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第一狂士-第10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你怎么把粮食运出去的?”这时的小七爷在旁边淡淡地问道:“你之前说了,既然是在城里,城外还有饥民,那晚上一定是要关城门的。”
  “就这么一趟一趟的往城外运粮食,居然没被发现?”
  “你让他说。”听到小七爷这么一问,潘龙庄在旁边乐得直捂嘴,看起来后边还有故事。
  就见这位范楞娃脸色还有点发红,他搓着手低下头说道:“没办法就想办法么,俺约上了三十几个伙计,一人拿一条裤子……”
  “把裤腿一扎,裤腰一系,里面能装六十多斤麦子。然后装满了往脖子上一跨。”
  “到了夜里,俺们成群结队地出去,头发打散了,把脸拿白灰一抹……看着就跟长了四条胳膊的鬼一样!”
  “路上遇到人再装两声鬼哭狼嚎……就连个瓜怂都不敢靠前!然后俺们再从城墙上拿绳子往下一顺……罗罗面面,油馍串串,全都有咧!”
  你还别说,这家伙真有两下子!小七爷听了,忍不住在心里暗笑起来。
  他一想那大裤裆裤子里边塞满了粮食,往人的脖子上一跨,然后把人抹得像个小鬼似的嗷嗷叫着往前走,这场面还真是又惊悚又好笑……
  这个家伙也确实不错,难怪潘龙庄这么喜欢他,甚至把他一路带到了江南。
  看得出来,这小子既然肯帮乡亲去找被拐卖的女孩,说明他的心肠不错。他敢带着人动手,果断杀掉那些人贩子,说明这小子下手也真狠!
  另外从粮商的粮库里偷粮的办法确实巧妙,如果在算上装鬼往外偷运粮食的手段,说明他还是个挺有心计的家伙。


第1923章 小小少年凌云志、照单全收、一双妹子
  更何况这小子办事的时候,好像有一种啥都难不住他的狡猾味道……另外看到城外的灾民,他能把粮食分给人家,也足以说明这小子有一副慈悲心肠!
  “这小子还不错,”小七爷想到这里,于是淡淡地说道:“那以后你就跟着我,给我当勤务兵。”
  “队伍里不比在你家,啥事都要报告,别拿你自己那点鬼主意瞎琢磨!”
  “听见没!赶紧谢过元帅!”此时的潘龙庄一看小七爷这是答应收下他了,而且还直接把这小子收在了身边,他赶忙让范楞娃道谢。
  就这样范楞娃这小子穿上了军装,虽然装束有点窝囊,但还算机灵。之后他整天背着地图包望远镜,追着小七爷在屁股后边跑。
  用他的话来说……就颗粒吗擦(麻利的)跟在大帅沟子(你懂得)后边,一步不许落下!
  ……
  眼看着到了五月份,纺织厂那边,大批的丝绸开始在库房里堆积起来。
  从江宁和福州运来的丝绸也逐渐汇集到了广州,按照沈渊的计划,这一次同洋商的交易,会全部都在广州这个地方进行。
  其实这还是古代交通不方便的缘故,信息传递的速度太慢,所以沈渊还是打算把所有的丝绸汇聚到一处,由他自己来操控和洋人的第一笔生意。
  夏蚕收获的季节还有些日子,纺织厂里的原料生丝也差不多快要用完了,这时工厂里难免有几天清闲。
  趁着夏蚕季还没到,沈渊吩咐厂子里给工人放假,让忙了一个多月的工人回家看看亲戚,拿薪水出去买些必需品。
  其实工厂里的事,沈渊也不是事事都管,不过之前为了缫丝机的保密需要,所以工人都是在厂区内封闭管理的。
  到后来又赶上了缫丝大战和生产丝绸……要是洋商过来的时候丝绸还没织好,那可是要耽误一年的!
  所以工厂里一直都在加班,到现在也该把占据人家休息的时间,还给工人了。
  ……
  等白少东从工厂里出来的时候,他还穿着那套工作服。
  这套衣服是蓝色棉布制成的,透气柔软舒服,有随身物品还可以装在衣服裤子的口袋里,不用像褂子衫子那样装在怀里,揣在袖子里那么麻烦。
  而且白少东还觉得这套衣服挺好看的,尤其是蓝色的衣服胸前,绣着那几个“第一纺织厂”几个白色的小字,让他的心里产生了一种归属感。他当然不懂“归属感”这个词,但是他知道自己是属于某个集体中的一员,这让他心里觉得很踏实。
  白少东今年十七岁,从小爹娘就不在了,唯一的舅舅也不愿养他,就给他扔到了一家丝织工坊里当了个小伙计。
  这小子人聪明,会看眼神儿,会听话音儿,干活麻利,做事稳妥。所以这个七八岁的小伙计,一会儿就在这间工坊里呆了十年。他也逐渐从一个拖着大水桶擦地的小零工,变成了纺织师傅。
  也就仗着他这股聪明劲儿,才在这累死累活的活计中活下来,要知道在大明朝给人当伙计,死走逃亡东家全是不概负责的。
  所以动辄抄起棍子就打,抡起巴掌就扇那是家常便饭。就算是他机灵,从小到大身上也是伤痕累累。
  如今的白少东已经长成了个大小伙子,看起来有点文静,有点腼腆,人长得也秀气,但实际上这小伙子无论是心机还是体格,全都是一等一的。
  所以外表很有欺骗性……最起码他那个东家陆老头,在两件事上就低估了他。
  ……
  第一件事就是他在工坊里当伙计,之前的合约早就满了,他也变成了一个操纵织机的大师傅。像这样的纺织工人,原本是不可能跳槽的。
  因为在他们行业里有规矩,只有老板同意他才能换地方,当然你也能走,但是就别吃丝绸这碗饭也行!
  所以他一旦走了,在广州附近是找不着工作的。当然远走他乡投奔别的工坊也行,但是大明朝也很少有人能下定这个决心,背井离乡到别的地方去找活路。
  可是这位白少东见到第一纺织厂招工的消息,他第一件事就是四处找人打听,这纺织厂到底是谁开的?
  然后当他一听说,纺织厂跟如今的两广巡抚沈渊沈大人有关,他毫不犹豫的就离开了工坊,来了个不告而别,直接就去纺织厂报了名。
  以他的机灵劲儿和手艺,自然是顺利录取,在这之后他就在纺织厂里当了工人,这不一晃都过去俩月了。
  还有老板陆老头低估他的第二件事儿,就是鹿老头爷俩有俩闺女……没错,是两个!
  ……
  这两个闺女一个叫鹤娘,一个叫鹅娘……鹅娘性子温婉,是个逆来顺受的老实脾气,今年二十岁。
  至于鹤娘则是个小辣椒的性子,嘴上不饶人,心地却是不错,今年十九岁。
  这俩姑娘,按说早就过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但是陆老头还没给她们俩找婆家……看来这辈子是嫁不出去了。
  不是因为她俩长得难看或者是身体有问题,这俩姑娘都还挺漂亮的,关键她们俩都是织机上的好手,那可是活脱脱的两棵摇钱树!
  在江南的丝织行业一贯,就有这样的风俗,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闺女一出门,那就是外姓人了。
  可是如果家中的女孩在织机上的手艺了得,尤其是像鹤娘和鹅娘这样,两人一副搭子织云锦。一个织机上边一个织机下边,那可真是配合的天衣无缝,织出来的云锦也是价格高昂。
  像这样的两个好手,留在家里就能挣钱,要是嫁了人不就啥都没了?
  于是江南的丝织行业里就有不少这样的黑心爹娘,宁可狠心把自己的女儿按在家里,给他织一辈子丝绸,也不肯放女儿出去嫁人。
  而这样的老姑娘,一生都要在孤苦和辛劳中度过,这有多惨就不用说了!
  更何况丝织这个行当还真不是人干的,那简直是用千辛万苦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他们每天都要以别扭的姿势坐在织机前面,手蹬脚踏忙个不停,稍一出错就会被人打骂。在丝织行业里有一首歌谣,专门是形容织工辛苦的:
  “双臀坐不安,两脚蹬不完。半身如在牢,抛梭直到晚。”
  “出一阵酸汗,熬一盏油干,闭一回睡眼!”


第1924章 衣锦还乡趁今朝、罗浮春早、龙江火烧
  这样的生活要过一辈子,两位姑娘的心中有多难过那真是可想而知,偏偏这个白少东心地善良,没事经常帮这两位姑娘分担些活计。
  他时不常讲个笑话给两位姐姐听,让她们舒缓一下疲劳。有的时候还帮她们干活,让这两位姑娘能换班睡上一小会儿。
  要知道这织机一动起来咣当咣当的响,那陆老头儿听着织机的声音睡得可香了。但是织机只要一停,他马上就能醒过来!
  就这样,这两位姑娘居然不约而同的一块儿喜欢上了白少东……其实这也是这小伙子毅然去纺织厂报名的原因。
  他要给自己和这两位姐姐找一条出路,要是这三个人一块儿留在陆家的工坊,那他们注定要在劳累和痛苦中度过一生。
  白少东这一步走得不错,现在他已经成了纺织厂的一名正式工人,而且使用新式织机的纺织厂对他来说,简直就像天堂一般!
  一天只要工作八个小时,加班的时候居然还给加班费,你听过这样的事没有?
  在最忙的时候,工厂占据了工人休息的时间,让他们连轴转。然后这些休息日居然还被工厂记了下来,现在还给了他。
  此外在工厂的食堂里面吃饭很便宜,花上不两个钱就能有肉有菜,比工坊里吃的可强上百倍了。上夜班的时候还有人负责叫他起来,洗澡不要钱……热水澡!
  然后工厂还给发衣裳,夏天有防暑降温费,冬天有棉鞋棉裤,宿舍里的家具都是现成的。
  最后……这两个月的工作,他赚的钱都在自己工作服的口袋里揣着呢……六个响当当的银元!
  这就是六两银子,在工坊里工作,没日没夜像牲口一样给人干活,他一个月才六钱银子!
  就那区区六钱银子,还要克扣掉吃饭的钱……对于白少东来说,进了纺织厂无异于走上了一条前途光明的大道。
  所以他今天一出来就按照自己的计划,并没有去陆家工坊,而是很有心计的先去了市场。
  ……
  他在市场上买了罗浮春、荔枝烧、龙江烧、梅花酌,四种酒各一瓶,然后还有一只肥嫩的竹丝鸡、四条新鲜蓝刀鱼、一对乳鸽、一条一尺长的龙胆石斑。
  这么多东西差不多花了他一两银子,白少东把找给他的银毫子揣进兜里,然后顺着市场朝工坊走去。
  现在市场上花的银子差不多全都是这种银币了,方便找零还不用计较。在这之前广州城里的百姓买东西,不是拿着大串沉重的铜钱,就是在银子的成色上面和商户斤斤计较。
  可是现在可方便多了,白花花的银元银毫子,又方便携带又好花用,还不怕被人骗了,所以崭新的银币已经在市面上大行其道。
  等他在市场里又溜达了一会儿,细心的白少东没多久就发现……情况有点不对劲!
  街面上有一些原先认识他的人,也不怎么熟悉的,现在却都抬手跟他笑着打招呼,离着老远就喊他的名字。
  还有一些商户,分明自己并不认识他们。却也是对他笑脸相迎,白少东就觉得他放眼望去,好像满街都是熟人!
  这是怎么回事?等他给那工坊里的那对姐妹花买首饰的时候,他还好奇地问了银楼的老板一句。
  结果这一问他才明白,原来人家满面堆笑的目标不是他,而是他身上这套工作服!
  就这么短短的半天时间,从纺织厂里放出来的工人已经轰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