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剑桥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史-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①谢列平说:“中国人对解决边界问题的态度看上去是积极的”
以及“我们希望谈判……得以恢复”。这表明中国人尚未接受苏联
的建议,甚至在9月30日尚未给予莫斯科正式的答复。据驻莫斯科
的外交官报告,北京甚至在10月1日的国庆节之后仍未作出答复。

  这时轮到中国人在不失面子的情况下作出必要的让步以恢复谈
判了。他们分别于9月18日和10月6日向俄国人递交了正式信件
(在此期间,苏联显然作过答复,但内容一直未披露),③最后又于
10月7日和8日公开发表了重要声明。在10月7日的声明中,中国
宣布两国政府已同意恢复1964年中断的边界谈判。声明还说,中苏
两国将在北京举行副部长级谈判(高于莫斯科最初提出的谈判级
别)。声明还明确指出,双方在领土问题上的分歧是由俄国或苏联
违背“不平等”条约的规定进一步侵占中国领土所造成的。对此,
1964年中苏边界谈判时交换的中国地图上(未公开出版)有详细的
标示。10月8日的声明驳斥了苏联6月13日的照会。④不过,在声
明的最后,中国提出了解决边界问题的五项原则。这些原则确立了
北京在即将举行的谈判中所持的立场。就其实质而言,前三项原则
与上文述及的中国政府在5月24日的声明中提出的条件是一致的。
后两项原则重复了柯西金9月建议的许多内容。这首次表明,中国
人愿意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不过,这些原
则也显现出了中苏之间的两点重要分歧。
  第一,中国人想以重新划定两国边界全部走向的新条约代替过
去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这与他们在1964年的立场没有区别,但
与苏联的建议相去甚远。苏联建议对现有边界作更精确的划分,但
不同意在新条约签订之前取消所有旧条约并承认其“不平等”的性
质。第二,中国重申了原来的主张:为全面解决边界问题,双方都
撤出一切有争议的地区,如中国人所说的俄国人违反“不平等”条
约而占据的那些地区。苏联人显然不可能同意这个条件,因为它威
胁到了伯力和其它重要地区的安全。
  然而,苏联对中国的声明作出了积极的反应。1969年 10月 20
日,谈判终于开始了。这样,在珍宝岛事件发生六个月之后,两国
又同意——主要是由于苏联的压力——和平解决边界问题了。对中
国来说,谈判的恢复至少可以部分地减轻苏联的军事压力。现在看
来,1969年北京显然根本不打算达成任何妥协性的协议,即不符合
它所阐述过的诸项“原则”的协议。参加谈判的苏联代表团于10月
19日抵达北京,团长是外交部副部长库兹涅佐夫,另有成员七名。
中国代表团以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为首,也另有成员七名。① 

   

 
 
① 鲁宾逊:“中苏边界争端”,第1177—1183页。  
① 弗农阿斯帕图里安:“七十年代的苏联、美国和中国”,《概览》第19卷,第2期(1973
年春季号),第103—122页;威廉E。格里菲思编:《世界与大国三角关系》;迈克尔塔
图:《大国三角关系:华盛顿、莫斯科和北京》;罗纳德J亚利姆:“三极与世界政治”,
《世界事务年鉴》第28卷,第23—42期;托马斯W。鲁宾逊:“缓和与中苏美三角关系”,
见德拉W。谢尔登编:《缓和面面观》,第50—83页;托马斯W。鲁宾逊:“战略三角关系
中的美国政策”,见理查德A。梅兰森编:《既非冷战也非缓和?》,第112—133页。  
② 安泰顺(音):《中苏领土争端》。  
③ 同上,第58—90页。  
① 鲁宾逊:“中苏边界争端”,第1181—1183页。  
② 新华社消息,1969年3月3日;《人民日报》,1969年3月4日;新华社关于边界冲突
的纪录片的报道,1969年4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1969年5月24日,1969
年5月24日新华社电讯,见外国广播信息处:《中国动态》,1969年5月26日,A1…10;《打
倒新沙皇!》,《人民日报》1969年3月3日,见《中国大陆报刊概览》,第4373期(1969
年3月11日),第17—19页。  
① 鲁宾逊:“中苏边界争端”,第1183—1185页。  
② 哈里格尔曼:《苏联在远东的军事集结和反华冒险》,第12—15页。中国人显然知道
苏联在集结军队,还因此指责了莫斯科,参阅鲁宾逊:“中苏边界争端”,第1185—1187页。  
③ 《联合出版物研究署》第36期,第136页;《国际共产主义译丛》第852期(1966年6
月23日),第13—14页。  
④ 江一山:“共产党中国的军事(1968)”,《祖国》第59期(1969年2月),第20—36页。  
⑤ 鲁宾逊:“中苏边界争端”,第 1187—1189页。  
① 鲁宾逊:“中苏边界争端”,第1189—1190页。  
① 此处参考了鲁宾逊“中苏边界争端”第1190—1194页及所引用的有关材料。  
① 关于林彪失败和死亡的文字材料虽然很多,但有许多是不可信的。这些资料还充满矛盾,
使用的时候应特别注意甄别,参阅姚明乐:《林彪的密谋与死亡》。这本书基本上是伪造的。
较为可信的是高英茂:《林彪事件:权力政治和军事政变》。另可参阅鲁宾逊:《林彪的政治
军事生涯,第二部(1950—1971)》。  
① 威廉W。惠特森:《中国的高层指挥:共产党军事政治史(1927—1971)》第11章,“战
略与战术”。  
① 托马斯M。戈特利布:《中国外交政策的不同派系与战略三角关系的起源》。  
① 6月10—11日的事件,见新华社消息,1969年6月11日;《纽约时报》,1969年6月
12日;《真理报》,1969年6月12日;7月8日的事件,见新华社消息,7月8日;《纽约
时报》,7月8日;《真理报》,7月8日;莫斯科广播电台消息,7月10日;外国广播信息
处:《苏联动态》,7月14日,A30…32;7月20日的事件,见《真理报》,9月11日;8月
13日的事件,见《真理报》,8月13日;《纽约时报》,8月14,15,16日;《基督教科学
箴言报》,1969年8月14日;《苏联动态》,8月15日,A1…4;《消息报》及苏联其他报刊,
8月16日;《苏联动态》,1974年2月28日,C2…3。  
② 《中国大陆报刊概览》,第4435期(1969年6月12日),第24页;新华社消息,1969
年8月19日;《纽约时报》,1969年9月9日。  
③ 中共军队历来把先发制人的进攻当作一种实用战术(而不是总体战略)来加以运用,参
阅惠特森:《中国的高层指挥》。  
① 塔斯社消息,《真理报》,《消息报》,1969年3月30日(译文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
1969年4月16日,第3—5页;《苏联动态》,1969年4月1日。  
② 《苏联动态》, 1969年4月14日。  
③ 林彪:“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周报》,第18期(1969年
4月30日),第33页。  
④ 同上。  
⑤ 《真理报》,1969年5月3日;《消息报》,1969年5月5日(译文见《当代苏联报刊文
摘》,1969年5月21日,第22页)。  
⑥ 《中国动态》,1969年5月12日;《中国大陆报刊概览》第4417期(1969年5月16日),
第21—22页。中国的照会指责苏联上年未参加会谈,认为中国这次同意参加新一轮会谈是
作了宽宏大量的让步。  
⑦ 《苏联动态》,1969年5月23日。中国人于6月6日作了答复,见《中国动态》,6月
9日;《中国大陆报刊概览》第4436期(1969年6月13日),第22—23页。  
① 《苏联动态》,1969年7月14日;《纽约时报》,1969年7月14日。  
② 《纽约时报》,8月9日,(苏联的声明);8月12日(中国的声明)。  
③ 这次会议的讲话和文件的译文,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69年7月2,9,16,23,
30日;《苏联动态》,1969年6月18日。勃列日涅夫的重要讲话,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
1969年7月2日,第3—17页;讲话摘要,见《纽约时报》,1969年6月8日。  
① 《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69年7月2日,第12页。  
② 《真理报》,《消息报》,1969年6月18日,第1—4版。译文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
1969年8月6日,第14—24页;《苏联动态》,1969年6月18日。  
③ 《共产党人》第11期(1969年7月),第3—16页(引文在第4页)。(译文见《当代
苏联报刊文摘》,1969年9月3日,第3—8页)。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1969年5月24日,见《中国动态》,1969年5月26日;
《中国大陆报刊概览》,第4426期(1969年5月29日),第23—36页。  
① 《真理报》,1969年6月14日(译文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69年7月9日,第9
—13页)。这是苏联回复中国5月2日的声明和6月6日的抗议(《中国动态》,1969年6
月9日)的一份照会。  
① 信守公约原则是“有义务执行公约的国际法原则”,意指签约各方必须守信履约。与之
相对的是情势不变原则。国际法中的这个原则是指,当事人只有在“情势不变”,即环境无
实质性变化的情况下才守信履约。  
① 《纽约时报》,1969年9月12、13日。  
② 同上。显然,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人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充当了调解人。罗总理扬杰
奥尔盖毛雷尔奉命参加了胡志明的葬礼,然后前往北京,在柯西金抵达北京前数小时会
晤了周恩来。  
③ 《世界报》(巴黎),1974年11月10—11日。后来,周恩来讲了他对机场会晤的意义
的理解(双方未签署文字协议)。在周看来,双方达成了如下共识:〈1〉在通过谈判彻底解
决边界争端之前,维持边界地区的现状;〈2〉双方尽量避免进一步的武装冲突,并撤走边
界线附近的军队;〈3〉双方通过协商“重新划定边界线”,周认为“这个问题不难解决”,
见《纽约时报》,1973年11月24日(周与C。L。舒尔茨伯格的会谈);《共同社消息》,1973
年1月28日(周与日本众议院议员的会谈)。关于机场谅解的执行,周和柯西金的看法不
伺。第一,周认为,只有在其他方面的问题都得到重视之后,谈判才能够开始并持续下去,
才能最终获得结果。第二,双方对“现状”一词的解释不同。柯西金认为“现状”指的是
双方都不再侵犯边界,而周认为它不但指不侵犯边界,而且意味着边界地区的军事平衡不
发生重大变化。第三,双方在非军事区的问题上存在分歧。柯西金显然认为它指的是双方
军队均撤出某些已发生冲突或可能会发生冲突的地段。周(可能知道柯西金的解释,也可
能不知道)认为它指的仅是苏联军队撤出那些有争议的地区,即中国提出主权要求的那些
苏联领土。这些分歧是双方难以达成协议的重要原因。  
① 《纽约时报》,1969年9月17日。  
② 同上,1969年9月19日。  
③ 1969年9月25日的《纽约时报》报道了美国共产党领导人格斯霍尔由河内返国途中
拜会勃列日涅夫的情况。勃列日涅夫告诉霍尔,柯西金向周恩来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
其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