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第4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舟匆匆而去,并不知身后之事。
  剑光如虹,不过大半日光景,便来到吴郡上空。
  时隔年余,他又回到了这个地方。
  不过此时,几乎整个吴郡都笼罩在一片阴森鬼气之中。
  他从天上落下,眼前的吴郡城已经建起了更加高大、坚固的城墙,已经看不到多少往日的轮廓。
  城外不见一兵一卒,城头上的楚军却是一个个如临大敌。
  江舟看了一会儿,缅怀了一下过去,便摇摇头,放下了那些杂念。
  正想要寻个地方,与柳权联系。
  却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响起:
  “你如此扰乱阴阳,已经犯了大忌,闯下大祸,就不怕报应吗?”
  江舟脚步一顿,目中微光闪过。
  这声音不是从别处而来,是自他心底而起。
  心神一沉,便聚入太虚紫府之中。
  一尊青金大鼎,正悬浮紫府太虚中,鼎上的佛手印隐隐泛出金光。
  这鼎,终于肯动了……


第七百六十一章 四天乐土,玄元始天
  “报应?”
  “这世间还有报应?”
  江舟哂笑道。
  因果报应之说,前一半他信,后一半嘛……他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他也没有那么高深的境界。
  不过若世间真有因果报应,最先报应的也不该是他。
  “此报非彼报。”
  那大鼎上的佛手印绽放金光,于金光之中,有一人影缓缓浮现。
  却是他曾见过的僧人形象。
  跌迦而坐,左手置左膝,右手举于身侧作无畏印。
  面庞庄严祥和,目中无井无波。
  江舟的哂笑并没有让他有任何改变。
  乍然看去,这一副庄严宝相,就能令人心生敬服,着实是一位大德高僧。
  江舟却有种古怪的感觉。
  上回太过仓促,江舟也没能仔细观察这僧人。
  现在再看,江舟便发现,这僧人太像庙里的佛像了。
  若换一个人,说是像庙里的佛像,应当是夸其威严,非得道的高僧不可有。
  眼前的僧人,却让江舟有种说不出的古怪。
  就像……看电影时,看到某个角色的拙劣演技,就会令他出戏……
  没错,就是有点出戏的怪异感。
  他仿佛在模仿什么人,偏偏却只是模仿了几分形,没有得到精髓神气,反显拙劣蹩脚,令人觉得怪异。
  在江舟打量观察他时,这僧人同时也在看江舟。
  江舟本以为他要继续说什么报应,但他再次开口,却令江舟心中猛地一震。
  “你非此界中人。”
  江舟强按心中震骇,模棱两可地道:“你说什么?”
  僧人不答反问:“你来自四天乐土?”
  江舟一怔,目露疑色:“四天乐土?”
  对了,之前九天玄母降临时,曾说过这斗鼎来历,便是佛陀降生四天乐土之时所有。
  这四天乐土是传说中的十方佛国净土之一,佛陀曾于其中降生为人。
  也是于其净土智慧圆满,舍弃人间一切富贵王权,方成正觉。
  其寂灭正觉前还留下转轮圣王法身于四天乐土。
  他之前遇到的赤发军四法王,便曾以五佛顶法界召请五顶轮王降世。
  这五顶轮王便与转轮圣王有关。
  这些东西,也是他在之后才了解到的。
  那尊五顶轮王确实很可怕,更可怕的是他在五佛顶法界之中,无尽虚空之后,惊鸿一瞥看到的那尊恐怖的存在。
  那一尊有着无数头颅、宛若星辰般的伟岸存在。
  飞龙谷上,似破界而来的垂天巨手的主人。
  若非被关圣一刀斩退,江舟都不敢相像自已会有什么后果。
  僧人的话,将江舟心中隐藏的这抹恐怖影子再次提了出来,令他心绪震动。
  僧人竟似乎能看出江舟心中所想、心中所惧一般,又开口道:“你见过她?”
  江舟心中一凛:“谁?”
  僧人摇摇头:“不可言,不可说。”
  江舟一听便明白,他不是不愿说,是不敢说,不能说。
  这等存在,一说就知,一说就来。
  那真的是张口就有报应。
  虽然是一样的发音,但江舟很确定,僧人说的是“她”。
  当初关二爷在飞龙谷上斩退那垂天巨手后,也曾说过一句,“她非此界中人”。
  江舟忍着惊悸道:“‘她’来自四天乐土?”
  僧人点点头,旋即又道:“你也是。”
  他说的很肯定,并没有疑问的意思。
  江舟按下心中种种疑惑,问道:“四天乐土,究竟是什么地方?在哪里?”
  僧人没有说话,伸手一招,其身后那尊青金大鼎转了出来。
  僧人用手虚虚一抚,大鼎缓缓转动起来。
  江舟便看到鼎身上那密密麻麻的圆点忽然亮起。
  在他的紫府太虚中映射出无数光点。
  本来虚无黑暗的紫府太虚,顿时出现繁星点点。
  僧人又用手一指,这些星点又随着他的手指转动起来。
  一片蒙蒙星点悬停在头顶,如同一团星云。
  僧人一指,这团星云竟然放大了无数倍。
  僧人指着其中一片道:“这是九执大天主,道门之中,称之为九曜星君,九执大天主拱卫之下,便是四天乐土。”
  江舟怔怔地看着僧人所指的那一片光影,半张着嘴。
  心中已经翻涌起滔天巨浪,更有百味杂陈。
  不知是惊,是喜,是愁,还是惧?
  只因那片光影……他太熟悉了。
  什么九执大天主、九曜星君……
  那分明就是太阳系……
  不,还是有些不同。
  在僧人所指出的那片光影中,江舟只认出了金、木、水、火、土五星,还有太阳与月亮。
  其余的和他记忆中的都不一样。
  但就算如此,江舟也敢肯定,那就是太阳系!
  只是其中多了无数星辰,却又少了那颗最令他牵挂的星球……
  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片广袤无边的大地。
  这无数星辰加起来,也不过占了这片大地不足百一,全都在围绕着这片大地运转。
  天圆地方……
  江舟不由想起彼世古代的传说。
  若这是真的,那被认为是愚昧无知的古人,反而才是掌握着真理之人……愚昧的人反而是他们自已?
  江舟两手紧攥,强忍心中震动:“这就是……四天乐土?”
  僧人点点头,旋即又道:“是四天乐土,亦是玄元始天。”
  江舟疑道:“玄元始天?”
  僧人道:“只是佛、道之别,名虽不同,并无二致。”
  江舟皱了皱眉,也没有纠缠这个问题,问道:“你为何说我来自四天乐土?”
  僧人摇摇头:“难道不是吗?”
  江舟弄不清他到底是什么想法,并没有显露出异色,不置可否,抬头看着顶上光影。
  看着大鼎投出的漫天星光,终于忍不住道:“这究竟是什么?”
  僧人也未瞒他,说道:“太虚星枢图,此界诸圣,所争者便是此图。”
  太虚星枢图……?
  江舟默默念叨着这个词,目光又顺着那所谓的四天乐土、九执大天主一一扫过。
  忽然想到,这佛手印若没有骗他,那是不是意味着……他并不是穿越到了别的世界……
  不,确切地说,他的穿越,并不是如自已所想,是穿越到了和他原来的地方毫不相干的世界。
  而是穿越了不知相隔了多少距离,才来到了宇宙的另一头的此方天地?
  他还在原来的世界……
  心绪难平之下,江舟也顾不得许多,直接开口问道:“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


第七百六十二章 太虚星枢,转轮圣法
  江舟在问出这个问题之前,脑中已经转动了无数个念头,有过无数猜想。
  被仙神大能圈养的猪圈牛圈……
  专门流放罪人的牢笼……
  一个穷乡僻壤似的边远之地……
  抑或者正好相反,这里就是彼世传说中的“仙乡”、“仙界”……
  这也正好能解释,为什么他会在此世看到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
  文字、语言、儒门,甚至是诸子百家。
  尊胜寺的净世经,还有……
  瓦棺寺那口泥棺,竟然有着和彼世地宫遗迹出土的文物一模一样的图案。
  这种种“巧合”,曾让江舟百思不得其解。
  可若是如佛手印所说的一般,这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但是,这样一来,江舟又有了新的疑问。
  为什么在彼世,这些仙神之说,会变成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
  在此世,又为什么从来没有听说过他所熟知的那些“仙神”?
  还有一点,这太虚星枢图上的“太阳系”,为什么和他所认知中的有这么大的差异?
  那一片天圆地方的广袤大地,究竟是不是他生长的那个世界?
  如果是,又为什么会从无边无际的四天乐土、玄元始天,变成现在这样的一个小破球的?
  “此世?”
  僧人摇头淡淡道:“不过是百千亿世界中的一方天地,沧海之一粟,贫僧可没有佛主智慧正觉,如何能尽知百千亿世界?”
  “而且贫僧沉睡多年,万古以来,只是偶有清醒之时,也只不过匆匆一瞥,所知也不多。”
  僧人说到这里,便停顿下来。
  江舟以为得不到答案了,又听他开口道:“此方天地虽小,却令贫僧有几分熟悉之感。”
  他目中浮现几分疑惑与不确定之色:“若是贫僧记得不错,佛主曾降临此世……”
  僧人说着,忽然眉头一皱,目中疑惑茫然之色更浓,口中喃喃道:“佛主降临此世,是为了……为了什么?为何想不起来了……”
  “贫僧又为何会在此世?佛主为何不将我一起带走?为何……为何……”
  江舟皱眉看着他失魂落魄,茫然无措的模样,心念一动,紫府太虚中端坐的地藏帝神抬手结印,一股若隐若现,又浩瀚庄严的力量顿时弥漫。
  僧人微微一颤,目中混乱之色尽去。
  “阿弥陀佛……”
  “多谢了。”
  江舟摇摇头,试探道:“你怎么了?”
  僧人叹道:“贫僧曾遭重创,一直未曾复原,也正因此,一但旧创复发,便要陷入沉睡,这次多亏有你,否则……”
  他抬头看来:“想不到,你竟能练成这地藏法相。”
  他目中有惊奇之色,同时也有几分可惜。
  似乎江舟能练成这地藏法相,虽是难得,却也未必是件好事。
  江舟对此并没有在意,修行之事,是好是坏,重在他自已参悟,人云亦云最要不得,认定的道路就要有不畏艰险、甚至至死不悔的决心走下去。
  若连这点觉悟和意志都没有,谈何修行?
  没有对此追问,而是问道:“你究竟是什么?”
  僧人也干脆,说道:“贫僧只是佛主在这鼎上留下的一只掌印。”
  果然。
  虽然早就知道,但江舟依然很是震惊。
  一只手掌印,竟然有如此神通灵性……
  不可思议。
  “佛主?”
  江舟念叨了一声,又道:“佛主为何会在这鼎上留下你……留下掌印?”
  江舟嘴里问着,目光在那尊大鼎上仔细打量,又对比头顶上的星光。
  发现那佛掌印所在的位置,落在那密密麻麻的星点之间,正是太虚星枢图中,四天乐土所在之处。
  不过,原本应是四天乐土的地方,已经被佛掌印抹去。
  僧人却是又摇了摇头:“贫僧也不知,贫僧生出灵智之时,佛主早已离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