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第一狂士-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大家还觉得上下有别,不肯跟沈渊一桌吃饭,可是沈渊却偏偏爱看这些雄壮的战士大口吃肉喝酒的场景。
  于是一到吃饭的时候,大家就在院子里摆上长桌,树荫下众人喝酒吃肉,大声谈笑,好不痛快!


第372章 上达天听知是谁、悄问芳名、笑作一堆
  妙莲和尚也在其间,不过他就捡着蓝姑娘给他做的几样素菜来吃。
  这个和尚终究还是没让沈渊给他盖什么寺庙、当什么住持,而是被沈渊安排在了自己家里。
  不过妙莲和尚需要参禅打坐,于是沈渊给他找了一个清静的地方,就在沈家的东跨院里。
  这样一来,东西两院中间夹着沈家二老所住的中院,安全上极有保证,同时还不会打扰妙莲和尚静修,正是一举两得。
  最近这段时间妙莲和尚教完了这个教那个,首先就是那个被他收为亲传弟子的龙小羽。除此之外苏小棠、秦玉虎,也都在他的指点下武功暴涨。
  甚至就连那个羞答答的小丫鬟小寻姑娘,娥眉刺的工夫在妙莲的指点下都是渐入佳境。与之相比,倒是一心看书本的沈大少爷的武功,有些渐渐被拉下的趋势。
  不过以沈大少爷喜好习武的性格,等到这次考完试后他肯定能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大家的水准。
  这一席酒宴吃得快活,大家吃饱了饭后撤了桌子、送上茶来,各自端着茶盏在席间说笑。
  此时那个大疯子风倾野,倒是和赵原俩人相谈甚欢。
  如今他们俩人相互帮忙,风倾野向赵原传授万流归宗里的功夫,赵原也在沈渊的命令下逼着风倾野认字。
  这里边倒是有个缘故,他俩的武功全都是长枪大戟的战阵功夫,跟妙莲和尚的武功却是没有丝毫相同之处。
  好在有那本武功秘籍,他们两个可以相互学习印证,使得赵原的武功也是进展得飞快。
  除此之外,沈渊说他的手下绝不能连一张写着命令的纸条都看不懂。所以风倾野即使百般不愿意,赵原还是在沈渊的命令下逼着他读书写字。
  如今这位风倾野,人头那么大的字儿……大概也识得一筐了。
  ……
  看到大家聊得这么热闹,沈渊悄悄地转过头,向着蓝姑娘小声问道:
  “这么长时间,净你叫蓝姑娘了,你闺名叫什么?能不能告诉我?”问出这话的时候,其实沈渊心里清楚得很。虽然按照大明朝的风俗,女孩的闺名绝不能轻易去问,但就以蓝姑娘他们之间生死与共的关系,姑娘当然会告诉他。
  随即蓝姑娘也转过脸来,吐气如兰小声地说道:“奴家本名就姓蓝,我叫蓝景翎……”
  “噗”的一声!
  沈渊一口茶水喷得满桌子都是。之后这位大少爷惊愕地瞪大了双眼,谁都看得出来,他在玩命地想要憋住笑,可是眼珠子都快憋出来了,他也没忍住!
  这蓝姑娘说出了自己的闺名之后,没料到沈渊竟然是这般反应。姑娘一愣之后,眉宇间便有了几分羞恼之意。
  沈渊见状连忙说道:“别误会,别误会!你这名字好,我可不是笑话你!关键是这名字……咋还自带天津卫的口音呢?”
  听到这话,蓝姑娘终究还是生气了,她默默地站起来就往屋里走,沈渊连忙跳起来跟在后面也溜了屋。
  “你别急着生气,听我给你讲讲一群小蓝人儿的故事。”沈渊连忙在一边解释道:“这帮小人名字叫做蓝精灵……用天津卫的话读起来,简直跟你的名字一模一样!”
  ……
  就在沈渊竭尽全力地准备考试之际,有一个消息却忽然而至,让这沈家大院顿时便热闹了起来。
  原来是巡抚赵宏图报上去的报功奏章,朝廷已经批复下来了。
  沈渊的老爹沈玉亭在燕子矶剿灭叛匪,取得火枪一战中立下了大功,所以才升任县令。
  从那时候到现在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他又立下了剿灭盐帮百人的大功,还没得到封赏,可是这一次又多了扑灭无为教反贼的功劳。
  因此朝廷数功并赏,直接将沈玉亭的官位提升到扬州承宣布政使司,担任参议。
  这承宣布政使司就是负责一地民政的衙门,这参议的职位更是主管钱粮,可谓是位高权重,而且还是个肥差。
  这回沈玉亭可是真的非同凡响了,因为按照大明官场的规矩,基本上立功受赏者也要在任期结束后,才能得到升迁。
  况且这一次沈玉亭是从七品县令,直接晋升到六品参议,中间跳过了从六品这一级,而且是即刻上任!
  这种双破格的提升,在官场上真可谓是异数!
  原本沈玉亭气度非凡,城府也深,可是这一次他却明显地感觉到了江都县,那些官吏态度上的不同。
  在这之前他升任县令时,不免有身边的同僚酸溜溜地说他走了狗屎运之类的风凉话。可是数月之间,沈玉亭却已是连升三级。
  到了他现在这般身份,那些人已经收起了眼红的心思。他们一个个在沈玉亭的面前满面春风地奉承,让沈玉亭也不由得暗自心潮澎湃。
  他在这半生之中见惯了人世冷暖、官场倾轧,对这一切当然是心中有数。
  如今自己蹉跎半生,却忽然迎来了大展宏图的时刻,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儿子连番血战给他带来的!
  别的不说,就看他儿子院子里那些江湖义士,一个个的都伤成什么样了?
  所以沈玉亭对这个有勇有谋的儿子,不免心中越发欣慰,他对沈渊也更是信心十足。
  除此之外另一件事,却是大大出乎了沈渊的意料,弄得他哭笑不得。
  ……
  原来巡抚赵宏图把沈渊也当做此战中的功臣报了上去,因为沈渊给他带来的连番好处,赵宏图在奏折里还下死手夸奖了沈渊一番。
  他说沈渊学业精深,首次参加县试就夺得了案首。还说沈渊明察秋毫,智谋过人,曾经接连帮助扬州府破获过数件骇人听闻的大案。
  更何况这次剿灭无为教,沈渊还是身先士卒,亲自到现场指挥作战。甚至那个无为教反贼刘天绪,还是沈渊亲手杀的!
  原本赵宏图是想往沈渊脸上贴金,却没想到他居然蒙对了,刘天绪还真是死在沈渊的手中。
  所以这一次,朝廷对沈渊也是大加封赏……沈渊因功被赐同进士出身,准其入国子监进学。
  听到这样的赏赐,沈渊不由得一阵苦笑。


第373章 一举狂名天下垂、傲骨如我、当知进退
  这国子监进学,说实话沈渊还真不怎么看得上,毕竟他现在师从大儒陈眉公,不但在学业上进展得飞快,而且这样的师承说出去还特别有面子。
  那个国子监,沈渊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什么货色,他怎么会高高兴兴地往那里一头扎下去?
  至于另外的那项赏赐,赐同进士出身,说实话这样的封赏确实丰厚,不知道天下有多少读书人会为此,对沈渊羡慕不已。
  但是沈渊却知道,这样的称号若是仅仅想要当个四五品的官员,绝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是将来若是有机会位列朝班,入阁成为重臣。这赐同进士出身却会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污点。
  关于这一点,沈渊还记得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就是在后来的清末时期,发生在左宗棠和曾国藩两位重臣之间的事。他们两个都是国家栋梁,一时的俊杰,无论是执政为官或是出兵平叛,都是大清朝顶梁柱一般的人物。
  可是这俩人之间,却是暗地里不住地较劲。
  左宗棠有一毛病,其实也不算是什么毛病。这个人用现代的话来说,有恋足的习惯,每天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临睡前给小妾洗脚。
  原本这样的事儿当然也不算啥,可是传出去之后却未免不好听,很快就被曾国藩知道了。
  恰巧曾国藩也有一毛病,他喜欢写对联儿,而且喜欢给活着的人写挽联。
  估计他也是怕这些活着的同僚哪天死了,让他写挽联的时候会措手不及。
  于是当他听说左宗棠的毛病之后,就出了一个上联……“替如夫人洗脚”。
  在这之后,左宗棠果断用一句下联来回击……“赐同进士出身”!
  这副对联里“如”和“同”两个字,堪称对得珠联璧合,都是用来形容“好像是那么回事儿,其实还不全是那么回事儿”的意思。
  比如说“如夫人”,听起来有点像夫人,但实际上却是小妾的别称。
  曾国藩听了这句下联之后,也被左宗棠一下子刺中了他心里的痛处。这位朝廷重臣唯一的遗憾,就是在科举考试之际屡屡碰壁,最后才被朝廷赏了个“赐同进士出身”。
  通过这件事就知道,赐同进士出身虽然可以说是读书人的终南捷径,但是在官场里却并不是什么荣耀的事。
  沈渊心存高远,当然对这样的奖励一点都提不起兴致。
  于是沈渊左思右想,还是觉得这次的封赏他不要也罢。在这之后,他在父亲上表谢恩之际,自己也写了一封辞谢的奏章附在后面,一同发往京师去了。
  ……
  京师,大明朝的中枢,万方辐辏之地。
  在紫禁城的御书房中,万历皇帝正在翻看书案上的奏折。
  这样的奏折被下面的官员送上来之后,先要交给内阁之臣审议,之后形成票拟才可以交给皇上。
  所谓票拟就是内阁重臣看完了奏折之后,把上面的内容用简要的文字叙述出来,要不然一篇奏折动辄数千字,天子从早看到晚又能看得了几本?
  除此之外,这票拟上还有内阁成员商量的,对奏章上事务的处理意见。
  当票拟连同奏折一同递上去之后,天子看完了通常会有两种选择:
  要么就是朱批准奏,同意内阁的处置意见。要么就是驳回商议,这就是天子跟内阁成员的意见不统一,基本上他们就得商量着来了。
  当然还有第三种,叫“留中不发”,也就是皇帝没发表意见,折子也给你扣下了。这种暧昧不清的态度,有可能代表着好几个意思。
  ……当然这事儿太复杂了,后面咱们可以有机会再细说。
  正在审阅奏折的万历天子今年四十五岁,如今他的头发已经略显花白,眼神却依旧清亮。
  这位天子身上有些肥胖,脸上却是相貌堂堂。
  他在九岁那年登基当了皇帝,之后十年所有的朝政事务,都是由张居正替他处理。
  就是在这十年之中,张居正使得大明国力急剧增强,百姓的生活也好了许多,因此这段时间被世人称为“万历中兴”。
  可是张居正死了之后,这万历皇帝听信谗言,反手就给他死去的老师张居正,扣上了一顶罪臣的大帽子。
  之后他重用宦官、搜刮矿税、往往为了让朝廷多一点银子花销,却被太监坑害得一大片区域民不聊生。
  然后他又为了立太子的事,和朝臣弄出了矛盾,到现在他已经很多年没有上朝了。
  如今这位天子正拿起了一份奏章,翻开一看,发现上边居然没有票拟。
  等到他仔细一瞧才知道,这是一份谢恩折子。上面写得言简意赅,还算是简短……可这也应该有票拟呀?
  他点了点桌上的茶盏,让太监倒茶,之后拿着这份谢恩折子看了下去。
  ……
  扬州府江都县令沈玉亭……他当然记得这事儿。
  无为教在扬州图谋起事,把官兵的五百火枪营都给杀了,却被这个江都县令带着捕快,将无为教叛匪一网打尽。
  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