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古代娶妻记-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抓到薛家女偷人的证据,那就不同了。张家不止可以自己去砸,甚至可以带着村里人一起上门惩治薛家女。”
梁汉皱眉:“难道张家这口恶气没法出了?”
梁小叔:“没证据能咋办。而且薛春莲他爹亲兄弟堂兄弟都不少,两家要真打起来,没村民帮忙的话,吃亏的肯定是张家。听说这事最后还是张家老三出了休书,兴许觉得理亏薛家也收了。不过薛家女人到处说张家吞了她家闺女的嫁妆。其实也没啥,那薛家的名声不好,她的话应该没多少人信。”
“其实也就没扒下那层皮,连休书都不顾忌的把闺女接回去,那薛家女十有八…九是偷人了。”梁小叔觉得张家也真挺惨的,前面被自家侄子讹,现在又出了这档子事。这脸可是丢大了,张家老三以后都没法挺直了腰板做人。
梁小叔离开之后,梁汉心里有点不平静:“没想到竟然出了这样的事。也不知道小竹现在怎么样了。他一直想着家里添丁进口呢,却出了这种事。”


第053章 传闻:张三哥休妻了(二)
第二天。
梁汉叮嘱好小石头让他午饭去梁小叔家吃; 然后驾着他从梁小叔家借来的驴车带着年礼去原主外公家走亲戚。
原主外公姓周; 人称周老大,家住名山村。是的; 他跟张清竹一个村子。而原主以前经常会上门打秋风; 也因此在名山村遇到了张清竹; 还相中了人家,然后发生了以后的一系列事情。
今天是个大晴天,周老大背着手走在村子里走走活动下筋骨; 遇到村里的后生笑着跟他打招呼。结果没走出多远看到了不对付的人。正想掉头的时候; 人家可不轻易放他走。
“喂,周老大,你这咋转头了啊?”张老头别看年纪不小了,看到自己的冤家立刻步履矫健的追到了周老大面前,“我还奇怪了,咋滴,看到我就转头啊?怕我不成?”
周老大板着脸一副嫌弃的模样:“怕你,你个糟老头子有啥可怕的!咋滴?我还不能转头回家啊?”
张老头嘲弄道:“呦呵,要回家啊。也对,今天可是你那个宝贝外孙上门的日子,你当然得回家了。说起来你家最近安生多了; 你家那个宝贝外孙是不是遇到了啥麻烦没办法来你家打秋风了啊?”
说完张老头还装着悲天悯人的样子摇了摇头:“你也真够倒霉的,摊上个这么个糟心的外孙。不过你也忍忍吧; 你姑娘走的早; 她可就这么一个儿子; 再糟心你也得顾着点不是?”
周老大直接怒了:“滚你娘=的=蛋!日子过的太舒坦找骂是不是?我家的事跟你有啥关系,用得着你管!”
张老头瞪眼:“我哪说错了?嘴长在我脸上,我想咋说就咋说。我知道你嫉妒我,我儿子比你儿子本事,我外孙也比你外孙能耐。你嫉妒我也没用!”
周老大怒上心头:“我嫉妒你个屁!我看你是找茬。想打架是不是?别以为我不敢动手!正好打你一顿出出我的闷气。”
张老头立刻摆开架势:“打就打,我还打不过你这个糟老头子!”
当两老头遇到的时候,有些人就停下了脚步开始看戏。这俩老头向来不对付,什么都要比,一见面就互怼互掐。不过都这么多年了,也没闹出什么大事,就跟惯例似的,遇到就得刺对方几句不然不舒坦。但实际上两人还真没什么特别大的恩怨。
大家都习惯了,看到俩人碰到的场面还挺热闹。不过看他们俩摆开了要打架的架势,就算明知道打起来的可能性不高,但以防万一啊。都那么大年纪了,要真打起来后果可不小。
本来远远看着的人赶忙上前去拉去劝。
一个说:“哎呦我的周大爷,您都多大年纪了还要打架,您要真打起来我们还不得吓死啊!”
另一个说:“张爷爷,您都多大年纪了还这么大火气。您两老要真是打起来了,明天咱们名山村的后生就能被人用唾沫星子淹死啊!爷爷您饶了我们吧!”
“周爷爷,您看今天天气多好啊,打架多浪费,您还是继续转悠,继续锻炼身板,咱长命百岁!”
“张爷爷,您女婿眼看就要到了,您还不回家看看去。”
………………
两边几个人边拖边劝,周老大一甩手,怒道:“是他找茬!我才不跟他一般见识呢!”然后警告张老头,“你给我等着,下次出来我就拿个拐棍,你再跟我找茬看我不揍你。”
张老头立刻回过去:“你以为就你会拿拐棍啊,明天我也拿一个,我让我大儿子给我做,保证比你的好!”
“哼,我就不信你的比我好,我小儿子也会做。你等着瞧!”
“你也等着瞧!”
“哼!”
“哼!”
拉架的人看到两老一南一北的走了,算是放心了。这俩老小孩真是……让他们好气又好笑。
周老大气哄哄的回到家。妻子杨氏见他这幅模样不用想就知道是遇到谁了,她都见怪不怪了,连安慰都懒得安慰他了。
周老大看向老妻问道:“三郎呢?在家吗?”
周三郎听到爹叫他的声音立刻从屋里出来了:“哎,爹,找我啥事啊?”
周老大气呼呼的说:“你明天帮我做个拐棍,做的好看点,反正不能被那糟老头子给比下去!”
周三郎心里无语,嘴上依旧要痛快的答应:“行,爹放心,保准做的比大风哥做的好。”
“哼!比不过他,小心我抽你。”
周三郎笑嘻嘻的应着:“行行行,比不过的话我让您随便抽。”
周老大心里舒坦了点,坐到椅子上开始发泄剩下的脾气:“本来走的好好的,遇到那个张头子真糟心!最糟心的还是梁汉,你说说他,都多大了,就不能有个人样吗?不然……”
杨氏给了他个白眼:“不然怎样?老张头就没借口损你了是不是?”
周老大瞪眼:“难道不是?每次提到梁汉就让我丢脸!”
对于梁汉这个话题杨氏不想多提,那是她可怜闺女留下的唯一血脉,再混他们也不能把人往外赶:“行啦,他又不是一天两天了,说再多有啥用,没事给自己找不痛快。”
“哼!”
杨氏不去理他,哪回遇到张老头,嘴上没得着便宜都会气一会儿,反正看着身体挺硬朗的,她也不担心。进屋跟儿媳妇商量下中午该用什么来招待梁汉。
大儿媳杨翠云很不喜欢梁汉,他们家也不是什么富裕人家。梁汉三不五时的来打秋风任谁都受不了。可她也知道家里的顾虑,梁汉是大姑子留下的唯一血脉,如果把人赶出去,外人虽然觉得梁汉做的过分也会觉得他们家冷血。唉!
杨翠云跟杨氏说:“婆婆,中午炖只鸡=吧,猪肉就别动了吧?”
二儿媳江草儿建议道:“多配着些萝卜白菜炖一锅,分成六个菜就行。这样每个菜都有肉,也没啥可说的。”
三儿媳妇方红云没开口,心里却很烦。梁汉不过是个小辈,每次来都让她们很费心,还不是怕梁汉那个大嘴巴出去说他们家不舍得给他吃:“唉!人言可畏啊!”
周大郎听着她们的话,插=嘴道:“不是有传言说梁汉挣了大钱了吗,今年应该不会像往年那样吧?”
杨翠云暗自撇嘴,跟丈夫说道:“谁知道呢?”
杨氏也没说什么,对于这个外孙她实在没什么期望的。
梁汉知道自己会不招人待见,但绝对无法想象到自己的到来得让人家先定好了菜色,就怕他出去说人家亏了他的嘴。
梁汉驾着驴车,在名山村村民异样的目光中,根据记忆来到了周老大家。
有好事之徒提前得了消息提前到了周老大家报信:“周大爷,您家来客了。”
周老大嫌弃的挥手:“去去去,都多大年纪了还这么爱掺和事!”
来人笑嘻嘻的说道:“我给您报信不好吗,您还这么嫌弃我啊。”
“懒得理你小子。”
梁汉驾着车到来的时候,就看到他名义上的外公正表情不好的在院子里站着,旁边还有个陌生的中年人。
记忆里这个老人确实很不待见原主这个外孙,没什么好脸色是正常状态。梁汉下了车,“外爷。”见杨氏也出来了,忙笑着叫了声:“外婆。”
杨氏笑着应道:“来啦。”然后看向脸色不好的丈夫,“老头子进屋吧,外面挺冷的。”
周老大也不想跟着现眼,然后看向报信的人:“根发,你还站着干啥,不回家啊?”
“回,回啊。”不过却拖着脚不走,想看看梁汉都带了些什么。
梁汉见这人那双眼总往他的车上瞄,自然明白那是什么意思。然后笑着把东西往下拿:“外婆,我带了条羊腿,咱中午熬羊肉汤吃吧,方便。”
周大郎、周二郎、周三郎也从屋里走了出来。
梁汉提着东西挨个的称呼:“大舅、二舅、三舅。”接着自然是各个舅母。
杨翠云作为大儿媳妇,自然要上前招呼梁汉。看到他篮子里放的羊腿,倒是挺意外的。而且,看着篮子里还有不少东西呢。
梁汉又从车上拿下一坛酒,笑着跟周老爷子说:“知道外爷喜欢喝一杯,这是我在城里买的稻花香,也不知道外爷爱不爱喝。”
周老大一听稻花香,眼神亮了一下。却还是装矜持的点了下头:“这酒我喝过,不错。”
梁汉笑着应道:“您觉得不错就好。”
方红云虽然意外但瞧着梁汉像是带来不少东西,他知道公公好面子,也明白张根发留着是来干什么的。便上前故意瞧了瞧篮子里带来的东西:“呦,还带来了一条肉呢。这几个包的方方正正的,是点心吧?”
梁汉:“嗯,点心和糖。”说着指了指车上的袋子,“我还带了些精米过来,听说老人家喝米汤养身。”至于这句话有没有科学根据他不知道,反正在这里大家都觉得精米是精贵的东西,平时可舍不得吃。梁汉觉得,拿米当礼物绝对不会掉价。
江草儿打开袋子来,看到真是精米,眼里高兴,故意把袋子口开大点口让一旁的张根发看到。都传他们家有个糟心的外甥,每次过年过节都拿出来说笑,现在好了,传出去让他们羡慕羡慕。
周老大跟家里人一样心里震惊的不行,真没想到梁汉会带这么多东西来。觉得特长面子,压着喜意道:“啰嗦个啥劲儿,把东西拿着赶紧进屋吧。”
一旁同样很惊讶的张根发笑着奉承了几句:“周大爷,您这大外甥可真孝顺啊。看这大羊腿,还有这么多的精米,您老真有福气。”
周老大听了好话笑呵呵的道:“那是那是,这是小辈给的孝敬。根发啊,我就不留你在这吃饭了啊。”
张根发也没打算继续厚着脸皮待下去,他就是来瞧个新鲜的。没想到还真瞧着了新鲜,现在看来传闻不假,这梁汉还真挣钱了。
梁汉挣了钱,对自家也没有小气,周家人对梁汉的态度好了很多。几个男人领着梁汉进了屋,几个媳妇提着东西进了厨房。
杨翠云把东西都打开来看了看,看到包起来的还真是点心红糖,还有打扮篮子的炸食,加上肉,整个篮子满满当当的。
方红云觉得很吃惊:“真没想到他能带这么多东西。这得不少钱吧?”
江草儿提了提盛米的袋子:“这精米也得三十来斤呢。”
杨翠云跟两个妯娌说:“最贵的恐怕还是那坛子酒,别看没多少,至少得花半贯钱。”
方红云咋舌:“那么贵啊!梁汉这次可真够大方的!”
杨翠云:“怎么说也是他的亲外爷外婆。公公这次长了面子可够高兴了。”
江草儿问:“他带这么多东西,咱们中午饭咋做?”肯定不能照着之前商量的做了。
杨翠云把东西放下:“待会儿听婆婆的打算吧。”
屋子里,梁汉端端正正的坐着貌似恭敬实则左耳进右耳出的听着老爷子的思想再教育。
周老大拉拉杂杂的对梁汉进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