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第一狂士-第10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少爷慈悲,”沉默了良久之后,小倩这才轻声说道:“他唤醒了人们心中的善良和正直,他才是做大事的人。”
  “我不会这些,我只会些阴毒鬼域伎俩……不要再喝那些酒了,里面有让人心血沸腾的药,吃了就会有所向无敌的错觉。”
  “卧槽?”张二狗闻言,抓狂地看了一眼手里的酒坛子。
  怪不得刚才自己心潮如此澎湃,原来小倩姑娘所用的招数,还不仅仅是刚才说过的那些!
  ……
  此时的黄家大宅里,正是一片杀声震天!
  万成四兄弟冲在面前,杀进了大门之后,只要见到身穿绫罗的人,他们上去就是一枪!
  在他们身后跟着三十多名穷苦的汉子,这些人早已杀红了眼。
  手里的锄头桌腿,逐渐换成了家丁的铁头木棍,每一个人的棍子上都带着脑浆和鲜血,他们就像疯魔一样,肆意宣泄着心中的愤怒和绝望!
  除了身穿布衣的下人以外,黄家人和他们管事家丁,被万家兄弟率众从前门杀到后门,逐一放倒。
  这一个个衣衫褴褛的疯汉子,心中早已不知理智为何物,他们就像一股铁流,所过之处到处都是狼藉的死尸!
  高高的檐角上,庞宝强冷眼看着下面的一切,就像一尊俯视众生的神像。
  ……
  “仙尊!人都杀光了!”
  万家兄弟手持染血的长枪,向着檐角上的庞宝强大声道。
  此时他们身后的三十多汉子全都是衣衫染血,双目赤红!
  “……现在我们该干什么?”
  “吃他们的美食,喝他们的酒!”高高在上的庞宝强冷冷地说道:“享受你们仇敌所有的一切。”
  “记住了,神王门下有三大天条。”
  “不许淫辱女子,不许欺凌良善,不许私藏财物!”
  此时一片狼藉的院子里,响起了庞宝强不容置疑的声音:
  “丹阳镇官兵很快就到,只要杀了过来剿灭咱们的官军,丹阳镇就是咱们的囊中之物。”
  “然后咱们去将丹阳恶人尽数诛杀,解救天下万万千千的穷苦乡亲!”
  “龙华帝君在上……天南神王无敌!”
  ……
  这一刻,在广西一隅发生的这片小小争斗,还并没有引起各大势力的注意。
  接到圣旨之后,沈渊似乎是认命了。他携家眷搬出了布政使衙门,然后就在广州的一处宅院里住了下来。
  不是江南巡阅使吗?我就在家巡阅我家后花园了怎么的?沈渊借着这个难得的空闲,和工业部门研究铸币的事,完善商法,改进蒸汽机的应用性能。把自己培养出来的勘探煤矿铁矿的人员,派到韶关一带去寻找矿藏。
  他和妻儿其乐融融地玩闹,和众位兄弟一起练武,当年的沈少爷似乎又回来了。
  说到铸币,这对于商业上的促进作用可不是一点半点。
  大明朝的主要流通货币一直是白银,可是这些银子一方面被人铸成齐齐整整的银锭。一方面又在花销的时候被剪得越来越碎,直到重新融铸。
  所以在大明如果想做一个商人,第一件事就是要会分辨银子的成色。含量不同的银子和它所包含的不同的杂质,会让它的颜色有细微的变化。这使得分辨银子既是一门十分高深的学问,同时也是把人拒之门外的门槛。
  所以像是后世银元一样的银币,就可以让大家非常轻松地交易,那么之前为什么朝廷没有这么做呢?其实就是技术不行。
  这里边涉及到货币学的知识,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做的银币银子含量很高,币值等同于银子的价值,那就势必会被剪得稀烂,被人当做碎银子来花。


第1849章 京师玉宇高几层、朝臣东林、扑咬不停
  如果这枚银币的币值高于银子的价值,那就坏了,出品多少就会被人融化多少,当银子卖掉。
  反过来说,如果银币的银子含量低于银子的价值呢?就比如说用八钱银子铸一个银币,你非说他值一两银子行不行?
  哈哈……到时候用不了多久,私铸的假银币就会满天飞,其实就算不是银币,铜钱也一直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而现在的沈渊却可以很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蒸汽机的成功让他可以用冲压的方法来制作银币。
  这样制作精美的银币,仅凭古代工艺的铸造法是绝对难以仿制的,做出来也会被人看出一眼假。
  在这之后银币通过简单的滚边,也就是边缘的那一圈齿,同样也可以让那些打算把银子挫下来一点儿卖钱,还不影响银币币值的家伙望而却步。
  沈渊在打算铸造银币的时候,还需要把它按照面值大小分别做成几类,以方便使用的人随时找零。
  最后……这件事还不能让朝廷知道。
  因为私铸钱币罪同谋反,抓住是要杀头的,沈渊绝不可以授人口实。
  因此新铸的银币上绝不能写“天元票号”或者是“广东发行”之类的字样,不过幸好在这个时代,外国已经有大量银币流入大明,沈渊铸币的时候只要假托别的国家名义就行。
  此外这种新的银币还有另一个职能,就是它会成为沈渊将来发行纸币的过渡货币。
  一万两银子的银票和一万两银子的银币,哪个更方便携带,自然是不言而喻。但是发行纸币的时候,让人毫无顾虑地接受纸币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但对于沈渊来说,发行了银币之后,再发行纸币就并不困难了。
  因为他只要能够把自己的银币和新发行的纸币挂钩,纸币的信用就可以飞快的建立起来。
  当他向蓝姐姐交代这件事的时候,说实话即便蓝夫人现在已经是天下最大的财阀之一,在钱财流动方面的知识堪称权威,她还是被沈渊的知识储备再次震慑了一回。
  广州刚刚招收的士兵随即被拉出军营,换了个地方继续训练……这一点对于那些刚刚参军入伍的年轻人来说,几乎不用考虑就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毕竟给朝廷当兵是什么样?用那些广东乡亲的话来说,衰的都不能再衰了……而沈渊麾下的队伍却是面目一新。
  不但待遇好得不像话,而且这段时间的思想工作,也让这些年轻士兵的心里充满了自信和自尊。
  在广州一带,新的布政使还没派过来,而下属的官员都是沈渊的朋友和族中兄弟,自然在处置政务上,还是绝对听从沈少爷的话。
  至于江南一带的泉州和江宁两大市舶司,朝廷是一定会派出官员过来接任的,不过他们在江宁和泉州会有多大作为,那也是可想而知。
  毕竟连老祖宗这样的人,都能控制住朝廷派来监控市舶司的官员,沈渊又有什么不能的?
  现如今江南三大市舶司里,全都是沈渊的门生弟子在办公不说。而且老账被烧,新账在名义上还没建立起来,朝廷就是派来个神仙他也没办法。
  这些官员讲理讲不过,玩硬的那就更是开玩笑了。所以沈渊实际上权力一点没下滑,只不过表面上暂时停止了扩张而已。
  可是这一切,朝廷里的君臣却并不清楚。
  ……
  大明京师,沈渊接旨之后,万历算是去了一块心病,之前沈渊带给他的压迫感也随即消失了。
  那个沈渊去往广州一年,就给这位皇帝收回了江南三大市舶司,将来的国用也可以宽裕一些,这让万历也觉得自己下了一招妙棋。
  至于那个沈渊……就让他在江南受受挫折也好!万历这些日子以来每每想到沈渊,他就在心中暗自盘算:这小子有能力,有狠劲,就是太年轻太楞。当上了封疆大吏之后,就开始不把皇帝看在眼里,所以他是一把双锋之剑。
  现在把沈渊按住不让他冒头,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先磨他个十几二十年再说吧!
  等到将来他这位皇帝还想对付什么人,却束手无策的时候,到那时沈渊的性子也就该被磨平了。自己启用他这个罪臣之后,这小子还不立马感激涕零?
  说不定将来还有用到他的一天……可现在一定得把他先踩下去!
  万历但心里其实很清楚,那些朝臣绝对不会让沈渊舒舒服服的在广州待着,哪怕是个有名无实的江南巡阅使也不行!
  他们一定会继续参奏沈渊,无数双大脚会拼命往沈渊的头上踩,针对沈渊的风暴很快就会愈演愈烈。
  自己只要把控好处罚的程度,留他一条命就行了……其实就算不留,那也没什么关系。
  ……
  就像万历预料的那样,很快针对沈渊的第二波攻击就到了。
  在朝臣的煽动和支持下,被沈渊处置掉的那些贪官的家族势力,纷纷在地方上开始发难。而正在逐渐兴起的东林党人,也在对这件事推波助澜。
  此时的东林书院已经设立了整整六年,几位文坛宗师讲学的同时也不断议政,影响力正在慢慢扩大之中。
  他们在政治上有很大的抱负,每年一两次的大会、每月一次的小会都在针砭时弊,对朝廷的做法指摘错误,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些人都是做学问的,自然以刚正不阿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他们针对的不是权臣就是阉党,打击的不是外戚就是贪官,声望也在逐渐扩大。
  说实话这些人的言论很有迷惑性,但是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他们是一群什么人……在他们背后,其实是江南一带巨大的经济势力推动下,新兴起来的一批商人官员势力。
  因此他们需要话语权,不想自己成为被宰割的肥猪,同时他们的眼界和能力,还有操守和品德都很成问题!
  到后来东林党党同伐异,谁不是我这一伙的谁就是奸臣,只要是我的人,就连放屁都是对的!
  他们对任何财政和政治上的改革,都当作异端来打击,这是一群公认的既无远见、也无才能的家伙。
  把大明江山搞得一片稀烂的正是这伙人,后来投靠女真的也是这伙人……所谓清流,不过如此!
  而现在正因为沈渊在江南的商业整顿,使得他们的特权身份和垄断地位受到了威胁,甚至有很多不法商人,已经死在了沈渊的手下。
  所以他们这些东林党人就打着“与民争利”的大旗,鼓噪着向沈渊,发起了攻击!


第1850章 谁家隐隐丝竹声、血海潮涌、轻歌满庭
  这些东林党一方面在朝廷中崭露头角,一方面又在江南树大根深,因此消息灵便行动迅速,在反对沈渊这件事上也成了急先锋。
  如今的朝堂上,就数他们上蹿下跳蹦得欢,而江南一带的富绅地主也在“倒沈”这件事上积极异常。
  ……
  此时就在广西丹阳镇,正有一波人在密谋商讨对付沈渊的事。
  黄家园林里一过晌午就是大排宴席,黄老爷带着几位家中的兄弟,正在和本地名士欢聚一堂,吃酒听戏。
  在台上唱戏的是丹阳镇本地的艺人,名叫双保,生得一张巧嘴,就见他在台上唱念做打,嗓音如穿云裂石一般。
  “冬走山路夏行船,人心难测在中间,江南灵秀无双地,来了个贼子名叫沈渊……”
  这家伙倒会讨巧!黄老爷听了一笑,知道双保这小子是投其所好,故意唱这个让老爷们高兴的,他笑了笑让下人看赏。
  一串铜钱扔到台上去,双保拱手谢赏,之后果然唱得越发起劲了。
  ……
  “县里十几个说书的,每天最少两场都是说沈渊的书。”这时在黄老爷的身边,一位中年文士笑道:“小侄写的本子还不错,只可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