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武当宋青书-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三丰笑道:“你多心啦。武学一道路途艰辛,哪能一帆风顺,与你又有何干系?你年纪轻轻的,武功却有如此造诣,将来前途不可限量,更要戒骄戒躁,仁厚待人,莫要误入歧途,当肩负起我武当一派的重任!”
    青书惶恐道:“弟子,弟子……”
    张三丰摸摸他头,道:“当仁不让,仁者所为,明白么?”
    青书只得躬身应是,心里却不以为然。
    两人一路逍遥而行,指点江山,多发慷慨,登临之际,又大发言论,说到武林各派功夫长短。这一路,青书端的是见识大涨。
    青书本有意搜索山林之间,取蛇胆练功,但他久读道藏,深知天地万物,生存皆有其理,这般取生灵性命全一己之功,未免有伤天和。况张三丰在旁,也断不允许他如此作为。
    数日之后,两人回到武当,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入后山闭关之地,却见饭食呈在洞口,洞门却紧闭着,无人敢打开。
    张三丰笑道:“你爹爹什么都好,就是为人有些迂,他若是将这洞门打开,只怕武当上下会急开了锅。”
    青书也笑道:“太师傅您神机妙算,早就算定武当弟子在爹爹严令之下,不敢逾礼打开洞门,便是爹爹亲来,只怕也是无功而返。武当上下又怎会急开了锅呢?”
    张三丰呵呵一笑,不再言语,大袖一拂,木门轻轻张开。两人各自走进屋中,如往常般各自行功。
    青书依旧修炼“纯阳无极功”,这些天得张三丰指点,以前许多晦涩之处豁然开朗,眼前大放光明,蔓延出一条新的武学之路来。
    内力既厚,天下武学如探囊取物耳!
    “武当绵掌”,“震天铁掌”,“伏虎神拳”,“流云剑术”,“玄虚刀法”,“神门十三剑”……每一门功夫,皆是张三丰手把手相教,青书这三个月来,武功大进,这些招式虽然用的不大熟练,但也似模似样。然而,用的最为纯熟自然的,仍是那套“倚天屠龙功”。每次与张三丰拆招之时,别的招式抵挡不住了,总是自然而然的使出“倚天屠龙功”的招式化解,令张三丰大加赞赏,说是:“不拘一格,随意自然,方成大家。”
    一日子夜,青书修炼“纯阳无极功”完毕,正觉神清气爽,洞顶高窗之上微风透入,分外凉快。
    抬眼像张三丰望去,见张三丰端坐不动,忽地睁开双目,眼中神光迸出,青书顿觉心口好似被大锤重重一击,噌噌退后两步,勉强拿桩站住,心下正骇异间,却听张三丰长叹一声道:“青书,你今年多大了?”
    青书道:“再过三月就十四了。”
    张三丰目光渐渐萧索起来,苦笑道:“你五师叔九年来音讯全无,你都长这般大了!功夫也练得这般好了,连这‘打神’之术也能勉强接住,较之你五师叔当年还要胜上两分。”
    青书知张三丰与张翠山师徒感情极深,自己又如张翠山当年一般天资横溢,文武双全,这才引得张三丰睹人思故人,心怀感伤。
    他正想说些什么,却听张三丰道:“青书,翠山第一次下山的时候,恰好也是这般年纪,你这时武功较他当年强上太多,也该下山历练历练了。”
    青书心里一惊,继而从心底涌出一股欢喜,是啊,这十几年都在一个地方呆着,也忒闷了些,不下山去逍遥一番又怎么对得起自己重新开始的这一段生命呢?
    抬头望着张三丰,张三丰一脸慈祥笑意,摸摸他头,道:“走吧,明日我与你爹说清楚就是。”
    又听张三丰呵呵一笑道:“孩子,人总是要长大的,出去闯闯,记住行侠仗义,切忌杀伤人命。知道么?”
    青书张张嘴,到底什么也没说出来,一老一小相视半晌,蓦地齐齐大笑,青书一声长啸,内力过处,如清***华,无处不在,武当山上人人耳边都若有若无的听到。
    张三丰微笑颔首:“武当,后继有人了。”
    俯身下拜,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青书一掸长袖,从容下山。   
第一第二章 杀蛇 
    “剑冢”两个大字锋芒毕露,字迹嚣张无比,入石三分,更增气概。青书心中通透,点头道:“既名剑冢,必是埋剑之所了。”他倒不如何激动,这时神雕早就不在剑冢,玄铁重剑也一分为二作那倚天剑屠龙刀,也就不大可能领悟到天下无双的重剑剑术了。
    “剑冢”两个大字之旁,尚有两行较小的石刻。
    他一字一句读道:“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于天下,乃埋剑于斯。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读罢叹道:“这位剑魔前辈好大的气概!”
    张三丰道:“孩子,你还记得前几日你说的故事么?”
    青书一怔,问道:“什么故事?”
    张三丰道:“便是那个六祖慧能手指月亮以喻佛法真谛的故事。”
    青书身子一震,目光缓缓看向石壁上字迹,只觉一字一字俱是张狂无比,直欲破壁而出。他缓缓道:“太师傅,你是说这剑魔独孤求败写字之时,将剑意融入了字中?”
    张三丰点头道:“没错,这剑魔的剑术着实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境地。剑术说简可以至简,一剑之威天下难当;说繁可以至繁,变化无穷,临场创招,随机应变,抑且有攻无守,招招犀利,果然厉害。只是万物化生,阴阳相济,他攻势看似无穷无尽,攻其所必救,其实又如何能够?攻势一尽,则危殆矣!”
    青书沉思片刻,道:“太师傅,这剑魔之剑,便似一把锋芒毕露的宝剑,无人能当其锋。但如我能避其锋芒,养其全锋而待其毙,则可一举败之!”
    张三丰捋须笑道:“青书,跟你这孩子说话当真省事,这话说的精当。呵呵,这地方不是号称剑冢么?我们即到此地,也算有缘,便由这剑冢领略领略剑魔当年天下无敌的风采吧!”
    右足一顿,地上几块石板飞出,露出并列着的两柄长剑,两柄剑隔的较远,中间却是两块空地。
    青书提起右首第一柄长剑,只见剑下的石上刻有两行小字: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再看那剑时,见长约四尺,青光闪闪,的是利器。他将剑放回原处,看第二块空地下的青石上也刻有两行小字: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不祥,乃弃之深谷。”
    再看第三块青石上的石刻: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之前恃之横行天下。”
    宋青书老脸一红,当年他正是以这“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引得张三丰垂青。张三丰见他神色,笑道:“青书,这话当年你也说过呢。看来你与这独孤求败倒是有缘。”
    再看向第四柄剑,青书将剑拔出,却是一柄木剑,年深日久,剑身剑柄均已腐朽,但见剑下的石刻道: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张三丰定定凝望着这柄木剑,神色变幻,良久,方才叹道:“前辈高明,三丰拜服。”说着对着剑魔遗字拜了三拜。
    他一代宗师,此刻更是功深似海,天下无敌,早已达到无招胜有招之境,但也是五十五岁之后的事,较之独孤求败,委实弱了一筹。张三丰之前一直对独孤求败直呼其名,却不是对死者不敬,而是大宗师的傲骨。
    一直以来,张三丰对人都是谦和有礼,慈祥和蔼,于武林各种微词置之不理,微微一笑带过,并无生出多少争斗,却不是他争斗比试之心已淡,而是方今天下之人,再无人能值得他争上一争,傲上一傲。
    好容易来到独孤求败剑冢,见这剑魔埋剑遗字,虽觉字里行间剑意充斥,但自忖自己六十岁时,也能做到。但真看了剑冢埋剑之所后,才真正真心实意的称独孤求败一声“前辈”
    宋青书见太师傅躬身施礼,不由目瞪口呆,却听张三丰道:“独孤前辈这柄利剑,留在这儿只恐令宝剑蒙尘,青书,你便持此剑重现独孤风姿吧!”
    青书惶恐道:“徒孙技浅,只怕不能如独孤前辈般打遍天下。”
    张三丰哼一声,道:“我张三丰手把手亲自教出来的徒孙,岂会差别人多少?你内功火候甚足,便是与梨亭,声谷二人,亦只差一线,同龄人中早无敌手,若再得了剑魔剑意,我再传你‘纯阳无极功’而后进修‘九阳功’,如何不能纵横天下?”
    宋青书苦笑道:“青书惟愿清心修行,漫卷读书,一张琴,一壶酒,逍遥世外。纵横天下,快意江湖,却是不敢多想。若说是刻苦学习武功,也只是如做学问一般兴趣所在,并无称雄之心。”
    张三丰诧异的看了看青书,暗道:“这孩子自幼便似个清心寡欲的方外之人,是以修炼内功事半功倍,不及弱冠,内力修为竟然直追梨亭。唉,若非他年纪小小,只怕看上去较他爹都要老成些。适才我激他奋发向上,原是教其愿意修习我武当拳掌剑术,如今见他虽愿修炼,却无那行侠江湖之心了。也罢,这般无为的心思,修习我道家武学最是相济,便随他去吧。”
    张三丰神色淡淡,道:“罢了,总之传你内功剑术,拳掌刀枪,愿学便学,不愿的话,也自无人强求于你。”说罢转身便走,走的两步,又回头道:“青书,这一趟出游果然非虚,我隐然有悟,须觅地闭关,此下山谷或是当年独孤求败隐居之地,我们去看看。”
    青书唯唯而应,心道:“莫非太师傅生气了?”
    两人顺着岩壁爬下去,不久便发现一个大山洞,张三丰点点头,道:“这洞口岩石错落有致,并非乱石成堆,想是当年独孤求败练剑时无意为之。但这山洞么,却是天然的。咦,地上居然无甚尘土,泥土亦似被翻过,难道有人来过?”宋青书也觉奇怪,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两人进得洞来,却发现这洞其实甚浅,行不到三丈,已抵尽头,洞中除了一张石桌、一张石凳之外更无别物。
    青书见洞角有一堆乱石拱起,极似一个坟墓,便道:“太师傅,独孤求败可是埋骨于此么?”
    张三丰却是定定盯着乱石之上的岩壁,脸露沉思。
    青书循他目光望去,却见岩上似乎有字,但日期久远,生满青苔,将字迹覆盖了。他并无张三丰那份暗中视物的本事,于是将火石取出,寻一枝枯枝点了,将***照近,伸手便要将青苔尘土抹去。
    却听张三丰道:“且慢。”青书疑道:“太师傅……”张三丰道:“我且看看他是如何出剑的,若抹去青苔,只怕会被文字所迷。”
    青书恍然道:“这就是武学里常说的‘文字障’么?”
    张三丰笑道:“其实若是寻常高手寓意于字,老道士自是一眼便看得出来。但这位剑魔剑术之高,不在我之下,抑且浑然一体,自成一家。若将这青苔抹去,这便就是一副字,要看出他如何出剑,如何寓神意于剑中,只怕便有些困难了。”
    青书似懂非懂,点了点头。
    良久,张三丰拾起一根枯枝,原地画起圆来。
    青书心下震惊:“这是后世威震天下的太极剑么?不是还要十年才创出么?”不及多想,当下凝神细看。
    张三丰双眼阖上,轻拈枯枝,弧形刺出一剑,再弧线收回,而后反复出剑,圆转不绝,从无间断。每一次均是以弧形刺出,以弧形收回。前前后后画了几百几千个圆,却无一招重复,他闭紧双目,眉头紧皱,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