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向、攻击目标、攻击时间的选择上,在示形、佯动以及心理战的运用上,均已达到较高阶段。源于战争实践、又用于指导战争实践的中国古代军事学出现空前兴盛、繁荣局面。《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等兵书专著接连问世,从不同立场和角度论述各自的战争观及战略战术主张。特别是《墨子》之《备城门》十三篇,对守城战术、技术,如城防体系、障碍配系、侦察警戒、守城战具、兵力部署、攻守城战法等,均有具体的论述,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最系统的守城战术、技术专著,此后冷兵器时代的攻守城战法,基本上均源于此。

战争通史 '中国'秦汉时期战争综述

    秦和两汉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建立、巩固、发展和强盛时期。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郡县普遍征兵制的实行,大大提高了战争的潜力。有战略预备队性质的中央直辖军的建立;军队武器装备的改善,特别是钢铁兵器的广泛使用和后勤保障能力的提高;步骑兵取代笨重的车兵成为军队的主要兵种,以及水军的发展和大骑兵集团的建立等,使军队机动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大为加强。这时期的战争,较先秦规模更大。投入兵力多,作战地域宽广,持续时间长,更为激烈复杂。战略部署之巧妙,谋略运用之精采,选将用士之高明,大大超过先秦。军事谋略和战争指导艺术都达到很高水平。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后,为保卫边境和扩大疆土,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民族战争。时北方匈奴乘中原战乱,南下攻占了河南(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对秦构成严重威胁。三十二年,秦以将军蒙恬率30万人北击匈奴(参见秦攻匈奴之战),收复了河南。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一说今甘肃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及由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到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长1800里的直道,加强了秦对匈奴的防御能力。为向南扩疆拓土,令屠睢等率楼船士50万,采用多路分进合击的战法,南攻百越,占有今五岭以南广大地区。为运兵转饷,还在今广西兴安开凿了灵渠,使秦军由湘江经灵渠进至漓江,顺利进入岭南。

    秦王朝急政暴虐,阶级矛盾激化。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参见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战争),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由于领导人的骄傲和战略指导上的失误,起义军为秦少府章邯军击败,但各地起义军仍不断发展壮大。三年十二月,楚将项羽率军“破釜沉舟”,连续进攻,九战九捷,大败秦军于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参见巨鹿之战),并乘胜追击,军事压力配合政治攻势,迫降秦军主将章邯,取得灭秦战争决定性胜利。楚将刘邦率少数兵力乘隙西进,避实就虚,攻入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秦王朝灭亡(参见项羽、刘邦灭秦之战)。

    秦亡后,项羽、刘邦两大政治集团为争夺国家最高统治权,进行了楚汉战争。自汉王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汉军潜出故道(又称陈仓道,起今陕西宝鸡市东,西南出散关,至今凤县折东南入褒谷,出抵汉中)还定三秦起(参见刘邦还定三秦之战),到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汉军击灭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一说今河南鹿邑)止(参见垓下之战),双方投入兵力数十万,战火波及黄、淮流域20余郡。开始,项羽处于优势,取得多次作战胜利。但战略失误,终于失败。刘邦正确运用战略,在萧何、韩信、张良的辅佐下(特别是韩信,对战争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注意团结各种力量,争取民心,重视招贤纳士,选用人才;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后方,保障了兵源和补给。在作战指导上,战略进攻受挫时,适时转为积极防御。正面据险固守;两翼积极进攻,开辟南方和北方战场;袭扰敌后,断其粮道,不断削弱、疲惫楚军。待强弱易势,楚军被迫后撤时,转入战略追击,歼灭楚军主力,取得战争胜利,建立了汉王朝。史称西汉。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即帝位后,为巩固封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立即开始了翦灭异姓诸王的战争。是年十月,亲率大军平定了燕王臧荼,改立卢绾为燕王。从六年至十二年,又接连捕杀丁楚王韩信、梁王彭越,平定了韩王信、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维、代相陈稀等的叛乱。刘邦在削干异姓王后,大封同姓子弟为王。同姓王势力渐大,于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爆发以吴王濞为首的七王叛乱(参见汉平七国之乱)。太尉周亚夫以梁国据城阻敌,疲惫吴军,主力坚壁不战。待叛军兵疲粮尽撤军时,发起追击,迅速平定了叛乱。此后,诸侯王力量削弱,西汉政权日趋巩固。为保卫国土和开拓疆域,西汉与周边各民族特别是北方的匈奴,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参见西汉与匈奴的战争)。秦末汉初,聚居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匈奴建立了一个有30万骑兵的强国,经常南下掳掠。汉初,国库空虚,军力不足,无力与匈奴争锋,故对匈奴采取和亲和防御战略。武帝时,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政权稳定,特别是建立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全面反击。自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到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刘彻采取集中兵力,主动出击,各个歼敌的战略,组建大骑兵集团,以大纵深迂回、远程奔袭、连续突击等战法,在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将帅的领导下,先后取得河南之战、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的胜利,迫使匈奴远徙大漠以北苦寒地区。为巩固胜利,在河南、河西(今甘肃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等地区,设郡县,移民屯田,并修筑西起新疆,东到辽东长达2万里的长城。漠北之战后,西汉由于长期用兵,经济衰退,马匹不足,指挥失误和用人不当等原因,对匈奴反击连遭失败。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武帝暂停对匈奴用兵。匈奴亦因长期战争和内部倾轧,日渐衰耗,一时无力南下。后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附汉,北匈奴于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为西汉所灭。在西汉与匈奴战争中,西域(指今甘肃玉门关以西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汉武帝采取遣使通好和武力打击相结合的方针,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欲联络大月氏(游牧于今阿富汗西北)、乌孙(都赤谷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伊塞克湖东南)等国与汉夹击匈奴。目的虽未达到,但加强了与西域诸国的联系和往来。为清除匈奴在西域的势力,对亲匈奴的楼兰(都楼兰城,今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故城)、姑师(即车师,都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雅尔湖村西交河故城)等国发动进攻。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和三年,武帝集中兵力,先后两次进攻大宛(都贵山城,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卡散赛),大宛败降。西域诸国震恐,西汉进一步控制了西域。游牧于今甘肃和青海地区的羌族,常与匈奴联合攻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击河西匈奴,在河西设郡县,移民实边,切断了匈奴与羌的联系。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先零羌在匈奴支持下,合兵10万攻汉。西汉以将军李息等率军击败羌众,并置临羌(今青海湟源东南)、破羌(今青海乐都东南)两县,设护羌校尉以加强对羌人统治。宣帝刘洵时,先零羌联合诸种羌复叛,汉后将军赵充国采取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相结合的方略,集中兵力打击先零羌,对其余各种落实行瓦解和安抚,仅5个月即平定羌叛。战后,实行赵充国提出的“罢兵屯田”主张,巩固了西汉对西北地区的统治。西汉在对北方和西北用兵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南方、东南、西南地区的统治。秦亡,秦南海尉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汉初,臣伏西汉。元鼎五年,南越丞相吕嘉叛汉,武帝以路博德为伏波将军,率楼船兵10万分路进击番禺(今广东广州),吕嘉败。西汉在南越设南海(郡治番禺,今广东广州)等9郡。今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和南部、云南、贵州地区各族,汉时称西南夷。武帝时,修筑道路并遣使通好,以争取西南夷诸国附汉。对拒绝附汉的国家进行征讨。先后在西南地区设立犍为(郡治蜒道,今四川宜宾西南)、群柯(郡治故且兰县,在今贵州凯里西北)等郡。汉初,燕王卢绾叛乱被平定,燕人卫满率部众干余人渡浿水(今朝鲜清川江)逃入朝鲜,是为朝鲜王。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武帝以楼船将军杨仆、左将军荀彘分率水陆军两路进击朝鲜。因两军未能协同,一度作战不利。到三年,朝鲜始降。西汉以其地为郡县。

    西汉末,王莽篡汉,建立新朝,阶级矛盾激化,爆发了以绿林、赤眉为主的农民起义(参见绿林起义、赤眉起义)。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元年,公元23年)二月,绿林军推刘玄为帝,建立更始政权。更始军进至宛城(今河南南阳)时,王莽军42万南下,围更始军一部于昆阳(今河南叶县)。义军以昆阳守军牵制莽军,刘秀突围调援军连续突击莽军,内外配合,全歼莽军。取得决战胜利后,乘胜攻入长安,王莽政权亡(参见昆阳之战)。是年三月,刘秀受命统一河北(参见刘秀统一河北之战)。刘秀利用汉宗室的招牌和更始政权的声威,消灭了在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称帝的王郎,镇压、收编了铜马等起义军。二年冬,袭并了更始政权在河北的部队,力量逐渐壮大。时赤眉军因遭受更始政权排斥,也为解决粮食供给困难,分两路西攻长安。刘秀乘机西进,占领河东(郡治安邑,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三年六月,称帝于鄗(今河北柏乡北),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灭更始政权。十月,刘秀乘机占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并定为国都。二年,赤眉军粮尽,弃长安东归,刘秀占长安,控制了关中地区。三年二月,刘秀将饥困的赤眉军歼灭于崤底(即崤山,在今河南洛宁西北)(参见崤底之战)、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参见宜阳之战)。

    东汉王朝占有黄河南北相当今陕西、河南、山西、河北的大部地区,拥有优势兵力和较为雄厚的物质力量。但四面为诸多割据势力包围。刘秀采取“西和东攻”,先关东,后陇蜀,由近及远,集中力量各个击破的战略(参见东汉统一战争)。二年始,于五年之内逐次消灭了对东汉威胁最大的刘永、秦丰、张步、董宪、李宪等关东割据势力。尔后,进攻割据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肃通渭西)的隗嚣。八年春,奇袭战略要地略阳(今甘肃庄浪西南),诱隗嚣反击。待其疲惫时发起进攻,歼其主力。次年,平定陇西。十一年春,进攻益州(今四川和陕西汉中地区)的公孙述。汉军水陆并进,南北夹击,逆长江由三峡入蜀,主力沿江实施远距离迂回,次年围歼公孙述主力于成都(今属四川),消灭了最后一个割据政权,获得统一战争的胜利。

    东汉民族矛盾尖锐,民族战争频繁。其中,与羌族的战争,持续时间最长(参见东汉与羌的战争)。自中元元年(公元56年)起至东汉末,诸种羌对汉的攻掠和塞内羌众的反抗不曾间断。尽管东汉较羌实力雄厚,但由于对羌作战全无统一战略,许多官吏和将领腐化无能,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