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举再灭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第一次攻宋,因东京留守宗泽坚守东京,黄河北又有大量抗金军民,不敢深入(参见东京之战)。二年二次攻宋,进至长江,因缺乏渡江准备撤军。赵构由扬州退至临安(今杭州),准备放弃中原,退守长江。三年三次攻宋,因预有准备,迅速渡过长江,下建康(今南京),破临安,占明州(治今浙江宁波南),至昌国(今浙江定海),赵构乘船逃至海上。金军孤军深入,处处受敌,难以持久,退军长江时,被浙西制置使韩世忠重创于黄天荡(今南京东北),几被全歼(参见黄天荡之战)。金军三次攻宋均未能消灭宋军主力,且损失甚大,遂改变战略部署为东守西攻,正面取守势,利用降官刘豫在中原建立傀儡政权齐国,使其对抗两淮宋军,作为缓冲区,集中兵力进攻川、陕。企图打开蜀口,夺取两川(今四川)控制长江上游,以便尔后顺流东下,略取江南。战争重点遂由江淮移至川、陕。宋对此已有预见,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先发制人,发动进攻,但在富平(今陕西富平北)被金将完颜娄室击败,金军损失亦大(参见富平之战)。绍兴元年至四年(1131—1134年),金军在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参见和尚原之战)、饶凤关(今陕西石泉西北)(参见饶凤关之战)、仙人关(今甘肃徽县东南)(参见仙人关之战)等地遭秦风路经略使吴玠军顽强抗击,大败而归。金军重点进攻西翼失败。此时,南宋政局已渐稳定,于是整饬军备,建立了川陕、荆湖及江淮三个战区,分兵防守,互相支援。而金军“南犯淮,西犯蜀,生还者少”(《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43),战略形势开始转变。四年,名将岳飞率军攻刘豫,收复了襄阳(今属湖北襄樊)及所属六郡,获宋金战争以来反攻作战的第一次胜利(参见岳飞收复襄阳六郡之战)。当年秋,金、齐联合攻宋,东在承州(治今江苏高邮),西在庐州(今合肥),分别为韩世忠、岳飞军击败,又值金太宗完颜晟病危,金全线撤退,淮南地为宋收复。此际宋军已具有组织局部攻势作战之能力。六年,宋军攻齐,收复了商、虢(今陕西商县、河南卢氏)二州。刘豫求援遭金拒绝,征30万人攻宋失败。七年,金熙宗完颜亶废刘豫取消齐政仪。九年,在权相秦桧等活动下宋金议和,宋向金称臣纳贡,金归还刘豫原辖陕豫地区。但当年金发生政变,完颜宗弼消灭主和派挞懒(即完颜昌)等,败盟攻宋,复占陕豫,并继续进军淮南。新任东京副留守刘锜、知府陈规在顺昌(今安徽阜阳)击退宗弼(参见顺昌之战);金将撒离喝部在陕西扶风等地亦连续受挫;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岳飞则率军由襄、鄂进军中原,连克颍昌、陈州、郑州(今河南许昌、淮阳、郑州)及洛阳等地。宗弼企图扭转不利形势,乘岳飞军分兵略地之机,率精骑奔袭岳飞所在郾城(今属河南),被岳飞军击退(参见郾城之战),再攻颍昌,又被歼过半。岳飞乘胜追击。当先头部队进至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县西南)时,岳飞渗入金军后方之游击军,已与各地抗金民众联合,发展至40万,形势对宋极为有利。岳飞上表请求全线反攻,而赵构却下令全线撤军。韩世忠、张浚先撤,岳飞军形成孤军突出,又接连收到12道命令班师的金字牌,被迫退军,收复之中原各州,复为金有。为防止岳飞主战破坏和议,于十一年以“莫须有”罪名将其处死。当年签订了“绍兴和议”,宋仍向金称臣纳贡,双方以淮水及大散关(今宝鸡西南)为界,割唐(今河南唐河)、邓(今屑河南)二州及商、秦(治今甘肃天水市)之半予金。此时金军精锐几乎丧失殆尽,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进攻,双方形成相对均势,和平对峙20年。金海陵王完颜亮政变即位后,于三十一年四路攻宋,大败于胶西(今山东胶县)陈家岛(一说唐岛)及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等地(参见陈家岛海战、采石之战),海陵王亦为部将杀死。三十二年,宋高宗禅位于太子赵眘(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宋军攻金,败于符离集(今安徽宿州)。次年宋金再订和约:将君臣关系改为叔侄关系,岁币减少10万。双方又维持和平30年。开禧二年(1206年),宋平章军国事韩侘胄率军大举攻金,遭反击后全线溃退(韩侂胄攻金之战参见)。宋金重订和约,年增岁币10万。
此时,铁木真已统一蒙古各部(参见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战),自称成吉思汗,建蒙古国。金战略部署南重北轻,主要兵力备宋,认为凭借所筑界壕即可遏止蒙古军南进。成吉思汗乘宋金作战、无暇北顾之机,连攻西夏,迫其求和,解侧翼威胁后,于蒙(元)太祖六年(1211年)开始攻金(参见蒙金战争)。五年内连续攻占西京(今山西大同)、中都(今北京)(参见中都之战)、北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北大明城)(参见中都之战),并在野狐岭(今河北万全西北)大败金军主力。金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十二年,成吉思汗率主力西征(参见蒙古第一次西征),留一部兵力由太师木华黎指挥继续攻金。西征蒙军转战8年,灭花剌子模(今中亚阿富汗、伊朗等地),攻入斡罗思(今俄罗斯)后返回。在此期间,金重点防守秦陇及河南,木华黎亦改变以破坏敌方战争潜力为目的的方针,逐步蚕食南进,派军戍守既占地区,已控制了山东、河北及山西北部。二十二年灭西夏(参见蒙古灭西夏之战),成吉思汗病死军中。太宗窝阔台依成吉思汗遗命,令拖雷率军避开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强行假道南宋,迂回至金军后方,窝阔台自率主力渡河南下与拖雷会师,在三峰山(今河南禹县西南)歼灭金军大部,进围南京(参见三峰山之战)。金哀宗完颜守绪先逃归德(今河南商丘县南),再逃蔡州(今河南汝南)。宋理宗赵昀拒绝金求和,应蒙古约,派军联合攻金。太宗六年(1234年)初,蔡州破,哀宗自杀,金亡(参见蔡州之战)。
金亡后,宋理宗乘蒙军北撤,派军收复三京(西京洛阳、东京开封、南京商丘南)。蒙军反击,宋军失败(参见蒙宋战争)。为防御蒙军,宋沿袭抗金部署,沿淮水至利州(今四川广元),建三战区,分别控制扬州、襄樊、蜀口三战略要点,以长江为第二防线,控精锐部队于建康为战略机动部队。窝阔台令部将拔都二次西征(参见蒙古第二次西征),唐古东攻高丽,自己指挥军队,采用广正面、大纵深的掠夺破坏和迂回包围战略,三路攻宋,重点置于川陕(参见窝阔台攻宋之战)。东、中路受挫,西路破成都。十三年窝阔台死,蒙军大规模攻宋作战暂停.二次西征军亦在进至孛烈儿(今波兰)后返回。宋将余玠、孟珙等乘机在四川依江据山修建丁以钧鱼城(今四川合川东)为中心的山城防御体系(参见余玠防蜀之战)。宪宗蒙哥改全面进攻为“绕道西南,攻其腹背”战略(参见蒙哥攻宋之战),命宗王忽必烈进军大理国(辖今云南及四川西南部)。同时又令拖雷第六子旭烈兀三次西征(参见蒙古第三次西征之战)。宪宗四年(1254年)蒙灭大理(参见忽必灭大理之战)。七至九年,再次大举攻宋:蒙哥自率主力攻蜀,一部兵力攻襄樊。两路均遭顽强抗击。蒙哥在钓鱼城负伤死,蒙军全线撤退(参见钓鱼城之战)。宋蒙形成相持。西征军击降木剌夷(今伊朗境)、报达(今巴格达)。蒙古内部展开争位之战(参见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战)。元世祖忽必烈平定反对势力后,攻蜀仍无进展。于是改变战略主要方向,实施中间突破,“先攻襄阳,撤其捍蔽”(参见忽必烈灭宋之战)。因襄樊防守坚固,对其采用围困战法。至元八年(1264年),蒙古改国号为元。十年,襄樊被元军攻占(参见襄樊之战)。次年,元军浮汉入江,连破郢、鄂(今湖北钟祥、武汉武昌)及建康、扬州,元军统帅伯颜先后在阳逻堡(今武汉东)(参见鄂州之战)、丁家洲(今安徽铜陵北长江中)(参见丁家洲之战)、焦山(今江苏镇江东)(参见焦山之战)歼灭宋军主力,形势急转直下,十三年南宋朝廷投降。十六年,元军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歼灭最后一支残存宋军,礼部侍郎陆秀夫背小皇帝赵昺投海,南宋亡(参见厓山海战)。元朝统一中国。
元灭南宋后,诸王乃颜、哈丹等叛,经几十年的断续作战,方完全平定(参见元灭纳颜之战、元平海都之战)。十一年至十八年,元军曾两次进攻日本,均告失败(参见元第一次攻日本之战、元第二次攻日本之战)。十九年至二十九年间,还曾进攻安南、缅国、占城(今越南南部)、瓜哇,皆在遭受损失后撤军(参见元攻占城之战、元第一次攻安南之战、元第二次攻安南之战)。元末爆发的红巾军农民起义,给元王朝以沉重打击(参见元末农民起义)。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元朝为明所灭。此前,曾发生数百次农民起义,如金的、八字军抗金起义、红袄巾抗金起义、德寿起义,宋的方腊起义、范汝为起义、钟相、杨幺起义,元的陈吊眼起义、钟明亮起义等,但先后均被镇压。
点评:北宋建国至元灭的409年中,共发生较大的作战750余次。步兵抗击骑兵,成为这时期的主要作战形式。骑兵的分进合击、迂回包围、穿插渗透、闪击奔袭以及连续突击、跟踪穷追等,成为常用战法。辽军以轻装骑兵为主,尚带有草原骑兵作战特色,对设防坚城常分兵抄截,避免强攻,使其孤立无援;对野战敌阵,则在切断其援军及后方交通后,进行机动进攻,“敌阵不动,亦不力战”,“俟退而乘之”(《辽史·兵卫志》)。西夏惯于步骑协同,以重甲骑兵组成中原传统方阵,称“铁骑”(铁鹞子)。“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宋史·夏国传下》)。金军在建国初期尚保留草原骑兵习惯,与南宋作战时,有所发展。为提高进攻速度,增加突击力量,以多梯队逐次进入战斗,“更进迭退”,并强调队形严整。决战时,先以两翼轻骑(拐子马)进行包围,再以亲军组成的重甲骑兵(铁浮屠)由正面投入战斗,实施中间突破。但在指导思想上,歼敌有生力量的企图不强。蒙古骑兵在成吉思汗时,战略战术均发展至空前高度:主张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每战仅攻一、二要害目标,避免两面作战,力求全歼敌人。为此,强调迂回包围和追击。创造了广正面进攻战法,以一基本战略单位——土绵(万户)为一路,多路并进,正面有时竟达数百里。既便于侧击、包围敌人,又使敌人难以包围自己。还首创疏散与密集队形结合,诱敌进攻、合击歼之的“拉瓦战法”(亦称口袋战术),即在广正面上,部署小分队组成的疏散弧形队形于前,把密集队形的主力控制于侧、后;以小分队轮番射箭或冲击,激敌进攻,尔后以主力投入战斗,两翼小分队迅速合为密集队形,由两侧或敌后进行向心突击。还千方调动敌人,力求在运动中以闪击、突袭歼灭敌人,以充分发挥骑兵大兵团的特长和优势。对设防城寨,先破坏面,再夺点,以烧杀摧毁城寨四周乡镇,使城寨变为孤立死城,再迫其投降。如不降,则以火攻、水攻、地道及集中砲兵轰击等战法强攻,或进行围困。此外,设伏诱敌,围三缺一等,亦为其惯用战术。窝阔台、蒙哥等,对集中兵力,运动歼敌等原则运用欠佳。更由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