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国无疆-第4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就是因为这样,共和国的国民已经随同共和国的琳琅满目商品而走遍人类世界群居的每一个角落,从赤道热带雨林、再到非洲部落,从欧洲乡村到南美洲草原,几乎是哪儿有共和国的商品出现,哪儿几乎就有中国人的身影。为世界带来新消费需求、新生活理念和新商品的中国人,自然也越来越对这个世界日益熟悉,但美国人呢?

洛克菲勒是曾今和亚美集团张宇、张雨生等人是好友,摩根也曾表示张雨生在美国寡头宴会上很能喝酒,爱喝茶的唐贵银也深受各大财团寡头的青睐,所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美国的众多各行业寡头都多多少少与共和国关系密切,从源源不断从美国输出的能源、钢铁、矿石、粮食等等,这都是寡头们与中国人数十年始终一致的友好经济合作。

所以,中国人往往需要拿着自己的产品介绍和技术资料、带上试用品满世界的推销自己新产品,或者是努力完成产品售后服务和订单交付的时候,共和国的情报工作面也相应拓展开来,而美国人只需要和中国人坐下来商议商议下一年度需要出口共和国以多少价格出口多少吨工业资源,然后签订订单便让国内发疯般的努力生产,甚至在矿场尤其是煤矿矿井里动用廉价童工也毫不足惜。

殊不知这一切的稳定美国持续经济发展与稳定的背后,是在空前消耗美国的本土蕴藏资源,是在用那些不足十四周岁童工,以每天辛苦劳作十二个小时仅仅换得几美元的血汗来供应共和国强大的工业生产机器,即使同龄的共和国孩子是在基础学校教室里正书声琅琅、运动场上挥汗如雨、图书馆里饱读群书、实验室里聚精会神。

“差距首先源自于教育,最终也扩大自教育。”

深知这一点的罗斯福非常清楚一个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他同样看得很清楚共和国的崛起轨迹是严格遵循一条科教兴国式的大国崛起。从张宇等人当初在美国发展汽车工业赚取发展资本,再到回到国内潜心发展积蓄各种实力尤其是教育人才实力,再到共和国轰然建国之后更加蓬勃发展的教育事业以及与之相称的工业经济,可以说共和国是用教育二字来洗刷掉了百年屈辱,也是用教育换来了如今的繁荣,当然也是用教育来赢得了现在罗斯福的尊重。

“如果单纯从国家影响力来讲,中国人已经用他们的工业商品经济影响了整个世界,也完成了用经济渗透的方式独霸全球,要想和这样一个奉行独立自主的国家在全球领域里展开各方面的竞争,显然当今世界具备该能力的国家没有几个,但不得不去竞争的依然很多,我国就首当其冲。”

罗斯福淡淡的笑了,九月的美国同样很是炎热,但办公室里的中央空调效果非常好,正如当初白宫临时改制委员会针对白宫内部尤其是总统办公室新装潢和内部设备搭配中,参与竞标的共和国的某国际空调生产企业所承诺的一样性能优秀值得信赖,沐浴在这样一个凉爽环境里的罗斯福身子虽然很凉快,但心里却相当窝火——“总统办公室里竟然绝大部分东西都是别国制造,可以肯定的或许只有这片土地并非共和国制造。”

“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这世界上想称王称霸的不只是一个国家”罗斯福用了一句中国的俗语来形容如今算得上是精彩纷呈的世界,德国和苏联两国已经几乎要让复国没多久的波兰再次亡国,而英法依旧躲在马其诺防线后高谈阔论,共和国已经在为了北方的威胁而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改制,美国呢?罗斯福自己都还有些不清楚,他至今也没有让这个奉行“孤立政策”的美国真正做到放眼全球。

“看来,我们是时候做些什么了”

罗斯福尝试着站起身来,不过他最终还是没有成功,微微颤抖的扶着桌沿,最后还是坐在了仆从推上来的轮椅上,他撇开了仆从的双手,自己滑着轮椅缓缓“走出”了总统办公室,阳光静静的照过玻璃洒在了办公室里,在一些反光物件上反射出来的光晕很漂亮,也很美。

月23日,由美国总统罗斯福签发的联邦政府全美教育规划纲要正式颁布,该法律首次将全民教育写入了纲要之中。除了阐述教育对于美利坚合众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之外,联邦政府希望唤起全美社会对于孩子教育的关注,同时也希望全美利坚人都能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在政府的有力带动下发展起蓬勃发达的教育事业。

所以,联邦政府要求各州能在两年之内,完成全美至少2500所免费小学的兴建,让至少250万个孩子免收教育费入读学校接受小学教育,同时在全美至少完成850所中学的修建,至少能让100万孩子接受中学教育,另外还将修建一系列的大学、技术学校,同时大力支持民间科学实验室的组建或运行,对重视教育和支持教育的企业予以褒奖甚至可能提供政策性优惠。

与之相对应的是,各级政府需要为此每年多支出至少5亿美元的教育开支,另外该规划纲要中还特别提及到联邦政府正研究提高自主科研发明创造的国家奖励金额,对于为国家科研领域和工业技术领域等做出贡献的人或者单位以巨资奖励,倡导全美社会树立“教育、科技、创新”等新思想,严厉禁止在任何场合招聘、雇佣、使用未满18周岁的童工和非成年人,美国教育部也将完成大规模改革以适应未来的新教育需求。

这个纲要的颁布的确是在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更为巨大影响的还是在6月25日,由美国财政部、农业部联合拟定出台由罗斯福签署同意、美国国会通过的“泛美利坚农业税收改制规划计划”正式公诸于众,在这一项计划中,联邦政府首次尝试建设美国联邦中央政府直接领导的国家战略储备计划,计划首先完成的将是针对农产品的战略储备政策性尝试。

该计划公布之后,立刻引起了世界粮食价格的一度上扬,最终导致美国和共和国的粮食期货市场小麦、玉米等美国主产粮食的价格以高于昨日七点五个百分点的价格收盘,更为严峻的是随后公布的由美国能源部出台的新矿产管理法修订草案,这项旨在对美国国内完成国家战略保护资源的勘察、注明并加以保护从而禁止开采作业的草案,同时还修订了煤矿、铜矿、铁矿等各类矿场的安全生产法例,也就对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少的矿产资源、更高的生产要求进而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成本,虽然这还是一个未经讨论甚至还未得到美国参议院、众议院等任何机构的通过,但其影响力自公布之后立刻波及全球,共和国的沪深两市钢铁、化工等板块股票价格应声跳水,投资者相信在世界上最大基础工业原料生产国之美国政府,在加大国内资源开发限制力度的情况下,世界矿产能源价格上涨已经不可避免,进而带来的是共和国各大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增高而利润下降。

似乎美国的大动作还并非这一点,在6月27日,已经连续出台重磅炸弹般消息的美国联邦政府又传来新的消息,由美国国务院颁布的工业发展新规划中,世人第一次领略到了相比于当年美国的工业振兴法案的众多不同。

当初的工业振兴法案为美国走出大萧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以减少失业而大兴土木的美国在新法案期间,相继完成了很多大型国家公共工程的修建,比如胡佛水利工程,同时还促进了美国钢铁、化工、水泥等一大批能源和劳动力密集性产业的进步。

总的来说,工业振兴法案并不注重让美国完成工业由电力时代向电气化时代发展,而是着力解决好困扰美国的就业问题,但新的“工业发展新规划”提出了更新的需求,那就是在未来三至五年之内,美国必须在航空、汽车、船舶、家电、通讯、新材料等领域里有一大批拥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有众多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产品,真正做到让美国工业从依托能源和基础工业材料为发展主体,变成以依靠新技术运用、新科学管理、新产品创新等为主的生产附加值型工业。

总之,世界并不寂寞,不仅仅因为这个世界有了共和国,还因为有一个国家名叫美国。

 第九十四章 去大连

第九十四章去大连

天空中传来一阵巨大的轰鸣声,一架“身体壮硕”的运输机出现在了天际且其飞行高度正不断降低,大大的机体腹部和机翼越来越清晰,而低沉的轰鸣声也渐渐成为掠过耳际的呼啸声

这是共和国海军岸基航空兵在大连很普通的一个航空基地,平时往来的飞机并不多,而或许正是因为有大连造船厂这么一个共和国海军舰艇重要建造商的存在,所以在这来往不多的飞机中,却往往都是为了船舶相关,包括在这个6月30日一个很是普通的上午,这个基地又一次迎来的一架海军“大力神”战术运输机。

海军没有战略运输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代表着强大却同时意味着昂贵的战略运输机,海军似乎也并不太需要,所以在海军运输航空兵部队里,最大、最昂贵、飞行最快、航程最远、装载最大的也只有“大力神”战术运输机,这一次担负运输德国第二批访华代表团飞抵大连,对大连造船厂进行考察的也就是海军装备序列中很普通的一架,虽然它们本来就不多。

从共和国首都市郊的一个空军基地起飞之前,代表团就在期盼与憧憬等候运输他们的飞机到来,他们是根据上一个代表团的经验推测,随时随地都不会忘记向世界推销自己、推销自己新产品的共和国,在代表团出行的时候一定会拿出最好的运输工具来招待他们,无论是豪华轿车还是专机,都是最好的。

这一次果然没有让他们意外,在他们的等候中,海军的新型运输机给他们带来了一个精彩的标准短距离战术降落,而更为让他们惊奇的这架运输机是装备了四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加上他们之前由共和国上海港一路北上乘坐的是由德国驻华大使馆出资包下的一架装备两台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国航喷气式客机,他们终于认识到一点——“世界主要国家还在活塞式航空时代的步履蹒跚的时候,共和国已经进入到了喷气化时代”。

差距,什么是差距?

对于德国第二批访华代表团每一位成员而言,当他们非常清楚在他们引进了不少共和国航空技术的情况下,有容克公司、亨克尔公司、阿拉多公司等不少航空飞行器制造企业的德国做出了一款自己的重型运输机,即me323运输机,相比于另一个时空的同样产品,如今德国的这款飞机装备同样的九台星型活塞式发动机,但由于部分技术源自于购买共和国的,所以这些发动机的性能尤其是单台功率很高,自然不需要像另一个时空里还需要火箭助推起飞。

但能够同时装载两辆轻型军用卡车或者130名士兵的该型运输机,满载43吨、空载吨的,其除了机体结构不够理想之外,飞行速度也很不尽如人意,每小时310余公里的时速相比于共和国业已淘汰掉的“蓝鹰”运输机都还要慢,而相比于他们所乘坐过的喷气式客机、以及看到并且即将乘坐的“大力神”运输机,都是蜗牛派别的低空飞行产品。

当然,差距还存在于两国运输机的飞行高度上,共和国的飞机已经能在万米高空上自由翱翔,他们的可能还在为飞行高度超过八千之后,发动机问题不断的同时更要担心飞行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