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剑桥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史-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或者是地方指挥官想对陈显示他们的重要性。但是,军队通常不会
这么做。军队是从上到下指挥系统十分严密的组织。如果真的发生
了此类竭力显示自己克尽职守的事情,考虑到它给中国带来的可怕
后果,那么有关的当事人肯定会被立即解除职务。但是,就我们所
知,没有人因此而被解除职务。
  更具说服力的解释也许在国内的政治斗争方面。最大的可能性
是,北京的派系斗争非常激烈,某些派系意识到他们实际上是在为
生存而战,因而采取了极端措施。1969年初,中国有许多派系在争
夺权力,中央文革小组的理论家,周恩来手下的政府官员,林彪领
导的军队,尚存的群众革命组织和——借不停顿的动乱来提高自己
权威——毛泽东。然而,有动机、有权力、有指挥系统下达伏击苏
联军队的命令的只有毛泽东和林彪2人。江青及其追随者缺乏指挥
系统,周恩来不会那么傻,会认为中国能采取这种大胆的行动而不
受到任何惩罚。
  林彪确实有许多理由加强自己的权力。他是毛泽东选定的接班
人,但他尚未获得能够帮助他度过继承权力后的危险期的那种支持。
另外,他不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树敌不少,而且未能使大家(毛泽
东除外)相信他是合适的接班人。在应该由军队还是由政府在文化
大革命的新阶段(始于1968年9月1日)中控制全国一事上,林、
周之间显然存在严重分歧。林也许觉得外国的威胁会给继续实行军
管提供更充分的理由。这样,他长期掌权的可能性就增大了。中国
问题学者可以找出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这种可能性,特别是考虑到随
后的权力斗争导致了1971年下半年林彪的死亡。①
  第二种可能性是,领导层(毛、林、周、江青)一致认为有必
要以边界冲突来转移民众对国内紧张局势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战争
恐慌和由此激发的民族主义情绪,可能会使领导层得以完成基于意
识形态观念制定的重建中国的长远规划。这些规划是以前制定的,
但被行政官僚们破坏了。显然,到1968年底或1969年初,有些人
希望改变文化大革命的进程,恢复社会秩序。另一些人则想继续发
展文化大革命的所谓“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据说它能保证中国
永远摆脱“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这两派人之间显然存在严重分
歧,且相持不下。如果我们假定毛、林和江青赞成走后一条路(周
会被迫追随),那么他们可能会认为采取一次惊人的突然行动才是
打破僵局的最好办法。让苏联人血洒疆场会使大众情绪高昂,还可
克服政府官员的拖拉作风。这当然有前提条件:苏联的确是个纸老
虎,换句话说,即莫斯科的反应是有限度的。如果俄国人反应强烈,
其行径可以被当作证明社会帝国主义的可怕本质——一个国家全面
复辟资本主义后会发生什么——的最生动的例子。
  最后一个方面是北京外交政策的动机。第一(也是最重要的),
1968年8月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入侵,克里姆林宫对勃列日涅夫
主义的宣扬,贝加尔湖以东红军力量的加强和苏联边界巡逻兵的挑
衅行为,都使中国人大为惊恐。毛和其他领导人也许认为他们别无
选择,只能尽早采取行动,给俄国人迎头一击,警告他们不要继续
进行军事冒险。中国人不得不冒苏联军事报复的风险,因为俄国的
坦克无论如何都能迅速集结在中苏边界。
  第二(与第一点密切相关),每当中国共产党发觉敌人的优势
兵力即将发动进攻时,其应对策略(这是从上海、江西和延安时期
的痛苦经验中总结出来的)都是:在他们自选的时间和地点先发制
人,不但能使敌人措手不及,甚至可能完全阻止敌人前来进犯。这
就是珍宝岛冲突的由来。①
  第三,毛也许担心,尽管他让中国人民了解了以修正主义为基
础的社会帝国主义的种种罪恶,但仍需采取一些补充措施,因为修
正主义的毒素依然没有根绝,依然存在于中国的政治肌体中,为防
止其蔓延,还需要打预防针。这样,中国人民才会永不再受“资产
阶级修正主义路线”的诱惑。制造珍宝岛事件是为了在中苏之间播
下不和的种子。
  最具说服力的解释也许是上述三种动机(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和政治斗争方面的两种动机的综合。后两种动机也是相互关联的,
并可作为前三种动机的旁证。而且,这两个方面都还有另外的证据。
就国内而言,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领导层对如何回应苏联的威胁进行
过争论。在此之前有过多次争论(最后一次是前文述及的1965年的
“战略之争”),其中确实有过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它表明各派之
间在这个问题和其他更广泛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布拉格事件后再未
发生争论,表明领导层的意见比较一致。这也许意味着各派之间的
分歧尚不尖锐,也许意味着(这一点更有可能)所有的人都认识到
了外来威胁的严重性,意识到如果俄国人发动进攻,文化大革命甚
至中共的统治都有可能被推翻。
  就外交方面而言,北京虽然认为苏联的威胁非常严重,中国应
该寻求其他外国的援助。不论这对中国某些领导人如何难以置信,
当时中国所能求助的国家确实唯有美国。所以,从1968年晚秋开始,
中国谨慎地对1965年以来约翰逊政府经常发出的信号作出了试探性
的回应。其中最重要的是,北京停止了对华盛顿的口诛笔伐,并建
议恢复华沙谈判。①1969年3月以前,中美会谈没有取得较大进展。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不认为中国应该利用另一个核超级大国的利益
和政策手段来求得对付俄国人的安全保障。
  这样,中国的外交政策在这个阶段结束时又回到了开始时的状
态。中国的国内政治和外交政策又紧紧地缠绕在一起。中国深深地
卷入了苏美纷争,其政策取决于美苏两国的力量消长。当然,这一
点是几年之后才变得十分明显的。在这期间,中国因侵犯苏联和违
背本国的利益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它失去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外
交政策方面暂时获得的行动自由(不管这种自由究竟有多大)。毛
的首要目标是继续进行文化大革命,但其革命性因毫无意义的反苏
示威和大挖防空洞的活动而消逝了。
 
缓和边界危机,1969年
 
  从第二次珍宝岛冲突开始,苏联采用了向中国实行压力外交的
新策略。这个策略把外交和军事压力结合在一起,旨在使中国明白,
苏联不但愿意谈判边界问题,而且希望以边界争端的解决为契机全
面改善两国关系。这样一来,边界地区的压力就有了双重目的:一
是解决苏中关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二是与北京一起就解决意识形
态和国家利益方面的分歧进行“会谈”。克里姆林宫认定边界争端
的“成功解决”(边界会谈将导致一个谈判解决)是值得全力争取
的,纵然这可能会使其它方面在短期内停顿不前。
  苏联人冒险采用了压力外交的策略。外交活动与惩罚性的军事
行动以及制造中国将会遭受更惨重损失的威胁并举。他们还认为有
必要加强其在整个苏联—蒙古—中国边界线上的军事力量,以支持
新发起的政治军事攻势,防止第一次珍宝岛事件的重演。克里姆林
宫试图通过常规部队的绝对优势控制地区局势,通过各兵种部队(包
括核武器在内)的绝对优势控制战略局势。这意味着反华的大规模
升级。这必然打乱苏联的经济秩序,把北京推向西方。当时,为了
维护苏联边界的安全,莫斯科抱有投机心理,认为它可以应付中国
的任何长期性反应以及任何短期性的反苏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现
在看来,这是一次得不偿失的冒险。苏联的边界安全虽然得到了保
障,但付出的代价太大:①引起了中国的担心和敌视;②促使中国
下决心实现经济和军事的现代化,以便与苏联相抗衡;③难以实现
签订边界条约的目标;④导致了以美国和中国为首的世界上其他所
有强国结成反苏联盟的危险。
  如果没有更确切的资料,对这些军事冲突的严重程度以及它们
(作为边界谈判和中苏关系的压力手段或指示器)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们是不可能得出站得住脚的结论的。不过,从1969年3月的冲突
到9月11日周恩来和柯西金在北京的会晤,苏联显然一直在利用边
界冲突作为向北京施加压力的一种手段,以求恢复1964年末中断的
边界谈判。自9月会晤和10月20日谈判恢复之后,双方对发生事
件的公开报道大体上能反映出谈判进入了哪个阶段,而事件发生的
次数、地点和规模则能反映出谈判的进展情况。即使在双方都不公
开承认发生了边界事件的时候,双方仍在利用军事冲突来试探对方
的防卫能力和加强己方在谈判中的地位。
  1969年3月以后的边界事件可分为两类:周恩来和柯西金会晤
之前发生的为一类,会晤之后发生的为另一类。1969年3月珍宝岛
事件发生后不久,苏联即发起了一场反华运动,并输以暗示要进行
核攻击,要给中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场运动在8月末达到了高
潮。双方公开承认的冲突发生在6月10—11日,7月8日和22日,
以及8月13日。①两国政府还指责对方在4月到7月间挑起了另外
数十次冲突事件。②
  公开报道的沿着边界发生事件的地点相当分散:有些在乌苏里
江爆发3月冲突的地方;有些在黑龙江中的岛屿上;有些在中蒙边
界,而更多的则在新疆和哈萨克斯坦交界的地区,距中国的核实验
基地罗布泊和历史上两国间的入侵路线准噶尔山口不远。鉴于中国
军队专注于国内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和行政管理事务,鉴于苏联在战
略上占有优势,鉴于苏联曾暗示,如果中国拒绝恢复边界谈判,它
将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所以很难想象这些冲突是中国首先挑起的。
在某些时候,不排除有中国军队先发制人以防苏联发动进攻的情况。
③但这绝非中国整体战略的一个部分,因为中国的实力相对而言比较
弱。相反,我们应该看到,1969年9月11日以前是莫斯科使用政治、
军事和宣传手段,迫使中国恢复边界谈判,并教训中国人不要再重
演珍宝岛冲突之类的惊人事件的典型时期。
  因此,苏联在采取这些军事行动的同时,还向中国发出了一系
列照会,表明了它在边界问题上的立场,还建议通过签订一项边界
新条约一举解决所有分歧。莫斯科对中国人根据自己的历史观或思
想观提出的诘问避不作答,却始终以军事行动配合外交照会。苏联
在3月29日的声明中曾要求恢复谈判,①4月11日又重申了一次。②
早在3月21日,苏联总理柯西金就曾打电话给中国领导人,但林彪
拒绝与他通话。③中国领导人显然担心,如不同意恢复谈判,苏联必
会采取进一步的军事行动,所以他们拒不与苏联直接对话。苏联人
继续挑起边界事端,欲迫使中国人坐到谈判桌边,同时试探中国人
的反应。4月1—24日,中共召开了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毛当时指
定的接班人林彪在会上说,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