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第一盗-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继业听得满头大汗,他带了一辈子的兵,打了一辈子的仗,如何不知道以疲惫之师千里奔袭的危险,只是
他不过是区区降将,赵光义征辽又在兴头上,他的亲信大将曹彬,潘美都不敢说,杨继业又怎么敢说呢?
杨继业心中盘算,这大战一开,胜负只是五五之数。难言取胜。
杨继业脸色坚毅:先生料事如在眼前,辽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眼下驻扎在幽州,幽州附近还有北院大王耶律奚底,萧讨古数万大军,幽州太守是韩德让,智谋过人,守将耶律学古经验丰富。要是一旦开战,只怕耶律沙,辽国大将耶律休哥也要前往幽州胜负难料,皇上之意,杨继业不敢轻测!
将军不必多虑,我也是猜测,皇上又没诏告天下要攻打幽州再说大宋名将如云,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假如真的要打幽州,那只怕是皇上想要一战功成谢慕华缓缓的说道。他的话点到即止,没必要说的太明。
我有一事相求,我从东罗马来,贡品虽然被匪徒洗劫,可我总算拼命抢回几件珍宝!谢慕华心疼的看了看包里的卡迪亚手表和望远镜:想请杨将军派一队人马送我去镇州求见皇上。要是对辽国开战的话,海外归子进贡珍宝也是吉兆啊!
谢先生,既然你决意去镇州献宝,护送你的任务就让六郎一力承当吧。杨继业站了起来,长髯飘动,英武不凡。
怎么敢劳动少将军亲自送我?谢慕华做出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样。
无妨杨继业扭头吩咐道:七郎,你去挑选一百名精锐骑兵,跟六郎一起护送谢先生去镇州。
杨家二子凛然领命。
佘太君一招手:七郎,还不把这箱子搬下去,这等阿堵物,污了先生的眼!
杨七郎应了一声,搬走箱子。
谢慕华看着那箱闪着金光银光的元宝被七郎搬走,心里那叫一个疼啊,人家送上门来的钱居然不要,还要自己亲手给推出去,真恨死个人了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杜甫的诗句就是对太平兴国四年六月,盛产精锐禁军的河北、京东两路的紧张、混乱的气氛给予的最好描述。
这一个月,为中国未来数百年的历史埋下了悲哀的种子。在朱元璋将蒙古人赶回草原之前,南方农耕政权最有可能战胜北方游牧政权的机会,就在这一仗。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生活在中原的汉族子民作为全世界最强大的农耕民族与塞外的游牧民族有过长时间的较量,纵观中华文明五千年来,这种战争几乎就没有停止。
生活在草原大漠的游牧民族天生具备侵略性,掠夺是他们经济上的重要来源之一。幽燕自古就是军事重镇,是汉人重要的农业、畜牧业生产基地,更是北方蒙古高原的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天然分割线。如为中原政权所得,则可据此为险,以为国防屏障,阻止异族入侵。否则,北方游牧民族则可据此随意南犯,将之作为南下抢劫或勒索的前进基地,中原再无宁日。
而在北宋初年,代表着汉人农民文明的是赵匡胤一手建立的大宋政权,北宋刚刚平定内乱,一统中原。可在北方代表着游牧文明的辽国建国已久,全民皆兵,军事实力极其强大,堪称当时最强大的军事帝国。
自从后晋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换取辽国人支持以来,汉人就失去了北方屏障,数十年来中原北门向辽人敞开,辽国人的马刀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高高悬挂在汉人的头顶。不知道哪一天,契丹铁骑就会南下,血洗中原。
赵光义灭了北汉之后,幽燕就成了他最后一个心腹大患,手握二十万雄军的赵光义一则为了保卫新生的北宋政权,二则为了建立个人威信,于是挥军北上,于辽国人一较高下,就是赵光义的不二选择!
这二十万精锐禁军,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毕生心血,这些战士普遍身高要求在一米七至一米八之间,体形琵琶腿,车轴身,取多力。经过多年的内战锻炼,这时的宋军无论是战斗经验还是作战能力均为北宋史上最强。
年轻的战士们斗志昂扬,刚刚消灭了依附辽国的北汉政权,柴荣,赵匡胤两代军事伟人都无法拿下的雄城太原,被他们一战而下。眼下,宋军的士气正是最高峰,收复幽燕,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小菜一碟。太原不就是最好的样板吗?
最晚明天黄昏,我们应该就能追上皇上的大军了!只怕我们人还没到镇州,皇上就已经收到我们的飞鸽传书了!
天色暗淡,疲累了三天三夜的将士们升起篝火,吃着干粮。杨延昭摊开一张地形图,身旁七郎杨延彬举着火把为他照亮。
坐在一旁的谢慕华哭丧着脸,摸着大腿。以前也曾经骑马玩过,不过那都是一路小跑,最多跑十来分钟就下来了。这一下,连续在马上奔驰了三天,大腿的皮都磨烂了。好歹这马还算温驯,一路上没给谢慕华使性子,要不然的话,更让他吃不消。
这一队骑兵只有一百人,却是跟着杨继业南征北战的精锐战士。
兵,贵精不贵多。
谢慕华看着周遭的战士,静悄悄的围在火堆前吃饭,没有人喧哗,没有人随意走动。在任何一处停留的时候,自然马上有战士在外围警戒。这支精兵,上下一体,令行禁止,果然是名将杨无敌带出来的精兵。
谢大哥,吃点东西!
九妹递过来一张面饼。她少女脾气拼死拼活也要跟着杨延昭来河北。不过杨九妹到底是将门虎女,武艺出众。杨继业自己又是个不识字的文盲,被女儿磨了半天,只得同意六郎带着她一起出发。
佘太君不放心这个小女儿,索性让杨八姐跟着一起出来好了。八姐这个女孩冷静沉着,聪明伶俐,不像九妹个性冲动,有她在一旁照看的话,就放心多了。
谢慕华接过面饼,咬了一口。
谢先生,接到消息,今天,大军已经从镇州出征。皇上已经诏告天下,要收复幽燕了
谢慕华略微思索:皇上从镇州出发,必然要去定州。我们这一行人马今夜再辛苦一次,连夜抄近路,务必要在后天赶到定州!
杨延昭答应一声,急忙吩咐士兵准备去了。
谢慕华拿出水袋,灌了口水。心里一阵低叹,今天已经是六月十二,大军从镇州出发,六月十三就到了定州,一天一夜急行军一百八十里。赵光义真的太急了!
要知道中国古代的军队,在非战斗状态下,每天的行程是在六十里到一百二十里之间。赵光义这样豁出命的急行军,简直是拿二十万精锐将士的命来开玩笑。可叹的是,赵光义的身边都是经验丰富的大将,却没有一个人敢反对!
而且,一路风餐露宿,苦不堪言的宋军将士,到现在还没有拿到攻克太原,平定北汉的封赏。原本高涨的士气,就这样一点点被赵光义给消耗的干干净净。
谢慕华拍了拍脑门,还好赵光义这个人军事上的才能远远不如的他大哥赵匡胤,他的聪明才智用在内政上还行,打辽国人?防御还凑合,主动出击就没赢过几次!要不然自己拿什么去盗他的大宋?
想到这里,谢慕华不禁微微一笑,搬过一个马鞍,趁着部队还没出发,先偷睡一会吧。
________
红票在哪里?收藏在哪里?都在读者朋友的点击里。
请读者大大们高点贵指,你的红票和收藏是对作者最好的鼓励!
第七章面圣(上)
.
六月十三,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赵光义今天的心情很不错,精锐就是精锐,赵光义也知道,一天一夜急行军一百八十里是有些过分。但是这些跟着赵匡胤打过天下的禁军将士硬是咬着牙撑了下来。
想着身边旌旗密布,猛将如云。赵光义的心里泛起无边豪意。
那个令他心惊胆战的烛影斧声之夜,到现在还是他的噩梦,让他挥之不去。
他一意要做个为民造福的好皇帝,可是大宋子民提起无敌皇帝,就是两个人,柴荣、赵匡胤!
可他们俩又算得什么,太原城,柴荣和赵匡胤都在那里大败而归。我赵光义御驾亲征,前后不过两个月便平定北汉。论才华,我赵光义怎么会比他们差?
想起自己当了整整十六年开封府尹的日子,赵光义就感慨万千。自己明明是一代名将的材料,可那个大哥赵匡胤就是不给自己领兵出征的机会。
要是当年自己能领一军出征,眼下的无敌猛将的名头,哪里还轮得到柴荣、赵匡胤?
定州是大宋的边境,再往前就是辽国境内的第一站金台屯。一想到这儿,赵光义就忍不住的兴奋。
启奏皇上,枢密使曹彬求见!
赵光义的思绪收了回来,朗声道:宣!
曹彬是大宋开国的名将,拥立赵匡胤黄袍加身,灭后蜀,平南唐,收北汉都是曹彬的功劳。而且曹彬长袖善舞,人缘极佳,有大宋第一儒将之称。
曹彬快步走进中军。赵光义为了表示愿与士兵同甘共苦,进了定州城也没有入住府衙,反而搭起了中军帐。
曹彬相貌清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戎马一生,身形依然挺拔。他一进中军,便跪下参见赵光义。
免礼免礼!
曹彬谢过龙恩,起身说道:皇上,我大军先锋傅潛、孔守正,正往金台屯进发。皇上御驾亲征,沿途汉人守将纷纷开关献城,不敢抵抗!
赵光义喜形于色,打北汉倒没什么,北汉上下都是一群草包。有杨继业这样的大将也不会用,反而自毁长城。但是跟契丹交手,这可是大宋头一回,契丹人凶残成性,悍勇好杀。历来和中原各国作战都是胜多败少。老实说,赵光义的心里并没有底。
曹彬带来的可是天大的好消息,虽然还没有和辽军正式交锋,不过沿途守军望风投降,总算是给大军开了个好头。
想到这,赵光义哈哈大笑:曹卿家,朕今天做了首《悲陷蕃民诗》。以表朕收复幽燕,救万民于水火的决心。
曹彬陪着笑了几声,想了想,还是踏前一步:皇上,还有别的消息!
说!赵光义现在心情大好。
左领军卫大将军,知代州杨继业,飞鸽传书,说有一海外归来的才子谢慕华,有来自大秦的宝物要呈送给皇上!他已命令六子杨延昭带队护送谢慕华前来定州。
赵光义笑道:好,好,朕刚刚诏告天下北伐,就有海外归子献宝,此乃大军吉兆啊!还有什么消息?
曹彬继续说道:杨延昭带同杨延彬,领一百轻骑,昼夜赶路,只怕明天就能赶到定州城了。
越快越好,朕倒是迫不及待要看看这来自那大秦国的宝物了!赵光义龙颜大悦。
皇上!曹彬说道:杨继业一力举荐谢慕华,说此人才华过人。若是能到幽燕助皇上一臂之力,大宋更是如虎添翼!
谢慕华?赵光义微微一笑:他是不是人才,朕一见便知,要是真有本事,这大宋的荣华富贵还少了吗?
阿嚏!
谢慕华揉了揉鼻子,暗骂一句:谁他妈的背后念叨老子了?
尘烟滚滚,旌旗密布,定州城外蜿蜒数十里的道路上,衣甲鲜明的士兵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北进发。这些都是大宋的精锐,虽然几天几夜没有睡过好觉,但是他们的脚步却没有缓下来,手里的钢刀早已擦得雪亮,一杆杆长枪在肩头挑得老高。
大批身穿各色服装的民夫赶着驴车、推着小车,上面堆满了粮草辎重。一旁骑着高头大马的军官不停的来回大声催促:快点,快点,先锋军都快到了金台屯了
咱大宋的军爷,这回要把那些契丹鞑子都赶回老家去!来,弟兄们,加把劲啊一个光着膀子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