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第一狂士-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之以沈渊的做事方法,对待那些恶人,一贯是毫不留情。
当这些恶徒落到了沈渊的手上,就注定要死在一生最为恐惧的事儿上,让这些人死之前还要难受得死去活来,这才是他们应有的下场!
那么现在咱们的沈渊在干什么呢?他跟董其昌忙的事儿差不了太多,沈渊正带着所有人撤出皇临寺。
沈渊这次通过董其昌买地的事,除了李宜之和孟仙辕少数几个人知道之外,外界很少有人知晓。
这位赵公子一贯行事神秘,往来如风,就算是突然在松江府消失也不会有人注意。
沈渊这次将董其昌的势力连根拔起,除了把董其昌的家烧成白地之外,还把他手下的几大爪牙全都一一斩断,董其昌也成了孤家寡人。
在这之后,他就该收割胜利果实了,当然不是在松江这里。
众目睽睽之下很容易暴露行迹,所以沈渊预设的最后战场并不是在此处。
至于这次跟他出来散心的朱常津和朱羽棋姐弟俩,则是带着沈渊从王府借来的家具古画、宝马厨师,一起回了扬州。
跟他们一起走的还有打行姐妹和她们俩带来的人,这两姐妹很显然是被那场戏勾起了戏瘾,觉得跟沈大少爷做事真是好玩之极。
走的时候她们拿了工钱,还恋恋不舍地跟沈渊说,下次再有这样好玩的事,一定要喊上她们不可,不要钱都行!
于是皇临寺一夜之间被搬得空空如也,只剩下了一座被修得金碧辉煌的偌大寺庙,也不知道将来会便宜哪个和尚。
把闲杂人等全都打发回去之后,沈渊自己也带着人,乘船追着董其昌而去。
……而这时,在松江城里捣毁了董家宅院的民众在找不到董其昌之后,也在沈渊的天渊阁诱导之下,赶在官兵回来之前散去了。
这些农夫在中午时分捣毁了董宅,之后就把董家的粮仓打开,把董其昌家里喂养的肥猪鸡鸭鹅牵出来挨个打死,直接就用他家宅院里的木料点火做饭,所有人饱餐了一顿。
之后在他们撤离之际,沈渊的情报员还特意嘱咐了这些农夫一番。
董宅里被打死的人,全都被扔进井里用大石头塞住,然后连井台都推平了,在碎砖瓦砾中再也找不到死人的踪迹。
汪寒和潘龙庄让大家一口咬定,冲进来的时候根本没见到任何人,董家老爷带着所有人上了花船往西跑了……那艘船沿途有很多人都看见过,所以根本不会有人怀疑。
这样一来,大家的身上没有了人命官司,其余的事儿就好办了。
第568章 烧尽园林回家乡、毁尸灭迹、吃尽喝光
情报员们装成普通的百姓,告诉大家回了村子以后,有关打死人的事也要对乡亲们守口如瓶。
要是官府来人调查,就一口咬定,自己根本没去松江!
当然如果后面官府要是大兴冤狱,非要给董其昌报仇,或者是再出现董其昌这样为恶一方的恶霸,他们这万千乡亲下次一定还要挺身而出之类的。
在沈渊的精心安排之下,他尽量替这些农户消除了后患,然后才鼓动大家连夜离去。
就这样天大的一桩官司,就在沈渊的操作下,向着销声匿迹的方向发展而去。
等到沈渊带着人扬帆远去的时候,他心里还在暗自想着:历史上的民抄董宦事件,也没说死人来着?
可当时的真实情况早已无从得知,到底那次真实的民抄董宦有没有把人打死,那真是只有天知道!
不过这次由自己策动的“民抄董宦”里,小蚂蝗董祖常死在家里,却是铁打的事实!
……
沈渊为什么把董其昌撵出去弄死呢?他的用意就是将董其昌之死,弄成一桩无头案。
只要董其昌驾船离开松江府,就此不知所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那么随便哪里的官府都不会承认,董其昌是死在自己的治理范围内的。
就此这件案子就会成为一桩悬案,甚至连案发地点落到哪个地方都不知道,你让这个案子怎么破?
更何况董其昌只要不死在松江,松江那些百姓们最多也就是捣毁民宅的罪过,而且还是一万多人同时犯的案,所谓“法不责众”用到这里,却是最合适不过。
于是沈渊就带着精兵强将,尾随着董其昌那条大鱼一路出了松江府,来到了无锡水域。
……
松江往西不远就是淀山湖,董其昌绕过了苏州,因为这地方离松江太近,对于他来说还是太危险。
然后当他们顺着鲶鱼口进了太湖,董其昌这才松了口气,到了太湖里,那些步行的农民就追不上他了。
然后他们在烟波浩渺的太湖里一直向北,就到了太湖北岸的无锡。
董其昌的目标非常清楚,他想要找到无锡华家,在华氏家族的庇护下暂且栖身。
从长远来讲,无论是回松江还是择地东山再起,他都可以借助华家的力量。董其昌的心里非常清楚在大明朝,一个地方就有一个地方的豪强,就像每一个山头都蹲着一只老虎相仿。
如果不事先和当地的家族交好,他要是贸然在哪个地方想要安家,弄不好就会被地头蛇一口吞下去!
好在他和华家一向也有往来,那位华家的华深少爷,就在几天前才被无锡华家给召了回去。
估计现在华深已经在华家高层给他做好了铺垫,他身为皇子的老师,又是当世的书画大家,以华家喜欢风雅的性子,他在那里得到收留应该是没问题的!
可是这时的董其昌却万万没想到,就在前几天被召回无锡的华深少爷,被他深深寄托希望的这位华公子,现在正被一个景象吓得肝胆俱裂!
……
这位华深少爷相貌英俊,因为年轻所以锐气十足,当他被发配到松江开旅店之后,自然是心中不服,一心想要重回无锡家族。
所以他当然要想出些办法来,才能重新得到家族的赏识,也正因为如此,华深少爷才会跟董其昌沆瀣一气勾连在一起。
以华深少爷心中的想法,他要是真能和董其昌联手把天元票号拿下来,将票号的股份献给家族,那他也算是立下了一件奇功。
然后他重回家族的重要位置,自然是不在话下……可是他想得挺美,事实却跟他的想象大相径庭。
这华深和董其昌筹备着吞并天元票号的计划时,董其昌派出去的几波泼皮,却是接连受挫,在这之后忽然间,这位董老爷就去忙别的事去了。
据说他使劲浑身解数,在收购松江府附近的土地,什么损招都给用上了,完全顾不上吞并天元的事。于是华深少爷也只得把天元票号放在一边。在这之后他忽然得到家族的书信相召,于是这位大少爷以为家族又想起了他,重新对他产生了重视,自然是乐得屁颠儿屁颠儿地回到了无锡。
可是一到无锡,他就被人软禁在家中的一个院子里,一步都没让他出去,在里面足足呆了三天。
今天上午族长突然派人过来,说要带着他去家中的祖宅看戏,华深虽然摸不着头脑,也只能莫名其妙地跟了过去。
等他到了华氏家族的大宅之后,他在家人的带领下穿房过院来到了后花园。在那里的戏楼上,一场戏已经开锣,台下也坐满了华氏家族的子弟和长辈。
他原本想在小辈的那一桌上坐下,没想到却被家丁带到了最前面一席,被让在了家主华武的旁边坐了下来。
他本来还想说点什么,却见族叔华武巍然端坐,目不转睛地在看戏,他也只好转过头把注意力放在了戏台上。
在大明的万历年间,戏曲已经十分发达,而此时距离汤显祖创作出《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已经过了足足十年。
因此民间戏曲也是争奇斗艳,就像是今天,华深一眼看去,就知道戏台上演得是一出新戏。
刚开始华深还饶有兴致地看着戏台上的人唱念作答,可是没看多久,他却渐渐觉得毛骨悚然!
一股冷汗从额头上开始浸出来,整个后背的衣裳都湿透了,此刻的华深坐在那里,简直是如坐针毡。
台上的这出戏十分精彩,唱得是一个叫做董昌的致仕官员,在自己的家乡鱼肉百姓,横行不法的事。
这时在戏台上,这个董昌的儿子董祖指使家丁正在强抢民女,把之前一对恩恩爱爱的青年情侣硬生生拆散。
这董祖的面目可憎,气焰嚣张,演得活灵活现,使得台下不断传来低声的非议。
还有董昌的家里阴狠好色的管家,贪财如命的师爷,横行霸道的打手头子……一个个角色他都是似曾相识,甚至连名字都相差无几!
第569章 无锡父老不相让、台上吟唱、演尽毒肠
看到这里,华深已经快被吓傻了,而就在这一刻,戏台上却出现了一个新人物!
这个人叫李深,是外地一个大家族的子弟,他一出场就和大恶人董昌两个人在一起密谋,说要吞并别人家的当铺。
这两人在一起时都是奸诈万分、心机毒辣,真是坏得一拍即合!
看到台上那个李深的样子,华深早已吓得魂飞魄散!“这戏是谁编的?这是……活活儿要我的命啊!”
到这个时候,华深哪有心情再看戏?他偷眼看着家主华武的神情,心里已经明白了八九分!
“这戏好啊!”就在这时,化武一边拿过一张热毛巾轻轻擦着手,一边头也不回地向着华深说道。
“你知道吗?这样的戏码儿在咱们无锡各大戏楼正在上演,每天都有无数无锡乡亲过去看。”
“还有茶馆里说书的,都在说恶霸董昌的故事,甚至书店里还有画本儿在卖!”
“要不是这些,我还被蒙在鼓里……唉!”
说到这里,就见华武老人叹了口气道:“董其昌书画双绝,地位也是非同小可。我观他书画,以为此人胸中大有风骨,却没想到他是这样一个无赖!”
“居然能把自己的乡亲折磨成这样,他手也真是够毒,心也真是够狠!”
“还有你……我让你到无锡以外的地方历练,是希望你悔过自新,收束心性,将来浪子回头之时还有大用。”
“可是你一去了松江,就结识了董其昌这样的败类!”
“叔!”华深一看到话题转向了他,他连忙把话锋一转说道:“您别被那些戏词儿给蒙骗了,这是有人故意往董玄宰和侄儿的身上抹黑呢……”
“你还想狡辩?”此刻华武的眼睛一瞪,向着华深的方向看来……“你觉得我是听过一出戏,就信以为真的人吗?”
“我已经连续派了几波人到松江,他们走访民间,把松江的情形问了个清清楚楚!”
“满松江的百姓,都对董其昌恨不得生食其肉……你给我干的好事!”
“还好写这出戏的人,没有把咱们华家的姓氏写到戏词儿里,要不然整个家族都跟着你遗臭万年!”
“叔!我……”这时的华深知道,这件事再也遮掩不住了。
他崩溃之下就想起身往地下跪,却被华武招手叫来两个家丁,把这个软塌塌的家伙给架出去了。
“吩咐门上的下人,只要是华亭姓董的来求见……”只见华武又向自己的管家吩咐道:“就说我不见他,让他滚!”
……
与此同时,董其昌正兴匆匆地从自家画舫里,走上无锡的船码头。
他还不知道,沈渊已经编好了戏词儿和茶馆儿书,把他在松江城的所作所为在无锡传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