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舰娘:从深蓝到星海-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贸易。

    对于没有什么油水的岛屿,大部分都是宣称所有权,甚至只是标记一下就不管了。

    例如南太平洋的主要岛屿,现在都还只是曾经被欧洲探险者发现,但都没有被移民和开发,甚至没有被直接纳入殖民地体系。

    如果稍微了解一下世界各地历史,就会发现很多的岛屿国家,都是在十四到十五世纪就已经被发现了,但是一直到了十九世纪中后期,才被殖民帝国逐步吞并。

    包括夏威夷、斐济、萨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等,被殖民者彻底征服都是在这个时期,都是蒸汽船开始普及之后。

    蒸汽船的巨大作用,是人类不再依赖和受制于洋流和季风,可以相对轻易的穿越以前难以抵达的区域。

    关键是,可以有计划的向固定区域持续输送人口和物资,受到风向和天气的影响大幅度的减弱。

    现在是十九世纪的初期,在蒸汽船和蒸汽火车出现之前,全球的大规模的殖民行为尚未开始,世界各个地区还是相对孤立的。

    十九世纪的前几十年,是殖民时代最后的蓝海阶段,是抢占所谓无主土地的最后关口。

    与此同时,大清正处于王朝中期繁荣阶段的尾声,人口也达到了作为古典王朝能够承受的极限。

    在10年后的道光十年,大清人口将突破4亿关口,届时全世界人口正好突破10亿大关,大清人口数量占全世界的40%。

    世界其他地区人口6亿,其中印度地区人口2亿,欧洲人口2亿,非洲人口1亿。

    再其他地区人口约1亿,其中南北美洲加起来4000万,奥斯曼地区3000万,南洋地区2000万。

    再其他地区人口约1000万,例如澳洲只有几万英国流放犯,再加上三十多万土着黑人,总人口不到四十万。

    因为在没有蒸汽船之前,无论是从欧洲还是亚洲出发,要去澳洲都非常的麻烦,都要先去南美洲转一圈,因为洋流是这么走的。

    既然都到美洲了,干嘛不在条件更好的美洲定居,去澳洲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干嘛?瞎折腾吗?

    原本澳洲就是只有流放犯人,后来还是发现了金矿的消息传开,自发移民才稍微多了点,白人在1850年才增长到了四十万。

    现在到未来的二三十年,大清人口是整个欧洲的两倍,是整个美洲的十倍,对其他主要国家都是十倍乃至二十倍的差距。

    如果大清能够随便移民美洲,光堆人口就能把美利坚堆没了。

    而且大清还是一个统一的帝国,与完全散装的印度地区完全不同。

    单纯想到这些情况,欧洲殖民者就会头皮发麻,也直接触发了拿破仑的所谓睡狮论。

    拿破仑觉得,这么多人口的统一帝国,一旦和他的法兰西一样觉醒,那肯定世界无敌啊。

    然而大清不会醒的,也许根本就没睡,只是装睡的,所以永远都叫不醒。

    甚至打都打不醒,除非是你准备杀了它,许星辰现在就准备提前终结大清。

    考到当前时代的背景,提前终结了大清之后,也不适合直接进入共和时代,而是准备暂时采用近代君主立宪的模式。

    帝制模式方便引导重塑文化特性,也方便进行彻底的社会改造,宪政留下后续改革的窗口。

    在舰娘的配合下,逐步完成社会启蒙之后,再通过改革逐步转向共和制。

    三个月后,许星辰基本做好了规划,带着十万舰娘进入了地球。

    许星辰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暗中掌控社会财富和人口,训练土着武装力量,在1821年也就是道光元年正式扯旗造反。

    许星辰不想用道光的年号,公元纪年也不符合东方土着认知,所以就直接用天朝帝国的名义,以“帝国加时间”的方式纪年。

    以1821年为帝国元年,1830年也就是帝国十年了。

    到了帝国十年的时候,许星辰就算是按部就班的行动,也终于造反成功了,基本接管了大清的原有的地盘。

    与此同时,在帝国早期的控制区里面,也已经完成了最基本的工业化尝试。

    建成了大量的手工工场,开始大规模的开采煤矿、铁矿,完成了近代化的焦化厂、钢铁厂的建设。

    设计出了基本成熟的蒸汽机,建成了两条测试性质的短距离铁路,以及四艘测试性的小型蒸汽风帆混合动力铁甲舰。

    接下来,会在更加适合的地区,建立更多的铁矿、煤矿、钢铁厂,修建更多的铁路,建造更多、更大的铁甲舰。

    相比十年才在封建王朝造反成功的许星辰,太空中的舰娘搞出来的动静可就大多了。

    她们在柯尹伯带和小行星带里面,分别建成了一座巨型太空基地,作为舰娘们在太阳系的太空家园。

    除非外派参与大型太空建设工程,舰娘们平时都生活在这两个基地里面。

    这里有舰娘们的生产中心,除星球战舰之外,常规战舰和武器、设备、设施的生产,都在这里完成。

    科研中心也从科研探索型星球战舰上转移了过来,科研探索性星球战舰的任务已经变成了详细的太阳系勘探。

    许星辰准备为太阳系搭建高度精准的模型,将一切天体全部纳入其中,以此为基础设计更加完善的太空防御体系。

    这两个基地同时还是培育后代的地方,舰娘们在这两座基地里面共建成了两百座建造容器。

    然后许星辰以10公里级的战舰为蓝图,在过去十年里面培育出了十万名新生舰娘,逐步加入了建设队伍之中。

    在建设基地之外,舰娘太空工程队还完成了四颗一千公里级的常规星球战舰的建设。

    其中一颗是高度特化设计的,专门给人造星球准备的超级人造卫星,以后将专门伴随和辅助人造星球的建设。

    负责调整人造星球轨道,大范围部署和改变星球环境和地貌,监测星球状态信息,以及作为出入太空的中转基地。

    另外一颗是资源采集类型的,为了给太空中的舰娘和各大工程,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供应。

    最后两颗则是用途最为广泛的,工程建设类型的星球飞船,后续将配合继续进行防御工程建设。

    最为重要的是,人造星球的主体搭建工程,也已经基本完成了。

    星体熔融摇匀工程已经完成了,星球整体正在迅速的冷却,行星壳正在固化定型之中。

    舰娘们就开始接下来的计划,将半成品的人工星球送去地火轨道之间,同时也将暂时放开对太阳系的干扰屏蔽。

    对于地球人而言,这将会是一件必然载入史册,甚至会影响整个地球局势的事情。

    根据当前时代的地球人的观测能力,远比天王星小很多的人造星球,在靠近土星轨道之前,基本不可能被观测到。

    所以还需要稍微再等一段时间,相关的消息才能正式的传开。



    第五六四章 那火星怎么办

    

天朝帝国十二年,西元1832年的秋天,几条天文学圈子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欧美上层圈子。

    起初,是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新的星球,他出现在了土星和天王星的轨道之间。

    虽然位置比较奇怪,但是宇宙中未知的事情还多着呢;    天文学家准备宣布发现了第八行星。

    结果随着更加详细的观测和计算,天文学家们发现这颗行星的轨道不正常。

    不是其他行星那样相对圆润的椭圆,而是非常狭长的近似抛物线的形式。

    它根本没有在天王星和土星之间运行,而是迅速的朝着太阳系内部前进,很快就来到了土星轨道附近。

    这种运行轨迹形状,与其说是行星,不如说是彗星更合适,只是它的个头太大了。

    作为一颗岩石行星;    它比地球都要大一圈,而且是突然出现的,似乎是从太阳系之外飞进来的。

    它如同彗星一样纵向穿过太阳系,靠近太阳系中间的太阳的过程中,对所有的靠近行星轨道都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是最为恐怖的猜想是,如果它来到了地球轨道上,正好跟地球遇上了怎么办。

    正是这個恐怖的猜想,让这条消息最终出圈了,迅速进入了非天文界的上层人士们眼前,普通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呢。

    其热度不但超过了东方帝国改朝换代,然后开始与罗刹和大英发生矛盾的消息,更是盖住了欧洲的其他一切大事。

    如果这么大个的东西,真的飘到了地球旁边,不需要真的碰上,只要擦肩而过,就能让地球直接灭世。

    不过幸运的是,经过三年的持续观察和计算之后;    天文学家们认为;    这颗外来的流浪星球;    应该不会与地球直接接触。

    它很可能会穿过地球与火星之间的区域,然后稍微改变火星、地球,以及它自己的轨道之后,再次远离太阳系。

    但是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在太阳系、地球、火星的反作用下,让它自己的轨道大幅度变化,进而留在太阳系。

    如果是后者的话,它的早期轨道会比较狭长,仍然类似于彗星,然后在以后的周期中逐步缩短,这个过程仍然比较危险。

    而后的情况发展,与天文学家们的预测基本一致,但是出了一点小小的意外。

    似乎是由于经过木星轨道的时候,收到了反向引力弹弓的影响,这颗流浪星球的速度被明显拉低了,轨道也变得更圆了。

    结果,接下来经过火星轨道的时候,直接与火星近距离擦肩而过。

    最离谱的是,它凭借相对强大的引力;    把火星给捕获了;    让火星变成了它的卫星。

    它本来就有一个大卫星,那其实是舰娘的星球战舰,现在就有了两个大型卫星。

    捕捉火星的时候,火星也给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再次大幅度的改变了它的轨道。

    它带着火星继续往太阳系内部里跑了一段路程,最终距离太阳1。25天文单位的轨道上稳定了下来。

    内部的地球轨道,在这几年里面也在受到了一些干扰,运行轨道略微拉大了一点,公转周期从365。25天慢慢拉长到了384天。

    这个结果让所有的天文学家,以及对此事有所了解的人类都持续惊诧了很久。

    天文学家们开始面临几个问题,首先是这颗从外面闯进来的行星,以后要怎么定位,怎么给它命名。

    然后是火星的存在,以后应该怎么定位,它以后不能算是行星了吧?

    干脆把火星的名字给这个行星?火星自己变成火卫二?

    最后是,这颗星球到底是怎么来的?与太阳系外围绕行过来的,还是干脆从宇宙空间流浪过来的?

    不过这些问题都是天文学家的问题,普通人类则是终于基本放心了,这东西能稳定下来就行,不继续来地球轨道捣乱就行。

    至于一年的时间变长了,所以不得不改历法这种事情,也只能被动的接受了,反正大家也没有办法去还原。

    更重要的是地球上的事情。

    这个时候已经是帝国二十年了,世界局势相比十年前再次大变样了。

    天朝帝国完成了初步的工业化,把铁路修到了贝加尔湖畔,靠后勤和武器碾压,把这里的毛子给赶跑了,吸收了布里亚特人。

    他们的蒸汽船也开始满世界跑了,南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