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我八岁镇国大将军-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颉利可汗也对李恪行了个中原礼,然后把他请进了帐篷。
  两人简单的寒暄了一下,颉利可汗紧接着就直接问出了自己最想要问的问题,关于粮食。
  李恪早就知道他要问什么,所以在他开口问之前就向颉利可汗说了关于粮食的问题。
  李恪这次来的时候只带了八百号的工人,因为他的目的很简单,他就是来突厥开采铜矿的。
  当然,他也知道天下并没有免费的午餐,所以关于粮食,他肯定是要给颉利可汗的,只不过并不是在同一批次。
  “颉利可汗放心,答应给你的粮食,我一分都不会少。”
  听到李恪如此说,颉利可汗终于放下了心来。
  两人又简单的聊了一些乏善可陈的话,然后李恪就告别颉利可汗,说要去看看铜矿的开采位置。
  李恪让褚遂良带着工人先驻扎在营地,有一个睡觉的地方,然后自己去勘探位置。
  突厥是一个宝地,这里的铜矿含有量非常的高。
  不只是土地,包括山里。
  李恪一上午都在四处转悠,一直到下午他才带回消息回来。
  褚遂良一上午都呆在营地,安排工人的生活起居指导李可回来才急忙迎过去。
  褚遂良开口问李恪,“殿下,怎么样?可有什么发现?”
  李恪点点头回答他:“我果然没有猜错,突厥果然是块宝地。我们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就可以开始开采任务了。”
  第二天一早,李恪就带领众人来到了一座突厥的山。
  这只是突厥众山中的一座小山。
  李恪,简单的交代了几句,剩下的便全部交由褚遂良来安排。
  开采在褚遂良的安排下进行的十分顺利,李恪呆了一个时辰,觉得这里似乎没有自己需要交代的事情了,于是转头回了帐篷。
  既然开采可以顺利的进行了,那么接下来,李恪就要开始设计电报线路的整体走向了。
  首先需要考虑到的问题是哪里成为电报线路的一个中心点?这个问题李恪思考了很久,但是最后依然还是决定是长安,毕竟长安是唐朝的首都。
  由长安作为中心点向外辐射,将电报线路辐射至整个唐朝。
  整个电报线路就像是一个蜘蛛网的形状,从一个中心点开始向外辐射,可以连通着整个唐朝。当然李恪的野心不止这么点,他还要收服突厥、高句丽、吐蕃,并且都修建上电报线路。
  决定了之后,李恪就开始画整个电报线路的一个设计图。
  画设计图对于李恪来说是十分简单的一件事情,真正比较困难的事情是要计算铜矿的一个使用量,以及电报线路和铜矿的开采如何达到一个平衡点的问题。
  首先需要看看今天的一个整体进度,李恪才能估算之后的所有进度。
  计算的问题先放在一边,李恪先将唐朝的整个版图画了下来,然后开始构建整个的电报线路。
  要避开山脉和河流,就难免要绕一个大圈,那么施工量就又要加大。
  光这个电报线路的设计图,李恪画了一整天。
  中间褚遂良呆着开采工人吃饭的时候,李恪还在专心致志的画图,褚遂良怎么讲他都没用。
  李恪一旦开始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时就很难停下来,他往往要到一个自己意识到要停下的节点才会停下。
  所以一直到深夜,工人都休息了,李恪才停笔,揉了揉酸痛的手腕,满意的看着自己的作品。


第188章 线路竣工
  李恪花了一天画好了电报线路图,然后让人带走给了留在长安的工匠。
  褚遂良这边的开采进度十分可观,一天就开采出了足够从长安到临近州的电路铜。
  李恪在这边又呆了两天,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褚遂良,自己骑马回了长安。
  杨务廉也在李恪到达长安没几天来到了长安。
  杨务廉赶到的时候,李恪正在电路施工的现场。
  铜矿从突厥源源不断的正运往长安。
  很多百姓都不知道李恪在干什么,他也懒得解释,等全部大功告成的那天,所有人就都会明白这个工程有多么的伟大了。
  杨务廉起初并不知道李恪到底在干什么,直到李恪为他讲解了电报线路的所有相关信息,杨务廉终于搞懂了。同时他也明白了李恪所在做的实验,所在做的工程,所在做的项目有多么的不可思议。
  李恪在很早就已经集齐了一大批的工匠,所以整个工程的修建进行的特别的快。
  这就要求铜矿的量可以跟上电报线路修建的速度。
  正当李恪感觉有些忧愁的时候,褚遂良那里传来的消息。
  褚遂良传信过来,告诉他在突厥有一座宝山,这个山的含铜量特别的高。
  若是将此山好好的开发出来,那么完全不用担心铜矿的问题。
  铜矿的问题解决了,电报线路的问题也解决了。接下来就是等待所有电报线路修建成功的那一刻了。
  在工匠们按照李恪画的电报线路图修建线路的同时,李恪已经去往了各处,需要修建信号塔的地方。
  李恪和武媚娘同时出发,从长安城一个往东,一个往西。
  在耗时一月有余,电报线路终于宣布竣工。
  在所有的线路连接上,信号塔的那一刻,李恪的心里难免也有些激动。
  他在每一个信号塔的地方,安排了人手,然后挨个检验了,每一个信号塔能不能接收到电报信息。
  事实证明,他成功了。
  他成功地将唐朝的历史向前推动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要知道电报线路,可是在民国才有的东西。
  当然,这件事还是要去通知李世民。
  李世民在听到消息的时候激动万分,他急急忙忙的赶来长安城的控制中心。
  李恪恭恭敬敬的对他行了个礼,然后说道:“父皇,电报线路终于修建成功了,您现在可以跟每一个州的地方官进行联络了。”
  李世民十分激动,他忍不住拍手叫好,“好,好,那你现在快帮我联系朔州城的张思礼,告诉他,让他火速赶往长安。”
  李恪点点头照做了。
  很快朔州城那边就有了回信。
  李恪将回信记录下来,交给李世民。
  张思礼回复到“仅尊圣旨。”
  果然三日后张思礼如约赶到了长安。
  李世民现在是真正的体会到了电报线路到底有多方便,他十分高兴,赏赐了李恪黄金万两,然后将电报线路总指挥的位置一同赏赐给了李恪。
  要知道黄金万两对于李恪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电报线路的总指挥才是李恪最想要的
  可以自如的操控电报线路,这就意味着他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唐朝每一个地区发生的最新的事件。
  这也意味着立刻真正可以做到晓天下事。
  这件事完成了,他一直惦记的一大问题就解决了。
  那么接下来李恪就将把所有的重点放到枪支弹药的研究上。
  要知道在这样的一个冷兵器时代,掌握枪炮弹药就意味着,拥有了称霸天下的能力。
  不过这个研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理科,所以需要做所有的相关准备
  而且事情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就比如说现在,他那没脑子的弟弟李泰就又开始给他找事了。
  电报线路的修建成功,成为现在唐朝非常重大的一件事情。
  李世民亲自颁布了圣旨,通知了天下人。
  而当然这所有的功劳,李世民几乎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明眼人知道电报线路的修建李恪才是那个关键之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大家对李世民感激涕零,李世民也欣然的接受了这份爱戴。
  百姓向来是只要有好处就行,至于到底这个好处来自于谁,于大家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
  正当李世民兴高采烈的时候,他现在立的太子,李泰找到了他。
  李泰自从上次刺杀李恪失败后,就一直心心念念着想要找到一个方法可以真正的干掉李恪
  可是如今理科不仅没有受到任何一点的伤害,反而还完成了这样的一个壮举,这令他心生嫉妒,也是分怨恨。
  李泰一大早就赶到了御书房,找到了李世民。
  李世民现在正是在兴头上,他十分高兴的让李泰过来,让他看自己手上的电报线路图。
  李泰连连点头,在阿谀奉承李世民的同时也将自己的一些顾虑全部都告诉了李世民。
  当然与其说是他的顾虑,不如说他是在代替李世民顾虑。
  李泰用眼色看看李世民,然后说道:“父皇,虽然三皇兄完成的这件事情确实是一项壮举,但是父皇可想过,三皇兄不断的在挑战的,可是父皇您的底线呀。”
  这段时间以来,他灭突厥、练私兵,如今还修建了这电报线路,我看三皇兄,他可是图谋不轨呀”
  李泰的这番话让李世民的心情一下子低落了起来,很多事其实若是不想,便没有那么多事,但若是被别人提起来了,一件件的事被列举着,李世民的心,就不得不提防起来了。
  自己的这个儿子李恪确实是有能力,而且若是真的说起来,这所有的儿子当中李恪绝对是最有才华的那一个,若不是他身上留着隋朝的血液,李世民倒更想立李恪为太子。
  不过现在这些都不是李世民要担心的,他最担心的是这尚只有八岁的儿子,是否就已经在对他的皇位图谋不轨了?
  本身自己的皇位就来的不正,李世民逼位的事基本人尽皆知。他自己也害怕自己的儿子跟他一样,会真的做出杀兄杀父父事。
  若真的如此,他恐怕就只能大义灭亲了,毕竟什么的比不上他稳固的皇位重要。


第189章 秋猎
  李世民跟李泰的谈话一字不漏的全部传入了李恪的耳中。
  李恪早就猜到了,当他的势力越来越强大的时候,李世民就不得不提防他。
  更何况位居上位者最怕的就是有人吹耳边风。
  帝王心最试探不得的。
  但是现在还不是跟李世民闹破脸皮的时候。
  如今李恪要做的很多事都还需要李世民的帮助。
  所以李恪一定要想到一个办法,可以打消李世民的顾忌。
  正当他苦苦思量的时候,一个机会就来到了。
  秋高气爽,硕果丰收。
  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唐朝迎来了每年秋天都要进行的秋猎。
  秋猎,这时李世民会带上他所有的儿子,以及他所宠爱的妃子,还有各方大臣武将们来到皇家猎场。
  这一项是一个皇帝用来测量他儿子是否具有成为一个皇帝的一项测试。
  成为一个皇帝,最重要的就是文武双全,不仅需要有治国的宏韬伟略,还要有能够杀敌御敌的一身武功。
  当然,这两点李泰都没有。
  或许也正是如此,李世民才会将李泰立为太子。
  毕竟没有谁想要立一个会威胁自己的人作为太子。
  在一个晴朗的天气,李世民带着大批人马来到了皇家猎场。
  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帐篷,但是唯一让李恪觉得尤其闹心的是李泰的帐篷就在他的旁边。
  你不想见猪,猪,却偏偏在你眼前晃荡。
  李泰人就是这样,嘴上不贱几句,心里就憋的难受。
  他一向看不起李恪和李恪的母后杨妃,无非就是因为他们身上带着隋朝的血脉。
  “哟,这不是三皇兄啊?三皇兄,最近可真是办了一件大事呢。”
  李泰又来这里冷嘲热讽。
  李恪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