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列子-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玩无故。人之游也,观其所见;我之游也,观其所变。游乎游乎!未有能辨其

游者。”壶丘子曰:“御寇之游固与人同欤,而曰固与人异欤?凡所见,亦恒见

其变。玩彼物之无故,不知我亦无故。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

内观者,取足于身。取足于身,游之至也;求备于物,游之不至也。”于是列子

终身不出,自以为不知游。壶丘子曰:“游其至乎!至游者,不知所适;至观者,

不知所眂,物物皆游矣,物物皆观矣,是我之所谓游,是我之所谓观也。故曰:

游其至矣乎!游其至矣乎!”

龙叔谓文挚曰:“子之术微矣。吾有疾,子能已乎?”文挚曰:“唯命所听。

然先言子所病之证。”龙叔曰:“吾乡誉不以为荣,国毁不以为辱;得而不喜,

失而弗忧;视生如死;视富如贫;视人如豕;视吾如人。处吾之家,如逆旅之舍;

观吾之乡,如戎蛮之国。凡此众疾,爵赏不能劝,刑罚不能威,盛衰、利害不能

易,哀乐不能移。固不可事国君,交亲友,御妻子,制仆隶。此奚疾哉?奚方能

已之乎?”文挚乃命龙叔背明而立,文挚自后向明而望之。既而曰:“嘻!吾见

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几圣人也!子心六孔流通,一孔不达。今以圣智为疾

者,或由此乎!非吾浅术所能已也。”

无所由而常生者,道也。由生而生,故虽终而不亡,常也。由生而亡,不幸

也。有所由而常死者,亦道也。由死而死,故虽未终而自亡者,亦常也。由死而

生,幸也。故无用而生谓之道,用道得终谓之常;有所用而死者亦谓之道,用道

而得死者亦谓之常。季梁之死,杨朱望其门而歌。随梧之死,杨朱抚其尸而哭。

隶人之生,隶人之死,众人且歌,众人且哭。

目将眇者,先睹秋毫;耳将聋者,先闻蚋飞;口将爽者,先辨淄渑;鼻将窒

者,先觉焦朽;体将僵者,先亟奔佚;心将迷者,先识是非:故物不至者则不反。

郑之圃泽多贤,东里多才。圃泽之役有伯丰子者,行过东里,遇邓析。邓析

顾其徒而笑曰:“为若舞,彼来者奚若?”其徒曰:“所愿知也。”邓析谓伯丰

子曰:“汝知养养之义乎?受人养而不能自养者,犬豕之类也;养物而物为我用

者,人之力也。使汝之徒食而饱,衣而息,执政之功也。长幼群聚而为牢藉庖厨

之物,奚异犬豕之类乎?”伯丰子不应。伯丰子之从者越次而进曰:“大夫不闻

齐鲁之多机乎?有善治土木者,有善治金革者,有善治声乐者,有善治书数者,

有善治军旅者,有善治宗庙者,群才备也。而无相位者,无能相使者。而位之者

无知,使之者无能,而知之与能为之使焉。执政者,乃吾之所使;子奚矜焉?”

邓析无以应,目其徒而退。

公仪伯以力闻诸侯,堂谿公言之于周宣王,王备礼以聘之。公仪伯至;观形,

懦夫也。宣王心惑而疑曰:“女之力何如?”公仪伯曰:“臣之力能折春螽之股,

堪秋蝉之翼。”王作色曰:“吾之力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犹憾其弱。

女折春螽之股,堪秋蝉之翼,而力闻天下,何也?”公仪伯长息退席,曰:“善

哉王之问也!臣敢以实对。臣之师有商丘子者,力无敌于天下,而六亲不知;以

未尝用其力故也。臣以死事之。乃告臣曰:‘人欲见其所不见,视人所不窥;欲

得其所不得,修人所不为。故学眎者先见舆薪,学听者先闻掸钟。夫有易于内

者无难于外。于外无难,故名不出其一家。’今臣之名闻于诸侯,是臣违师之教,

显臣之能者也。然则臣之名不以负其力者也,以能用其力者也;不犹愈于负其力

者乎?”

中山公子牟者,魏国之贤公子也。好与贤人游,不恤国事;而悦赵人公孙龙。

乐正子舆之徒笑之。公子牟曰:“子何笑牟之悦公孙龙也?”子舆曰:“公孙龙

之为人也,行无师,学无友,佞给而不中,漫衍而无家,好怪而妄言。欲惑人之

心,屈人之口,与韩檀等肄之。”公子牟变容曰:“何子状公孙龙之过欤?请闻

其实。”子舆曰:“吾笑龙之诒孔穿,言‘善射者能令后镞中前括,发发相及,

矢矢相属;前矢造准而无绝落,后矢之括犹衔弦,视之若一焉。’孔穿骇之。龙

曰:‘此未其妙者。逢蒙之弟子曰鸿超,怒其妻而怖之。引乌号之弓,綦卫之箭,

射其目。矢来注眸子而眶不睫,矢隧地而尘不扬。’是岂智者之言与?”公子牟

曰:“智者之言固非愚者之所晓。后镞中前括,钧后于前。矢注眸子而眶不睫,

尽矢之势也。子何疑焉?“乐正子舆曰:‘子,龙之徒,焉得不饰其阙?吾又言

其尤者。’龙诳魏王曰:‘有意不心。有指不至。有物不尽。有影不移。发引千

钧。白马非马。孤犊未尝有母。’‘其负类反伦,不可胜言也。”公子牟曰:

“子不谕至言而以为尤也,尤其在子矣。夫无意则心同。无指则皆至。尽物者常

有。影不移者,说在改也。发引千钧,势至等也。白马非马,形名离也。孤犊未

尝有母,非孤犊也。”乐正子舆曰:“子以公孙龙之鸣皆条也。设令发于余窍,

子亦将承之。”公子牟默然良久,告退,曰:“请待余曰,更谒子论。”

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欤,不治欤?不知亿兆之愿戴己欤?不愿戴己

欤?顾问左右,左右不知。问外朝,外朝不知。问在野,在野不知。尧乃微服游

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不则。”尧喜问

曰:“谁教尔为此言?”童儿曰:“我闻之大夫。”问大夫,大夫曰:“古诗

也。”尧还宫,召舜,因禅以天下。舜不辞而受之。

关尹喜曰:“在己无居,形物其箸,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故其

道若物者也。物自违道,道不违物。善若道者,亦不用耳,亦不用目,亦不用力,

亦不用心。欲若道而用视听形智以求之,弗当矣。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用之弥

满,六虚废之,莫知其所。亦非有心者所能得远,亦非无心者所能得近。唯默而

得之而性成之者得之。知而亡情,能而不为,真知真能也。发无知,何能情?发

不能,何能为?聚块也,积尘也,虽无为而非理也。”

汤问第五

殷汤问于夏革曰:“古初有物乎?”夏革曰:“古初无物,今恶得物?后之

人将谓今之无物,可乎?”殷汤曰:“然则物无先后乎?”夏革曰:“物之终始,

初无极已。始或为终,终或为始,恶知其纪?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

也。”殷汤曰:“然则上下八方有极尽乎?”革曰:“不知也。”汤固问。革曰:

“无则无极,有则有尽;朕何以知之?然无极之外复无无极,无尽之中复无无尽。

无极复无无极,无尽复无无尽。朕以是知其无极无尽也,而不知其有极有尽也。”

汤又问曰:“四海之外奚有?”革曰:“犹齐州也。”汤曰:“汝奚以实之?”

革曰:“朕东行至营,人民犹是也。问营之东,复犹营也。西行至豳,人民犹是

也。问豳之西,复犹豳也。朕以是知四海、四荒、四极之不异是也。故大小相含,

无穷极也。含万物者,亦如含天地。含万物也故不穷,含天地也故无极。朕亦焉

知天地之表不有大天地者乎?亦吾所不知也。然则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

者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

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满东南,故

百川水潦归焉。”

汤又问:“物有巨细乎?有修短乎?有同异乎?”革曰:“渤海之东不知几

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

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

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

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鹘源陨�

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

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

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

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

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员峤二山流于

北极,沉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帝凭怒,侵减龙伯之国使阨,侵小龙

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农时,其国人犹数十丈。从中州以东四十万里得憔侥国,

人长一尺五寸。东北极有人名曰诤人,长九寸。荆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朽壤之上有菌芝者,

生于朝,死于晦。春夏之月有蠓蚋者,因雨而生,见阳而死。终北之北有溟海者,

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

垂天之云,其体称焉。世岂知有此物哉?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

而志之。江浦之间生麽虫,其名曰焦螟,群飞而集于蚊睫,弗相触也。栖宿去来,

蚊弗觉也。离朱子羽方昼拭眦扬眉而望之,弗见其形;俞师旷方夜敗�

首而听之,弗闻其声。唯黄帝与容成子居空峒之上,同斋三月,心死形废;徐以

神视,块然见之,若嵩山之阿;徐以气听,砰然闻之,若雷霆之声。吴楚之国有

大木焉,其名为櫾,碧树而冬生,实丹而味酸。食其皮汁,已愤厥之疾。齐州

珍之,渡淮而北而化为枳焉。鸲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矣;地气然也。虽然,形

气异也,性钧已,无相易已。生皆全已,分皆足已。吾何以识其巨细?何以识其

修短?何以识其同异哉?”

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

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

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

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山之,曰:“甚

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不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

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蛾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