顿,两位总兵官及在场陪同的几位副将参将唰地一下全都站起来了,个个胸脯拔得笔直,脸沉如铁,两眼之中与刘良佐同样踌躇满志,仿佛一时间他们才是主宰这个世界的主人似的。
刘良佐继续道:“焦总兵的东路军从东面进攻,本帅率中路军从南面进攻,蔡总兵先以雷霆之势扫平西山凹的人马,再挥师从西面进攻,三路大军一股作气拿下京师,速战速决,不得有误!”
这才叫有其帅必有其将,刘良佐的心腹之将跟刘良佐同路货色,也多是飞扬跋扈之辈,纷纷拿出豪壮之气应诺道:“遵命!”
此时南京城内真些人心惶惶了,四门紧闭,就是不闭城也没人敢擅自出城了,士农工商,三教九流,众生百相,都被这种突如其来的兵变弄懵了。
谁也没想到高杰之乱刚刚被平定,刘良佐又不甘寂寞了,这真是按下葫芦瓢又起呀!在哀怨天朝沉浮不定,慨叹人生命运多桀之余,有的已经开始想后路了。
戍守京师,京营兵责无旁贷,因此五军都督府的中军大都督郑鸿逵,京营提督阎应元、京营兵佥事陈明遇和京营兵主薄冯厚敦,操江水师提督徐文爵,操江水师佥都御使郑彩,南京兵备道主事刘孔昭等人,早在刘良佐的兵锋刚一踏上京畿这片土地时,纷纷主动请令出战,欲将判贼消灭在京门之外。
朱由崧对他们的指示仍然是不可浪战,诱敌深入。这些武将虽然不解,但早就对朱由崧奉若神明了,朱由崧三个月来的惊天憾地之作为,令他们只有敬畏,不敢有丝毫怀疑。
而保卫皇宫的安全和皇上的安危,御营责无旁贷,因此当刘良佐的人马杀到京畿附近时,刘肇基跟京营兵的武官一样,要求出战,但朱由崧不允,甚至不让他移师京城,让他原地待命。刘肇基自扬州兵变以来,早就把朱由崧当成了坐在龙椅上能治国理政、胯上战马督师能征战四方的千古帝王,因此对这奇葩的圣命当然也是言听计从。
与军将反应不同,以高弘图为首的主战派像井里的蛤蟆被人扔了一砖头一样,全都憋屈禁声,纷纷怀疑自己,更多地是怀疑皇上有没掌握大明时局的能力。
与之相反,主和派,东林党,个个夸夸其谈,大放厥词,特别是东林魁首钱谦益又活跃起来,还觉得自己有几分失误,早知这位倡平伯如此能干,何须舍近求远去联络去计赚郑芝龙和左良玉啊?
还好,好像没有人质疑他,钱公只有把这些不逮之事自欺欺人地压埋在心里,带着复社的健将和秦淮妓艳,以一副洞察天下、预见未来的头脑又开始为民请命了,他们甚至开始商议推选见多识广德高望重之人登城劝刘良佐退兵了,这方面兵部右侍郎史可法调停军变是出了名的,当然在首推之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这位史公觉得义不容辞,但碍于面子上还得谦虚推让一番,一时间东林众生你推我让,喋喋不休。在这种情况下,刘良佐兵临城下了。
(本章完)
第143章 让朕等得好苦()
对于如雪片般的塘报和那些只会纸上谈兵乱鼓舌噪的内阁诸臣及东林党们,朱由崧当然不屑一顾了。
“来呀,随朕登城一观!”
“陛下不可,贼人势众,他们还有火器,陛下万金之躯,不可轻易范险。”李国辅和安林、祖海、李全这些厂卫的头头赶紧相劝。
“是呀陛下,守城防贼的事就交给我等了,陛下只管放心地在皇宫里待着吧,只要有臣在,就有京师在!”郑鸿逵、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也纷纷力劝,忠贞护主,掷地有声。
朱由崧心中感动,有这么多人忠心护主,我大明大有希望,脸上还是淡然一笑,“诸卿,不要搞得那么紧张嘛,区区一个花马刘而已,让朕先会会他。”
朱由崧还真没见过刘良佐,不过皇上出宫也得有点派头,光有武将和内监相随算什么,那些善于夸夸其谈的阁老贤相勋臣大员和只会纸上谈兵妄议朝政的东林骄子们,也不能忘了他们,随后传下旨意,通知文武百官绅商巨贾,愿意随驾上城的,一块前往,不敢去或不愿去的,也不勉强。
一个时辰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