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纪元1912-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095章 第一(第二更)
在过去的三个月中,连云港耸立起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厂房,不是那种简易的用砖基木板盖出的厂房,而是由一色的红色机制砖盖出的钢梁大厂房,厂房内电机行车一应俱全,尽管进口的行车吊尚未安装,可是用汉阳铁厂生产的钢梁却搭出了这厂房的架子来。
而在那十几排厂房附近,可以清楚的看到一圈圈地基,以及地基内刚起出的砖基,工厂的规模之大,远过这个时代人们的想象,在规划图上,这座工厂占地过2。5平方公里,如果有一个德国工程师来到这里,或许会现这座工厂的规划与德国霍亨索机车制造工厂有些相像,实际上并不仅仅只是相像,这座工厂采用的工厂规划图纸,是霍亨索机车制造工厂的图纸。
当然这一切,外界无从得知,对于负责监造工厂的建筑师而言,他们所需要的只是按图纸完成工厂厂房的建设,至于工厂图纸从那里来的,那就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事情了,当然即便是有一些工程师曾参与霍亨索机车制造工厂,对连云港机车制造厂感觉有些熟悉,也不过只是对其中的一部分感觉熟悉而已,毕竟这是3o、4o年代的霍亨索工厂,而非1913年的霍亨索。
“哼,哼,这是我的霍亨索!”
在汽车驶进工厂的时候,瞧着这甚至连轮廓都未显现的机车制厂,李子诚一阵得意,现在连云港的建设基本上就是围绕着一港、一城、五厂进行建设。如果不是因为钢铁厂的基本建设图纸花了几十万美元,自己根本不会想起从胶片中找基本建设图纸,最后若不是从那些微缩胶片中的找到工厂基本建设,不知道还得多花多少冤枉银子。
现在这座机车制造厂的基本建设图纸,完全是依照霍亨索机车制造工厂的图纸建设,只不过是四十年代的霍亨索机车制造工厂,幸好公司聘请的建筑行是德商,图纸根本不需要翻译。
汽车刚一靠近那几间已经建成的车间,就能听到车间内传出的轰鸣声,在工厂规划图纸中,这里是金工车间,只不过现在这里承造的是公司的第一种产品。
准确的来说是第一类产品!而今天是公司产品交付客户的日本,这可是公司的第一笔大生意,自己这个当董事长的自然要来。
“李老板!”
一见着李子诚下了车,潘厚生便笑容可掬拱着手迎了过去,今天是他接第一批机器的日子。
现如今整个苏南都在办纱厂、织厂,作为商人的潘厚生自然也不落人后,原本在上海办了一家线厂,却因为背景不及人,线厂成了一些人眼中的肥肉,你啃一口他咬一口的,最后只落得歇业出盘。
月前看过那份连云港的招商广告之后,一咬牙便来到了连云港,一番考察之后,才决定在这里办厂,原本按计划应该是在上海找洋行买机器,可自己这边签下租厂房的合同,那边就有找上门来,奉上一份产品名录。
那名录中列举的诸如开清棉机、梳棉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之类的性能,潘厚生看不懂,可是最后的那个报价他却是能看懂。
“两万锭设备计价4o万元!”
4o万
这个价格比洋行的报价低了两成以上,而那还是日本洋行提供的日本机器的报价,令人怦然心动的价格,到最后,却被那一个“**纺织机械公司”给消去许多,这是国货。
“潘老板!”
拱手招呼着公司的第一个“大客户”,李子诚脸上堆着笑,生意难做,怕没有谁比现在的自己更清楚,自己能生产出最好的设备,但问题是谁信啊
“李老板,这咱们今个丑话可说在前头!”
果然,稍做客气之后,潘厚生收起了笑来,露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若是今个**的纱机过不了关……”
“我赔你四十五万!”
“李老板,别怪,别怪,生意上的事……”
“亲兄弟明算账,潘老板,请!”
李子诚便请着潘厚生朝那间临时改做纺纱车间的厂房走去,那里面安装了一套1ooo锭的纺纱设备,是公司生产的第一套纺织设备。
在进入厂房时,瞧见围在设备附近的十几位技师,有中国人,有外国人,这些人都是潘厚生从上海、苏南那些纱厂请来的技师,目的就是为了“挣”自己的四十五万,甚至还能看到几个记者。
“致远!”
瞧见董事长来了,穆湘玥连忙凑过去想说些什么。
“没事,今个咱们就当打广告了!只要今个试机成了,咱们**造的名声也就打出去了!”
双眼盯着那一整套纺纱设备,对于这些设备,自己有百分之百的信心,毕竟这设备完全是按照德国赐来福公司的纺纱设备图纸生产的,在设备生产出来之后,甚至特意试验过,设备运营没现任何问题,只是生产率下降了2o%,这恐怕是生产工艺的问题。
“设备,肯定没问题!”
穆湘玥非常自信的点点头,本身就是学纺织的他当然知道公司的设备比起英国的黑格伦登、道白生、司马来以及美国的萨克罗威尔纱机都先进,这会他考虑的是另一个问题。
“董事长,你看那位黄先生,他是大生来的,还有方先生,是公益的、还有同昌、长纶、锦华、立裕,这上海、苏南的几家大纱厂的人都来了……”
“好啊!来了好啊!咱们不正愁着机器不好卖嘛!”
李子诚一乐,那有这样的,开饭店的还怕客人多吗,瞧着那边潘厚生和那些人打着哈哈,现在最高兴的恐怕就是他,试机不达标,公司要赔给他45万,试机达标,他只花了4o万就建起了一家两万锭的纱厂,其它人的设备还在装船的时候,这边他的机器都已经开始调试了。
“我是怕,咱们的机器真是卖好了,到时公司承受不了!”
穆湘玥轻声道出自己担心的地方,对这套纱机他是再清楚不过,单就是那一项锭1oooo转,纱产量过欧美纱机2o%,就以让任何懂行的人选择这种设备,更何况公司还有附带的优惠。
“咱们和潘厚生签合同的时候,他只需要付4成的机款,剩下的六成是两年内分月付清,月息才三厘五,两万锭的厂子,公司能负担,可若是……”
手指着远处被潘厚生邀请来的纱厂技师,这会他们都在审视着即将开动的设备。
“他们一个厂定两万锭的设备,都按潘厚生的这个条件做下去,两年,两年内咱们见……”
见有人来了,穆湘玥连忙压低声音。
“机器的利润都在那六成里头!”
“那又怎么样!”
瞧着穆湘玥那副神态,李子诚一乐,这个时代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分期付款。
在公司没有生产出第一批纱机并核定成本之前,谁也无法想象机械设备的利润,至少在中国的利润,高达15o%甚至2oo%、3oo%,两万锭纱厂全套设备出厂价四十万,可实际成本甚至不到十五万。即便款只收4成,公司的利润同样有保证,至少不会亏本。
“若是这,嗯,九家厂子,家家都订上两万锭的设备,咱们每个月就能从他们那拿过来十几万,对咱们来说,这就行了,咱们现在没资本去和外国公司竞争,他们名气大,大家也信他们,可他们的设备要一次付清,咱们不一样,没名气,甚至都不信咱们能造出来,这只用付四成,厂家直销、分期付款……”
出这番话时的苦涩恐怕只有李子诚自己才清楚,设备造出来,可却卖不出去,没名气,苏南那些开纱厂、纺厂的财主,宁愿意要日本人淘汰的旧设备,也不愿意买什么“**”的设备,这个时代,谁能相信中国人自己能造纺纱设备。
就是这潘厚生同意把单子交给**,那也是自己抛出一个又一个诱饵对钓上来的一条鱼,分期付款、四十五万元罚金,自己为什么能开出这个条件,不就是因为……没人相信
看着那汇集了数万个零件的设备,突然有一瞬间,李子诚生出一种冲动,也许这套纱机根本就不应该卖掉,它应该被标上“o1”被阵列的博物馆内,它也许是中国第一套成套机械设备,对于中国机械工业而言,这是一个起点,同样也开启了中国机械设备制造的一个新纪元……
这时,纱机在技师的操作下出阵阵轰鸣声,设备运转的非常流畅,棉条桶内的棉条被高引至纱机变成细细的棉纱。
一时间,整个车间内都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看着那正常运转的设备,而这时一位戴着眼镜的技师扶了一下眼镜框,他的眼中尽是不可思议的模样。
“这……这真的是咱们中国制造的吗?”
“是中国**制造!”
第二更了!求月票!求推荐!)。
第096章 张季直
“中国**”
放下手中的报纸,张謇禁不住感叹了一句。
或许旁人以为这报纸上对**造的“元年纱机”是尽是赞美或夸大之词,可应那潘厚生的邀请派出自己的侄子做旁证的他却知道,这报纸上非但没有一丝夸张,反而还略显谨慎。
“**公司所制元年纱机比之欧美最先进之纱机更为先进,几不逊英美与东洋纱机之殊,独置电机传动、较天车、地轴动机较省,且其不同英美纱机专用海岛长棉,其纱机具用大6之短棉,此优与德机相近,然价格却不及德机六成,性能亦远德机,故董事长若办大生三厂,可优先考虑**纱机……”
看着侄儿的信,对于侄儿的这番判断,张謇绝不会有一丝怀疑,毕竟自己这侄子是日本长崎工科专门学校毕业的高材生,专攻冶金机械制造,大生名下的资生铁厂就是由他管理,这次之所以派他去,目的就是为了查清**是不是真的造成了纱机。
多年从事实业的经验使得张謇从中感悟到棉花和钢铁对经济展的重要性,认识到棉铁两业,可以操经济界之全权,从而才提出了“棉铁主义”的口号。在过去十几年间展实业中更特别深刻地感受到用机器而不自制,是欲终古受成于人。
也就是这番见识,使得张謇才会在大生纱厂连年获得较大盈利后,从中拿出22万两银子,在唐闸购地2o余亩,开办了资生铁厂,以做到自己所办各厂的机器设备均能自行修理、制造,各垦区所需的农业机械和农具均能自给,以适应大生企业集团展的需要。
正当他准备大干一番时,却被**造出纱机的消息惊呆了。
**能造纱机了,而且是不是逊于英美的先进纱机,这着实让张謇惊讶不已。
“当真是后生可畏啊”
感叹之余,张謇的心里又生出了自愧不如的感觉来,自己这资生铁厂创办六年,可六年来不过只是生产农具、维修机器,顶多只能自制此许简单机械。
“大生三厂……”
盯着侄儿的信,张謇心里不禁浮现出一直想办,而未办的大生三厂,五年前投资8o万两的大生二厂在崇明建成投产后,便开始谋划起创办大生三厂,可却受困于资金,一直未来能如愿。
“两万锭纱厂报价4o万,若是十万锭想来还能再压点价,就算是2oo万,分期付款,付四成,嗯……”
心里略做合计,张謇只觉眼前一亮。
两万六千锭的大生二厂花了8o万两,也就是一百二十万元,其中买机器即达八十万之多,而现在这十万锭的厂子买机器付款不过才八十万元。
“厂房,厂房这一块,也……嗯,对,连云港不是有厂房外租吗?就把厂子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