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我八岁镇国大将军-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问题在于,大唐的军队,需要守护全国上下,两千多个州县啊,还有那万里长城数万里的边墙。
  可以说,对于此时的大唐帝国而言。
  兵力分散到如此广袤的国境线上,如此众多的城市当中,纵使大唐帝国拥有着在乡府兵,共计六十余万。
  但是。
  相对于需要防守的地方而言。
  这六十余万的军队真心的不够格。
  而真正能够运用于机动灵活,用于各方支援的军队。
  那就更少了。
  只有不到二十万人。
  而眼下这二十万人。
  其中有十几万都已经奔着关东去了。
  可是这十几万的军队能够挡得住突厥的二十多万大军吗?
  李世民的心里,不敢打这个包票,因为问题非常简单。
  突厥人的军队比他们大唐的军队机动性更强。
  即便是打不过也可以跑。
  装备着数匹战马的突厥骑兵。
  其机动性远不是装备一匹战马,或是仅仅只能靠着两条腿去走路的大唐士兵所能比拟的。
  可以说。
  即便是此时的大唐帝国,拥有一只可以与突厥大军进行决战的机动军团。
  但是。
  在没有解决速度这一问题之前。
  唐军想要与突厥大军决战。
  这件事,根本就不是唐军能够做到的。
  因为战争的主动权并不在唐军手上,而在于突厥可汗颉利的手上。
  “罢了召集朝中大臣议事!”
  李世民无奈的苦笑一声,挥手说道。
  不多时,朝中大臣被召集到了一堂。
  随着李世民将此事的战况与大家说了一通之后。
  一时间,群臣愕然,大家都找不到一个退敌的好办法。
  就在这时候。
  人群里,响起了一声阴郁的声音。
  “陛下,臣倒是有个主意!”
  只见到人群里一个中年人站了出来,他一拱手朝李世民说。
  “什么办法?”
  李世民诧异的看去向他问道。
  “莫非还是与突厥人议和?”
  “陛下突厥人不会与咱们议和。”
  一旁响起了房玄龄的苦笑声,只见到他无奈的手一摊说道。
  “突厥眼下已经拒绝了咱们的议和。”
  “这个朕知道。”
  李世民点点头,内心里泛出一阵的苦涩。
  因为他连求和都做不到了。
  这代表什么?这代表当下的突厥。
  已经丝毫没有对大唐有任何的畏惧。
  如果他们对大唐还心有畏惧的话。
  就会同意这个求和条约。
  可是颉利并没有,因为他已经打破了幽州城。
  大唐富庶的中原已经向他敞开了怀抱。
  为什么还要接受唐军的议和呢?


第108章 以水代兵
  直接的率领着自己手下的突厥铁骑去抢,不好吗?
  “皇上您还是听陈说完吧。”
  这个大臣犹豫片刻,一咬牙说道。
  此人不是旁人,他姓王,名叫王在齐,是太原王氏出身。
  今年四十多岁,在大唐帝国充当刑部尚书一职。
  也算是大唐帝国的高级官员了。
  只见到他阴侧侧的说道。
  “眼下突厥大军已经不可抵挡,臣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以让突厥此番入寇的二十多万大军损失殆尽!”
  “并且还可以将突厥可汉颉利给留下来!”
  “什么?”
  王在齐的一番话一经出口。
  一时间朝堂上的一众大臣们脸色骤变,随之不可思议的看着面前的王在齐。
  只以为后者是在说什么,天方夜谭。
  “真的吗?这这怎么做到啊?”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那可是二十五万大军啊,我们根本就打不过啊。”
  周遭响起的议论声,并没有让王在齐有任何的反应,但只见到后者,朝李世民一拱手说道。
  “陛下请相信臣,不信的话您听一下臣是怎么想的你就明白了。”
  王在齐解释着。
  一众大臣们纷纷竖起耳朵,包括李世民同样如此,大家仔细的听着王在齐说话,不露过半个字。
  这时候只听见王在齐幽幽地说。
  “我的办法很简单,突厥大军,不是已经到了中原吗?中原有什么?”
  “中原有什么??”
  李世民眉头一锁,中原有的东西当然多,尤其是在这个经济重心还没有南移的时代。
  正当李世民思索着斟酌着言语的时候。
  一旁的王在齐已然开口。
  “中原有黄河!”
  “汴州,洛阳城皆在黄河以南,黄河以北虽然有一些州县,但是在微臣看来,为了消灭掉突厥的这二十多万大军,这些个百姓城池可以牺牲……”
  王在齐说道。
  “什么??”
  他的话一经出口。
  一旁房玄龄,杜如悔,群臣愕然。
  包括李世民。
  只见到所有人瞪大眼睛,看着面前的王在齐,不由的,对后者的狠毒而感到愕然。
  甚至感觉头皮发麻。
  原因非常简单。
  王在齐的办法,他们已经明了了。
  那就是掘开黄河大堤。
  以水代兵。
  用滔滔的黄河水淹死二十多万,来犯的突厥大军。
  当然了。
  在淹死二十万突厥大军,还有他们的可汗颉利的时候。
  滔滔的洪水。
  还会顺便的淹死黄河以北数百里的百姓。
  算一下死难者,估摸着不会少于几百万人。
  更甭提,黄河一旦决口。
  想要修复起来黄河河底。
  那都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想到这里,李世民陷入了犹豫。
  他不想这么做。
  但是思前想后,好像没有别的办法了。
  貌似只有牺牲掉黄河以北的几百万生民了,止于日后的事情。
  日后再说吧!
  李世民在心里如此想着。
  随之他朝王在齐看了一眼。
  “黄河大水真的能淹掉,颉利的二十万大军?”
  “陛下放心,如果在之前或许不能,但是在现在绝对可以!”
  后者拍着胸脯说。
  “眼下马上夏天将至,雨季到来,届时天上一下雨,黄河之水必定充沛起来,一旦掘开大地,据微臣的估计,至少黄河以北,五百里的范围内,都将会被大水给淹没,臣觉得这大水兴许能够一口气冲到沧州呢……”
  嗯,不要小看了黄河之水泛滥的威力。
  历史上。
  花园口决堤,就将整个豫东平原给淹没了。
  而史书上记载,黄河曾经南堤决口,滔滔的黄河大水,甚至一口气冲到了徐州。
  把徐州城都给淹没了。
  可想而知这涛涛的河水有多么厉害。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会有那么多人选择以水代兵的原因。
  只因为。
  这大水的威力太大了!
  颉利二十万大军的人力。
  面对着。
  滔滔的黄河之水。
  面对着来自于大自然的伟力,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而李世民听着后者这么一说。
  也有些心动了。
  他眉头紧锁,思索许久。
  “罢了,那就牺牲一下黄河之北的百姓吧!”
  随之或许是给自己找借口。
  李世民嘴里面喃喃着。
  “何况,经过突厥这一番劫掠,黄河以北,只怕是生民百不遗一,我们所做也只不过是他们报仇而已!”
  “陛下圣明!”
  王在齐扑倒在地朝李世民说道。
  他是太原人。
  任凭黄河怎么绝口。
  反正到最后也淹不到他的头上。
  所以。
  王在齐会敢于出这么一个狠招。
  毕竟,反正淹死的也不是自已人,而同样,李世民也是如此,反正,掘开了黄河大堤,到了最后,大水也不会淹没到他的身上。
  ……
  幽州城。
  李靖眉头紧锁,看着城里面前那坚固的城池,内心里,涌现出来一阵的悲凉。
  原因无他。
  他们已经进攻了三日了,可是,却始终没有打下幽州城来。
  而与此同时,当李恪还没有赶到幽州城的时候,幽州城里的守将巴哈纳,却接到了一个让他震惊不已的消息。
  强大的突厥帝国的首都突厥王廷,竟然让一支唐军给攻破了!
  这件事,实在是太让人震惊了,以至于,巴哈纳是急忙的派出了快马,去联系前去中原打草谷的颉利,要将这个让整个突厥都震惊不已的消息给汇报给颉利可汗。
  “将军,将军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我们的北面,草原上刚刚斥候来报,说是出现了一支规模在六千人左右的突厥铁骑。”
  “什么?”
  李靖脸色骤变。
  他现在本就已经打的够艰难了。
  由于兵力与城里的突厥人大致相等,而守城的巴哈纳又是突厥人当中的一个骁勇善战的将领,所以,李靖他攻打了许久,却始终没有将幽州城给拿下,如今自已的援军没有等到。
  反倒是突厥人这边,等到了一支人数在六千人的铁骑援军。
  这让李靖心里涌现出来一阵的悲凉,他甚至在想,莫非,五胡乱华的惨剧,又将在大唐上演一回?
  莫非,大唐又得跟当初的晋朝一样,来一回衣冠南渡?


第109章 配重投石机
  正当李靖心中忧虑不绝的时候。
  远处,李恪他已经接到了手下的急报!
  说是在前方发现了自已人,他瞬间脸色一喜,还以为幽州城还没有被拿下呢,可是,当李恪带着大军走去的时候,却迎面发现了一支规模浩大,有万人之多的骑兵,挡在了自已的面前。
  “蜀王殿下?”
  李靖端望远镜,眺望到远处,那一个个熟悉的白马义从之后,又看到了李恪,瞬间他脸色一喜,随之,吩咐下去让自已手下的士兵不必紧张,这才匆匆的策马上前。
  “臣李靖,见过蜀王殿下。”
  “李将军,这是怎么回事?幽州城没事吧?”
  李恪朝李靖笑吟吟的问道,后者听到李李恪的问话后,瞬间脸色一变。
  “殿下,幽州城,已经被突厥胡人们给占领了,眼下臣正率领着五万大军在这里,想要伺机夺回幽州城!”
  “这……”
  闻言,李恪脸色一变,他喃喃着说。
  “这就有些不太好办了啊。”
  “是啊,殿下,幽州城城高墙厚,里面又有数万突厥大军守护,臣实在是想不到,可以攻破幽州的办法啊。”
  “本王也没有办法啊。”
  李恪无奈的苦笑一声。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间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件事情。
  是啊,他可是拥有着黑火药配方的啊。
  不过,转念又一想,李恪又摇了摇头,原因灰常简单,他现在,是有黑火药配方,可是,兵荒马乱的,眼下又在城外,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所需要的种种材料啊。
  所以,想要黑火药炸开幽州城城墙,至少需要五六天的时候来准备火药。
  兵贵神速,五六天的时候,太长了,这段时间,足够突厥人在中原肆虐许久的了,只见到李恪他犹豫片刻后,朝李靖说。
  “李靖,本王倒是有个主意。”
  “殿下请讲!”
  李靖眼睛一亮,但只见李恪朝四下打量着说。
  “军中可有工匠?”
  “回禀殿下,自然是有的。”
  李靖连忙的点头,眼下的时代,大军行军的时候,都会携带一些个工匠,其中有铁匠,木匠,为的,便是在行军打仗时候,为大军修建一些个攻城器械,或是修整一下大军所装备的武器。
  所以,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