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第一狂士-第1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叔阿姨愿意为您奔赴战场。”
“我在非洲那个爹一点不傻,他把我交给您的时候告诉我,不仅要学会您的本事,还要带着您一样的心回去……小巴夺早就看懂您了。”
“您就是用这样的心唤醒了天下英雄,这才是英雄之心……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学会。”
“所以呢,咱们接下来应该干什么?”沈渊用马鞭用轻轻敲了敲马鞍桥,向着小巴夺笑问道。
“迎上去,在战局最为艰险的时刻扭转它,”小巴夺笑着说道:“在同胞陷入绝境的时候拯救他们。”
“您会打得敌人胆寒颤栗,让那些惊惶无助的明军重获希望,您会朝着敌人的军阵直冲过去!誓死不回!”
“说得对……好小子!”这时的沈渊笑着说道:“把眼泪擦擦,不要让敌人看见你的眼泪,下面是英雄时刻!”
“只要我在前面稳住战局十二天,咱们一东一西两支大军就赶到了,然后就是决战来临。”
“你已经出师了儿子,打完这场仗以后就可以回去你的非洲。”沈渊向着小巴夺说道:
“既然你已经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我相信在你的同胞陷入险境的时刻,就绝不会转身而去……这就是我要教你的全部内容。”
“现在你有八百勇士足以横扫非洲,在这之后我会帮你建设家园,抵御外辱,记住你今天学到的这些。”
“成为英雄……永远都是你自己选的。”
“明白!”小巴夺咬着牙点了点头,然后两手一起上,把漫出眼眶的泪珠全都擦掉……
“对了,我听到那些手下叫你大地之王,这谁给你起的名字?”
“您啊?桑给巴夺在我们的语言里就是大地之王的意思,我上船的那一天,这不是您给我起的名字吗?”
“我去!早知道我应该管你叫山丘之王,然后再给你一把雷霆之锤!”
“哈哈哈……”
塞外的狂风忽缓忽急,在雄关外的大道上,这支队伍像是一支专注而凶悍的狼群,向着战场奔行。
萨尔浒……那是最终决战之地!
……
大明京师,朝阳门外。
朱常津还是开炮了。
他每天在京师外的大营里等待着开拔时间的到来,计算着路上的脚程和会合日期,等来等去却是越来越不耐烦。
妈的京师里的这帮家伙,办事怎么这么不爽利?
朱常津调集了陆军火炮,十二门二十四磅炮瞄准了城墙,朝着那上边就是一通炮弹!
为了防止轰塌城墙,或者是震塌城门上的城楼,所以这十二门火炮每三十秒钟射击一发,故意没有瞄准城墙上的同一个点,但即便如此火炮的威力还是惊人之极!
二十四磅开花弹随着火炮震撼人心的轰鸣声,犹如攻城锤一般撞进城墙的砖石里。
这些硕大的炮弹一头扎进去之后,随即就在城墙的夯土层里发生了剧烈的爆炸,轰隆一声就炸出了一个金陵拔步床大小的窟窿!
被炸开的窟窿里,破碎的夯土和砖石就像是洪水一般喷涌而出,这火炮的轰鸣声和炮弹的爆炸声,震得城墙都在不住颤动。
城墙的马道上,石子像炒豆子一般的跳动,朝阳门城楼上,顺着各处房顶刷刷的往下直掉土。
城楼上所有的守护军全都吓得面如土色,有的干脆在第一声炮响的时候,直接就趴地上了。
在这之后就是第二炮、第三炮。第四炮!每三十秒一次发射,当炮声回荡在城墙上,整个京师都听到了这震耳欲聋的巨大轰鸣声。
那就像是一个残暴的巨人在不怀好意地敲打你的房门,似乎他的拳头每一次砸下去,都有力量让房门四分五裂,然后房子里的人就会受到巨人惨烈的惩罚。
仅仅十二发炮弹,就终止了京师里面的喧闹和吵嚷。这犹如末日天劫一般的信号,迅速让所有人的头脑都清醒了!
现在这种情况下还吵个屁啊?赶紧保住自己的命要紧!再耽误一会儿,人家火炮轰的就不是城墙,而是城门了!于是城里面那些守旧顽固的老臣一下子就没了动静,而所有支持朱常浩登上皇位的臣子纷纷奔走相告。
他们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奏章,一个接着一个的联名签署,总共才几百字的奏章上面,飞快地签上了几百个大臣的名字。
然后千余名京师官员在午门外集体叩阕上书,请求立瑞王朱常浩为帝!
连同太学和国子监的太学生,还有在京的各地督抚全都汇聚在午门之外。太学生的白衣犹如成片的雪花一般,而全体大明官员带孝的官服,却像是广场上落满了一片乌鸦。
这可真是众望所归,朱常浩一个人的身上,已经汇聚了京师所有官员的期望!
第2226章 轻叩城墙任君选、大明天启、巨炮开端
京师里的紫禁城宫门大开,首辅方从哲带领着一干辅政大臣走了出来。
方从哲脸上露出了严峻之色,甚至还微微皱起了眉,似乎对眼前的情形感到十分意外。
之后当他接过了百官联名签署的奏章,向上面看了一眼,又是长长叹了口气。
方从哲这口气叹得显然是又无奈又无助,就连下面长跪不起的朝臣,也因此对方从哲首辅的风骨暗自佩服不已。
这时的方从哲抬起头,向着文武百官肃然说道:“尔等百官由天子任命,牧守万民,既然这是你们一致的请求,那也是大明万民所望。”
“既是如此,老朽与内阁也只好遵从万民之意……这封奏章就由老朽带进宫,和两代先皇皇后商议,诸位稍等。”
说完方从哲便毅然转过身,带领内阁进宫去了,大家看着这位老臣的背影,心中却是充满了敬佩之意。
显然大明内阁重臣见到文武百官的意见一致,就在方从哲大人的带领下,在这危局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和所有朝臣站在一起,这就是内阁首辅德行厚道的一面。
而与此同时,这位老臣说要进去和两代皇后商量,却恰恰证明了他的睿智。因为话虽这么说,实际上他要商量的却绝非两代皇后,而是一代而已。
那是因为泰昌皇帝朱常洛在继位之后还没来得及封皇后,李选侍曾经一度想要这个位置来的,后来愣是没干成,还把自己的皇贵妃都给耽误了,大家还记得这事吧?
所以方从哲说是要和两代皇后商量,实际上后宫里却只剩下了一位皇后……就是万历朝的孝端显皇后。
之前的李选侍因为扣住皇太子朱由校的事,被众多朝臣暗暗厌憎,所以她在新皇册立这件事上要是敢胡乱说话,一定会被围攻暴揍。
大家一听说方从哲要和皇后商量,心里就暗自有了数,因为在这件事上大家都是臣子,你别看方从哲是首辅,他也没那个权利自己擅自决定,究竟由谁来当新任皇帝。
所以由谁继位这种事儿,还是由先皇的皇后说出来才能服众,也让天下人不会质疑瑞王朱常洛得位不正。
至于那位孝端显皇后,却是一位十分贤良之人,她在万历一朝虽然当了四十二年皇后,地位依然是十分稳固,心肠也非常不错。
这位孝端显皇后一生只生了一个女儿,再也没能生下一个皇子,所以在谁当新皇这件事上可以说是不偏不倚,绝对不会有什么私心杂念。
另外还有一点,孝端显皇后在太子朱常洛被万历皇帝打压时,曾经十分维护这位太子,让朱常洛的日子好过了许多。
至于万历朝的中后期,內宫中郑贵妃的权势显然超过了所有人,甚至远超这位皇后,而孝端显皇后却依然没有丝毫争宠和对抗之心。
她任凭郑贵妃在宫里呼风唤雨,却是恍若视而不见,对于郑贵妃的挑衅和刁难,也是云淡风轻地隐忍了下来。
甚至连万历皇帝都对这位结发妻子十分佩服,将惠王和桂王两位皇子都交给她抚养……桂王就是沈渊的那个小徒弟朱常润了。
所以这位孝端显皇后明大体,知进退,自然会懂得朝臣百官奉上这封奏章的用意。
而且她也是个能听清楚道理的人,因此首辅方从哲说服她,应该不会太难。
……
果然没过多久,就见宫门再次打开,方从哲率领一干内阁走了出来,然后他拱手,向着內宫的方向遥遥行礼,这才转过头向着众位大臣说道:“诸君!”
“孝端显皇后睿智慈悲,已经应允了我等所请,只等国丧过后奉请泰昌皇帝梓宫入太庙,就行新皇登基之事。”
“新皇由皇后首肯,继承大明正统,年号天启!”
“瑞王殿下…朱、常、浩!”
……
一瞬间文武百官欢腾而起,所有人都为这场胜利欢欣鼓舞!
也不知道在大炮顶脑袋的情况下,他们做出这么个决定有啥可高兴的……可能是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皇位上坐的是谁。
其实这对他们来说也没错,跟自己的性命相比,谁当皇帝又能怎么样?你爱谁谁!
于是朝廷中新皇的人选就此确定下来,大家随即就开始忙活。首先就是扫清禁宫……李选侍立刻就被请出了乾清宫,这一下她手里有人质也没用了,那个人质皇太子朱由校,现在是一文钱都不值!
就像历史上的移宫案一样,李选侍灰溜溜地出了乾清宫,在太监的看管下去往仁寿殿。
当然跟她一起去的还有那位前朝郑贵妃,这些日子郑贵妃上蹿下跳,把朝廷重臣都烦得不行了。
于是借着驱逐李选侍的由头,郑贵妃也被一起送去了前朝嫔妃奉养的仁寿宫。
在这之后朱由校由于年满十六岁,不适合在内宫中居住,也从乾清宫里被请了出来,在京师中另寻王府居住。
这个小小少年朱由校,这些天里一直被人奉承着,觉得自己就要成大明天子了。
可是他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就被人撵了出去,变成了一个王爷……而且还是没什么人搭理的那种。
出宫的时候,这个朱由校经过了短暂的失落之后,却又满不在乎地甩了甩头,把之前的事都给扔到一边。
毕竟这朱由校的记性不太好,大家是早有耳闻的。
他一边走过紫禁城内的殿堂楼宇,一边琢磨着这段廊柱是由什么木头做成的。要是把那根柱子取下来破开,够不够打一个罗汉床什么的。
朱由校从小就喜欢木工活,在他看来把精心制作的木工构件结合在一起,当木材平整严密,榫卯“嘎嘣”一声合拢的一刻,才是他人生最快乐的时光。
这时当朱由校脸上,慢慢泛出笑容的一刻。在他身后的乳母客氏和大伴李进忠却是对视了一眼,脸上的表情比黄连还苦。
好不容易盼着自己侍奉的主子即将登上皇位,他们也要随着一飞冲天了,可是眨眼之间却化作竹篮打水一场空,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那位客氏一边努力让自己内衣里偷拿的金钗宝珠别被人看出来,一边在心里咒骂个不休,而那个李进忠则是脸色一片灰暗。
就在昨夜,他还梦到自己仗着皇帝的权势为所欲为,甚至无数人都跪在自己的脚下臣服。
可是这场梦还没做完就被人吵醒,他们也被永远撵出了皇宫!
第2227章 一照登殿顾红妆、语断情长、久违情郎
等到太后把朱常浩即位的事确认下来,随即朝廷昭告天下,瑞王继任下一任皇帝的事也就彻底敲定了。
在这之后只需要泰昌皇帝的丧事办完,把灵柩挪到太庙去,朱常浩就可以登基了。
所以他现在已经是名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