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历史挺靠谱-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大和尚,天皇写大和尚“戒行高洁,白头不改,远涉苍波,归我圣朝”,出生入死来到日本国,难能可贵。
鉴真到日本不光是传播佛法,还把中华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了日本(包括豆腐怎么做)。这些都对日本的贡献相当大。日本人说原来的日本文化就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卤水,点进去之后才能变成豆腐。日本文化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
三藏佛法高又深
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天竺(印度)的交往也增强了。贞观时,天竺遣使来朝,中国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到了天竺。这其中高僧玄奘和义净的作用非常大。
玄奘就是唐僧唐三藏,孙悟空的老师。玄奘大师也是两岁出家,精通佛法,在诵经的过程当中,他觉得佛经有些地方不对,翻译得不准确,所以他就想去西天取经,学习真正的佛经。为了传播正版,于是他20多岁的时候偷渡出国,19年游历印度,在印度的那烂陀寺跟106岁的高僧戒贤法师学习。戒贤法师本来要圆寂了,阿弥陀佛给他托梦,说从中土大唐要来一个高僧,跟你学法,你得等他来了把这个法教给他了你再圆寂。所以他就等等等,等了三年终于把唐三藏给盼来了。
三藏指的是什么?就是佛经的三个组成部分:经、律、论。
经就是释迦牟尼生前讲的法。佛经浩如烟海,基督教就一部《圣经》,伊斯兰教就一部《古兰经》。但是佛跟不同的人讲不同的法,跟天人怎么讲,跟凡人怎么讲,跟阿修罗怎么讲,各有说法。
律是他给僧团指定的戒律,其中最高级的是具足戒。和尚有三百多条戒律,尼姑更多。
论是后来高僧大德对经的阐释,唐三藏主要就是学《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宫讲的法。精通50部,所以才被称为三藏。佛经穷尽一生都很难精通一部,精通50部的人,太了不起了!
印度各国的国王看唐三藏这么神,就劝他别回去了,你的学问太大了,就留在这儿吧!他说我必须弘扬正版的佛法,所以要回到东土大唐。于是他满载600多部佛经回到中国,这时候皇上也不追究他偷渡了,专门给他盖了大慈恩寺,建起了大雁塔,让他译经。佛经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今天的汉语,两次大规模引进外来语,其中一次就是佛经。比如说心心相印,大千世界,一刹那,一弹指,醍醐灌顶,天花乱坠,这全是佛经里的。
顺便说一下,另一次语言引进就是20世纪初的日语。那时候我们也大规模地把日语引进汉语中,我们今天说的话,比如军事、经济、文化、政治,这些词基本上全是日语。什么积极、消极、干部这些词还是日语,现在说的物理、化学、生物这些词也全是日语。它和佛经的引进属于两次大规模的语言引进,所以愤青应该不说这种词,愤青抵制日货不够,应该抵制日语,他们应该说古汉语才对。
翻译这些佛经,穷唐三藏一人之力是翻译不完的,所以他得收徒弟。他收徒弟不是孙悟空、猪八戒什么的,他们只会打架。很多僧人想拜三藏为师,但佛家最讲缘分,一看咱俩没缘,我就不收你。皇帝都有点着急了,意思就是你再不收徒弟,回头你歪过去,这事儿怎么算?但也不能催他,你看你收谁合适?三藏大师就去找徒弟,他时常漫步长安街头,慧眼炯炯。一天,他在闹市之间看见一位魁梧少年,眉清目秀,安祥而行。蓦然间若觉似曾相见,前缘有识。又回想起在印度计划回程时,曾在尼犍子占得一卦,说他东归必得哲嗣,便连忙打听这少年家世。后来打听出来了,原来是当朝开国公尉迟宗的公子。玄奘感叹道:“如此灵慧的孩子生在将门,不可思议!也是有缘,我的衣钵可以传下去了!”即刻前往国公府拜访。
尉迟宗得知法师来意,虽然不忍骨肉分离,但想到一代高僧如此器重,也颇为得意。那时代,佛教不仅是清庙净僧的空寂之事,还是一种普遍的信仰,鲜活的事业。所以虽贵为国公,一见大法师器重儿子,自然大为高兴,便答应了玄奘的要求。只不过三藏法师看上的那哥们儿死活不肯出家,都气晕了,你说我堂堂将门之后能出家吗?但是父命难违,这哥们儿最终还是出家了,出家时带着一车酒、一车肉、一车美女进的大慈恩寺,人称三车和尚。三车和尚后来成为一代高僧,就是窥基大师。
三藏大师圆寂之后,他的遗体火化,形成了舍利子。今天有人说这个舍利子是结石,扯!你烧一个!有结石的人多了,你烧完了有这个吗?黑的是发舍利,白的是骨舍利,红的是肉舍利,谁的肉烧完了能结石?玄奘圆寂于长安玉华宫,葬于白鹿原,后迁至樊川。墓地毁于黄巢之乱,灵骨迁至终南山紫阁寺,公元988年被僧人可政带到南京天禧寺供奉。
1942年,日本侵略军在原大报恩寺三藏殿遗址处,挖掘出一个石函,石函上刻有文字,详细记载了玄奘灵骨辗转来宁迁葬的经过。由于玄奘灵骨名声显着,各地都想迎请供奉,致使玄奘灵骨一分再分。
1943年12月28日,玄奘顶骨舍利在“分送典礼”后被分成三份,分别保藏于南京汪伪政府、北京和日本。
此后,汪伪政府把掌握的这部分又分别供奉在鸡鸣山下的伪政府中央文物保管委员会和小九华山(今南京玄奘寺的所在地)。而文物保管委员会保管的这部分,在1973年后被迎至灵谷寺佛牙塔中供奉。
北京迎请的那部分被分为四份:一份供奉在天津大悲院,1957年被转赠给印度总理尼赫鲁,安放在印度那烂陀寺的玄奘纪念堂中;一份供奉在北海观音殿,“文化大革命”时被毁;第三份则被供奉到成都文殊院;最后一份被供奉到广州六榕寺,亦在“文革”中被毁。
被日本请回的那份,先是安奉在东京增芝上寺,后被移至慈恩寺。1955年,从这份舍利中分出一份,被迎请到台北日月潭玄奘寺供奉。而后,日本的那份又被分出一份,迎请到日本奈良的三藏院供奉。第八份玄奘舍利供奉在台湾新竹玄奘大学,1998年迎请至南京灵谷寺。2003年,西安大慈恩寺又从南京灵谷寺迎请了一份玄奘大师灵骨舍利安奉在新建的玄奘三藏院大遍觉堂中。
目前,玄奘舍利在南京玄奘寺、南京灵谷寺等全世界九个地方被供奉。相对而言,南京九华山的那份舍利,自1943年封存后,就一直留在三藏塔下,没有动过,最为完整。如今,南京在九华山原青园寺、法轮寺遗址,重建了玄奘寺,玄奘大师的灵骨舍利成为该寺镇寺之宝。
四面套交情
隋朝时,中国和波斯互遣使节。
到了唐朝,波斯被大食侵扰,国王和王子来中国求援。大食就是阿拉伯,波斯请求中国出兵,帮着他们打大食。当时唐玄宗在位,觉得这个事儿没法干,就没派兵去,波斯就被大食所灭。波斯要是不亡,其实是挡住阿拉伯人入侵的最佳屏障。
波斯人信奉拜火教,就是明教,所以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里关于明教那部分就是虚构了。因为公元七世纪波斯就被阿拉伯给灭了,已经伊斯兰化了,不可能明朝的时候还有拜火教。后来波斯的国王贝鲁斯和波斯王子就留在长安定居,今天,他们的后代还在中国。
唐高宗时,大食开始与中国通使。
当时阿拉伯帝国向东扩张,唐王朝为保卫自己的属国不受蹂躏,出兵抵抗。两国在怛罗斯开战,这是中国古代史上很少有的对外战争。怛罗斯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当时唐军四万,大食军七万,唐军统帅就是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大食军统帅叫优素福。唐军里面汉族士兵只有一万多,剩下的都是西域各附属国军队,虽然大食军队里也有附属国军队,但不幸的是,开战时唐军是迎风列阵,大食军是背风列阵,一打起来,唐军迎面被风吹,睁不开眼,渐渐不支,唐军一不支,属国军队就叛变了,跟着大食军一块儿打唐军,高仙芝只好率几十名骑兵退守安西。他退守安西之后又招募了一支军队,准备跟大食再战,但是“安史之乱”爆发,朝廷调安西精兵去平叛,所以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很多唐军士兵在怛罗斯之战中被俘,被俘的唐军士兵里面有很多工匠,中国的造纸术就传入了大食。
另外,唐朝和拜占庭帝国(东罗马)有使节往来。东罗马的皇帝贵族都特别喜欢唐朝的丝绸,同时把一些医术和杂技传到了中国。
唐朝和非洲也有来往。不光史籍上有记载,更关键的是考古证据。唐墓里的唐三彩,出土的小黑脸小卷毛,就是非洲人。唐朝的时候,很多富裕的家庭大量使用黑奴劳动,这个黑奴在当时被称为昆仑奴,因为咱们中国人认为昆仑是最西面的,从那儿来的就该叫昆仑奴。所以唐朝传奇小说里,有很多描写昆仑奴的。
第8节先进文化的代表
书生亦豪杰
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辉煌灿烂,光照四邻。原因在于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其次是因为唐朝统治者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还有国内各民族的交往也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李唐王朝大有胡气,所以李唐王朝的特点是成为中国历史上开阔宏博多彩的王朝。当时的社会风气是非常开放的,有的公主下嫁,生活了一段时间,回去跟她爸说,这个驸马不好给我换一个,那就换一个。寡妇再嫁、女子离婚这些事儿很普遍,妇女裹小脚这种规矩从宋朝才开始。唐朝的时候女的出门都骑马,当时最流行的体育活动是打马球,女的也都能参加。女的如果要打马球,能裹小脚吗?裹小脚连道儿都走不了。
唐朝的书生也不是文弱书生,书生文弱都是宋朝以后的事儿了。由边塞诗人所说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可见,他也是穿上了都护铁衣,才能写出这些句子,相当于随军记者。要是没有两下子,当不了边塞诗人,那时候没有汽车没有防弹背心,一文弱书生到战场上去,你不作死吗?所以这帮书生都是挺了不起的。
李白是诗仙、酒仙、剑仙。他十年学剑才得来剑仙之名,这家伙一个人云游天下,不怕劫道的。你劫他一个试试?你看李白诗里面有很多“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之类的句子。而且那会儿唐朝人的风尚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书生都特别想建功立业,像他们这种文人的秉性脾气,跟当时多民族色彩和文化政策有关。
科技发展的春天
那时候的科技,第一个要说的就是雕版印刷术和火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和火药的国家。隋朝时雕版印刷术的出现和中国古代的两种传统文化有关,一个是篆刻,再一个就是拓片。
篆刻就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最早的时候,中国人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后来发展到在竹子、铜片、玉石上面刻。
所谓拓片,就是先把文字刻在石头上,做成石碑。然后在石碑上刷一层墨,拿纸往上一贴,揭下来之后就等于把碑文都复印了,这张纸就叫拓片。就是这两样传统文化造成了雕版印刷的出现。
当然,那个雕版印刷在我们今天看起来是很麻烦的,因为书有多少页,就要制多少块版,刻错一个字就废了。要是你觉得有新的构思了,要改稿子,就得重刻。即使是这样,雕版印刷都比手抄要强多了,所以它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发明。
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