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剑桥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史-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2—23页,1973年6月2日,第14—15页;《远东经济评论》,1975年3月26日,第5页。  
④ 《纽约时报》1969年7月6日,11月30日;《远东经济评论》,1971年1月16日,第46—47页;《中
国动态》,1974年5月23日,K1—7;《每日电讯报》1974年7月15日;《中国动态》,1974年8月5日,
K1、L1;《远东经济评论》,1974年11月29日,第30—32页;《中国动态》,1975年2月2日,第61—62
页。  
⑤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2年11月16日;《纽约时报》1969年11月21日,12月28日;《远东经济
评论》,1969年12月4日,第485—486页,1970年1月22日,第4页;《纽约时报》,1971年1月4日,
6月5日;《远东经济评论》,1973年4月9日。  
① 《纽约时报》1970年6月21日,7月5日、20日;布拉德舍:“蒙古的苏联化”;1972年1月22日的
《远东经济评论》报道了许多细节;《纽约时报》1973年7月5日,1974年1月2日。  
② 《纽约时报》1969年9月13日,11月2日;《红星报》1970年1月21日,第4版;《远东经济评论》
1972年2月26日;《经济学家》1972年5月6日,第49页;《纽约时报》1972年9月10日;《基督教科
学箴言报》1973年9月14日;《世界报》(巴黎)1970年9月5日;《洛杉矶时报》1974年6月21日;《经
济学家》,1973年8月4日,第36页;《文学报》(苏联)1974年5月15日,第9页(见《苏联动态》1974
年5月21日,C1);《苏联动态》1974年8月7日,C1—2;《纽约时报》1974年9月29日;《远东经济评
论》,1974年5月6日,第30—34页;哈里盖尔伯:“核武器与中国的政策”,第13—17页;拉尔夫克
拉夫等编:《美国、中国与军备控制》,第140—143页。  
① 基辛格:《白宫岁月》,第183页。  
① 这些资料出自1968—1975年间的《军事平衡》(年刊)和1969—1975年间的《战略研究》(年刊)。这
两份刊物都是由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出版的。  
① 如要了解详情,可参阅托马斯W。鲁宾逊:“1972年的中国:社会经济在不稳定的政治环境中的发展”,
《亚洲概览》1973年1月;鲁宾逊:“1973年的中国”,《亚洲概览》 1974年1月。 
 
     
     
 

第二篇  文化大革命:为继承权而斗争(1969—1982年)
 
第四章  毛的接班人问题和毛主义的终结
 
引   言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规划中国未来的一种尝试,它的方法是
改造中国人民的性格,以实现“一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①文
化大革命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②,这
些所谓的苏联式的修正主义分子,用剥削阶级腐朽思想腐蚀群众,
以达到复辟资本主义的目的。通过进行一场针对这些当权派的阶级
斗争,群众将会实现自身的解放。通过教育、文学、艺术等意识形
态领域的革命,接受毛泽东思想,中国人民将自觉地形成对资产阶
级思想污染的抵御力。
  毛泽东的目标是使中国成为一个虽然贫穷但却保持社会主义纯
洁性的,更加平均主义、更少特权、更加集体主义、更少官僚主义
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主要的是因
为内在的指南——毛泽东思想——指引着他们奔向真正共产主义的
远大目标,所有人像一个人那样工作着。
  文化革命的目标是要解决:毛泽东之后,中国向何处去?而在
解决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解决:毛泽东之后,谁接班?假如那些
所谓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如国家主席刘少奇)接了毛主席的班,
那么中国就会“改变颜色”。因此,中国不仅要有正确的路线和政
策的指导,还必须“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①在
文化大革命的大风大浪中,新的领导人将会在斗争中产生,并经受
锻炼,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毛泽东式的社会主义有朝一日将在他
们手中大放异彩。
  在过渡时期,毛泽东不得不清洗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层,安排
一个他能够绝对信任会坚持他的路线,并继续传下去的新的接班人。
因此,他进行了本书第二章“危机时期中国的状况”所描述的党内
斗争和清洗。1969年春天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标志着毛泽东在这场斗争中的胜利,大会按照他的指示,通过了他
个人选定的接班人,国防部长林彪。但是,这又导致了一个新的谜
一样的难题:毛泽东之后,哪一种政治力量掌权?是由业已混乱一
团、大批党员已遭迫害的党统治中国,还是由同样具有光荣革命传
统、在三年文化大革命中逐渐崛起、成为国家控制者的另一种力量
——军队来统治中国?这是一个与亿万中国人关系重大、极端重要
的结构性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极少数领导人之
间以斗争方式解决的。他们在自己的家里谋划,在中央会议上交锋,
以这个派别或那个集团在斗争中失败,最终形成了唯一可行的解决
方法。

   

 
 
①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联合研究所:《中国共产党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文件集(1966—1967)》,第42页。  
② 同上,第45、46页。  
① “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总路
线》第477页。这是1963—1964年中国共产党为批判苏联共产党的“修正主义”所发表的
九评中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评。这些文献对理解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前夜所关注的问
题,是十分关键的。 
 
     
     
 

中国政治的军事化
   
  1969年4月的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是林彪个人和人民解放军的一
次胜利。1966年8月十一中全会上林的地位已经仅次于毛,九大又肯定了他的
这一地位。九大通过的新党章,正式规定他为毛泽东的接班人。主席的一位亲密
战友获得这种殊荣,这在中共历史上是第一次。①林彪在军队中的同事,如第二
章所指出的,在这次大会上十分突出,中央委员会里,军队代表由19%增加到
45%;②在九大之后的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选举中,进入政治局的
现役军人人数也显著增加。③
  林彪和军队的上升,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革命一个合乎逻辑的顶点,实际
上也符合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一种权力更迭模式。在中国历史上往往出现这样
的情况:每当政治控制由于经济灾难的影响而垮台的时候,起义便爆发了。以暴
力对抗暴力的结果,导致了政府高层的军事化。最后,某个更具雄才伟略、雄心
表4  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政治局委员名单
   
   
  勃勃的起义领袖,有时是一位农民,更多的时候是一个贵族,乘机用暴力推
翻旧的王朝,并消灭其他起义领袖,建立新的王朝。而那些在开国皇帝夺取政权
斗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们,在新王朝里,就会掌握重要的职位。①
  通常,新王朝取代旧王朝需要经过几十年的时间,这是一个充满战乱的时期,
但表面上却是干净利索地选定某年为新天子登基的开国元年,君权就此交替。这
种做法掩盖了战乱的实质。这一点,在清朝走向衰落以至最后灭亡的相当长时间
里,以及随后几个政权的争夺权力过程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这场长时间的斗争,
以1949年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为标志达到顶点。
  在清王朝于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1842)中被英国人打败之后,几十年里,
满人同时受到了外国侵略和国内起义的困扰。清王朝的最初反应是按照传统方式
重新武装起来,但实践证明,这样做是相当无效的。地方勤王大员因此不得不建
立他们自己的武装,以此来补充无能的帝国军队。①最后,清王朝开始实现国防
近代化,这方面的成功,促成了新军的创建者袁世凯的崛起,使他成了政权经纪
人和政权执掌人。作为政治权力的经纪人,他导演了1912年的末代皇帝退位,
同时,作为政治权力的所有者,他支配了中华民国初年的中国政治,②军人执政
的时期开始了。
  袁世凯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妄图建立一个新的王朝,但仅做了83天自称的
皇帝便一命呜呼。此后,中国便进入军阀混战时期( 1916—1928)。在这个时
期里,无论袁世凯从前的部下还是他的竞争对手,都未能取得足够的优势,替代
袁世凯的角色。③北京政府已名不副实,政府控制权又走马灯似地从一个军阀转
移到另一个军阀手中。那些曾经密谋推翻清王朝,接着就被袁世凯排挤在一边的
革命党人,由此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没有自己的军队,就会一事无成,或
受制于军阀的不可靠的支持。就在那时,孙中山开始转向莫斯科。1924年,在
苏联顾问的帮助下,他的军事助手蒋介石建立了黄埔军官学校,以培养忠于国民
党的革命军军官。④
  如果孙中山不是在1925年过早逝世,改组后的国民党就可能发展为一个强
有力的政治组织,能使它的军队为其革命目标服务。他逝世以后,国民党内部发
生了一场争夺继承权的斗争。由于蒋介石握有军权,他很快取得了这场斗争的胜
利。当蒋于1928年建立国民党政府时,虽然国民党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军
队却是政权的最终力量来源。①
  按照莫斯科的指示,新生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了统一战线,共产党的
军官和干部参加北伐,使蒋介石得以取得打倒军阀的战争的胜利。但是,当蒋在
1927年向共产党人举起屠刀时,毛泽东同当年的孙中山一样,清醒地认识到,
没有自己的军队,中国的政治运动就没有前途,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②在井冈山
根据地和江西苏区,他和他的同志们创建了革命军队,并形成革命战争的战略,
依靠这些,20年后,他们在内战中打败了国民党。③
  在共产党领导的、后来称为人民解放军的军队和蒋介石军队之间,存在着根
本的区别。毛坚持认为,党应该指挥枪,而枪绝对不能指挥党。④人民解放军不
能再是另一支军阀部队,甚至也不能像国民党与其军队的关系模式(即军队占支
配地位的党军关系模式)那样,而应该是一支共产党领导的、为实现党的革命目
标服务的革命军队。
  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简单。在战斗最激烈的关键时刻,当生死取决于军事
指挥员的决心时,党领导军队的理论原则就难以付诸实施了。⑤如果谁像毛泽东
那样,既要依靠将军们支持来夺取政权,又过分强调要将军们服从,那就不是明
智之举了。①确实,毛泽东的政治权力出自枪杆子;他的方法是保持对军队的政
治控制,因为从1935年直至他逝世的40多年时间里,他一直担任中央军委主席。
  而且,当将军们立下了汗马功劳,打下江山以后,怎能拒绝他们分享胜利果
实呢?当然不行。50年代中期,当高岗谋取毛的接班人位置时,他就努力寻求
那些他认为在解放后的权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