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第一狂士-第10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得有声有色。
要不然凭他们这三个从来没干过丝织行业的门外汉,怎么能跟人家几代干这个的家族竞争?
所以他们听沈渊说可以提供技术,立刻便是精神一振,就连朱羽棋也把目光投向了沈少爷。
“蒸汽动力的新式织机已经研制成功,这些设备很快就将批量生产,大量的新式织机就是你们纵横丝织行业的法宝。”
沈渊笑着说道:“新式织机的产能,超过了旧式手工织机的数十倍……想不想看看?”
听到这句话,朱羽棋、华武老先生和白凤举都是连连点头。话说沈少爷研究出来的东西样样精彩,他们也是早有耳闻。
今天终于能亲自见到,这可真是大开眼界了!
而这时,在旁边一直坐着默不作声的唐紫檀和唐玉竹两父女,却在惊讶地交换着目光。
……
他们两个人是作为技术骨干,被沈渊高薪聘请而来的,可是之前为了保密,对于新式织机他们却是闻所未闻。
当这两父女听说两广巡抚沈大人要插手丝织行业的时候,原先的心中还有一些忐忑……因为按照他们之前的经验,啥事儿只要有官府插手,那几乎是没个好儿!
但是沈少爷在广东乃至江南,风评都是铛铛的过硬,大家都说他是一个爱民的好官,更有无数穷苦百姓在他手中获利。因此沈渊既然高薪聘请,他们也就来了。
可是这沈大人没聊两句,就说到了丝绸海贸方面的事,他拿出来的数据固然是让人听得胆战心惊。而这位沈大人的雄心壮志,也在这不经意的话语之中慢慢显露出来。
当沈大人说,他的新式“争气织机”纺织丝绸的速度,可以超过旧式织机的数十倍。这两父女脑海中反应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绝不相信!要知道唐紫檀从事这个行业已经有三十多年,他一辈子都在研究织机!
织机上的零件,哪一个会在使用多久以后坏掉,他的心里都是清清楚楚。甚至站在门外通过织机纺织的声音,他都能听出一架织机的毛病出在哪儿!
所以这样一位行业中的技术先锋,每天都在考虑的都是如何能让织机运行更顺畅,更省力,更快速,生产出更多的丝绸!
可是技术到了他这个程度,哪怕就是再想前进一步也是千难万难。至于提升几十倍,那纯粹是吹牛呢!
可如今这两父女四目相对,心里却有些暗自忐忑。
毕竟沈大人很少说大话,尤其是在他入主江南之后,几乎是言出必行,所以这两父女的心中也在暗自疑惑。
难道沈大人除了当官厉害、还是个打仗小能手之外,对于织机这方面也是极为精通?这不可能吧,要知道隔行如隔山,这都不挨着呀?
还是他真有这样的本事?能让织机运转得跟飞一样?
此时沈渊起身以后,这两父女也跟着犹犹豫豫地站起来,他们知道沈大人就要带他们去看那种新式织机去了。
他究竟是吹牛还是确有其事,马上就要见分晓……此时的唐紫檀一想到以十几倍速度运行的织机,脑海里就出现了竹子和木头制作的织机零件儿,被崩得满天飞散的情形!
……不可能!这种事不可能是真的!
第1885章 流虹映雪六元桥、暗伏奇招、沈郎难料
唐紫檀一边用眼神示意他闺女不要瞎说话,一边在心里暗自摇了摇头。
“那好,咱们这边!”沈渊笑了笑,领着大家向偏院走去。
……
就在长江北岸,此时的扬州,洪承畴终于走马上任了。
他得到的这个职务也是前所未有的,朝廷既想用洪承畴的智谋和能力来对付沈渊,又怕他在扬州做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于是朝廷给洪承畴研究了一个新职务:“奉领江北五府,沿江防御使!”
一般来说,在大明朝只有海防才有防御使,而朝廷这个职务显然也把洪承畴放在了和沈渊针锋相对的位置上。
等到洪承畴到了扬州,这里的知府之类的官员,也早早地过来迎接这位上官。
赵宏图倒是没来,那是因为赵宏图是巡抚,和洪承畴的职务与辖区多有重合之处。这样俩人见面就会非常尴尬,而且名义上赵宏图也比洪承畴的职务要高。
等到这位洪大人来到知府衙门之后,他随即遣散了过来欢迎他的众人,然后找了本地的一位老吏,给他介绍这里的情形。
当洪承畴提起沈渊,言语中并没有谴责或者轻视的意思。那位老吏慢慢的也摸到了洪大人的心思。
这位洪大人似乎也并没有和沈贼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意思!
于是当洪承畴开口询问,这位老吏也就实话实说了……结果洪大人听着听着就听进去了。因为不管他问什么,老吏都会讲出一段关于沈渊的传说!
这座知府衙门……沈渊还是白衣学子的时候,就在这里干掉了他们江都县令和扬州知府,只用了一盏茶功夫!
至于本地生员,沈渊曾在此地连中三元,声名远播,在扬州更是无人不晓。
一提到瘦西湖,他又说起那里有江南百姓为感谢沈渊,造的那座“流虹映雪六元桥。”
“原本叫三元桥来着……”那个老吏笑着对洪承畴说道:“洪大人是不知道,那座桥上的碑文刻成之后,又换了三回!”
在这之后洪承畴去了沈渊的老宅,胡同口那里有沈渊击破弥勒佛的肚子,放出十几具碎尸的传说。
当他抚摸着太平巷的砖墙,这回不用多言洪承畴也知道,这里曾一次次在喧天锣鼓之中,走过报喜的队伍,祝贺沈渊又得了第一名!
洪承畴身在太平巷,仿佛一步一步走过了沈渊的半生……当初那个少年,就是从这里腾飞而起,直上九天!
是什么……让他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洪承畴在沈渊家院子里的石桌边坐下,耳边好似听到了沈渊朗朗的读书声,这位洪大人,忍不住心驰神往!
在这之后,他来到了城外的军营。
……
千余名将士正在校场上训练,一个四四方方的千人大阵排列得整整齐齐,不管是横看竖看还是斜看,都是一条笔直的直线,就像墨线弹成的一般!
此刻这一千官军正在军将的带领下手持长枪,练习武艺,每当军将发令之后,就是一声雷鸣般的怒吼!
千人方阵枪锋闪烁,犹如雪浪翻滚,怒潮奔流!
当前一名四十岁上下的大汉,赤裸着上身,紧握着一杆铁枪,一个动作便是一声大喊。看他手上的枪招犹如猛虎出笼,威势惊人……真是好一员猛将!
“此人叫赵原,是扬州守军的将领。”此时那位老吏赶忙对洪承畴小声说道:“他诨名叫赵铁枪,大人仔细点……这家伙脾气可倔!”
而这时的洪承畴虽然面色如常,站在原地看着这支虎贲之军,还有眼前的绝世猛将,他的心却在突突乱颤!
洪承畴的指尖冰凉,一颗心就像沉入寒潭一般,一时间竟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此时他心中那种震撼和惊骇,只有他自己知道!
洪承畴何许人也?那也是个智谋顶级的人物!还没走进校场他就知道,整个大明朝,哪儿有这样的官军?
你就算把以精锐著称的关宁军拉出来,也没有这样的威势!就这些钢铁般的汉子,雄壮无敌的雄师,只可能是出自一人之手……沈渊!
或许只有当年的戚家军,才能和这支军队比拟,洪承畴打死也不相信朝廷能培养出这样的队伍!
……
而这时的铁枪赵原也看到远处,有个身穿官服的人向这边走来。
只见他铁枪一举,三军静默,所有的军士都手持长枪肃立在原地,整个校场里一片鸦雀无声。
这股肃杀肃穆之气,真是让人胆战心惊……洪承畴正想到这里,就见面前那位虎将已经披上了铠甲,然后从小兵手里接过了一件东西,向着自己这边走了过来。
这时洪承畴身边的亲兵赶忙说道:“这是沿江防御使洪大人,还不赶紧行礼?”
“末将拜见洪大人!”这边铁枪赵原拱手道:“请恕末将甲胄在身……大人官讳,可是上‘承’下‘畴’?”
“没错,正是洪某。”这时的洪承畴一边打量着面前的虎将,一边笑着说道:“赵将军辛苦!”
“岂敢!”这位铁枪赵原笑着谦虚了一句,看他的表情却有几分奇怪。
他既没有第一次见到顶头上司的拘束,好像也并不傲慢嚣张,倒是在尊敬中,颇有几分随意的洒脱。
之后就见赵原将手里的东西双手举过来,笑着说道:“早知道洪大人要来,这是末将为您准备的一点薄礼。”
这样的虎将,他还知道送礼?此时的洪承畴虽然心乱如麻,但还是笑着点头接过。
然后当他打开盒子,才向里面看了一眼,就觉得眼前一黑……脑袋里“嗡”的一声!
在那盒子里赫然是一支镶金嵌玉、美轮美奂的望远镜,就和当时在京师烂面胡同,沈渊送给他的那支……一模一样!
这就没错了!等到洪承畴终于缓过来之后,他连忙把这个盒子盖好,心里还在砰砰的直跳!
这位铁枪赵原,果然是沈渊的手下!就连这虎狼般的一千官军,也是沈渊手里的兵!
第1886章 京师萧瑟江南好、前撑后撬、不让你倒
这特么叫啥事儿啊?这时洪承畴想起了北方的朝廷,不由得心里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又是发苦又是无奈!
就这?还让我防御长江,抵御沈渊?这梦让你们做得,也太离谱了吧?
洪承畴啼笑皆非的暗自想道:如今的扬州,官兵效忠于他,将令听命于他,民心也向着他!
话说我是没打算跟他作对,就算是真的打算跟他沈渊拼命,我又能干什么?我赤手空拳,连个狗屁都没有。若不是有沈渊的首肯,我连命都保不住!
……你们让我隔着长江,拿脏话骂他吗?
……
这一时刻,正在被洪承畴心里痛骂的京师朝廷,又怎么样了?
果然和洪承畴献上的《平南七策》中写的一样,沈渊将南京从反贼手中解救出来之后,又还给了朝廷。
这对于朝廷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最起码能证明沈渊在短时间内,不会和朝廷动兵打仗。现在朝廷里这帮家伙,最怕的就是沈渊忽然犯浑!
所以朝堂上下,之前那种极其紧张的气氛也终于缓和了下来。现在沈渊名义上还是大明臣子,他多少能听点话,这就是再好不过的好事!
话虽如此,有关沈渊的话题还是讳莫如深,对于这个灾星大家都觉得能不提还是尽量不提,能不招惹还是别去招惹的好。
至于万历……说实话这位大明皇帝,现在已经有点懵了。
因为六月份之后,沈渊居然又一次把三大市舶司的税银交了上来!
……
这啥意思?这几个意思?这沈渊到底是要干啥?
现在的万历皇帝每一天脑海中都萦绕着这三个问题,他却是想破了脑袋也不知道,沈渊为什么要这么做。
江南市舶司押运过来的税银数量可不少,照例每年大约都在两百万两以上,沈渊这一次送到了京师四十万两银子。
这半年的收益,原本应该是一百二十万两上下。但是随着银两,沈渊也送来了账目。说这里面有大概八十万两白银,都作为江南剿匪的军费,还有恢复民生的花销用掉了。
沈渊还在奏章中说,如今江南叛乱已经平息,虽说还有小股的叛匪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