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灵魂当铺-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条件。”
“彭先生有什么条件尽管提,您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可以说是我们的救命恩人了。”张木匠忙说道,众人也都应和着。
“我不算你们的救命恩人,因为我没有把你们从厄运中拯救出来。村里每个人的命运并没有改变,你们还在承受着那可怕的诅咒,那诅咒我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我的条件便是今后大家不许提今天的事儿,当我没存在过,也烦请大家不要去我家找我,我要静静地等待破那天官墓的时机,需要静修,请大家不要去打扰我,更不要和村里之外的人提起,所有的一切越少人知道越好。”彭道来说道。
“可是这彭先生,您看你做了这大的好事,我们总该是要表示一下的”人群里有人吞吞吐吐地说道。
“这倒不必,修道之人不可收受他人财资,不然定会为上苍所不容的。各位只要答应我这条件便是对我最大的帮助了。”彭道来忙回道。
“那以后再有这样的事呢?”张木匠问道。
彭道来自然明白张木匠所指。“需要我出手的时候,我自然会不遗余力,有些事情我也是无可奈何的,总不能是逆天而为,忤逆天命的。所以各位平日里请我彭道来一个安静的环境。”
彭道来话已至此,众人也再无话说,只好说了些“请彭道来多注意身体,如有需求尽管提”等等此类话,是真心还是客套话,那只有每个人自己知道了。
此时东天已微微泛白,远处别的村里开始传来雄鸡报晓之声,山里逐渐开始热闹起来,众人忙活了一天一夜,也均是又困又累,呵欠连连,便都四散开,各自回了家去。
张木匠瞪着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有些发黑的檩条,忽然感觉胸口一阵钻心的疼,忙捂住胸口,身体往前微欠,继而又一次剧烈的咳嗽起来。
“这”张木匠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儿子和钟山,一时竟有了时间错落的感觉。刚才他已经深深地陷入几十年前的那段回忆。接过一旁浆糊递过来的一碗水,喝了几口之后,又重新的躺了下去。
钟山见张木匠躺好,平静了之后,不由得唏嘘:“这么说,这天官墓还真是邪性啊,想不到还有这样的事儿。”
张卫国已经被父亲那番回忆惊的目瞪口呆,如果不是父亲剧烈的咳嗽,他还深陷在父亲的刚才那番回忆当中。只有浆糊,眨巴着眼睛继续盯着张木匠,似是听故事一般,等着故事的后续发展。
“那你们村后来怎么样了,好像也并没有往好的方向发展,人还是越来越少吧,知道今日,竟只剩下了你家。”钟山问道。
“是啊。后来又是了几个人,但都是疾病,和之前没什么区别。于是大家去问彭道来,彭道来便让大家可以离开村子,但是出了村子,能不能解除这个诅咒,他却是拿不准的。但是村里还是有些年轻力壮的人拖家带口离了家,有一线希望总比在村里等死的好。可是出去之后,不是各种意外便是客死他乡,加之自然饥荒,饿死在外的也不在少数,曝尸荒野的下场也是有的。在村里最起码还有个埋身的地方,所以我也便打消了外出的念头。后来卫国他娘死了之后,我更是没了主靠,索性在村里能活一天算上一天得了。”张木匠慢慢地说道。
“那个彭道来后来去哪里了?”钟山脑子里重新把张木匠的话过了一遍,思忖着那神秘道人彭道来。“你说那个黄三爷后来是因为做了有损国家的事儿,可是这彭道来来村里的时候,可是说他是黄三爷的朋友,难道你们就没有怀疑?
【110】 判断()
“知道黄三爷的事是这彭先生来了之后好几年才知道的。当年我们听到那消息的时候也曾质疑过,但是考虑到这彭先生为我闺女报了仇,为村里除了害,所以也不好直接去问。直到有一天,彭先生找到我,说他们有要事需要离开村子,才把这个疑问自己主动解释了。他肯定了黄三爷的确做了坏事,来这里也是为了斩断那黄三爷的后路的,因为他在村里口碑不错,所以才说是他的朋友,来他家守株待兔。至于后来这彭先生去了哪里,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张木匠答道。
钟山“哦”了一声,再一次陷入沉思。片刻过后,问道,“这么说,那个黄三爷不是什么好人了?”
“我们谁也说不好,如果说他不是好人,可是周围三邻五村他都十分热心,算得上一个热心肠,年纪轻轻便失去了父母,留的自己一个人,谁家有些吃的,用的也都想着这个孩子。虽然谁家也都不算好过,但毕竟比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好多了。可是,如果说他是好人吧,那后来突然间消失,他私自勾结歪门邪道,那消息也不是空穴来风吧?”张木匠幽幽地说道。
钟山点头称是,但是脑子里却开始有些混乱。如果按照自己的标准而言这样说来,这黄三爷算是个坏人了,而彭道来算是正道之人。但是父亲曾经告诉自己,这个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好人,更没十全十美的坏人。再好的人,也都有他自私的地方,再坏的恶人,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好人坏人,只不过是用常人的道德和社会的法律标准去衡量罢了。
钟山一度不明白这话的意思。在他的眼里,这个社会上只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对自己有益的人便是好人,给自己造成障碍的便是恶人。如果按照这样的眼光,自然容易分别。但是,从张木匠的语里话外中却发现,那黄三爷其实并没做什么恶事,说的那个罪名,也不过是莫须有的罢了,没有人十分肯定地去证明。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怎么说的清?自己应该开始形成独立的判断标准了。
钟山忽然觉得这个村太多的秘密,其实张木匠是知道的,可是他为什么一直可以隐瞒不告诉我们呢?甚至他的儿子张卫国都不曾知道。到底有什么顾虑?为什么现在又说出来了呢?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或许是张木匠预感到自己马上都要离世了,所以不想把秘密带到棺材里去吧。
想到这里,钟山忽然反应过来,与其自己去绞尽脑汁去寻找答案,何不直接走近路,从张木匠这获知呢?但是眼见着他脸色越来越差,离阳气散尽越来越近,这实在个让人焦急的事情。即使自己问题接一个问,但是张木匠总得一个一个地慢慢回答呀。说不准没回答几个问题,便可能一命呜呼了。
想到这里,看到一旁眨巴着眼睛的浆糊,说道:“浆糊,你去弄几块姜,熬些姜汤来。”
“钟叔,怪冷的,好好的熬什么姜汤呀?”浆糊极不情愿地说道,边说还边往炕里缩了缩。
“快去,别磨蹭。”钟山略带怒气地说道。
浆糊熟悉了钟山的脾气,他开玩笑和严肃的时候表情和语气是不一样的。他知道钟山让自己去做这个事,定是有道理,只好从炕上蹭下来,到了外间屋,找到生姜,填柴烧水。
屋里钟山却不能浪费一丝一毫的时间,要赶在张木匠咽气之前,尽可能多了解一些信息。当然,张木匠这情况,张卫国定是不知道的,他甚至看着钟山不停地追着父亲问问题,还心里有些着急,想打断钟山,让父亲好好休息一下,但是张木匠摆摆手阻止了张卫国,他只好作罢。
“张大伯,那村西这个戏台有什么异样吗?”钟山问道,从一进了村子到现在,除了在黄家院子里发现那地井直通到戏台那,别的似乎并没有发现什么特殊情况。但是他有种莫名的预感,这小的村子,好端端修筑这样一个不算小的戏台,终归是有原因的。
“说实话,从我小的时候,就见过这唱过两场戏。村里人少,很少有戏班子来村里。这戏台到底什么用,没有人能说清楚,但是知道这戏台是随着天官墓一起建立的。”张木匠答道,但是语气越来越弱。
“那按照您刚才所说的年轻时候的事,您说有没有这种可能,这戏台其实也是天官墓的一部分。自古至今,人都喜欢听戏,这李天官也是极有可能的。于是便修了一个戏台,让他死后听戏之用?”钟山忽然大脑里冒出这个念头。
“你还别说这倒不是没有可能。”张木匠气息渐乱,喘息声渐粗。
钟山心里暗道不好。他看到张木匠的精神已是非常差,三魂已在体内不能固守,似乎随时就要飘荡出来。忙喊浆糊:“姜汤快些!”
“催也没用啊,钟叔”浆糊在外面带着委屈的腔调说道。
钟山心里着急,此时恨不得将小七他们从藏魂瓶里放出来,一旦阴曹要带走张木匠的时候,还能让他们抵挡一阵,可是他知道,如果那样的话,小七他们也难逃宿命,必定一起跟着去了。但是,他却舍不得将小七他们送去阴曹,留着这帮兄弟今后指不定能有什么巨大的作用。权衡之后,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那您知道,这李天官是什么时候死的吗?”钟山想到既然是给李天官准备的戏台,那便很有可能会有某一天会给李天官唱戏来听,可是张木匠刚才说了,从小到大只听过两次,那也应该是走村串乡的民间戏班子,却并不是给这李天官准备的。那这天官要是听戏,必定会在某个特定的日子,而这日子,不外乎平常的节日和他的忌日。
“好像是阴历八月初一,因为我小的时候,曾经跟着大人在那天给李天官墓祭奠过。不过具体准确不准确,却是说不好的。”钟山点头,心道,总不能从大正月一直等半年多来确定那晚上戏台有没有异样吧,不禁觉得这个消息实在没什么利用价值。
【111】 匠殇()
“平日里,晚上你们就没见过这戏台有人唱戏什么的?”钟山还不死心,他的偏执毛病又出现了,他的直觉告诉自己这戏台定是有问题的。
“没有见过咳咳”张木匠弱弱地答道,一句话尚未说完,便又剧烈地咳嗽起来,眼睛紧闭,脸憋的发青,豆大的汗珠子从额头上渗了出来。
钟山可是一直都认真观察着张木匠的状态,此时见他已是这般光景,忙喊道:“姜汤!快给他灌上。”
浆糊此时刚将姜汤盛出来,温度还高,总不能就这样直接给张木匠灌进去,不死也得烫死。张卫国急的泪都掉了出来,接过浆糊手的碗,使劲地吹着,试图快点将姜汤吹凉,泪珠也随之吧嗒吧嗒地落进碗里。钟山急了,忙到了外间屋,将门紧闭,掏出一道灵符,念动咒语,生生地贴于两扇门之间,就如封条一般。
此时,院子狂风骤起。钟山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样的情况他经历过一次,最近的一次便是在去年冬天在潘安家里,父亲让自己在外间屋守着的时候出现的。那个时候,自己虽是知道,但是却没有现在这般的焦急。
钟山几乎小跑般地进了里屋。张卫国已将姜汤吹的温度可以入口,便忙给父亲喂了进去。其实,钟山最想用附子煎汤来给张木匠喝,因为附子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神草,可是这大冬天大北方,又没有药店,一时间去哪里寻那东西,只能用姜汤代替。姜汤入肺胃经,可以助胃气。中医里有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姜汤能起多大的作用,看张木匠的造化了。
姜汤下去,片刻之后,张木匠精神果然回转了一些。钟山忙抓住最后的机会。正要再问,张卫国带着哭腔说道:“兄弟,你就让我爸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