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打飞机-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频牟嘁硇藿ɑ。匝诨ぢ骄墓セ餍卸K廾湃旱荷系墓系海檬切藿ɑ〉睦硐氲氐恪�

这样一来美日双方都把矛头指向了所罗门群岛。当美军侦察机发现日军正在瓜岛的隆加岬地区修建机场时,尼米兹上将接到报告后颇感震惊。如果机场建成,从瓜岛起飞的日军飞机就能直接轰炸美军在附近的基地和机场。尼米兹分析认为,谁在作战中首先使用这个机场,谁就能赢得胜利。因此迫于形势需要,必须改变原来的作战计划,把瓜岛作为美军首先夺取的重要目标,而不是原来的第二阶段才夺取。

为了赶在日军修筑完瓜岛机场投入使用前夺取该岛,尼米兹遂作了一系列的相应部署。作战规模虽然扩大了,准备时间却不能延长,尼米兹和金上将商议后确定原计划时间一周后,即8月7日为瓜岛登陆日。

7月25日,在尼米兹的主持下,在珍珠港太平洋司令部的会议室内,召开了瓜岛登陆两栖作战战前联席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海军中将戈姆利,他将代表尼米兹在南太平洋地区担任战略指挥。担任登陆护航编队战术指挥的弗莱彻中将,担任两栖作战舰队指挥官的奇蒙特纳海军少将,担任美海军陆战第1师师长的亚历山大范德格里夫特少将,及各自的参谋人员。蒙特作为弗莱彻少将的参谋人员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中出现了少有的激烈争论的情况,与会的高级将领对于如此重要的战斗却仓促间改变计划,对能否取得预期的战果,各持保留意见。

戈姆利中将对于美军参战的水面战舰数量的不足,能否在登陆中及占领后提供足够的支援提出了质疑。

作为登陆作战主力的海军陆战第1师师长,范德格里夫特少将对瓜岛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手里只有一张陈旧的相关海域航海地图,一叠传教士拍摄的年深日久的瓜岛照片,甚至把小说家杰克伦敦所写的一本关于瓜岛的短篇小说也拿来作为制定登陆战斗计划的资料(看来写小说的有时也很管用)。对此他提出了不少需要商榷的细节地方。

弗莱彻中将对仓促行事也有所顾虑,慎重地说到“日军虽然新遭败绩,但实力犹存,美军不应该过于轻敌。”

各将军所属的参谋也先后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蒙特本来是不准备发表意见的,但尼米兹将军却点名要他说一说。几经考虑后,蒙特才开口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这次战役其实我军准备的时间也不短,只是战斗的范围和规模比原来的大了,但总体的计划思路没有改变,就是要夺取一个反击日军的据点,成为进攻日本本土的跳板桥头堡。现在各位将军和参谋所担心的事情,其实可以总结为一个问题,就是日本海军到底还剩下多少实力?”蒙特站起来走到会议室中占了整整一幅墙的巨大太平洋海图前。“这个问题其实大家只要看一看地图就能清楚。”蒙特拿起教鞭指了指日本的版图,又指了指美国的版图“从面积来说日本只是个弹丸小国,美国是它的多少倍。打仗说到底就是打资源,而日本的资源大都来自对侵略国的资源掠夺。打个比喻,现在的日本只是个充了气的气球,只要我们在日本这个气球上扎一针,便能让它漏气变回原型。现在正是一个最好的时机,而我们这次的攻击,正是要狠狠地扎这一针。”

“好,说得好。”尼米兹将军听了蒙特的话后拍起了手掌。“日本是一个气球,我们需要在它上面扎一针,这个比喻打得好。”尼米兹将军环视了一下自己的部下,笑了笑说到“大家是否听说过‘鸟活十年’的故事呢?”

在座的各人都没说话,只是望着尼米兹,大家都知道尼米兹讲故事的能力是海军闻名的,但现在似乎不是讲故事的时候。

尼米兹接着说:“有一个人买了一只金丝鸟,买的时候,老板说这种鸟的寿命可以达10年。可是次日凌晨,这只鸟便死去了。买者回到商店责问老板,老板回答到:‘这不奇怪,它正好刚满10岁。’如今日本的情况也是如此,貌似强大,但寿数已尽,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击而溃之,不给敌人以喘息的余地,何况瓜岛只是一个方寸之地,我们有备而战,以突袭方式登陆应无问题。”

尼米兹上将的说话已经表达出他必须攻占瓜岛的决心。参加战前联席会议的将官们也就不再提出异议,详细讨论登陆作战及支援护航的各个细节问题。

7月31日,由特纳海军少将指挥的南太平洋登陆舰队,满载1。6万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在8艘驱逐舰和1个驱逐舰警戒群以及航空母舰舰载机的护航下,从斐济岛出发,进攻瓜岛。支援和护航编队统一由弗莱彻中将指挥。编队中的航空母舰包括“萨拉托加”号、“黄蜂”号、“企业”号。

第八十一章 攻占瓜岛(一)

浩瀚的海洋永远是那么令人向往,人虽然是陆居生物,但人类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海洋的探索和征服的欲望。要探索和征服海洋,就必须要有工具--船。从一只小小的独木舟、小帆船,到邮轮巨舰,从人手木材造船到工厂钢铁造船,从水上战舰到水下潜艇,见证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

站在“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的舰桥指挥室中,蒙特的心情无比的轻松,现在他的职务是第61特混舰队作战参谋兼第17特混舰队航空兵参谋。也就是说没有特殊情况,自己不需要升空作战,动动脑子,出谋划策就行了。

蒙特拿着军用望远镜,欣赏着眼前难得一见的壮观海景。无论前后左右,极目望到海平线处,尽是美军的各种军舰。小岛般的航空母舰,巍峨的战列舰,威武的巡洋舰,亲兵一样的驱逐舰,当然也少不了今天的主角满载陆战队员的两栖登陆舰。八十九艘各类战舰分成几个编队,相隔一定距离,声势浩大地在太平洋破浪前行。(瓜岛登陆战,是美国乃至盟军在二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登陆作战,为日后的北非登陆、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积累了经验。是意义深远的作战。)

在最前面的是由8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提供护航的23艘运输船,于8月7日1时顺利到达瓜岛西北约10海里的海域。按照作战计划,登陆编队兵分两路:一路7艘运输舰船由萨沃岛北侧向图拉吉岛扑去,黎明时分在图拉吉岛西南端的海滩实施登陆;另一路美军登陆主力16艘运输舰船 ,将经萨沃岛南侧直逼瓜岛,也定于黎明时分发动登陆作战。

说来也是美军走了鸿运,日军在瓜岛的飞机场早已在8月5日前便修建完工,但由于日军正忙于莫尔玆比港方向的作战,根本未顾得上向瓜岛派出攻击机。这就给了美军可趁之机。这时在瓜岛上的日军兵力只有由冈村德长少佐指挥的第11和第12工兵营共2500名士兵,外加负责机场守备的作战部队400人。对岸的图拉吉岛也只有700名士兵在防守。只有快艇5架,水上战斗机5架,武器只有小炮和若干机枪,少量的重武器。

“是时候了。”在“萨拉托加”号舰桥指挥室里的弗莱彻中将看了看手表,指针指向5时30分,离日出还有三十分钟左右,“命令第一波攻击机群立即起飞,轰炸瓜岛、图拉吉岛地面军用设施,为登陆部队作航空火力掩护。”

随着弗莱彻的一声令下,早已整齐地排列在“萨拉托加”号、“企业”号、“黄蜂”号飞行甲板上的近80架“野猫”式战斗机和“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快速有序地先后起飞,(鱼雷机编队因缺少飞行员没有起飞)

这时由蒙特组织的为期两周的飞行特训成果,在实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大机群的起飞不再象以前那样忙乱,由单一领航改为阶梯式领航,联队、中队、分队到都设有领航机,大大减少出现掉队迷航的现象。联队与联队之间,中队与中队之间的协调更加紧密,令整体作战能力大大提高。这是蒙特基于目前美军飞机性能落后,而特意想出来1+1》2的应对方法。这种有效的协同作战,令美舰载航空兵渡过了最困难的42年,飞行员的生还率得以提升,这种作战方法后来在全军航空兵中推广。当42年底43年初新式飞机全面换装后,美国及其盟国就逐渐掌握了制空权。这就是为什么二战中美国的王牌飞行员个人击落架数远低于德国和日本飞行员的原因,但飞行战队的总击落架数却大大超过德国、日本飞行战队的成绩。团队协作精神和个人英雄主义高下立见。

“都飞走了,希望一切顺利。”蒙特抬头看着机群集结后爬升上高空,迅速向远方飞去,这样悠闲地在站舰桥指挥室里看着飞机起飞,蒙特还是第一次,心里有点怪怪的,不知是何滋味。或许自己骨子里是个战士,冲锋陷阵,与敌人生死相见,才是自己该做的事情,比在办公室里指手划脚地做参谋要适合得多。

“轰轰轰轰”瓜岛和图拉吉岛方向隐隐传来了大炮的轰鸣声,估计是登陆护航战舰编队的8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正在对瓜岛和图拉吉岛实施近岸炮火覆盖射击。声传百里,密集的炮声连绵不断地传入蒙特的耳里。

“进攻!进攻!进攻!”指挥室里最新配备的超频波接收电台装置里传来了,这次机群指挥官“企业”号第六航空联队长霍华德扬中校下令机群发动轰炸的声音。新的通讯器材的投入,使在战场中的即时语音通讯的范围大幅提高,减少了对无线电报的依赖,使战场指挥官能及时了解战况,快速作出决策反应下达命令。

在第一波的轰炸中,美军飞机并没有遇到太大阻力,护航舰队的近岸炮击,已经基本上解决两个岛上的对空炮火,美军轰炸机肆无忌惮地对岛上的军用设施、碉堡、掩体进行了轰炸。

在经过近2小时的舰炮火力覆盖和飞机轰炸后,美军登陆部队开始发动抢摊登陆作战。方形的两栖登陆舰纷纷向岛上的预定登陆点冲去,在接近沙滩的近距离,打开了登陆舰的船舱,1。6万名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官兵,一鼓作气,冲上了滩头,迅速建立滩头阵地。

由于此次登陆作战,美军出敌不意,攻其不备,加之占有兵力兵器的优势,瓜岛上和图拉吉岛上的2500名日本工兵根本不是1。6万名美军陆战队员的对手,很快便放弃了滩头阵地,向岛里撤退。日军瓜岛上的守军在冈村德长少佐的指挥下,凭借瓜岛内复杂的地形,在瓜岛机场附近组成了最后一道防线,拼死抵抗。并向日军的拉包尔基地发出了求救电报,妄图支持到援军的到来。

61特混舰队的第一波攻击机群所属飞机,在顺利完成了轰炸任务后开始陆续返航。

“请求空中支援,请求空中支援,敌军暗堡位置:xxx,xxx”超频波接收电台中忽然传来了瓜岛登陆战场前线指挥官的申请空中支援的呼叫。”电台里还传来了猛烈的枪弹射击声。

这一意外事件立即让弗莱彻中将为难起来。陆军直接呼叫航空母舰提供空中支援,这种情况还是头一次碰到,这都是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也难怪弗莱彻犯难,空陆协同作战,是日后战争中的大课题,就现在来说是从来也未出现过的情况,以前旧的通讯器根本不可能让陆军直接向航空母舰喊话。

怎么办呢?现在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停着第二波飞机,是用来防范日军拉包尔基地方向上的陆基飞机和可能出现的日军舰队的。要是现在把飞机投入到对瓜岛的二次轰炸中,在第一波飞机还没返航前,舰队自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