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⒄ǎ烦剖V性煜萑敫罹荨⒒煺骄置妗:捍笏究战忌焙旱哿豸幼粤ⅲ缓航占呙稹:合喙蹶子谔硕辏319年)迁都长安,改国号赵;同年石勒亦于襄国(今河北邢台)建立羯族政权赵国。史称刘赵为前赵,石赵为后赵。石勒在咸和三年(328年)洛阳之战中,俘前赵帝,次年下长安,亡前赵。咸康三年(337年),辽东慕容皝建鲜卑族政权燕国,败后赵军,灭鲜卑宇文部逸豆归,两攻高丽,实力渐强。后赵石虎为帝时,梁犊领导东宫卫士l0余万起事反赵,在安定(今甘肃泾川北)、长安、洛阳数败赵军。石虎重用羌人姚弋仲、氐人苻洪镇压了梁犊军。羌、氐两武装集团由此渐强。石虎死,诸子争立,赵大将军冉闵乘机杀石氏族人,于永和七年(351年)建汉人政权魏国,后赵亡。但魏国于次年即被燕军击灭(参见前燕灭冉魏之战)。赵将苻健入据长安建氐族政权秦国,国势日强,太和五年(370年)灭燕,次年亡仇池,宁康元年(373年)又攻占汉中、巴蜀(今四川北部)及东晋梁(治今陕西汉中)、益二州,太元元年(376年)灭凉及代,统一了北方,形成秦与东晋南北对峙局面。北方统一前,各国致力于相互混战,对东晋威胁不大,东晋握有一定程度的战争主动权。平定大将军王敦、冠军将军苏峻叛乱(参见晋平苏峻之战)及击灭成汉政权后(参见晋灭成汉之战),曾多次进攻北方,胜负互见(参见晋攻前秦之战、晋攻前燕之战)。北方统一后(参见前秦灭前燕之战),符坚在战略形势尚未具备必胜条件下,于太元八年(383年)大举攻晋。又因屡胜而骄和指挥失误,在淝水之战惨败,秦国瓦解:三年之内,部将慕容垂、慕容泓、乞伏国仁,分别在中山(今河北定州)、长子(今属山西长治市)、苑川(今甘肃榆中东北)先后建立鲜卑族政权后燕、西燕及西秦;姚苌在长安建羌族政权后秦;远征西域、击降30余国的吕光,亦在东返途中,在姑臧(今甘肃武威)建氐族政权后凉;鲜卑拓跋部拓跋珪在牛川(今内蒙古锡拉木林河)流域建拓跋族政权北魏。从此,北方又陷入更严重的混战局面。太元十九年(394年),西燕、前秦被后燕、后秦消灭(参见后燕灭西燕之战)。次年,北魏军以击其惰归的作战指导,在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重创后燕军(参见参合陂之战),北魏势力进入中原。此后,至义熙三年(407年)的10余年中,又新建5个割据政权;秃发乌孤和慕容德,在乐都(今属青海)、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建鲜卑族政权南凉及南燕;李暠和冯跋,在敦煌(今属甘肃)、龙城(今辽宁朝阳)建汉族政权西凉及北燕;赫连勃勃在朔方(今内蒙古抗爱锦旗西北黄河南岸)建匈奴族政权夏国。东晋在淝水战后,夺取了徐、兖、青、司、豫、梁6州,暂时缓解了外来威胁,但王室内部不断内讧。孙恩、卢循领导农民军乘机起义(参见孙恩起义、卢循起义),进一步削弱丁司马氏的统治。桓玄袭江陵、攻建康,篡夺帝位;彭城内史刘裕等起兵反桓,在复舟山(今南京城区东北)等地连败桓玄(参见覆舟山之战),恢复了司马氏帝位(参见刘裕击桓玄之战),被擢为待中、车骑将军,控制朝政。义熙五年(409年),刘裕发动第一次北伐,击灭南燕(参见刘裕灭南燕之战),回师后,参与镇压卢循起义军,又在江陵之战中击灭荆州刺史刘毅。十二年第二次北伐,击灭后秦(参见刘裕灭后秦之战)。遂于元熙二年(420年)代晋称帝,建立宋国,东晋灭亡。此时北方的后凉、后燕、南凉已先后灭亡,仅存北魏、西凉、北凉、北燕、西秦及夏。东晋亡后不久,北方的西凉亡于北凉,西秦亡于夏。夏在被北魏歼灭主力后亡于吐谷浑。此时北魏日趋强大,攻柔然(参见魏攻柔然之战),败仇池,破吐谷浑,平西域各国。至元嘉十六年(439年),先后又击灭了北燕(参见北魏攻北燕之战)及北凉(参见北魏灭北凉之战),统一了北方(参见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形成与刘宋南北对峙局面,史称南北朝(参见南北朝战争)。双方多次互攻,北魏开始多以城池为攻击目标,在滑台(今河南滑县东)、悬瓠(今河南汝南)两次受挫后,改用越野挺进敌方纵深方针,充分发挥骑兵优势,一度进抵长江。三十年,宋刘劭杀父自立,导致一系列王室内讧之战。在此期间,许多镇将降于北魏,朝廷大权集于建业令、中领军萧道成之手。明三年(479年),萧道成杀帝自立,改国号齐,史称南齐。齐、魏间战争增多(参见齐与北魏的战争),20年间,仅用兵10万以上的作战即有5次,如寿阳之战、南阳之战等。齐中兴二年(502年),雍州史萧衍击灭齐帝萧宝卷,自立为帝,改国号梁。南北朝间战争仍在继续(参见梁与北魏的战争)。梁初20年,用兵数万以上的作战即有l0次,如钟离、义阳之战、钟离之战等。北魏迁都洛阳后,政趋腐败,反魏起义此起彼伏。仅魏宣武帝元恪在位15年(500—515年),即发生农民起义10次,不久又发生破六韩拔陵领导的六镇起义,莫折大提领导的关陇起义,葛荣等领导的河北起义和邢果领导的流民起义等。梁乘机于大通年间(527…—529年)派名将陈庆之攻魏(参见陈庆之攻北魏之战),占领了洛阳等30余城。但孤军深入,后援无继,在北魏军反击下,终被歼灭。北魏于永熙三年(534年)分裂为东,西魏,双方连年交战,其中著名战役,有出奇用诈、突袭致胜的潼关之战,设伏歼敌、以少胜多的沙苑之战和因敌设防、固守坚城的玉壁之战等。梁太清元年(547年),东魏叛将候景降梁,次年反,激战4年方平(参见侯景之乱)。在此期间,控制东魏的齐王高洋于武定八年(550年)废帝自立,改国号齐,史称北齐。同年,西魏宇文护亦废帝拥宇文觉立,改国号周,吏称北周。侯景乱后,梁国内讧:先有梁湘东王萧绎与宗室萧纪夺位之战,继有梁将陈霸先击王僧辩建康之战。陈霸先在肃清王僧辩残余势力及在建康大败北齐军后,于梁太平二年(557年)废帝自立,改国号陈。经短期恢复,联周攻齐,派部将吴明彻攻北齐,夺占了淮南。北周建国后,三次攻北齐均告失利,后乘北齐军淮南新败之机,连续发动三次大规模进攻,终于在建德六年(577年)击灭北齐,统一了北方。陈在齐亡后,继续北进,在彭城之战中败于北周军。北周军乘胜反攻,夺占了整个江淮地区,形成周、陈隔江相对局面。北周左大丞相杨坚专政,在武涉之战及成都之战消灭敌对势力后,大定元年(581年)废帝自立,改国号为隋。又经数年准备,北破突厥,继于开皇九年(589年)灭陈,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东晋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军阀混战开始,至隋统一中国的400年中,共发生较大的作战630余次。三国时期的军事统帅、将领及参谋人员,多为知识分子出身,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既精于治军用兵,又善于组织战役,兼备指挥、谋略才能,曹操、诸葛亮等军事家是其中的主要代表。所以三国战争呈现出斗智与斗力结合、政治与军事并重,以谋略制胜的突出特点。在“国家战略”上,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战略思想:重视建立稳固的战略基地,强调以政治、外交手段谋取有利的战略地位和力避两面作战。为扩大兵源,充实军粮,大量收编少数民族。如曹魏用乌桓,孙吴用山越,蜀汉用青羌等;实行世兵制、屯田制;注意修河渠,通粮道。因地理条件不同,曹魏以骑兵为主兵,孙吴以水军为主兵,蜀汉以步兵为主兵。在策略和战术运用上,已达于相当完善阶段:攻心、用间、伐交、示形,以及突袭、伏击、火攻、水攻等已普遍使用;地道战、攻坚战、山地战、江河作战,亦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火攻,三次战略性战役均为火攻制胜:官渡之战焚敌军粮,赤壁之战焚敌战船,夷陵之战焚敌营寨。又如水上作战,吴舰队不仅可进攻辽东实行近海作战,而且还远征夷州(今台湾)可进行外海作战。在军事科技方面也有所发展,出现了木牛流马、记里鼓车、指南车和快速连弩等。

    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政权,时兴时灭,虽称十六国,实际上还未计及冉魏、西燕、代、北魏,吐谷浑、柔然等政权。各政权统治者素质多与三国时不同,故在谋略运用方面不及三国。少数民族多为全民皆兵、骑兵为主,所建政权,为保持民族特点,多实行两种军事组织体系。随着战争发展,中原地区到处建起坞壁城堡,使骑兵难以攻坚,加之需扩充兵力,步兵渐多,但骑兵仍是主兵。少数民族本为轻装骑兵,采用机动战术。但在坞堡林立的中原,与用传统方阵战术的汉族军队作战,加之此时已有了马蹬,所以两种战法开始结合,出现了以密集方阵作战为主的重装骑兵,并出现了以掠夺人口、物资、摧毁敌方战争潜力的破坏战略。东晋仍沿袭魏晋兵制,部曲私兵更为发展。因位于江南,水军发达,不仅有了载乘2000人的连舫,并开始用指南针导航,还发明了接舷战时重型兵器拍竿。

    南北朝时期的谋略及战术运用,较十六国时期为多。如刘宋部将萧承之守济南,西魏将领王思政在弘农,均用“空城计”退敌;刘宋征南大将军檀道济以“唱筹量沙”摆脱北魏追军(参见宋攻魏河南之战);北魏在统万之战中,以示弱诱敌,使夏军脱离坚固城防工事,在野战中伏击歼敌;在攻柔然之战中,针对其“夏则散众放畜,秋肥乃聚”的特点,于夏季以轻骑兼程、突然袭击大败敌军等。北朝仍以重骑兵为主兵,但渐向轻骑兵方向发展,且步兵数量大增,并出现府兵制。由于争城略地成为战争主要目的,所以攻守城战术、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尖头木驴、飞梯、火车、孢车、撞车、蛤蟆车、登城车、勾堞车、行炉、布幔等成为常用战具。如玉壁之战,西魏大将军韦孝宽守玉壁,东魏军使用各种攻城战具及地道战,强攻50日,仍不能破。南朝仍以水军为主,战争多在江河上进行,故水军亦有所发展。舰队构成,有载重万斛(约500吨)的主力楼船,有装80桨的快速战船,有被复牛皮防卫的装甲战舰,有用以远战、装有孢车的舶舰和用以火攻的火船等。

战争通史 '中国'隋唐五代时期战争综述

    隋(581—618年)、唐(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和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时期。五代(907—960年)复又分裂。这时期的战争主要是:隋、唐、后周王朝的统一战争,与周边少数民族间的战争,平叛和削藩战争以及隋、唐末的农民起义战争。轻骑兵取代重甲骑兵。战略战术的运用更为成熟。少数民族优良战法与汉族传统战法相融合,使快速、突袭等机动战术有了明显发展。城池工程构筑和守城技术、战术均有提高和发展。府兵制的军事制度达于鼎盛。据史籍记载,这时期发明了火药,并开始应用于战争。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文帝杨坚代周建隋之初,南有陈朝,北有突厥,东北有高丽,西北有吐谷浑,在战略上处于被包围态势。他们不时攻掠隋边,有的还与隋内部反对势力结合,形势较为严峻。文帝为巩固政权,打破包围,并进而统一全国,采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