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08大军阀-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广东军政府出面保证新发行纸币的合法性,规定日后盐税、关税、漕运税和农业税一律征收联合通用币。
通用币的发行很快得到人心,各地银行通兑通取,交易方便、面额清晰,以往旧有的其他纸币也允许进行兑换回收。
货币改革之后,广东各行各业发展速度明显提高。为了扩大通用币流通程度,吴绍霆在梧州设立广西联合银行,允许广西联合银行合理发行通用币。广西联合银行的股东大部分是梧州本地的士绅,而广东联合银行持股超过百分之二十五,张盛霆公司持股百分之十,其余股份全部散给民间。
通用币在广西的流通给予陆荣廷南宁军政府沉重的打击。陆荣廷是一个贪得无厌的莽夫,他在上任广西都督以来,已经在无抵押无担保的情况下,私下发行了六百万纸币,这些纸币只兑不取,民间许多现金现银遭到了掠夺。
公信力和流通力皆高于广西本地纸币的通用币,很快挤兑了不少广西本地纸币。广西各界人士宁可相信一个外省的纸币,也不情愿继续遭受统治者的剥削。没过多久,通用币渐渐在广西市场上成为了银大洋之外的主流货币。
梧州是在九月十日正式完成交接,但是直到二十一日的今天,桂军士兵还有七个营的兵力,正在磨磨蹭蹭的转移中。韦汝骢和李济深率领一团、教导团在十三日开进梧州城内,广东海军四艘炮艇和一艘鱼雷艇,也在十四日时由肇庆抵达梧州。这五艘小型武装快艇将会长期驻扎在梧州,一方面控制梧州水路交通线,另外一方面也算是示威。
桂军还没来得及转移的七个营都驻扎梧州西郊,粤军第一团和教导团分别占据中心城区和东郊。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见穿着不同军服的士兵,有桂军,有粤军,还有杂兵。不过这已经不再影响城中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自从《停战条约》签订之后,几乎所有人轻而易举的就相信条款的约束力。再加上粤桂双方互有监督之心,士兵扰民的情况极为罕见。商市复业,工厂开工,学校上课,农民耕种,一切恢复如常。
粤军在正式掌握梧州军政大权,一应善后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之后,韦汝骢陆续分批次的给下面的军官放了战后调整假期。每批次休息一天半,只限在梧州城内活动。
这天傍晚,夏季转秋季的天气下了一场凉爽的阵雨,梧州城笼罩着一种惬意。
在漓江江边有一幢空置的二层小楼,原本是官府的地产,后来随同梧州一同交给了粤军。粤军暂时以军政形式管理梧州,但梧州县长迟早要有人担当。这段时间梧州本地的官绅阶级和资产阶级人物不断向粤军抛媚献眼,希望新一届县政府能有他们的一席之位。因此,昔日交通局局长特意将这幢二层小楼装点一新,布置成了粤军军官俱乐部,专门提供给粤军各级军官休闲娱乐。
梧州交通局一直是一个肥缺,因为梧州是两广衔接的交通重镇,水路陆路颇为发达,每年抽得油水绝非小数。所以这个前交通局局长有足够的资本投资,他把二层小楼取名为“江景别墅”,不仅新添了一座露天临江小花园,还把二楼一个大房间改成了电影院,这在当时可是十分新奇的事务。
江景别墅每天的开支都算在这位前交通局长账上,只要穿粤军军服的人,都可以自由出入这里,甚至连黄包车车费也能报销。
最早在江景别墅出现的是粤军第一团的一批高级军官,兴致勃勃看了几场电影,后来因为假期结束,必须赶回岗位忙碌善后工作。渐渐的只有一些下级军官经常光顾这里,虽然他们同样只有一天半假期,可平日并没有高级军官忙碌,所以就算假期结束之后,偶有空闲还是会来这里。
第289章,黄埔聚会
陈铭枢和蔡廷锴从各自黄包车上走了下来,别墅门口的侍从要上前付车费,不过陈铭枢自己付了钱,蔡廷锴学着长官的样子也自己掏了钱。陈铭枢是第二次光顾这座别墅,五天前假期结束回到队上小忙了一阵,直到今日接到黄埔速成一期的老同学邀请,说是参加同学会,所以又来了一趟。蔡廷锴是第一次来,显得有些愣头青。
“小蔡,别以为这里装修的像模像样就紧张,在里面的都是自己人,一个外人都没有,吃喝玩的东西全部不要钱,随意尽兴就好。”陈铭枢整了整自己军装下摆,用长者的口味对蔡廷锴说了道。
“连长,这……这是团里办的俱乐部吗?”蔡廷锴小心翼翼的问道。
“说笑话吧你,咱们团哪有那么多闲钱。这是梧州一个老官绅办的,就是巴结咱们粤军干部。不过不用担心,我们这些小干部无关痛痒,只管吃他喝他就是。”陈铭枢不想在雨里站的太久,说完这番话快步向别墅走去。
蔡廷锴紧紧跟在后面。
走进别墅大门,过了一个玄关,大厅一分为二。两台留声机放着不同的歌曲,现场有一种七嘴八舌的热闹。两个客厅已经有不少军官到场,大部分是教导团的军官,只有为数不多的臂章上标注着是第一团的番号。
“真如兄,姗姗来迟呀,就等你一个了。”人群里有人喊了一声。
大家目光都向门口投了过来。陈铭枢笑着走了过去,向众人颔首示意,这些人平日时常有见,所以不用太过拘礼。几个第三期毕业的下级军官倒是向陈铭枢立正敬礼,陈铭枢淡笑着还了礼,跟在后面的蔡廷锴却有些不知所措了。
有人给陈铭枢和蔡廷锴递来了一个酒盘,上面摆放着各色各样的洋酒。陈铭枢挑了一杯威士忌。蔡廷锴本来伸手去拿啤酒,看到陈铭枢拿威士忌,赶紧也换了威士忌。
“贤初,说了爱喝什么就喝什么,你亦步亦趋跟着我作甚?”陈铭枢没好气的说了一句。
“呃……我,我什么都没喝过,不知道喝什么……”蔡廷锴如今只是十九岁初出茅庐的小青年,出生在乡村之中,自然经历的事情不多。他听到陈铭枢教训的话,索性又把威士忌放下,再次拿其了啤酒。
这一幕让在场几个黄埔一期的前辈哄笑了一场,弄得蔡廷锴窘迫不已。
“真如兄,好歹是同校的部下,这里又非军营,何必这么认真?照我看,不如让这位小兄弟把所有洋酒兑在一起,一口喝下去,也算是把所有没喝过的酒都尝了个遍呢!”说话的正是先前向陈铭枢打招呼的军官,此人正是黄埔一期商震。
众人听了这番话,又是哄笑了起来。
“好了好了,身为学长不好好指教学弟,反而说这些胡话。说正经的,这次同学会是谁主持的?”陈铭枢打住了众人的哄笑,认真的问了道。
“真如兄难道没收到消息?何敬之从连长连跳三级,被提拔到一团团部当副参谋官了。老唐也从骑兵排调到骑兵营担任见习指挥。咱们黄埔一期数这两位最得意。今日同学会,就是何敬之跟老唐一起号召的,黄埔军校前三期能来的都来了,不过大部分人军务在身抽不开。”商震笑呵呵的解释了道。
“何敬之?一期工科第一名何应钦何敬之?”陈铭枢问道。
“就是他。哎,何敬之可是咱们黄埔速成班唯一的翘楚。从第四期开始黄埔军校取消速成班,改为十四个月的正则班,前三期速成班无人能出其右呀。”商震感叹道。
陈铭枢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心中也有羡慕的情愫。
一团二营连长李文昇说道:“要说何敬之是高材生,骑兵营的老唐可是实打实的苦战爬起来的。你们教导团连续打了两次机动偷袭战,这可都是骑兵营的功劳呀。”
这时,从另外一边客厅里走来了一个清瘦的军官,笑道:“谁在说我们骑兵营呀?”
众人闻言看去,这清瘦的军官正是唐生智。唐生智是一八**年出生,戴着一副黑边眼镜,人长得又过于瘦弱,看上去颇有少年老成的风范,所以一期的同窗都称其为“老唐”。此时唐生智还是穿着印有排长袖线的军服,但是领章和肩章都摘掉了,正等着新的上尉军衔送过来。他的脸颊有一道新鲜的伤痕,正是前不久偷袭作战时留下的记号,胸口别着一枚崭新、银灿灿的银鹰战功奖章。
几个二期和三期的晚辈军官再次立正行礼。商震调笑道:“老唐,这下可威风咯。以前你还总用你那湖北腔抱怨,说咱们一期出来的大部分都分到中尉副连长,只你是少尉排长。现在只怕你乐的合不拢嘴,一下子连跳两级,如愿以偿了吧。”
唐生智淡然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他不是一个习惯开玩笑的人,自己今天能连跳两级那是拿命拼出来的结果,当之无愧。
大家又三三五五聚在一起闲聊了一会儿,这时从二楼楼梯上并肩走下了两个军官。其中一人穿着崭新的少校军服,不过手臂上打着石膏,用绷带吊在了脖子上。另外一个军官只有一个上尉军衔,臂膀上没有番号。
陈铭枢一眼认出这二人,不禁惊疑道:“何敬之怎么负伤了?”
一旁唐生智不冷不热的笑道:“何敬之带领隐刺狙击队执行斩首行动,毙了桂军营长郑奎金和连胜文,不幸在狙击莫士诚时出了意外,死了两个带‘铜鹰’的士官,他也让子弹打穿了胳膊,据说以后都拿不了枪了。跳级提拔是有代价的!”
众人听到这里恍然大悟,他们都听说一团团长韦汝骢执行了一次秘密行动,没想到领导这次秘密行动的人正是何应钦。也难怪何应钦能连跳三级。大家诚心的佩服了。
与此同时,黄埔三期的几个青年再次立刻敬礼,齐声问好道:“教官长好,学长好!”
后一声“学长好”自然是对何应钦,而前一句“教官长好”则是对陪在何应钦一旁的那位无番号的上尉。此人正是黄埔一期留校任教的学员蒋光鼐,辅助执教过第二期,正是任教第三期,在校长吴绍霆的提拔下升任黄埔军校教官长。
第290章,慷慨激昂
何应钦先前跟蒋光鼐在二楼小会议室谈话,蒋光鼐特意请假从广州赶到梧州参加这次同学会。事实上,蒋光鼐同样是这次同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只因为他不在前线,所以借了何应钦和唐生智的名义来召集黄埔军校的同学。先前二人在楼上谈话的内容,正是商议此次同学会的主题,战争并未结束,仅仅是告一段落,理所当然不是召集昔日同窗聚会叙旧。
一番寒暄客套,到场的所有黄埔军校学员都聚在了两个客厅的中央。
何应钦请蒋光鼐代表一期学长出来讲话。蒋光鼐没有推辞,他走到楼梯台阶上,言简意赅的向在场诸位同仁讲了一席开场话。他在黄埔军校执教一年有余,语气早已养成了一种严师风范,开场话寥寥几句结束,随后又拿出一份名单念了一遍。这份名单是粤桂战争当中阵亡的黄埔军校学员,一共十三人。
在场众人默默听完这份阵亡名录,很自觉地摘下帽子、肃立默哀。
站在台阶上的蒋光鼐表情凝重,他缓慢的收起了名单,肃然的说道:“大家都应该记得学校军人广场上的训诫石,我相信所有人都能把训诫石上的刻字倒背如流,但也许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块训诫石的来历。”
黄埔一期和二期的学员确实少有知道训诫石的来历,只有第三期以后的学员在训练时听教官讲述过传闻。众人凝神肃穆,仿佛重新回到开学的那一天,大家都在军人广场上列队集合。所有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