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阙-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的是别人的名字,别人的脸。”
    “你的意思是,易容?”
    皇上叹息着点了点头,脸上尽是不忍:“亏他们想得出来,把一个堂堂的侯爷易容成当街抢劫的流浪汉,一身破衣,一头乱草,一脸胡须,不会说话,没人探望,这种人,关在牢里一万年也不会有人注意的。”
    震惊之余,我亦为之恻然,那位俊朗威武的定远侯,是京城多少名媛心中的金龟婿啊,却被人这样糟蹋折腾,想想都叫人心痛。宋方如此歹毒,再足智多谋也不过是个卑鄙小人。
    万幸的是,皇上最终找到了他,还活着的他,我笑问:“藏得这么隐秘,你们的人是怎么发现的呢?”
    他感叹地说:“也是巧合吧,或者,是他命不该绝。”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昨夜,住在严横隔壁牢房的一个犯人突然发病死了,那也是个关了很久没人理会的人,牢头因为是新换的,连死人的姓名都说不清楚,于是请来刑房书吏,让他带着卷宗和墨盒去给犯人对手印。就在验明尸身时,隔壁的大胡子犯人突然冲到铁栅边,不停地用手在地上画着什么,书吏叫人把笔和纸递给他,他竟然颤抖着在纸上写出勉强可辨认的字:我是严横,我要面圣。
    书吏很聪明,知道事有蹊跷,当时并没有声张,连牢头都没告诉,立刻把纸撕了,只说是个疯子,写的都是大逆不道的话,把严横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出来后,才悄悄找到大理寺卿周信,向他汇报此事,周信连夜进宫,这才有了后来的事。
    我不解地问:“既然找到了严横,您为什么不接他出来,却要去天牢提审呢?他又不是犯人。”
    皇上告诉我:“的确是提审人犯,从昨晚到今天,朕把谋逆案中一干人犯都亲自审了一遍。要不这样,朕用什么由头进天牢,又怎么把严横带出来呢?我们照那流浪汉的模样重新易容了一个,把他依旧关在那间牢房里,反正宋方也不敢轻易去探监,关谁其实都一样,只要弄成那个样子就行。”
    这是他今天第三次提到宋方的名字,冷酷中带着不加掩饰的轻蔑,这场君臣斗智斗勇的拉锯战出乎意料地获得了大突破,让他觉得扬眉吐气,宋方的名字也因此不再是禁忌。
    一个讨厌的人执意以对手的姿态出现在你的视线里,日日提醒他的存在,让你如吞了苍蝇般难受,偏偏吞之不进,吐之不出,是很让人抓狂的,皇上忍了这么久,终于云开月明,我也很替他开心,拉着他的手问:“这么说,宋方至今还不知道严横已落到你手里?”
    “嗯。”
    “经过了这次劫难,你救严横于水火之中,他以后一定会誓死效忠于你,琰亲王这回可是彻底失去他了。”
    他笑得如沐春风:“这说明朕是真龙天子,真正地受命于天,所以老天爷都向着我们这边的。”
    “是是是,臣妾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我从榻上站起,深深拜贺。
    他的笑容并没有维持多久,很快就一脸遗憾地告诉我,严横恐怕很怕恢复了,身土的伤还有办法,就是嗓子被烧坏了,太医说,再开口说话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天!”我再次喊天,宋方也太狠了,对一个征战沙场的虎威将军来说,这样还不如一刀杀了他,严横能忍辱活下来,也真不简单了。
    皇上却说:“他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以前跟先帝打天下的时候,比这更艰难更惨酷的环境都经历过,饿得啃树皮和粘土,渴得喝自己的尿,关在天牢里起码每天还管两顿饭。”
    “可是他等于成了废人啊,”那时候惨归惨,人还好好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现在这样,算什么呢?
    皇上也道:“戍守使肯定是不能当了。”
    我摇头叹息:“还戍守使,连日常交流都成问题。”
    想不到位高权重如严横,只因为在皇上和琰亲王之间摇摆不定,竟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虽然害他的是宋方,但他若一开始就表明立场,太后也不会设计他出京,并派宋方跟在身边监视,与其说是太后给了宋方机会,不如说是他自己的骑墙态度招来了祸患。
    严横的灾难,未见得是皇上的,事实上,只要找到严横并说服他归顺,不管他是什么样子,西北大营都不再是问题。
    所以同情归同情,真从大局考虑,严横的退场正是时候,就像皇上说的:“严横只需活着,跟着朝廷新任命的戍守使一起去西北安抚那些等待他回营的将士就可以了,然后我再封他个安乐侯什么的,让他回京城安享晚年。”
    “不到40岁,就安享晚年了。”我恨不得为严横一哭。
    皇上的想法显得更乐观豁达:“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晚年能在京城安享几十年太平,不用马革裹尸,已经很幸运了。”
    也许是这样没错,“又或许,他更希望马革裹尸呢,那才是将军之死!”
    “或许。”
    不替怎样,西北的军力是真正属于皇上了,我欣慰地说:“西北彻底归附,琰亲王是不是一败涂地了?”
    皇上轻轻摇了摇头:“话别说得太早,一天不抓到他,不亲眼看着他咽气,我不会真正放下心的。”
    这话说得,叫人听了寒森森的,我试着提议:“真抓到了,贬为庶民,幽闭一世也可以的。”
    但这回他的态度很坚决,话语中有着绝不容情的冷冽:“不是我想要他死,是他想要我死,你忘了,他曾出尽诡计,想把我逼疯,不用一兵一卒就夺取皇位。”
    我无语了,帝位之争,由来最惨烈,这场争斗必以一个人的死亡来告终。琰亲王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为什么,我心里并没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女人总是跟着直觉走的,既然意识到了,我便问出口:“皇上,你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
    “我这不是在问你吗?”
    夜渐渐深了,可我们两个人都没有睡意,皇上是再敏锐不过的人,我都感到不对劲了,他如何不会?胜利的喜悦过后,人的理智回笼,一些问题便开始浮出水面。
    比如:以严横的勇武和丰富的作战经验,娈童出身的宋方是如何制服他的?把严横易容成流浪汉关在天牢,这中间经过了多少人手,打通了多少关节,宋方又不是琰亲王,执政多年党羽遍布,他一个长期以来无权无势,最近才开始“走红”的人,是如何做到这些的?
    正文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上巳临淇水(一)
     更新时间:2010…6…15 10:15:31 本章字数:3440
    接下来的日子里,宫里的气氛出奇的好,皇上看起来神采飞扬,人也比以前清闲了许多,每天都能抽出空来陪太后用膳。太后的表现更叫人吃惊,好像病魔一下子消失了,她又恢复了以前的那种精气神,黛眉广袖,雍容华贵,坐在春熙宫的暖香阁里接受贵妇们的朝拜,甚至出席雍华宫的晚宴,于席间谈笑风生,妙语连珠,总之,她又是以前的太后了。
    我曾私下里几次找来负责给她诊治的胡、王二位太医,王太医是章景淳新 近从民间挖掘的妇科名家,皇上赏了他四品医正的官衔,据说就是他治好了太后的痼疾。我仔细询问过几次,至少言辞之间无懈可击。
    但我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太后的病不是一天两天了,那时候就因为太医无能,才陪着她微服出宫,从北到南一路求医,最后在樊口给陆大夫师徒诊治,当时的确有明显好转,后来却又反复发作并不断恶化。太后决不是那种无病呻吟装娇弱的女人,即使装,她也不会把我蒙在鼓里,她若表现悲观,那说明真的不妙。就在不久前,她的虚弱与绝望还清清楚楚地印在眼里,怎么才没过多久,突然又枯木逢春了。
    在开心与忧患交织中,时序进入了春三月。
    每年三月三的“上巳节”,帝都盛京都热闹异常。这一天又叫“女儿节”,届时不分贵贱,男女老少倾城出动,聚集在都城西郊的淇水之畔,或水边宴饮,或结伴嬉游,甚至踏歌而行,男女互相酬答,眉目传情,词曲诉心。每年上巳节前后,媒婆们简直跑断双腿,拿红包拿到手软,在这桃花盛开的季节里,人间处处桃花。
    而在淇水与泌水的汇集处,因地势的缘故,回流成了两方隔柳相望的湖泊,左边的形似月牙,称月湖;右边的则圆如灼阳,称日湖。月湖岸边有两座庙,一为月老庙,一为送子娘娘庙,日湖岸边也有一座庙,为东帝庙。平时庙里就香火旺盛,三月三这一天,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为防踩踏事件发生,官府每年都出动大量的人手维持秩序,更在两湖之间隔上红色的锦障,因为女人们要在月湖边沐浴洁身,然后去庙里求姻缘、求子。据说这一天求子特别灵验,有些子嗣艰难的,从遥远的外省赶来盛京,下榻旅店,就为了上巳这一天于月湖边的送子娘娘庙求子。
    《礼仪志》上对这一盛况有专门的记载:“三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日月湖畔,濯秽祛病,为大絜。”
    上午沐浴朝拜,中午席地而食,到日正中天,该做的都做完了,吃也吃好了,余兴节目便开始了。日湖与月湖之间有一条窄窄的水路相通,这给了求偶的人们一个很好的契机,在湖上放流杯,杯里可能是酒,可能是鸡蛋、枣子,最大胆的,直接放情诗或信物。
    当然这些与已婚女子无干,宫里的女人也不会轻易出现在公众场合,所以进京三载,上巳节淇水边的热闹场景我一直停留在“耳闻”阶段,未曾想今年,太后亲自下达了懿旨,让我在这一天务必去月湖边沐浴求子。
    考虑到太后的身体和可能存在的危险——琰亲王可还逍遥在外呢——我曾想让她收回成命,可她老人家说的话从来言出必行,多劝上两句,她便幽幽地告诉我她准备了兰花,我立刻黯然闭嘴,再也说不出任何话。
    临水执兰,是为“招魂”,她想在这一天去怀念父亲,并求父亲保佑我怀上子嗣,此番心意,做女儿的,怎好驳回?
    对子嗣一事,我非不关心,只是前段婚姻中经历了三年失落后,心理上已经接受了“不孕”的现实,如今跟皇上相好也有一年多了,肚子里仍是没动静,这更证明了先前的判断:我确实是不孕的体质。
    既然前后加起来四年的婚姻生活都不能让我怀上孩子,对孩子,我索性就没想法了,反正急也急不来,如不顺心随缘吧。所以到京城这些年,我从没想过去著名的月湖送子庙,如今命里无子,求也求不来,求了还会产生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希望,反而干扰了心灵的宁静。
    但这次既然太后坚持要去,那就去吧,哪怕只是让她心里有个盼头。
    她重病卧床的那段时间,我甚至想,如果太医宣布她时日无多,我就跟太医串通好,假装怀孕,让她去得安心,对于我,她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一点了。
    母女俩在春熙宫前上车的时候,宇文娟前呼后拥地来了,绿瓦红墙下,老远就见她一身明黄的衣袍格外的耀眼,稍走近,可看见胸口处绣着展翅欲飞的五彩凤凰,头戴玉凤衔珠冠,脚蹬凤头履,身后两人举着雉羽宫扇,那排场和气势,顿时把便服的我们给比了下去。
    自从被册封为后,她永远衣装严整,仪仗俨然,一副随时准备上金銮殿接受百官朝拜的样子。宫里的女人向来毒舌,每每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