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努尔哈赤评传-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12]章炳麟:《清建国别记》页25,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24。
[113]《明宪宗实录》卷260。
[114]《明武家实录》卷162。
[115]茅瑞征:《东夷考略·建州篇》页16,《明武宗实录》卷12,《明世宗实录》卷28。
[116]《清史稿》太祖本纪1。
[117]茅瑞征:《夷考略·建州篇》页16。
[118]程令铭:《东夷努儿哈赤考》参见《筹辽硕画》卷首。
[119]《清史稿》太祖本纪1。
[120]《武录》卷1。
[121]栋鄂部地在今辽宁省桓仁县浑江流域及富尔江下游地区。西北界与努尔哈赤所部相邻,属城有齐吉答城、翁鄂洛城、栋鄂城、雅尔古寨等。
[122]《满洲实录》卷1。
[123]《万历武功录》卷11载:海西“颇有室屋耕田之业”,建州已有商品粮输出。参见《满族史资料选辑》页5。
[124]茅瑞征:《东夷考略·建州篇》页15,《万历武功录》卷11。
[125]章炳麟:《孟特穆福满考》,参见《清建国别记》。
[126]参见辽宁档案馆藏,定辽后卫经历司呈报《清册》,《姚宫詹文集》卷1。
[127]茅瑞征:《东夷考略》、《山中闻见录》皆载,觉常刚“原领敕书二十道”,惟《武录》、《满洲实录》载“敕书三十道”。
[128][129]《万历武功录》卷11。
[130]茅瑞征:《东夷考略·建州篇》页16,黄石斋:《博物典汇》卷20,章炳麟:《清建国别记》页30。
[131]《姚宫詹文集》卷1。
[132]速把亥是泰宁卫虎喇赤的长男。
[133]《万历武功录》卷11。
[134]张鼐:《辽夷略》页19。
[135]陈建;《皇明通辑纪要》卷19。
勤劳好学,心怀大志
二、勤劳好学,心怀大志
努尔哈赤生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他的祖父觉常刚兄弟六人,那时势力衰落[1]。建州左卫四分五裂,先后称都督的就有章成、方巾、撒哈、松巾、斡黑纳、柳尚、古鲁哥、蟒子、松塔等近十人[2]。他们之间互不相属,不断地进行火并,均分别人京朝贡或互市。建州右卫王杲就乘这个机会强大起来,成为家资富庶的奴隶主,控制了建州三卫的五百道敕书,统领建州各部[3]。他初任建州右卫都指挥使,后约在隆庆末年升为都督,所以有“阿古都督”之称[4]。努尔哈赤的祖父觉常刚、六祖宝实等先后依附于王杲[5]。因此,努尔哈赤童年时期,在女真社会上尽管地位不显赫,但仍然是有一定声望的。
努尔哈赤的生母是王杲的长女,名字叫做额穆齐,姓喜塔喇氏,生努尔哈赤弟兄三人。努尔哈赤是长子,后称淑勒(满语为sure,汉译为“聪明”之意)贝勒,弟舒尔哈齐,后赐号为达尔汉(蒙古语“荣誉的”)巴图鲁(“勇敢”之意),三弟雅尔哈齐。另外有位后母,是海西哈达万汗王台所养的族女,名叫恳哲(又叫掯姐),姓纳喇氏,生一子,名字叫做巴雅喇,后赐号为卓里克图(即“果敢”之意)。另一个异母弟叫做穆尔哈齐,后赐号为青巴图鲁(即“忠诚的勇士”)。塔克世就有这五个儿子[6]。
努尔哈赤尽管生在奴隶主的家庭,有权有势,然而,他童年时期由于女真社会生活普遍的比较艰苦,尤其在他刚刚十岁的时候,不幸生母额穆齐逝去了。家事由心地不善的异母纳喇氏主持。努尔哈赤兄弟从这时起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终日不得好气了[7]。父亲的家业尽管不大,财产也不很多,但毕竟是个奴隶主,一般说来,吃穿等事不至于过虑。可是,异母的寡恩,加上父亲惯听老婆话,自然对努尔哈赤兄弟冷似冰霜。因此,童年时代的努尔哈赤便不得不寻求独自谋生的道路。
在生活的逼迫下,努尔哈赤常常爬山越岭,出没在山林中,采集松子、人参、木耳、蘑菇和猎取野禽等,然后再随同祖父将这些山货送往抚顺、宽甸、靉阳、清河等各市出售,作为自己生活费用的部分来源[8]。
这一切使努尔哈赤在艰苦的磨练中较早的成熟起来。养成了勤奋、谨慎、机警、善于思考等优点。尤其是在抚顺等马市交易中,他接触到了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汉人、蒙古人。他们有的从关内的山东、山西、河北、苏州、杭州、易州等地前来交易,所谓的八路商贾,都持货络绎地集聚在各个市场里,特别是抚顺城东的马市,更是生意兴隆[9]。
努尔哈赤与这些商人长期交往,交结面日益广泛,见识也日益增多,视野逐渐开阔。汉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文化生活等,在努尔哈赤的心目中,逐渐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使努尔哈赤自觉地吸收汉族文化。
尤其是《三国演义》、《水浒》等为广大汉族人民所喜闻乐读、传播极广的书籍,更是他最“爱读”的书。书中的英雄人物、丰富的战例、用兵的神奇以及治国安邦的道理等等,都极大的吸引着童年时期的努尔哈赤,为他树立了楷模[10]。
生活的鞭子无情地鞭策着青少年时代的努尔哈赤,逼迫他走上艰苦的历程了。然而,他的奔波和辛劳,却没有换得异母丝毫的怜悯。十五岁左右,他便与十岁的弟弟舒尔哈齐离开了家,寄居在外祖父王杲门下[11]。
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前后,努尔哈赤的祖父觉常刚曾经跟随王杲扰边作乱,明延边臣骂他是“贼首”。觉常刚深感长此下去没有什么好处,便背着王杲,较早地投靠了明辽东边将[12],表示悔改。从这以后,觉常刚、塔克世父子便协助明朝将吏,多次暗引官军剿拿王杲。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李成梁出任险山堡(今凤城县东南“土城子”)参将以后,觉常刚父子与李成梁开始了较为密切的交往[13],他们忠顺明廷,听从李成梁的调遣[14]。
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当总兵李成梁等率领官兵攻破王杲累的时候,努尔哈赤兄弟正在王果家中,双双被俘。由于努尔哈赤机敏、聪明,在被俘以后,见机行事,立即跪在李成梁的马首,痛哭流涕,请求赐他一死。成梁见他乖敏可怜,就赦他不死,收在帐下,充作幼丁[15]。传说,努尔哈赤及其弟舒尔哈齐隶李成梁麾下的时候,每有征战,勇敢冲杀,捷足先登,屡屡荣立战功,颇受李成梁的赏识。从此努尔哈赤逐渐接近了李成梁[16],作了随从和侍卫。他俩形影相随,出入京师也不离左右,关系很密切,有的史料说他们“谊同父子”[17]。
努尔哈赤既然得到李成梁特殊的宠爱和信任,又有着一般女真人所不曾有过的经历。那么,在他的一生中,对于许多重大事件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识和非凡的眼光也就可以理解了。他在李成梁的麾下,接触汉人的机会更多了,他熟习了汉语,能识汉字,特别是经过战斗实践,增长了更多的军事才能。所以,努尔哈赤对于行军作战的事,颇为自信,“自谓有谋略”[18]。
大约在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前后,即努尔哈赤十八、九岁的时候,他们兄弟二人离开了李成梁的标下,回到建州左卫。他刚一回来,父亲塔克世就听信纳喇氏的话,与儿子分家,让他另立门户,但分给他们的家产,无论是牲畜或是阿哈数量都很少。这时,努尔哈赤刚刚结婚,家庭的担子更重了。
面对这一切,他并没有气馁和屈服,而是更加勇敢地走向了生活。
努尔哈赤为了自立谋生,曾经辗转各地,以佣工谋生。也时而听从明朝边官征调,从征参战。因此,努尔哈赤不仅熟悉本民族的语言、习俗,而且对于汉族、蒙古族的语言和习俗也无不通晓。他知晓中原形势,也了解关外各族的风土人情。既知道宫廷、官场,也深晓官军内部的事情。可以说,他视野宽广、阅历较深[19]。塔克世夫妇发现长子很有才干,又重新议定再分给努尔哈赤一部分财产。然而,努尔哈赤却分毫不肯接受[20]。
努尔哈赤的童年时期,建州社会除了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狩猎、军事活动和女真人的尚武风气都很浓厚,对他的影响相当深刻。这为努尔哈赤一生的军事活动创造了客观环境,对他以后进行战争具有启蒙作用。女真人在童年时期,作为生活的必备本领和引以自豪的就是长于骑射。凡是善于骑射,勇于征战和长于驱逐野兽的人,众人都誉为“巴图鲁”。女真子弟在幼年时期,父兄常常亲自教以习射,每个童子都手持“木弓柳箭”,进行初练。到了长大成人的时候,再更换成年人使用的、拉力较大的“角弓羽箭”。在他们的一生中,这项技艺是不可缺少的依托。一般的女真人则人人能骑善射,而那些超群出众的人,无不以善于骑射技术获得最高的荣誉,常常以此夸耀于众,以致于成为一种民族的习俗和特征[21]。十七世纪初,朝鲜官员李民寏曾经到了建州,他看到那里十岁的儿童竟能骑马如飞,奔驰在草野之中。妇女同男子一样,执鞭跃马驰逐自若。
女真各家的主人,尤其是奴隶主,稍有闲暇时间,便率领妻、妾、子、女,游猎于草野和丛林之中,打围、逸乐[22]。
努尔哈赤的童年,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度过的,终年累月的熏陶和艰苦的磨练,使他成为卓越的骑射能手。他的射技之高超已非一般人可比。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四月的一天,努尔哈赤亲自迎娶海西哈达万汗的孙女阿敏哲哲(哲哲即格格,姐姐之意)的时候,等待于洞城之地(属于哲陈部,地近哈达部,位于苏子河北,浑河以东)。恰在这时,有一个乘马的人,携带弓箭从旁边经过。努尔哈赤询问左右随从,得知此人就是栋鄂部赫赫有名的、以善于骑射著称的钮翁锦。努尔哈赤派人将钮翁锦邀至面前,称赞数语以后,便指百步之外的一棵柳树,请他献技。钮翁锦毫不椎辞,从容下马,举弓搭话,连发五矢。结果三中两失,所中的三矢落点上下不一。努尔哈赤见后,随即起身,搭箭在弦,拉长弓如满月,也连发五矢,结果矢矢皆中,五矢落点相去不远,从人见了,无不喝彩、敬服[23]。
努尔哈赤自幼箭法出众,在女真人中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的。万历初年,又在李成梁麾下服役近三年,不仅进一步增长了军事才干,而且武艺也大为长进,腰刀、弓、箭能够相互间用,十分精熟。每与敌人对阵,常使对方迎接不暇,往往瞬间便被斩于马下[24]。
努尔哈赤经历了童年、青年时期不平凡而又艰苦的生活磨练,勤奋的学习,视野广阔,逐渐使他增长了政治抱负。他与总兵官李成梁,虽然“谊同父子”,对李态度“甚恭”,尽心服侍。但努尔哈赤却是足智多谋,早有了自己的打算。特别是他亲眼看见外祖父被抓时的情景,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原来,王杲被杀了,努尔哈赤从此怀恨在心[25]。然而,在李成梁部下的时候,由于惧怕李成梁的威名,不敢轻动,可是雄心勃勃之态,已经跃然可见了[26]。不久,他终于从李成梁的标下逃走了。
努尔哈赤为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做了准备,比如他十分注意结交朋友,很会团结人。在他起兵的前后,交了许多好朋友。如一次,他到苏克苏护河部的嘉木胡地(今辽宁省抚顺营盘以东),遇到了年轻的额亦都,两个人经过长时间的攀谈,终于结成密友。额亦都世居长白山脚下,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