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第一狂士-第1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此刻朝臣的心中都是欢欣鼓舞,他们只要扳倒沈渊,就万事大吉了!
  一想到没了沈渊的日子,大家就觉得心中雀跃……那江南,那海贸,那得是多大的一块肥肉啊?
  ……
  这时的李太后听了朱常浩的话,却在心里暗自感叹。
  李太后何许人也?她当然看得出来,这孩子还算是个有良心的,而且远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般冷血。
  刚才他给自己找到了很多留下沈渊性命的理由,实际上这些理由却全都出自他心中的一个念头,或许这个念头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他毕竟还是对沈渊……暗藏愧疚。
  ……
  而这时的朱常浩,也在接着用他那嘶哑的声音,说着自己的布置。
  “沈渊在朕身边放了人,不过朕有意没有把她带进宫来,而且朕把宫里的太监宫女也逐渐都换了。”
  朱常浩淡淡地说道:“在朕刚进宫的时候,朕说我连自己的安全都难以保证。这个换掉宫人的建议,还是沈渊派到朕身边那个人提议的,所以朕的动作才没有引起她的注意。”
  “因此我在宫里发生了什么事,沈渊也无从得知,就算他派给我的那些保镖,如今也已经被朕收服了。”
  “他们人数一共有五百,在禁宫护卫的有二十个人,都是京师出身。”
  朱常浩背负双手继续说道:“沈渊将他们派给朕,是因为这些人从小在京师长大,熟悉这里的地形人情,口音也和京师人一样,因此更便于隐藏。”
  “可是沈渊忘了一点,当初的五百扬威营,他们的家小和之前战死的同袍家眷一共两千多户人,都是朕亲手安排在通州码头附近安家的!”
  “因此这些家眷,就是那支扬威营唯一的软肋……只要抓住他们的家小,这五百人就再没了之前的勇猛,也就只能彻底听命于朕。”
  “那城外那支大军呢?”此时的方从哲,心心念念的还是这件事。当他一问出来之后,院子里的满朝文武都把目光,转向了那位天启皇帝。
  “城外的新军将领朱常津,是沈渊的大弟子,对沈渊的忠诚也是无与伦比,远非扬威营可比。”只见朱常浩摇了摇头道:“可惜……他也有弱点。”
  “在扬州崇王府,朱常津的父王和祖父都在,他们王府的防卫力量却弱得可怜。”
  只见朱常浩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道:“原本崇王府有四大高手,可是那个崇王心疼儿子,把四大高手都派给了朱常津贴身保护。剩下那些武艺高强的护卫,又被崇王派给了远在杭州的郡主朱羽棋。”
  “于是扬州的防卫力量,就只剩下了沈渊的岳丈铁枪赵原……可是就在前不久,赵原也进入军中,随同朱常津来到了京师。”
  “所以扬州的崇王府正千疮百孔,根本没有任何防卫可言,朕就派人抓来了崇王和朱常津的祖父……”
  “然后我派使者去城外军营,拿着崇王的信物告诉朱常津。他要是答应了朕,朕即便抓了沈渊,也不会害了沈渊的性命。”
  “可他要是不听我的话,立刻挥军北上,朕就马上杀了他的父王和祖父……因此他才答应暂且按兵不动。”
  朱常浩叹了口气说道:“前不久沈渊在沈阳中卫发出飞鸽传书,让朱常津率领一万新军,于十月二十四到达萨尔浒,和女真决战。”
  “我了解沈渊,他从来不会怀疑自己的弟子。所以沈渊在辽东时,他的战略始终都会围绕着十月二十四日,朱常津率领一万新军到达这个重点来布置。”
  “可是朱常津的一万新军,到现在还没有挪动一步!”
  “所以沈渊在辽东已经陷于危局,而且我还知道一点……沈渊这个人,不管他正在经历着什么危险,他都一定能逃出活命!”


第2306章 静待沈郎挽天倾、谋国能臣、祸国奸雄
  “因此等他回来的时候,他身边已经是一群残兵败将,那五百近卫军就算是活下来几个,他们也没有弹药可以用来作战。”
  “所以在他到达朝阳门外大营之前,朕要把沈渊抓住……这就是朕今天到这里来的目的!”
  ……
  此刻这些朝中重臣听到了朱常浩的话之后,心中的震惊都是难以形容!
  他们当然知道沈渊是什么样的人,知道这位沈郎绝对是他们无法打击和算计的人物。因此他们对沈渊只能是怀恨在心,或是暗地里偷着捣乱。
  却没想到他们中间,竟然出现了一位领导者,而且正是大明天启皇帝。
  他们的头脑中都同时想到了一件事……这回沈渊算是完了!
  因为这次算计沈渊的是天下至尊,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权柄,同时他还是最了解沈渊的人,甚至是沈渊最信任的人!
  再加上现在这个最好的时机,还有李太后的谋划,沈渊焉能不死?
  甚至有可能,他现在都已经死在辽东了!
  ……
  说完了这番话,朱常浩在旁边坐下,示意接下来的所有行动都由李太后来安排。
  李太后笑着看了看朱常浩,她已经知道了朱常浩的底线,就是在抓住沈渊的时候,无论如何都要留下沈渊的性命。
  不过这对李太后而言已经是无关痛痒了,只要沈渊落到她们的手里,他就再难以兴风作浪,沈渊的性命只是用来牵制他留在江南的势力而已。
  而李太后在做出谋划之前,却笑着对朱常浩问道:“天子刚才说万万不能让沈渊回到军营,这却是为何?”
  “因为江南新军里的每一个士兵,都是沈渊的狂热信徒。”朱常浩毫不犹豫地说道:“当他们得知沈渊被咱们抓到之后,固然会因为对沈渊的忠诚而听命于咱们。”
  “可是沈渊一旦回到军营,那就不一样了。”
  “朱常津虽然名义上是领军大将,但是整个江南陆军里却没有一个人会听从他的命令,对沈渊下手!”
  “因此沈渊如果有命从辽东回到京师,咱们就一定要在山海关和京师之间动手才行。”
  “那时他身边只有残兵败卒,并且弹药不足,咱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得手。可他一旦回到军营,那就是鱼入大海。”“沈渊这个人最善于聚拢人心,”说到这里时,就见朱常浩苦笑了一下,脸上带着说不清的苦涩。“所以……绝不能把他和他的信徒放在一起。”
  “明白了,天子说得对。”李太后闻言,立刻同意了朱常浩的说法。
  之后就见李太后对众人缓缓说道:“第一件事……城外新军是沈渊的根基,也是这一战最大的变数。”
  “立刻派京师武将中信得过的人,去往军营掌控新军。”
  “这些武将都要能说明白道理的,让他们带着大量的银票和空白的官员告身前去。”
  “咱们要用财物和官职,吸引沈渊手下的将官投向我们这边……同时你们可以对江南新军的统领参将们说,沈渊已经落入咱们的手中。”
  “城外那些兵不管说什么,是真心还是假意都无所谓,只要他们不乱动就行。”李太后又补充道。
  “等到时机成熟以后,咱们就把他们带出军营,各支队伍分别另找地方驻扎。”
  “只要将他们拆散分开,就可以一个营一个营地说服……必要的时候方首辅可以亲自去。”
  “老臣遵命!”这时的方从哲心里知道,只要他在军营中声称沈渊已经落到了京师百官手里,他们在军营里就是绝对安全的,所以这位首辅立刻答应了下来。
  然后李太后又向着方从哲说道:“把你们手里那些得用武将多派过去一些,尽量不要让那些新军都落在同一个人,或者一个派系的人手里。”
  说到这里,就见这位李太后叹了口气道:“这些新军实在太厉害,谁把它掌握在手中,谁都难免会生出糊涂心思,所以一定要多放点人才行。”
  “臣谨遵懿旨!”方从哲知道这是李太后的老成谋国之言。
  看样子她是怕某个武将一旦掌握了江南新军,说不定就会用这支部队强悍的力量逼迫朝廷,甚至是自己登基坐殿!
  之后李太后又接着说道:“我们要在沈渊进京之前设下,将他抓在手里。”
  “这一路上咱们要挑选地形险恶的所在设伏,对他突然发起袭击……”说到这里,李太后看了一眼朱常浩。
  “就在山海关,”朱常浩毫无表情地说道:“燕山南北都是地势平坦,沈渊回程时必经山海关,那里关城外四面城墙,唯有中间一条通路,正是伏击的最佳地点。”
  说着朱常浩看了看方从哲:“朕把扬威营手里缴下来的五百支快枪给你,方爱卿找一支靠得住的京师官军,多带人马到山海关设伏。”
  “就一点……沈渊一定要活的!”
  “谨遵圣命!”方从哲一听,这次伏击沈渊居然还有江南新军的快枪可用,他立刻就是喜上眉梢。
  见到他接下了命令,李太后随后接着说道:“沈渊这次率军到辽东作战,回程的时候突然被朝廷所擒,咱们总要有个大义上的理由。”
  “你带领众臣,联名上个折子,把沈渊的罪行汇总呈上,到时沈渊一落网便要昭告天下。”
  “一定要说清楚沈渊是乱臣贼子,祸国奸雄,咱们就好做文章了。”
  等到方从哲再次凛然遵命,这时的李太后看向了朱常浩,显然是在问皇帝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没有。
  只见朱常浩沉吟了一下说道:“沈渊落到咱们手中之后,朝廷立刻就要着手解决江南之事。”
  “咱们一定要趁着江南措手不及之时,拆分他们的力量,完成对江南势力的瓦解。”
  “朕知道沈渊的手下中,不乏目光深远、智谋绝伦之辈,他的那几位夫人都不是泛泛之人。因此这件事现在就要开始着手准备。”
  “朱常津是主要的突破口,等抓住了沈渊,朕会亲自说服他到江南收拢军队。”


第2307章 一杯倾尽天下愁、此心仍在、德胜楼头
  只见天子朱常浩说道:“到时候朱常津要带上一批咱们的人,所以选派官员去往江南的事,现在就要拿出个章程来。”
  “这些人绝不能要那些只会抓钱,逢迎上官的庸碌之辈,还要年富力强,能实干有本事的才行。”
  “江南……”说到这里,就见朱常浩轻轻地叹了口气:
  “要是能一鼓作气拿下固然是好,只怕被沈渊那些旧部生出事端,又是一场旷日持久,生灵涂炭的大战!”
  “天子慈悲,此言有理!”听到这里李太后也是点了点头,表示赞赏。
  ……
  眼看着天启皇帝朱常浩和李太后双双把事情安排妥当之后,朱常浩在朝臣面前,缓缓举起了茶盏。
  只见朱常浩正色道:“这次行动汇合了大明朝中精华,朕不说大家也知道,失败的代价是什么!”
  “列位重臣当殚精竭虑,毕其功于一役……朕先以茶代酒,敬诸君一杯。留待翌日功成之时,朕再与诸位爱卿痛饮!”
  此时的众大臣皆是心中激荡,向着天子举杯相敬。
  之后名山先生李太后就在福王府现场安排人手,确定行动方案,准备开始对沈渊动手了。这中间要有大批的文臣一起上表,对沈渊的罪行口诛笔伐,也要给大量的武将准备好银票和官员告身,让他们去拉拢城外的新军。
  同时去往江南接受政权的班子,更要准备好……其中还有很多原本封地在江南,被沈渊的新政弄得无家可归的勋贵王爷,求着李太后要率先打过江南。
  他们自己倒是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