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光熹-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后,没有人知道,刘谦和刘宏交谈的内容,当时,宣明殿中的其他人,全都被刘谦清场,包括非常想和刘谦交流的小刘辨。这是未来史学界的一个谜题。
    人们都知道,从这时起,刘宏从此和刘谦基本上形影不离,可是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据说李冰曾就这个问题询问过刘谦,可是刘谦当时的反应只是神秘一笑。最后,人们只有归结于神仙的法力,为此,就此话题后世演变出很多的神话故事。
    就在刘谦与刘宏交谈之时,何皇后与何进也围着小刘辨耳提面命,教导一些不能使外人所知的事情,随后小刘辨在登基大典上的表现,充分证明了他们教导的成功。
    盛撰门外。
    杨彪和黄琬呼叫了多时,戍卫宫门的禁军却不为所动,他们甚至抬出他们显赫的家族史,依然没有半分效果。
    要说这两位的祖上,很是不简单。先说杨彪,杨彪的曾祖父叫做杨震,诸位感到杨震有点熟悉,没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句话的出处就来自杨震。
    杨震为人耿直,为官清廉,而后凭着显赫的政绩官拜三公之首——太尉。天忌英才,耿直的人的下场都不太好,没过几年,他被陷害致死。(在这里容风起啰嗦两句,乐清那位钱云会村长就是太耿直了,最后惨死在轮胎之下。事情已经过去几天了,什么结果大家都知道。在这里风起向村长致敬!道一声:“村长好走!”)
    杨彪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官拜太尉,可惜时间都不长,杨彪的父亲杨赐只做了一个月,就病死在任上。故此,杨家不能像袁家一般闻名于世,桃李满天下,不过也不是一般的世家可比。
    黄琬小时候就名震雒阳,素有神童之称。他父亲早亡,是他爷爷黄琼养大的,黄琼此人曾官拜司徒,素有盛名。因为黄琼没有了儿子,他的官位又太高,很多社交都需要小黄琬出场。而小黄琬不负爷爷重望,将事情都处理得条理清楚,得到很多人的交口称赞。
    因为杨彪的爷爷杨秉和黄琼关系很好,故此两家也算是世家通好。杨彪和黄琬小时候就是好朋友,这种友谊一直持续到现在。
    两人觉得在这里干等也不是事,经过商讨之后,两人做出决定,一起去拜访卢植和皇甫嵩。他们想,任何事都需要两手准备,如果刘谦真的篡位的话,有两位带过大军的将领指挥各个豪族的家兵,胜算还是比较高。
    他们认真计算过,雒阳城中各个豪族的家兵集结在一起,也有两万多人,这也是不小的军事力量。平时,这股力量无论如何也不能纠集在一起,毕竟每个家主都会有各自的打算。可是眼下属于非常时期,他们相信,只要袁隗卢植等人带头高呼,一定会筹集到两万私兵。
    他们沿着南宫,刚刚转过宫角没多远,就看到两百多人拿着各色兵器,中间还掺杂着几十名禁中甲士,从羽林中郎将董重家中陆陆续续走出来。董重家外边还有数百名私兵,也不知道董重从哪里叫来的,两股人流汇集在一起,大概有一千两百多人。
    他们一看立刻就明白了,十常侍侯览勾结董重,利用董太后的名义勤兵。如果让他们肆意的弄下去,雒阳城不免有场大难。如果现在董重强令征用他们,他们还不能推脱,因为董重代表的是太后的懿旨。
    在没有圣旨驳斥的情况下,董太后的懿旨就是最有力的命令,百官莫敢不从。他们知道,不久后,董重身边的人马会越来越多,就是刘谦取得了兵符,皇太后的懿旨也会使士兵们不知该如何取舍。
    杨彪和黄琬失去了斩杀王甫的勇气,叹着气带人向后退去。
    两人正要寻路而去,蓦然,他们听到一阵如雷般急促的马蹄声,渐渐向这个方向靠近。
    杨彪惊叹道:“嗨!一定是董重征召来的骑兵,难道上天要唾弃大汉!还要十常侍死灰复燃!”
    黄琬沉思片刻,皱眉说道:“不然!虽然我才回来几天,不过据我所知,雒阳城中能短时间出动几百匹战马的,只有前不久取得西凉大胜的何苗和刘谦。文先兄,这下估计真有好戏看了。”说到这里,他咂摸着嘴唇唇叹道:“刘谦此人心机了得,要么是手下有能人,连这样的变数都计算在内,不简单啊!”
    黄琬还没有发完感叹,喧嚣的呐喊声就传了过来。
    “奉旨擒拿造反作乱的董重,余者赶快散去!”
    “董重谋反!人人都可格杀!”
    “献出董重人头者封侯!”
    黄琬等探出头向前观望,只见三百多骑兵呼啸而来,从骑兵的精气神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是百战勇士,都是战场留下来的精英。
    骑兵们离董重还有四百步时,他们从马腹中的弓囊中,取出一柄柄寒光闪闪的弩机,上面都上好了弩箭。
    董重的队伍中顿时响起了一阵惊呼。侯览见家兵惊惧不已士气下挫,只好大呼道:“老夫乃陛下跟前中常侍侯览,尔等赶快放下武器弃暗投明,如果跟随刘谦谋反,你们都会跟着刘谦被诛灭九族!”
    侯览还没说完,对面一位少年厉声呼道:“十常侍误国久矣!还妄想谋杀陛下,让几岁的二皇子即位,方便他们继续控制朝政!各位兄长!大哥刘谦正在宫中平乱,只要击破他们,我们就是大汉的功臣,杀!”
    两边话语交锋的时间,两边中间的距离缩短为三百步,随着厉声叫出的杀字,骑兵们没有丝毫表情,从容放开弩机,几百支弩箭尖叫着呼啸着,眨眼间全都飞到董重的军中。
    一片片血雾弥漫在董重军前部,弩箭像收割小麦般,霍然间,董重家兵前对一百多人倒在地上。
    惊呆中的董重军还没来得及发出尖叫,又一波弩箭再次光顾了他们,这次因为距离的缩短,两百多名家兵扑倒在地上。
    他们凄厉的呼叫声惊醒了发呆的家兵,他们没有再犹豫下去,立刻丢掉手中的武器,大叫着,转身而逃。
    第三波弩箭更是坚定了董重军的决心,他们跑得更快了,他们感到,他们一生中跑得最快的时刻就是眼前。护卫侯览的几十名禁中甲士也慌了,他们不是没有见过死人,他们来到禁中之前,都是北军中的勇士。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可以连续发射的弩机,他们被这种新武器吓怕了。他们不顾侯览开出的种种诱人的条件,勇敢的向后逃去。
    侯览看到骑兵用不屑的眼神看着他,挥舞着长刀离越来越近,他觉得,全身的力气被抽尽了,他看到董重依然在他身边哆嗦着,有点诧异问道。
    “你为什么不逃跑?”
    董重露出哀怨的眼光道:“我我腿迈迈不动了!”
    之后董重感到脖颈一凉,他看到侯览的脑袋飞得老高,他想说些什么,却发现他的知觉离他越来越远。
第一百二十二章 凌云台禅让
    南宫明光殿。
    马日磾感到口中苦涩之极,茶水就放在手旁,他却没有触碰茶杯的意思。他用袖子拂去额头之上的虚汗,心中总是涌起骂娘的冲动,可是他又怕被别人听到。
    就在方才,马日磾准备好会场布置之后,手下之人将北宫的异常告诉了他,他再往下问,得到的回答是不清楚。他只好亲自到北宫朱雀门询问,守门戍卒看他是刘谦大舅哥的面子上,对他说了实话。这一下可把中书令马大人吓得不轻,当时心中问候了刘谦的祖上十八代。
    回来之后,他左思右想,六神无主,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刘谦失败,他得不到任何好处,青云一般的官途只怕是到头了。他心中倒是期盼刘谦胜利,不过他认为这种可能性为零。
    “怎么办?大义灭亲?这样或许能保住马家的基业?只是委屈了妹妹,哎呦!我这可怜的妹妹呦!哥哥只有对不起你了,对于马家来讲,刘谦只能舍弃了!”
    经过长久的思考,马日磾下定了决心,他怕案而起,来到明光殿之中,望着属下一众下属,就要将知心的话讲给大家。
    就在此时,他听到从远方传来山崩海啸一般的欢呼声,如果没有听错的话,那时呼叫陛下的欢呼声。他猛地闭上嘴巴,快步来到外边,探查究竟发生了何事。
    他刚走出殿门,一个小黄门就闯入他的眼帘,小黄门看到马日磾之后,立刻气喘吁吁道:“中书令大人,陛下有旨,三刻后在凌云台禅让帝位!”
    马日磾闻声打了一个趔趄,心中连声道:“好险!好险!看来刘谦这小子的运气暂时还是很好,好在我还没和他翻脸,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不管了,反正有圣旨下达,自己又一直蒙在鼓中,到时候,就算刘谦失败,我也好推脱。对!我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中平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下午申时三刻。
    整个雒阳城被一道道圣旨惊翻了天,主要是这道圣旨太惊人,陛下要主动禅让帝位。这可是从大舜禅让之后,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大家第一个反应都是难以置信。
    偌大的雒阳城中,相信这道圣旨的不过区区几人。比如还没有来到卢植门前的杨彪黄琬二人,他们听到之后,心中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最少,他们不再担心刘谦不自量力的篡位之举。
    没多久,雒阳城沸腾了。
    三刻也就是四十五分钟,看似时间不少,怎奈何雒阳城太大,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住在皇宫东边,那里只是三公府邸聚集地,一般的官员想住到那个地方,想都不要想。尊贵的大将军府和刘谦府宅一样,只能住在南城,南城都是寸土寸金之地,没钱之人只能住在其他地方。
    汉代的规矩也比较特别,凡是君主大典和拜三公大典,雒阳城中食禄在两千石之上的官员,必须亲自到场,以示对大典的重视。
    今天又和以往不同,以前,凡是举行重大的盛典,事前三天都需要斋戒沐浴,表示对上天的郑重。今天忽然间的通知,打乱了大家的生活节奏和计划,故此显得格外慌乱。
    起初,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反常,往往只带三五个随从,就匆忙朝南宫行去。
    当一些政治嗅觉灵敏之人,嗅出几丝不同寻常的味道之后,带上上百数百家兵兴师动众朝北
    宫进发之后。大家恍然间觉悟过来,纷纷都回家纠集人马。这一下,雒阳城彻底沸腾了。
    平时熟识之人见面,都要相互询问一番,很多人全是满头雾水,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联合在一起。其中只有袁隗揣着明白装糊涂,老谋深算的他装出一无所知的样子,和司徒崔烈司徒许相相约而行。
    许相途中再三试探袁隗,心中有鬼的许相心中隐隐有些猜测,袁隗都推脱得一干二净,使许相提心吊胆忧虑之极。
    凌云台位于南宫的西南角,修建得很是壮观,高台足有五丈高,与宫中的城墙平齐。凌云台之上,飘荡着无数红旗,红旗的正中绣着斗大的汉字。此刻两条金龙随着刚劲的北风,忽隐忽现在汉字上下。
    凌云台之下,是一片巨大的广场,广场之上堆满了无数的人头,不过从服饰可以明显分成两个阵营。前边的全是高冠黑服的官员,官员的后边拥挤着无数位穿着青色葛色的平民。由于刘谦并没有刻意收复南宫,故此,诸位官员的家兵顺利的带到南宫之中。
    呼啸的北风也不能掩盖凌云台前的人语,嘈杂的声音掀起一波波的嗡嗡之声潮。
    忽然,一阵整齐的铁甲声响渐渐从北边传来,不多时,千余名全身披甲的甲士闯入大家的眼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