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舰娘:从深蓝到星海-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四六章 行星改造方向
二号行星的太空基地,入轨之后开始抽取大气转化资源,这个过程当然也是一个初步检查的过程。
太空基地会慢慢将轨道倾斜,配合星球的自转运动,以近似地球国际空间站的轨迹,螺旋扫描整个星球。
以太空基地的高功率设备,加上只有200米的轨道高度; 侦查和测绘效果远远超过普通的遥感测绘卫星。
再加上投放出去的地面设备,二号行星的大气成分很快就被精确的测量了出来,与之前估算的相差不大。
两天之后,太空基地完成了第一次全球扫描,二号行星的表面概况,也同时整合了出来。
许星辰再次来到科研中心的报告大厅; 通过大厅中间的大型立体投影,查看二号行星的立体整体影像。
远望一号站在旁边操作投影; 同时给许星辰介绍和讲解:
“二号行星的总表面积比地球多50%; 但是二号行星的海洋面积更大,占了总面积的80%左右,远高于地球。
“最终折算下来,最终二号行星的陆地总面积,与地球是基本相同的。
“而且这些陆地没有地球那么集中,单个大陆没有面积特别大的,最大的大陆也只是与南美州大致相当。”
许星辰听着远望一号的说明,伸手也触碰眼前的投影,旋转投影中的二号行星影像,看了一下全球的海陆分布。
总共九个中等大陆,稀稀拉拉的分布在全球,而且陆地的形状比较均匀,都有些倾向于圆形和椭圆形:
“远望姐,这些陆地……为什么这么的分散?而且这形状……怎么都这么接近?都是胖嘟嘟的?”
远望一号笑了笑解释说:
“关于二号行星表面陆地形成的问题,我们目前的分析和猜测主要有两个。
“首先是陆地形成的基础,这些陆地很可能并不是造陆运动直接形成的; 它们原本和可能是大洋水下的台地、浅滩。
“二号行星以前的水域面积很可能比现在更大,甚至可能是完全被水体包裹的100%海洋星球。
“但是星球表面温度过高,表面的水体蒸发过于剧烈,大气长期处于超饱和状态。
“空气中水蒸气的密度过高,超过地球的几百甚至近千倍,以至于它们互相挤压着传过了层层大气,来到大气层的上层。
“在太阳风的吹拂下,这些水蒸气和其他的气体一起,正在持续不断的逃离二号行星。
“这样水体越来越少,大量的水下暗滩、台地、海岭,都慢慢的露出水面,变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陆地。”
许星辰听了先是惊叹,然后又是有些疑惑的问:
“远望姐,这不对吧?水蒸气一遇冷不就凝结成雨云,然后变成降雨落下来了吗?它们怎么能够传过大气层中的低温区域的?”
远望一号也是微微叹息说:
“我本来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那显然是地球经验,按照地球标准的正常状态,而二号行星显然是不正常的。
“它的大气层的密度远高于地球,温度也远高于地球,而它本身的密度却低于地球,表面重力也低于地球。
“可能是这种种原因,它的大气层没有像地球那样明显分层; 再加上它过高的水蒸气浓度,导致了水汽散逸。
谷俜
“水汽大量散逸导致海平面降低是猜测,但是水汽正在逃逸的情况却是观测结果,逃逸的原因我们也正在分析。”
许星辰有些惊愕的点了点头:
“好吧,宇宙……可真的是神奇啊……对了,远望姐你说两个原因,另外一个是什么?”
远望一号放大眼前的星球画面,找到一片近乎圆形的陆地,再次放大陆地的画面,然后指着上面的沟壑说:
“第二个原因是水土流失,二号行星表面没有任何生物,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植物固定水土。
“整个星球的所有陆地,在过去数亿内持续遭受着高温炙烤与狂风暴雨的交替侵袭,水土流失的速度超过地球几个数量级。
“水土流失的问题,在地球上是非常的令人头疼,但在这里情况却不一样了。
“因为这里虽然没有植物固定水土,也没有动物和人类需要这里的环境,水土流失并不会影响任何生物的生活。
“正所谓物极必反,这颗星球在过去的数亿年内,露出水面的陆地不断崩塌粉碎,然后被雨水冲刷流向海边。
“海量的泥沙,在沿海地区堆出面积恐怖的冲击平原,同时陆地面积不断扩大,并且修整越来越进行圆形或者椭圆形。
“现在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整个星球上大部分的陆地区域,基本都是类似冲积平原的地形。
“而且由于长期持续高强度的降雨,这些平原之上的河流和湖泊非常的密集,淡水资源异常丰富。
“整个星球上,只有那些大型陆地的中间,还有一些完全秃掉的山头,但是也都处于崩塌碎裂的边沿。
“唯一的缺憾是,没有生物的星球,土壤会比较贫瘠,只有得到了火山灰补给的地方,才会略微肥沃一些。”
这下子许星辰再次愣住了,仔细看着远望一号放大的陆地画面,那个椭圆形的陆地上,大部分区域都宛如黄土高原……
应该说是内部近似黄土高原,而周围都是持续的强降雨和水流,冲刷的坍塌又平整下去的“黄土平原”。
而且这高原和平原自上河流纵横交错,胡泊星罗棋布,完全不会有真正黄土高原的干旱。
看着许星辰看的出神,远望一号又继续讲述一些简单的想法:
“这星球目前的状况,人类是根本无法生存的,极地地区都宛如桑拿房,温带地区都能把人给蒸熟了,热带就真的是口高压锅。
“我们要对这个星球进行环境改造,首要目标就是降温,然后构造植被,搭建生物圈,制造氧气。
“而这些目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互通的。
“星球大气中的氮气,可以采集转化成废料,用来种植植物,植物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出氧气。
“减少氮气降低空气浓度,减少二氧化碳能够降低温室效应,制造氧气供应人类呼吸,同时也会辅助降低温度。
“这些在技术上都没有难度,虽然需要大量的设备,但是工作流程都非常简单而且固定,我们可以用全自动化的设备。
“所有的资源消耗,都可以也可以直接在本地采集,同时根据情况采集不同的空气成分,配合其他自动化设备的工作节奏。”
许星辰听了立刻跟着点头:
“让基地继续采集数据和资源,我们现在就可以规划这个星球的详细改造方案了,组织负责日常管理的太空远征舰队……”
第四四七章 星球改造行动
二号行星的条件,乍一看上去似乎非常恶劣,但是在宇宙中其实是非常好的。
尺寸、重力、位置都合适,还有足够的液态水,只是温度和空气成分不合适而已,其中温度过高也是空气成分导致的。
单纯的有限的调节空气成分,在行星级别的环境改造中; 基本上是属于最简单的级别了。
许星辰得到了环境改造技术包,所有的改造设备都是现成的,甚至连方案都有近似的模板。
许星辰和舰娘们要做的,就是根据二号行星的具体状态,准备好人员和资源,在合适的时机送过去就行了。
所以决定进行改造之后,远望一号就和许星辰一起,再次核算了行星轨道,然后开始跟科研舰娘们一起; 规划最合适的航线。
二号行星轨道周期256天,三号行星也就是舰娘母星轨道周期384天。
两颗行星的轨道共振比例是2:3,每768天相遇一次,下一次相遇是在96天之后。
二号行星平均轨道半径为11397万公里,三号行星也就是舰娘母星的平均轨道半径为14960万公里,所以两颗行星相遇时的平均最小距离近似于3563万公里。
如果走海王星模式的近似最小直达航线,就算是用之前的传统发动机和飞船,也能在一个月内抵达二号行星。
但是许星辰和舰娘们还想更快点,所以就使用中间态物质能量体系,重新设计了所需的太空飞行器。
首先是舰娘母星到二号行星的太空飞船,在现有的太空基地模块基础上修改而成,也就是一个边长16米的方块。
仍然是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
单纯的纵向叠加,用一个模块推动航行,可以增加运载量。
单纯的横向叠加,所有模块一起工作; 可以提升加速效率。
正常情况下仍然是立方体叠加,部分用作航行,部分用作载荷舱。
两个月后,飞船和所需设备,全部重新设计完成,并且直接在太空军港中生产出来。
现在舰娘母星的太空军港,规模已经扩张到了256米,并且建设了相对完整规范的,太空战舰、战机停泊码头。
二号行星的太空基地,也早就完成了资源补充,然后二号行星仔细扫描了一个月多,已经将二号行星的状态摸得一清二楚了。
准备前往二号行星的第一批太空舰娘队伍,也在接受了许星辰的改造之后,又经过了两个月的太空生活训练。
考虑到二号行星与舰娘母星的相遇周期长达768天,这次机会过去之后再等下次就得两年之后了。
所以这批前往二号行星的舰娘队伍,尽可能的扩大了一些规模,达到了1024名。
虽然是第一次前往这么遥远的异星,但是安全性倒也不用太过担心,这些舰娘们都已经适应了太空生活。
舰体都在改造总更换了中间态物质能量体系,都可以随时展开舰体当太空飞船,搭载其他的同伴活动。
就算是过去的路上出点问题,大家轮流展开舰体搭载其他同伴飞行; 一路加速飞回来就是了,着急的话可能几天就够了。
同时,更强强大的发动机,加上太空和地面都有资源补给基地,让这些舰娘已经可以实现单舰出入大气层了。
考虑到舰娘始终有在大气层内作战的实际需求,同时大家有不容易接受把舰体改造方块或者球,所以舰娘的舰体外型保持传统。
保持着近似二战战舰的形态,只是根据太空环境做了一定的修缮,增加了太空内外通用的动力系统。
1024名舰娘实际上是1024艘空天一体化战舰,也是1024个巨大的移动仓库,这是任何文明都比不了的超规格外挂……
这1024名舰娘被总编为第二行星舰队,舰队的总指挥同时也是这次行动的负责人,再次由远望一号担任。
远望一号是最靠谱的航天科研舰,同时也是能够参与战斗的空天航母,也最善于协调各方面的人员。
然后有远望二号作为科研相关副手,天狼星作为信息相关副手,咸阳、青鸟作为安全与执行相关的副职。谷昈
当所有的人员与设备全部准备完毕之后,距离最合适的时间窗口仍然有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但是到了星海联盟这个状态,已经不需要太过在意精确的时间窗口了,差不太多就行了。
所以准备完成之后,远望一号就直接带着第二行星舰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