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第一狂士-第1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应该换头牛杀,把那头咋也不死的牛给王老哥当个坐骑才好。你看你那匹马叫你压的,四条腿都哆嗦了。”
  听到这句话王宣也是呵呵直笑,他一边儿把头盔摘下来让自己的脑袋透透气,一边笑嘻嘻地对沈渊说道:
  “其实马倒还没啥,就老哥哥这身量,娘们儿还真没几个能受得住的……”
  “哈哈哈!”
  等他说完这句话,沈渊和王宣会意的一阵大笑,又引得旁边的人纷纷侧目。
  到最后沈渊还是从近卫军手里,要过了一个不锈钢制成的打火机,连同自己的两盒烟一起送给了这位保定总兵王宣。
  到了这个时候,两人俨然已经成了莫逆之交。
  ……
  眼看着大军继续向前,就在午时过后,队伍在浑河南岸绕过了一处高耸的山岭。
  辽东清冽的秋风吹过山野,空气中带着水浸泥土的气味和香蒿的清爽。
  远处的河山之间出现了一片巨大的开阔地,目力所及的前方最远处,有另一条河道支流拦在了大军面前。
  河对岸一道山岭犹如猛虎俯卧,险峻高耸,气势威严,仿佛拦路的凶兽!
  沈渊看到了眼前的地势,不动声色的轻轻叹了口气。
  这里就是……萨尔浒!
  ……
  此时沈渊面朝向东,在他们北边也就是左手边的方向就是宽阔的浑河,南边这道山岭就是萨尔浒山。
  在河山之间这片巨大的河滩空地上,正适合大军扎营,他们前方几里之外那条河,就是浑河的支流苏子河。
  苏子河和浑河交汇的地方,两道河流的走势非常像是一个“人”字,浑河是那一撇,苏子河就是一捺。
  萨尔浒山这道峻岭,就在人字下面的裤裆里,和人字一撇的下半截平行。而这一山一河两道平行线的中间,就是那块适合扎营的巨大平地了。
  在这之后,苏子河对岸那道形如卧虎的山岭就是界凡山,在界凡山上从南向北,分别是最北端的吉林崖、中间的界凡城、还有最南端的扎喀关。
  这三个堡垒全都处在险峻的山岭顶端,占据了界凡山上的三个最高点。
  而在人字形两条河道的浑河北岸,则是另一处险峻之地尚间崖堡垒。
  ……这就是萨尔浒的防御堡垒群,界凡山三面临水,本身就是一道天然长城一般的险峻山岭,而在山林顶端则是三个巨大的堡垒。
  只要打通了这里,就此向东就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不远处的几十里外就是赫图阿拉城,努尔哈赤的根基所在。
  因此对杜松来说,这是最关键的一战,同时这一战对于大明来说,也是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
  此刻辽东的烈风吹袭着沈渊的袍袖,他的心中犹如烈焰一般,正在熊熊燃烧。
  四十七万大明军队从此地开始,被人打得死伤狼藉元气大伤,然后大明朝就只能据守在山海关,依靠燕山之险抵抗女真人的侵略。
  而在这之后由于女真人势力大涨,实力越来越强,辽东的军费支出也让大明朝渐渐衰落。


第2235章 草率草莽一草包、良言相劝、只是不听
  他们为了收取军费,抵抗女真人,只好在内地增收辽饷。这巨大的负担和随之而来的自然灾害,随即酿成了西北无数反王的蜂拥而起。
  随后陕西的农民起义和辽东的女真人,让大明不得已开辟了两处战场,无数军兵疲于奔命,在这相隔千里的两地奔波作战。
  他们就像商量好了一样此起彼伏,打得大明朝渐渐焦头烂额,朝廷就像一头被狼群围住的野牛一般得不到休息和喘息,被两个方向的敌人不断放血!
  ……这一切,就从眼前的萨尔浒开始!
  ……
  大军进驻萨尔浒山下的空地扎营,随即就有大量军士被人派到山上砍伐树木,准备扎成木筏,搭建浮桥,让明军通过苏子河,向界凡山攻击。
  界凡山这时的名字叫界藩山,从这个地名就可以看得出,这地方曾经是分割朝廷和东北边疆民族的屏障。
  而这时的总兵杜松一到这里就让人打造木筏,显然是准备以最快的速度向界藩山上发起攻击。
  在木筏未准备好之前正好全军休整,总兵的大帐树立起来之后,随即召集部下众将开始阵前军议。
  原本沈渊的级别只是带领五百人的营官,当然不足以进大帐议事。不过这位营官毕竟是独自带领着五百神机营,也算是小小的一方诸侯,所以他也在议事的众将之列。
  等到沈渊等人鱼贯进了大帐,随即就看到上首正坐着一身盔甲的杜松总兵,还有另两位总兵,一左一右坐在他的身边。
  这两位其中之一是保定府总兵王宣……就是沈渊之前见到的那个大白胖子,他看到下面站立的众将中沈渊的身影,还笑着向他挑了挑眉。
  另外一位总兵名字叫赵梦麟,原本就是长脸,现在还阴沉着脸色,显得他那张脸倒是更长了……沈渊觉得那张脸与鞋垫的轮廓十分神似。
  除此之外大帐中还有参将柴国栋、游击王诰、张大纪、杨钦、汪海龙、备御杨汝达……数十位将官都站在帐中,向着杜松行礼。
  ……
  “浮桥就绪后,本将会亲率关宁军渡河,进攻界藩山上的吉林崖。”总兵杜松一开口就是沉着声音,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大帐中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听着杜总兵发布命令。
  杜松的命令也非常简单,他让关宁军一部,连同保定府和京师三大营过来支援他的大军,一起在此地扎营。
  这个地方因为位于苏子河的西岸,所以暂定为河西大营。在这里驻守的两万军队,要准备好迎战和防御措施,并且随时给杜松总兵提供兵力支援。
  而杜松自己,则是带领一万五千关宁军度过苏子河,直接进攻界凡山上最北端的堡垒吉林崖。
  当沈渊听杜松简单吩咐了几句之后,就要让下面的军将各自回去准备,他的心里却是暗自翻搅。
  显然杜松根本没有料到此战会有多艰难,所以他做出的选择和历史上完全一样。
  在河东河西两处大营之中,萨尔浒山下的河西大营,杜松根本没有强调要加强防御,因为在他预料之中,这支部队面临的敌人只有界凡山上的一万五千女真守军。
  所以他认为河西大营基本上位于战阵后方,不可能受到敌人的攻击,可是杜松不但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
  沈渊非常清楚,努尔哈赤正带领着大军急速赶来,而且他一到这里就会向着河东河西两处大营,同时发起攻击。
  而这边的河西大营却是散漫懈怠,根本毫无防备,这是一个巨大的战术失误!
  与此同时,总兵杜松显然也错误地估计了攻克界藩山的难度。看他的样子,似乎是自己带领大军渡河之后,只要顺着山坡跑过去,就能轻松攻下吉林崖。
  但是事实上,历史上的杜松,致死也没有摸到吉林崖上的堡垒!
  此时的杜松已经草率地交代完了此战的战术,其实他叫军将到这里来,根本不是所谓的商议,而是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他们。
  当杜松说完,看到大帐里鸦雀无声,他还向帐中的众将说道:“等到攻克界藩山之后,咱们就一鼓作气直扑赫图阿拉……众将有没有问题?”
  杜松问出了这句话之后,大家原本应该齐声答应没问题,随即就该出去各自准备了,可是当杜松话音刚落,却忽然听到面前的军将身后,有人说了一句……
  “……末将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妈的一听这腔调,就不是个正经带兵的!杜松看到那个京师纨绔花满楼,从人群里站出来的时候,他的眉间就冲出了一股杀气!
  不过他曾被自己手下的部将提醒过,这家伙态度如此吊儿郎当,恐怕是来历不凡。
  况且这也是他刚才亲口问了众将,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因此杜松强忍下了心头的怒气,心说看看他到底有什么话说。
  要是他说出的话和军务无关,或者是胡说一气,到时候你看我怎么收拾他……
  这时沈渊一站出来,见到杜松铁青着脸,示意自己有话就说,沈渊也点了点头。
  倒是那个保定府总兵王宣,皱着眉一脸担忧的样子,还用眼神一个劲儿地暗示沈渊,让他不要胡说八道……看来这胖子心肠还不错。
  沈渊知道此刻的杜松心头火热,一定是耐心有限,于是他也不废话,正色说道:“末将手下有一位小校出自辽东,正是本地人。”
  “他说在这个季节里,河水容易暴涨突然出现洪峰,尤其是前几日下过几场透雨,地面上的泥土已经吸饱了水。”
  “这样的情况下洪峰更容易爆发,总兵大人亲身去往河东组织进攻,要用木筏渡河,说不定会有凶险。”
  “您看要不要派出探马,到浑河的上游查看一番,以策万全?”
  沈渊说出这话来,杜松倒是颇感意外,这位杜总兵也是暗自一皱眉。
  要说对方说出什么不着边际的话,引得他一番大怒之后,借机处置了这个小子吧?人家这些话毕竟也是从军务角度考虑的,不算是东拉西扯搅乱军务。
  可是你要说他这番话说得有道理吧,又是没有丝毫的根据。
  河道突然涨水,甚至是山洪暴发,那得是突降暴雨才有可能!


第2236章 万千军阵隐锋芒、大战将至、营帐飘香
  现在杜松是急于攻下界凡山,他一心觉得木筏准备好之后,自己亲率兵马冲过去,一场血战就可以取得胜利,那还用派什么探马?
  想到这里,杜松铁青着脸说道:“花营官说得也是万全之策,只是现在兵贵神速,探马什么的却是不用了。”
  “全军趁着木筏未准备好之前抓紧用饭稍作休息,再过一个时辰,本将亲自率军出发……散了吧!”
  说到这个程度,杜松刚才那句话里就算是给了花满楼一个面子。所以现在那个姓花的要是再敢乱说话,那就不是不识趣儿……是自己找死了!
  沈渊深深吸一口气,退到了一边,心里暗自心疼那些被那这个莽汉杜松害死的明军……
  倒是大帐里那个脸跟鞋垫似的总兵赵梦麟,阴沉着脸看了沈渊一眼,似乎是对京营里出了这么个胆大敢言的小将觉得有些意外。
  而保定府总兵王宣那个大白胖子,则是暗地里松了口气。
  这王宣也是爱玩爱享受的主儿,好不容易在军营里找到了个能说得来的同伴,他却是不想让这位花满楼兄弟,被杜松总兵一刀砍了脑袋。
  这时沈渊他们结束了军议,大家也纷纷从帐幕里鱼贯而出,各自准备去了。
  可是沈渊在大帐里军议这段时间,外面的军营中却发生了一见好笑的事。
  ……
  因为到达萨尔浒山下之后,各营官军都按照规划扎下了自己的营地,这里面有专门替大营四处警戒的,也有搭建营寨的木头栅栏的,当然还有一大批军中匠人,正在砍伐树木制作木筏。
  趁此机会,营地里这些军士赶紧准备饭,要知道这仗一旦打起来,那就不知是什么时候才能吃得上下一顿饭了。
  可是沈渊的神机营的伙食却是与众不同,弄得周围的明军全都探头探脑的往这边看。
  那么这个时期的大明军队,在出征作战时吃的是什么呢?说实话即便是一个普通现代人听了,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毕竟现在的营养学早已深入人心,而大明时代的人,哪管你维生素够不够,有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