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邓 小 平军事谋略-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阶级和开明 士绅进入县政权,更好地从政治上团结各抗日阶级和阶层。7月7日,晋冀 豫边区临时参议会第一次会议在辽县开幕,133名参议员参加会议。八路军 申伯纯当选为议长,无党派开明人士宋维周和国民党员参议员邢肇棠当选为 副议长,由于会议同意把鲁西33县划入,所以临参会改为晋冀鲁豫边区临参 会,会议选出了边区政府组成人贝,杨秀峰任主席。此后,35583平方公里 的太行根据地在边区政府直接领导下,全面展开了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事业。      根据地的法制建设是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边区政府成立之前,冀 太联办已经统一了根据地政策法令。边区政府成立以后,进一步完善各种政 策法令和制度,有些重要政策法令是经过逐步实践、多次修改完善起来的。 这些政策的制定,得到邓小平同志的关注。      比如,统一累进税税则草案拟定以后,送中共中央太行分局审查,大行 分局书记邓小平同志亲自逐条审阅并作了一些修改,边区政府于 1943年 4 月正式颁布。邓小平同志当时指出: “边区临时参议会通过的统一累进税办 法,将于今年在太行山区实行,这更确实照顾了各阶层的利益,负担面有了 扩大,完全符合中共中央规定负担人数达到总人数百分之八十的政策。统一 累进税实行以后,不仅可以进一步奠定财政的基础,而且必然提高各阶层的 生产热忱。”      统一累进税则实行两年后,1945年又根据形势变化作了一些小的改变和 补充,日本投降后又公布了新解放区统一累进税简易办法。      晋冀鲁豫边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实行统一累进税,取得了较大 的成就:保证了革命战争的需要和军队的供给,调动了人民参加抗日和革命 的积极性,渡过了财政难关,取得了胜利;促进了农业生产,保证了工商业 
…………………………………………………………… Page 62……………………………………………………………

的发展;基本达到了 “军民兼顾、公私兼顾”、稳定人民负担,取得了广大 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拥护;削弱了封建势力,团结了各阶层人民,巩固了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财会人员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提高了政治、 业务水平。                             邓小平抓边区财经工作      当时敌人对晋冀鲁豫边区的经济进攻,并不亚于军事进攻。他们实行一 面封锁一面掠夺的政策,妄图从经济方面瓦解根据地的抗战。正当边区军民 集中力量展开对敌斗争,反击蚕食之际,1942、1943两年连续发生了50年 来最严重的旱灾。冀南区大部分地区、大行区的三个专区、冀鲁豫区沙区和 沿平汉铁路东侧,农业收成平均只达到常年的二至三成左右,个别村庄甚至 颗粒无收。整个晋冀鲁豫边区需要救济的灾民约有150—160万人。      1943年到 1944年,又发生了普及大半个边区的、毁灭性的蝗灾。飞蝗 来时,一落地就是几座山、几道沟,使人看不见地皮,严重的地方有一二尺 厚。蝗虫密度最大的区域,如偏城三区,每棵谷子上平均五六十个,起飞时 遮天蔽地,两人相距十步左右就互相不能看清,蝗灾地区占太行区县单位的 46%,受灾面积为3000平方华里,受危害的庄稼约有60万亩,其中被吃光 的达27万多亩。      除虫、旱灾害外,1943年8、9月又遇暴雨。太行区浊漳河和清漳河两 岸冲走了大量滩地,冀南区、冀鲁豫区的卫河、运河、滏阳等河多处决口, 不少县区一片汪洋,淹没村庄三四千个。      面对自然灾害,敌人更加趁火打劫,造谣破坏。灾区部分干部和灾民也 产生了一些消极、悲观、失望的情绪。市场上物价波动,食品价格大涨,衣 物家具等的价格大跌。社会秩序动荡,人心不安。面对这种形势,中共中央 北方局、太行分局、八路军前方总部、一二九师师部、边区政府等党政军领 导机关,先后发出了救灾的决定和指示。邓小平同志当时提出:“去冬今春, 太行区的旱灾面积占根据地的五分之一,而敌占区流入的灾民还有很大的数 目。这是几年来最困难的关头……我们救灾的办法,除了部分的社会互济外, 基本上是靠生产。” “首先,我们确定了发展生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而 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则是生产的重心。”在党、政、军、民的组织领导下,边 区军民坚定了战胜困难的信心,晋冀鲁豫大地上掀起了生产救灾的热潮。      邓小平同志1943年7月2日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上的《太行区的经 济建设》一文,对当时的生产作了生动翔实的记述: “农业生产是贯穿于全 年而富于季节性的事情,严格说来,无所谓农闲时间。犁地、选种、下种、 选苗、锄草、夏收、秋收,还要适时地积肥、施肥 (第二年的肥料头一年六 月就要开始准备)。我们在春耕、秋耕、夏收、秋收的时候,都做了巨大的 工作。我们发动人民的热忱,反对懒汉,组织劳动力并实行调剂,改良种子, 解决牲畜农具的需要,发动儿童拾粪,号召妇女参加生产,调解租佃关系和 主雇关系,以及发动植树、修渠、打井、造水车等事业……正因为我们注意 了生产的组织领导,人民许多困难被克服了, ‘增加生产、改善生活、准备 反攻”的口号,响遍了太行山的每个角落,获得了生产战线上年复一年的胜 利……” “手工业的发展还是不够的,但就现有的成绩已经大大地减少了敌 占区货物的输入。这里没有外来的洋油、香烟、肥皂和奢侈品,自制的香烟 
…………………………………………………………… Page 63……………………………………………………………

等已够本区供给有余,旦有部分的出品,如布匹。毛巾等棉织物和纸张,能 够往外运销……”     生产救灾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稳定了货币和物价。1939年 10 月,晋冀豫边区冀南银行发行了冀南钞票,开始在冀南、大行、太岳区,抗 战胜利后并流通到冀鲁豫区。开始,银行的发行任务主要是补助财政上的不 足。比如1940年财政透支占发行总数的81。1%,生产贸易贷款仅占18。9%。 1942年边区减租减息和生产运动逐步开展后,冀南市发行方针逐步明确起 来,不单革是补助财政而且要兼顾扶持生产,即财政发行和经济发行井重。 1943年底邓小平同志代理北方局书记后召开的麻田会议决定少发通货,搞生 产,抓流通,从而迅速控制了货币发行量,平稳了一度暴涨的物价。后来, 冀南币取得了很高的信誉,与富裕的山东滨悔根据地发行的北海币平值。1948 年晋冀鲁豫边区和晋察冀边区合并后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全国统 一发行人民币;人民币与地区发行的票市的比值是:与冀南市、北海市是一 比一万;与晋察冀边市是一比一千;与西北农市是一比二千。正如邓小平同 志所指出的那样: “……我们鉴于敌人大发伪钞,掌握法币,大量掠夺人民 物资的危险,所以发行了冀南钞票,作为本战略区的地方本币。实行的结果, 打击了敌人利用法市的阴谋,缩小了伪钞的市场,强化了对敌经济斗争的阵 容,给了根据地经济以有力的保障、为了保障本币的信用,我们限制了发行 额,大批地贷给人民和投入生产事业,取得了人民的热烈拥护,本币的信用 是很巩固的……”     总之,晋冀鲁豫边区生产救灾是成功的,实现了毛主席提出的 “发展经 济,保障供给”的方针。     通过生产救灾,晋冀鲁豫边区的农业、水利事业、手工业、家庭纺织副 业都有所发展,生产合作社的数量也增加了。此外,党、政、军单位的机关 生产,也都是在1943年和1944年前半年发展起来的。1944年边区生产获得 大丰收。     边区党政军与人民的关系,通过患难与共的救灾渡荒运动,进一步密切 起来,党政军在人民中的威信空前提高了。      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晋冀鲁豫边区的救灾、打蝗、渡荒工作,曾给予高度 评价,毛主席在 “七大”前后,说到革命会遇到困难时,多次以晋冀鲁豫生 产救灾为例,鼓励大家的斗志。      1943年 10月6日,中共中央决定,中共太行分局与中共中央北方局合 并,撤销中共太行分局。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中共中央、 中央军委同时决定一二九师与八路军总部合并,仍保留一二九师番号。这标 志着,晋冀鲁豫解放区党政军在对日伪斗争、边区建设中发展壮大协调统一, 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迎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后阶段的到来。晋冀鲁豫—— 这个对敌斗争的前线阵地,这个开始并不强大的华北 “大门口”,逐渐巩固 了,在自身的发展中抗御了敌人。 
…………………………………………………………… Page 64……………………………………………………………

                    七、战略反攻,抗日战争喜获胜利                              毛泽东的豪迈与乐观      1944年,抗日战争的艰苦时代结束了,胜利的曙光已经初现。      4月,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主席豪迈地指出:现在的任务是要准备担 负比较过去更为重大的责任,我们要准备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把日寇打出中国 去!      从1944年开始,英勇的八路军已在广大华北敌占区的后方,逐渐扭转了 困难的局面,向日本侵略者发起了积极而又灵活、主动的攻势作战。      伟大的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来临了。                            一二九师向敌人发动反攻      在太行山上,在华北的山地和平原,邓小平领导的晋冀鲁豫区确定了方 针:发动攻势作战,向敌人展开局部反攻,缩小敌占区,扩大根据地,坚持 敌进我进的方针,坚决打击敌人的 “扫荡”保卫生产,保卫粮食,保卫根据 地。      晋冀鲁豫地区在1944年先后对敌军发动了春夏攻势和秋冬攻势,开始进 行局部反攻。      春夏季攻势的目标是收复伸入抗日根据地腹心的日伪军据点,摧毁敌人 对各根据地的分割和封锁,缩小敌占区,扩大根据地。      在春季攻势中,太行军区相继收复了蟠龙镇、榆社县城和林县县城,并 清扫了一批日伪军据点。冀鲁豫、冀南与太岳军区作战顺利,连战连捷,先 后收复朝城、沁水两县城及据点、碉堡200余处。同时坚决地粉碎了日军的 多次 “扫荡”,击退了顽军阎锡山对太岳浮山地区的进攻。      入夏以后,日军为了巩固其华北后方,又向我敌后根据地进行了频繁的 袭扰,意在掠夺粮食给养和阻止八路军的攻势。      从5月开始,晋冀鲁豫军民开展了与敌人针锋相对的夏季攻势作战和广 泛的保卫夏收的斗争。在冀鲁豫区,我军连续作战,先后歼敌千余人,恢复 了山东境内的昆山、张秋地区,使中心区向东扩展了50多公里。同月,攻克 河北南端清丰县城,歼敌千余。接着,向西收复了山东境内微山湖湖西地区, 歼敌千余。随即,又向山东西南部由梁山到鄄城50公里地区展开攻势,攻克 据点30多处,歼敌近3000人,并于菏泽地区连克据点20余处,使得冀鲁豫 区的东北区和鲁西南均打开了局面,扩大了根据地区域。在太行区,我军加 强了对腹地城镇敌人据点的围困和攻势,战斗结果是连克敌人据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