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家楚王好歹是亲儿子,怎么闹也是自家事,你姓虞的算个什么东西?
  不过让他来对虞国下手,是不是太高看他了?
  他还只是个孩子啊……
  一路寻思着回到江宅,便见纪玄快步迎了上来,手里还拿着一封书信。
  “公子,刚才广陵郡王来过,公子不在,便留下了这个,说是让公子将名字填上,送到六府台请教台令盖下印章,便能赴今年秋闱了。”
  “哦?”


第五百四十八章 袁白燕
  江舟接过书信看了一眼。
  这是一张举荐信,内容无外乎是对“钟馗”一番赞誉,极力向教台令举荐。
  书信落款是“黄希孟”。
  不由道:“我还以为这个广陵王只知眠花宿柳,玩乐胡闹,没风想到还有些本事,能让一位大儒对一个见都没见过的人这般违心赞誉,连六府台也能插得进手。”
  虽说是有大儒举荐这样的成例,但也是要经由六府台教典府,若其中没有点关系,也不可能这么随意就可以。
  至于这个黄希孟,他还有些印象。
  他很早就听说过一篇号称天下奇文的“神女赋”,还不止一遍两遍。
  里面描述的是这天下间最为出类拔萃的美人。
  据说曲傻子也在其中。
  这篇奇文,便是出自这位“希孟先生”之手。
  妥妥的当世大儒,名震天下的那种,连市井贩夫走卒都知道。
  不过江舟虽然没看过那篇神女赋,也没见过这位希孟先生,但能写出这种东西来,八成是个老骚货。
  什么神女赋?不就是见色起意吗……
  大概是他还要脸,也可能还没潦倒到那份上,否则这世界没准会多出一部《精瓶梅》之类的名著。
  纪玄却在这时说道:“刚才广陵郡王倒是有提起,能请动这位希孟先生,都是因为公子您。”
  江舟一愣:“因为我?”
  纪玄垂首道:“据说广陵郡王说,公子昨夜在碧云楼诗兴大发,连作几首传世佳作,在江都引为美谈,一时风行,那位希孟先生也有所耳闻。”
  “对人大赞公子,说公子诗词,道尽了美人风流,尤其是公子那首《关雎》,被希孟先生誉为‘君子之情’,听说,更当众说公子与他是同道中人,将公子引为平生知己,如今江都城都因此流传了公子‘诗中君子’的美名。”
  “……”
  “想笑就笑。”
  虽然纪玄低着头,但江舟看得到他的嘴角在微微抽动。
  “仆失礼。”
  纪玄很没诚意地露出一丝抑制不住的笑意。
  江舟翻了个白眼。
  牙齿有点发痒。
  之前曲傻子笑他,他还道怎么一夜之间,自己竟多了这么个骚名。
  原来是这个老东西……
  凭空污人清白,谁和你是同道中人?
  不要脸的老骚货!
  不过,看在这封举荐信的份上,江舟也不好再去找他麻烦了。
  距离秋闱没几天了,正好赶上。
  钟馗历劫……
  想起这个,江舟又浮现出那天在阴世之中,看到李通达的第一眼,那个令他毛骨悚然的笑容。
  令他惊悸的倒不是这个笑容,而是这个笑容背后隐藏的东西。
  轻舒一口气,似乎要将这些念头都吐出去。
  这些东西,还是不要去想为好。
  至少现在多想无益,反受其累。
  就像是鬼神图录的存在一样。
  这东西的来头,江舟从来不敢去细想。
  也根本没办法想象,是什么样的存在,才能弄出这样的东西来。
  他反抗不了,也不想反抗,那就躺平了享受吧……
  江舟抬头,朝纪玄道:“老纪,之前听你提过,有不少江湖上的朋友?能使得动吗?”
  纪玄微怔,说道:“是,承蒙江湖朋友抬爱,仆倒是有几分薄面,能使唤些人,公子是想……?”
  江舟道:“你找些人,到虞都去探探,风土人情,地形地貌,还有市井传闻,和虞国公那一家子有关的,都收集起来。”
  纪玄心中稍疑,不知江舟何意。
  江舟里里外外,许多事都是纪玄在打理,他倒是对江舟的处境了若指掌。
  清楚江舟和虞国之间的“仇恨”,怕是只有至死方休。
  对付虞国,是早晚的事。
  但打听这些“琐事”做什么?
  他一惯是少言寡语,虽然心中疑惑,却也不多问。
  只是应了一声,便出门去安排人手了。
  江舟在原地寻思了片刻,便拿着那封举荐信,直奔六府台教典府。
  以他如今的名气和身份,再加上手中的举荐信,自然不可能会有人为难他。
  十分顺利地就见到了教台令,将“钟馗”的名字加进了今年的秋闱名单中。
  并且还与那位老态龙钟的教台令“聊”了会儿。
  从他口中打听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
  今年阳州大比,自然还是在江都。
  主考官是一位叫袁景文的教典官。
  各地大比主考,向来是由玉京神都直接下派官员。
  这位袁景文也不例外,亦是神都名士。
  而且还有一个袁白燕的雅号。
  概因其曾得帝芒在其起居之所含凉殿前召见。
  此人在谒圣之时,恰有白燕于殿前飞舞,帝芒一时诗兴大发,吟了一首诗。
  随行之人皆大赞帝芒文采,唯有袁景文眉头紧皱,不以为然。
  帝芒见之,询问何故。
  袁景文直言其诗体物不工,且辞藻平平无奇,全无气象,不类人君之诗。
  旁人听得此言均是大骇,各种暗示,此人却梗着脖子,坚持己见。
  帝芒却是叫来宦官,呈上笔墨纸砚,说既然他觉得此诗不好,可能改之?
  此人竟然还真的提笔就写,片刻书就一诗。
  帝芒看完,哈哈大笑,大赞其诗华美,其人耿直风骨。
  自此,袁景文名声大噪,还被人冠以“袁白燕”的雅号,便是因那道咏白燕之诗。
  初闻此人,江舟还有些担心。
  这般有风骨之人,应该不会太昏聩吧?
  谁知那位老教台却在无意间说出,这袁白燕有个毛病,其为人好华美。
  好华衣美裳,好才子佳人,就连诗词文章,也都讲究辞藻华美。
  若遇不美之物,便直言喝斥,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
  正如其连帝芒诗词都敢直言“平平无奇”一样。
  江舟暗道,这不巧了吗这不是?这不巧了吗这不是?
  不过……这也未免太巧了些!
  从六府台出来,回到江宅,江舟把这个念头势诸脑后。
  不管如何,遇上这么一位主考,正好免去他许多麻烦。
  省得他还要花费功夫,去“制造”意外。
  搞定考虑的事,就等柳权将李通达的尸体整出来,再引其魂魄归附,令其重生了。
  秋闱大比,考试加上之后的批阅、定名等等程序,至少还要两三个月才能出结果,倒是不急。
  现在,倒是有另一件事更该去做了。
  虞国公那个老阴比,该活够了……


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命在我
  别看当初他斩虞简就像斩一根木头,虞国公眼见爱子被杀,屁也没放一个。
  但也正因如此,才足见那个老阴比的可怕。
  真想要对付虞国公,可没这么简单。
  虞国的实力不容小觑,在天下诸侯之中,不说是数一数二,至少也能在前十之列。
  也就是阳州有襄王在,能压他一压,否则这老阴比不会这么安份。
  江舟估计,这阳州这副局势,很可能是帝芒一手操控所致。
  这老皇帝别的不说,这种平衡之术,倒是玩得很溜。
  不声不响,不着痕迹,等人反应过来,已成定局,根本无从更改。
  不过,既然是平衡,就证明以襄王之力,想要铲除虞国,恐怕还力有未逮,所以帝芒需要有一个能打破这个平衡的人。
  很不巧,他就是这个人。
  这是两个庞然大物的角力平衡,正如两位武林高手在比对掌力,僵持难下。
  若是在这时候插手进去,除非他有凌驾于双方的力量,能强行将两人分开,再顺手将其中一个给打死。
  否则力量稍弱,不仅无法打破平衡,反而会被双方的力量反噬,死得老惨了。
  江舟自问没有这种力量。
  他麾下的阴军鬼卒在阴世之中,往来阴阳,并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这种大军。
  以前他都能感觉到不妥,如今见识日渐增多,尤其是在知道帝芒与阴司间若有若无的不洽之后,他更觉得不妥。
  不得以,他并不想将阴兵调入阳间。
  别说阴兵不能轻动,就算可以,也不过是将将能与这双方之中的一个稍稍抗衡罢了。
  除了阴兵,他倒是还有万余剪纸道兵。
  但纸兵毕竟不是活人,远不如活人灵活、持久,偶尔用作奇兵可以,想倚为依仗,怕是难。
  除此外,便是元千山那三万霸府铁骑了。
  这点力量,相从正面阵斩老阴比,怕是天方夜谭。
  还是得从长计议,先摸清楚情况再说。
  兵力不是他的优势,若是能找到机会,袭杀虞国公,既解决了一个无时无刻不想害自己的仇人,也完成了帝芒的任务,也算是达到目的了。
  至于后面的烂摊子,自然有襄王和帝芒去解决。
  反正金旨只是要他捉拿“涉案人等”,又不是灭虞国。
  这老皇帝算计他,他也不会那么上赶着去为这老头儿抛头颅洒热血。
  要不是老阴比和他是死仇,江舟干脆都不想理会。
  ……
  江舟在盘算着袭杀老阴比之时。
  某个老阴比也一样在盘算着怎么弄死他这个杀子之仇。
  虞都,国公府。
  虞国公高坐正厅,下方站的都是他的儿子,大大小小,足有五六十个。
  就这,还不是全部,只是能让虞国公看得入眼的,至于其他的,都是些混吃等死的货色,倒没必要召来。
  “恭喜父亲!贺喜父亲!”
  “有此仙丹,父亲便能延寿长生,再无后顾之忧矣!”
  此时,一众儿子纷纷对虞国公贺喜。
  虞国公满面红光,手里拿着一个巴掌大的玉盒,满是珍惜地摩挲着。
  侧首,有一方巾白衣,年约三十许的文秀男子站出,喜道:“父亲,大哥得此仙缘,正预示父亲天命所归啊!”
  虞国公一怔,依依不舍地从玉盒上抬头,疑惑道:“二郎何出此言?”
  此人正是虞国公五个嫡子之一,排行第二的虞礼。
  虞礼微微一笑,缓缓道来:“父亲有所不知,姓江的虽然该死,但不得不说,其才确实是天下少有。”
  “这小贼写了一部《九丘志异》,写的是一个名为九州之地,书尽自天地初开,蛮荒伊始,到有人族圣皇开辟疆土,庇护生民,”
  “其中土地出产,风气所宜,民俗之情,巨细详书,可谓是一部奇书。”
  “哦?”虞国公听闻这个江字,眼中隐有寒光微闪。
  不过转瞬即逝,目露疑问:“就是前些日子,那部被市井凡夫、寒门贱籍所推崇的杂书?”
  “不错。”
  虞礼笑道:“此书虽然令诸多名士摇头,言其空有奇才,却玩物丧志,专写些歪书。”
  “孩儿却细读过此人之书,便是那部为名士所不齿的《群雄录》,也是多有家国之志、豪侠意气。”
  “《九丘》之中,更是颇有些借异志之名,言今古人事,如其中三皇治世,便有上古木皇角钧、前祀天子明枢、与人皇稷的影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