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第一狂士-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345章 俗子胸襟谁识卿、大战将至、烈风满庭
  倒是那妙莲和尚,莫名其妙地被沈渊叫到了家中。他却是一如往常的念经吃饭、参禅练功,丝毫没有什么不适应。
  一连两天下来,沈家大宅里就像是一片深潭。表面上平静如水,水面之下却好似隐藏着无数急流!
  ……
  这两天对小寻姑娘来说,倒是如获至宝。
  她每天里在妙莲和尚的指导下练功学艺,多年的苦练如今获得了名师指点,厚积薄发之下功力自然是突飞猛进。
  而那个风倾野,他的大铁棒子也终于打造了出来。
  这根铁棒有锹把粗细、一丈长,由上好的纯钢打制而成,足足有一百五十斤。被风倾野天生神力挥舞起来时,听着风声里都带着凄厉的哨音。他随手一挥,便有开山裂石之势。
  每当疯子在院子里练棍的时候,大家都会担心他一失手,会不会把院墙给捅塌了,或者干脆把房子给拆了!
  不过当沈渊让妙莲和尚帮忙,指点风倾野的武功时,妙莲和尚却毫不客气地一口回绝了他。
  “不是我不想帮你,而是我教他还不如不教,”妙莲和尚对沈渊说道:“我的武功,跟他性子完全不合。”
  “贫僧当初学的剑法名叫‘折枝惊蝉剑’,是天下至巧的剑术,我后来练功的路数,也是以轻灵和速度见长。”
  “就因为这个,我这天下至巧的武功,才会敌不过那老乞丐重如山岳的拳法。”
  “一是因为我功力确实差他甚远,二也是他的打法正好能克制我武功路数的原因。”
  “所以我教小寻姑娘使分水峨嵋刺是没问题的,因为娥眉刺也是小巧轻灵,但是我教那个疯子怎么挥舞大铁棍子,就怕会适得其反。”
  “能不能打着人还两说着,要紧的是他如果用我的武功路数来打人,他的身体脏腑都不免受到损伤,影响他的寿元都是轻的。”
  “……明白了。”沈渊虽然不明白太过高深的武功,但是听妙莲一解释,也算是听懂了八九分。
  “这样的话,那个老乞丐当疯子的师傅倒是正合适!”沈渊点了点头,笑嘻嘻地说道:“以后有机会我把那个老乞丐抓来,让他好好教教那个疯子练武!”
  “你不用抓,”妙莲和尚也笑着对沈渊说道:“下次见到老乞丐,你就让那个疯子扛着大铁棍往他眼前一站就齐了。”
  “在江湖上你们听到的总是拜访名师,求而不得的传说。但其实师傅找徒弟,比徒弟找师傅还要辛苦。”
  “就像那个龙小羽,以他的资质,要是让我来教……唉!”
  妙莲和尚说到这里,他也知道提起龙小羽,沈渊心里会不痛快,也就闭上嘴不再说了。
  沈渊果然沉默了一阵,他也想龙小羽那个孩子。
  两人沉默了好久之后,妙莲这才问道:“你把我叫过来,是因为你说的那个组织,就要朝你动手了?”
  “嗯!”沈渊点了点头。
  “这些俗世纷争,真是无尽无休……”这时的妙莲和尚,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这不是纷争,”沈渊听了这话,摇了摇头道:“这是铲奸除恶,惩恶即是扬善。”
  见到妙莲和尚抬头向自己看来,沈渊又接着说道:“那三十多个被拐卖的小女孩,她们的人生不应该就这么被人肆意涂改。”
  “还有军营里,死去的那七十多个无辜的将士……别说有这么多人,就算是只有一个受害者,我也得跟那帮家伙死磕到底!”
  沈渊看了看妙莲和尚,苦笑了一声说道:“我这人行事肆无忌惮,做事狠辣之极,你也曾经见到过我做事,但我不会朝着无辜之人下手。”
  “那个组织做事毫无顾忌,为目的不择手段,他们越壮大,对人间的危害就越大。”
  “你把自己当成天道了?”妙莲和尚闻言,笑着向沈渊问道。
  而此刻的沈渊也看了看妙莲和尚,淡淡地说道:
  “若是天道蒙昧,我……当代天而行。”
  ……
  沈渊说完了这句话,随即便转身而去。
  妙莲和尚却默念着佛号,不知此刻这位高僧是不是和沈渊一样,心中也有热血激荡、战意沸腾?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此时的蓝姑娘,正站在他们两个看不见的拐角处。
  她身子靠在墙壁上,手抚着袖中短剑的剑柄,却是不由得又想起了沈渊曾经写下的这句词。
  沈渊走过去之后,她看着这位沈少爷的背影,却是淡淡地笑了笑,轻启莲步跟了上去。
  “你这家伙,让他教这个教那个的……”蓝姑娘一边在沈渊身边走着,一边笑道:“我这短剑轻灵,正好适合他的路子,你为什么不让他教我?是不是偏心?”
  “是偏心,”沈渊头都没回地向蓝姑娘说道:“你这娘们儿平时看着挺冷静,脑筋也够用,就是一对敌的时候,就总想着跟人以命相博。”
  “你身上两处受伤,都是因为这个造成的,尤其是第二回!”
  沈渊回过头,用警告的眼神看着蓝姑娘道:“你对战场形势判断得很准,却常常罔顾自己的安危。我让你多学点武功,你是不是就冲得更猛了?”
  “所以我不让妙莲教你,以后也不许你再跟人动手了。不然以后你真成了‘刀疤蓝’倒是小事,丢了命可怎么办?”
  沈渊的这番话说得毫不客气,可这位蓝姑娘却并没有和他争辩。
  看姑娘的脸上似乎带着笑意,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沈渊的话说得越重,姑娘反而越高兴似的!
  ……
  院落当中,疯子的铁棍势有如排山倒海,每一棍带着呼啸的风声砸下去,都似乎在宣泄他暴怒的心境。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廊檐下,妙莲和尚低声诵经,端庄犹如佛子。
  沈渊跃上了房顶,许久之后,他的吟唱声从半空向着四方飘荡开去。“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
  ……
  春花开尽,落红如泥,又是一年暮春时。
  谁能心静如水,谁在红尘挣扎?谁有大智慧能看清这浊世因果,谁在主宰着这众生的喜乐悲欢?
  看清的说不出,沉迷的不晓得,这莽莽天地之间,竟无一个可说之人!
  此时,
  大战将至,烈风满庭!


第346章 顺藤摸瓜应可期、海客瀛洲、秦皇故伎
  三月初四,岁在戊申。
  岁煞北、吉星东,宜出行、会友。忌动土、开仓。
  是日……惊蛰。
  ……
  沈家的大宅里,又是平常的一上午。
  用过午饭之后,听到钟鼓楼上打了申时的钟,太阳也偏西了。
  沈家的院子里突然来了一个人,这个人站在院落当中说了一句话,之后整间院子里的人全都忙了起来。
  苏小棠和蓝姑娘在屋里互相帮忙,把衣服鞋袜整束停当,镖囊暗器系在身上,还带好了兵刃。
  秦玉虎坐在台阶上,不断地把左手的拳头松开又握住,调整着钢制护臂的松紧。
  妙莲和尚在井边舀起一桶水,咕咚咕咚地往肚子里灌。
  赵小寻姑娘用棉布套子装上了一壶滚烫的茶,又把它放在一个小小的藤篮子里拎着。
  她旁边的院落中,赵原拄着他那支铁枪,而大疯子风倾野这时把那根粗大吓人的铁棍横担肩上,两手搭在铁棍子上,一脸的满不在乎。
  在院落中间站着那个报信的人,正是沈渊的好友,大鼻子吴六狗。
  他刚才说的那句话是:“……我找到了。”
  ……
  沈渊从屋里出来,他身上还是那一身素色的袍服,脸上的神情竟是一如往常。
  随即他下令出发,沈渊和三个女孩子坐在马车里,其他的人则是步行走出了太平巷。
  大家都不知道沈渊要去干什么,但是所有人心中都隐隐地感觉到了一丝不安。蓝姑娘坐在马车里看着沉静如水的沈渊,心中却是暗自翻涌。
  原来沈渊一直在做一件事,她却对此一无所知,甚至蓝姑娘把之前的一条线索都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沈渊却一直在查。
  如果蓝姑娘没猜错,这次过来报信的既然是吴六狗这个家伙,再加上这大鼻子多日来都没出现,同时还有他神出鬼没的嗅探技能。这让蓝姑娘立刻联想到了吴六狗的追查方向。
  原来他一直在沈渊少爷的指挥下,秘密地进行着侦查。这个大鼻子说他“找到了”,那他找到的那条线索,一定和那股奇异的臭味有关!
  那个味道先后出现过两次,红花寺里关押女孩子的地窖,还有蜀冈军人坟地中,曾经埋藏过火枪的土坑。
  吴六狗曾经说过,那个味道奇异而特殊,他只要闻过一次就绝不会忘记。
  所以这段时间,吴六狗一定就在追查这股味道的踪迹,今天他突然赶来,还说他找到了。那就说明这个案子,从今天这条线索被发现开始,又进入了一段新的里程!
  ……
  扬州府衙隔壁的观音寺,对面是古木兰院、禹王庙和城隍庙。
  由于寺庙集中,频繁的庙会活动使得此处逐渐形成了一条商业街。
  街道两侧店铺林立,五光十色的货品,映得行人眼花缭乱。
  此时沈渊跳下了马车,他就站在街心上,低头听着吴六狗在他身边小声地说着。
  “咱们在火枪案里,我在埋藏火枪的土坑里第二次闻到这股味道之后,就奉少爷的命令离开了队伍,一直在扬州城里搜寻这股味道的踪迹。”
  “二十五天以来,我把扬州城地图分成格子,一片一片地仔细嗅探,刚才终于再次闻到了这股味道。”
  “腐烂的青草、臭泥和尸体的气味,它就消失在这里。说明那东西或是被人埋藏起来,或者被人密封好运走了。”
  “总而言之,这里就是那股味道最后出现的地点!”
  “好,辛苦你了六哥。”
  沈渊轻轻地点了点头,向吴六狗表示了谢意。然后他的目光向着街道两侧的商铺,一家一家地扫视了过去。
  片刻以后,沈渊用手点了苏小棠,然后毫不犹豫地转身向着身后一家店铺走去。
  此时大家站在街心,看着那位沈少爷的背影,还有他进的那家店铺……“瀛洲海货店”,众人不约而同,深深地吸了口气。
  所谓海货店并不是卖海鲜的,以大明时代的保鲜标准而言,扬州此地的海鲜也确实是少得可怜。
  这些海货店卖的其实都是各种水产干货,比如江瑶柱这种贝类晾成干,或者是海参鲍鱼晾成干儿,或者是各种海产鱼类晾成的鱼干儿,总而言之全都是干货。
  所以这样的海货店铺,里面的味道真是可想而知。正所谓“久入鲍鱼之肆,而不觉其臭”,说的就是这种地方了。
  沈渊带着大鼻子吴六狗和苏小棠,进了这家海货店之后假意翻检货物、打听价格,掩护着吴六狗在店铺里转了一圈。
  吴六狗不动声色地嗅探了一遍,随即面无表情地走了回来,沈渊也带着苏小棠,三个人退了出来。
  “不是这里,”回到了长街上,大鼻子吴六狗摇了摇头说道:“在那股臭鱼味儿中间,我并没有闻到那个味道。”
  “那就不是秦始皇这招儿了……”沈渊想了想,又挑了一家店铺走了进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