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第一臣-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蛮子海牙就差直接说了,我要带领你们投靠老朱了。
  不少人也是心领神会,心说反正张士诚待人不公,投靠吴国公,也没什么不好。
  一切进展都十分顺利,蛮子海牙大喜,就在以为大功告成之际,突然有人急匆匆跑来。
  “回大人的话,潘远带着船只跑了!”
  “啊!”
  蛮子海牙忍不住大惊,这个潘远是张士诚手下大将潘原明的兄弟,属于张士诚的心腹。他见事情不妙,立刻就指挥船只逃命。
  蛮子海牙发愁了,他现在还没完全控制船队,万一张士诚的兵马过来,封住了去路,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此时此刻,突然有一艘小船,飞快冲了出去,一人立在船头,手持铁枪,昂然虎视。他的船小顺风,如箭射一般,迅速接近对方的大船。
  船上士兵惊觉,见常遇春追到了眼前,急忙拿长枪戳他。
  哪知道常遇春抓住了长枪,顺势一跃,竟然跳上了比自己船只高了数尺的敌人甲板常遇春左右冲突,如入无人之境。
  连续杀了十数人之后,将潘远俘虏。
  以小船夺大船,朱家军的人,都是这么猛的吗?
  蛮子海牙只剩下瞠目结舌,常遇春却是有些烦恼,一下子弄了上百艘战船,还不知道要写多少字的战斗总结呢!


第二百八十九章 军心
  大船劈波斩浪,自北而南,直入江阴。
  站在码头的王弼不停揉着眼睛,生怕看到的是海市蜃楼?
  要不是身在梦中,哪能见到此情此景啊?
  常遇春只身一艘小船过去,回来的时候,百多艘巨舰,一万多水兵,铺天盖地而来,这是多大的功劳?
  王弼都不敢想,这个常遇春真是神人猛将啊!
  “都给我吹得响亮一些,欢迎指挥使凯旋而归!”
  根本不用王弼多了,码头上载歌载舞,龙腾虎跃,鼓乐之声,惊天动地……甚至吸引来许多看热闹的百姓,都被此情此景震撼了,跟着一起欢呼,声震云霄。
  常遇春立身船头,老脸涨得通红,此情此景,比最烈的酒,还要凶猛十倍。让人晕晕乎乎,微醺的感觉,着实美妙!
  “王弼,俺回来了!”
  常遇春从船上下来,踏上陆地,兴奋大吼!
  “将军神威!凯旋而归!”
  码头上的士兵高声大喊,气氛到达了沸腾的顶点。
  王弼冲过来,单膝点地,用最正式的礼节,迎接常遇春。
  “指挥使立下天大功劳,取江阴,收水师,必定名震天下,四海皆知!”
  常遇春眼珠子瞪得老大,他突然想到一件事,急忙伸手,把王弼也拉起来了。
  “你啊,这一次功劳也不小,破江阴你是首功,这一次我去劝降,你又在家里坐镇,让俺安心。这么大的功劳……”常遇春突然压低声音,“那个给上位的战报,就由你来写吧!你想分多少过去,俺都不管,算俺求你了!”
  王弼顿时瞠目结舌,继而哭笑不得。
  堂堂大将,竟然被战斗总结弄得焦头烂额,也是无语了。
  常遇春这一次单人劝降一个船队,论起难度,比起吴大头单骑抓人,可要难多了。毕竟吴大头那只是趁虚抓人,常遇春这一次是拐回了一整支舰队。
  实话,他都不知道上位会怎么赏赐……总而言之,这一次常遇春是头顶着天,下巴抵着地,天地之间,就剩下他这张大脸了。
  “指挥使,这个总结我写,不过我肯定会如实上奏,你也知道,咱们军中可不兴谎报军情。该是谁的功劳,就是谁的。你这回可是立了大功!”
  王弼是个老实的人,果然在原原本本了解了经过之后,立刻写成战报,派人快马加鞭,送去湖州方向,交给了朱元璋。
  此时的朱元璋,心情大好,攻击张士诚的战役,进展神速,徐达从湖州南下之后,已经扫荡了杭州外围,刚刚拿下了余杭。
  已经渐渐形成合围态势,杭州已经成熟了八成,离着到手也不远了。
  胡大海也拿下了无锡,他这一战打得也相当漂亮……在攻城中,胡大海充分发挥了火药的威力。
  胡大海让儿子胡关住统领土营,专门负责土木掘进,挖地道,用老北京的手段破城。
  在地道挖得差不多的时候,塞进去火药,接着就是剧烈爆炸,无锡城开了一个口子……胡大海提着利斧,领着部下,一口气杀进去,又下一城!
  如果没有常遇春的超常发挥,胡大海绝对是这一战最亮眼的将星。
  奈何常遇春这个战果太牛逼了。
  一个江阴,一个水师,都不知道哪个是买的,哪个是送的?
  故此朱元璋在看战报的时候,手都有些颤抖。
  “先生,先生……常遇春打得好,计谋也好。智勇兼备,果然是好!”
  能让老朱连连夸奖,常遇春在诸将当中,也是屈指可数了。
  “先生,你咱该怎么赏赐常遇春?”
  张希孟心中有数,故此笑道:“主公,咱们的确又需要调整军制了,要给诸将更高的位置,统帅更多的兵马……不过我不建议立刻给常遇春奖励,毕竟还有徐达,常遇春的功劳再大,也只是战术性的,只有拿下杭州,才能影响整个大局!”
  朱元璋略沉吟,就主动笑道:“咱果然是高兴糊涂了,确实杭州更重要……只不过常遇春这一次弄来了这么多大船,一改水师薄弱的境遇,让咱有了在长江横行的本钱,无论怎么,这都是一大功劳,咱记下了。”
  老朱话一向是算数的,很显然等到战后封赏,常遇春在诸将当中,必定脱颖而出,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老朱想了想,突然又道:“先生,你收服了蛮子海牙的水师,对杭州的战局,就没有一点用处吗?”
  张希孟下意识点头,“怎么会没用,我军士气大振,张士诚丧胆,还有……”
  “还有什么?”朱元璋笑呵呵追问。
  张希孟皱眉头,努力思索,迟疑道:“主公,你,你不会想从海上去攻击杭州吧?”
  朱元璋微微摇头,“只怕还不行,不过咱倒是想截断南北,让张士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张希孟忍不住长长出了口气,还好,老朱没有失去理智。
  蛮子海牙这一支水师,装备不错,甚至大船都是海上可以使用的。
  但是他们士气低落,组织混乱,各色人物,混杂其中,真的很难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
  而且沿海的城镇还在张士诚手里,如果强行出海,就会得不到补给。
  再有就是方国珍!
  哪怕拿到了这一支水师,在船队上,朱家军还远远比不了,海上起家的方国珍。
  过早突入海上,万一刺激了方国珍,让他跟张士诚合作,那情况就糟糕了。张希孟还是希望专注抽打张士诚,把这货打服了,再对付下一个目标,不然树敌太多,容易翻船。
  “主公,如果仅仅限于长江作战,我觉得完全可以。但是从王弼所,这支水师有元廷长江水师的底子,又被张士诚掺了沙子,现在刚刚经历大乱,杀死了不少统兵将官。我怕军心涣散,无力再战,必须要整顿一些时候才行。”
  朱元璋神色淡然,他已经理解了张希孟的思路,这些想法一点错都没有,但很可惜,张希孟却没有真正领会朱元璋的意图……或者老朱境界提升飞快,尤其是在用兵这一件事上,他本来就比张希孟有天赋多了。
  “先生,张士诚这人,不过是守家的老犬,现在他或许会出兵杭州,给咱们添乱……可若是咱们的水师在长江上走一圈,让常熟、嘉定、昆山等地的兵马,看到咱们的旗号,透漏出威胁苏州的架势,咱敢张士诚必定惶恐不安,不敢派兵。咱是要把张士诚锁在苏州城!”
  这下子把话明白了,张希孟思索再三,不由得要赞一句,主公高见!
  老朱并不是要真打,只是示威。
  这样一来,作战的难度就直线下降。
  但是让一支刚刚归降的水师,执行对旧主的威慑,还是很困难,很困难,人心这个东西,实在是太玄妙了。
  哪怕被裹挟着投靠了朱元璋,鬼知道还有没有人心向张士诚?
  “主公,咱们需要有一种快速安定人心的东西!”
  老朱笑着点头,“没错,先生以为是什么?”
  “田地!”
  君臣两个,十分有默契地异口同声,随后哈哈大笑。
  局面的确是越来越好,距离称王,真的不远了,或许要不了多久,都可以考虑称帝的问题了。
  天降大任,朱元璋直觉肩头沉甸甸的。
  ……
  “大家伙听着,喜讯,天大的喜讯!”
  江阴码头的水兵营地,突然有人高声大喊,惊动了所有人。
  “怎么回事?捡了狗头金了?值得这么高兴?”
  好些水兵都忍不住抱怨。
  他们已经过来了好几天,朱将军的待遇是真的不错,米面蔬菜,供应充足,还有一些肉蛋,不少人都吃胖了。
  但是朱家军管理也着实严格,严禁他们离开营地,也不许赌钱,更不许溜出去逛青楼。
  有几个水兵想要姑娘,结果被朱家军的士兵训斥了一顿,还让他们当众反省。
  总而言之,就是两种治军思路,两个次元的兵马,碰在一起,不可能不发生冲突。
  果然,有一些人也生出了异样的念头,觉得朱家军不自由,不能随心所欲,什么都不许做,仿佛被关在了笼子里,好好的人,都成了罪犯,这和大牢有什么区别!
  众人对所谓的喜讯已经没有多少期待的,无非就是送来两口大肥猪,或者三只羊,几筐鸡蛋,除了吃得好,就没有别的东西了!
  不过实话,也正是因为吃得好,才没有出现逃兵,有再多的心思,只要一想到下顿饭,人生就有了色彩。
  “这一次可不是下顿饭的事情,是下半辈子……不,是好几辈子的事情!”
  送信的士兵从怀里掏出一张红色的告示,冲着众人高高举起。
  “上位已经下令了,从镇江到江阴,挑选沿江土地,授予水师将士,每人可得田三十亩左右,是当地民户的两倍!首批田契不日送达。”
  “什么?”
  有人似乎没有听明白,“给,给咱们田了?”
  “这么快?”
  许多人都不敢相信。
  “没错,上位还了,将士辛苦,要求尽快帮着大家伙安家,让咱们能娶到婆娘!”
  传达命令的士兵咧嘴笑了起来,可笑着笑着,就哭了……再看其他的人,短暂的错愕之后,竟然狂吼起来。
  “上位万岁!”
  “上位万万岁!”


第二百九十章 神将常遇春
  “大家请看,这一片土地,西边紧挨着西津渡口,有运河纵贯,土地肥沃,还有灌溉,在镇江府也算是顶好的土地了,暂时划出两千亩,分给六百五十名弟兄。除土地之外,还有宅地基,有家眷的,急需房舍,只能暂时征集旧房。。。如果不着急的,今年秋收之后,就会安排人员,给大家伙建房,明天就能住进去了。”
  郑遇春笑呵呵给大家伙介绍着……郑遇春不是常遇春,他是最早一批追随朱元璋的淮西老乡,属于老朱的心腹。
  论起打仗,这些淮西汉子自不必多说,郑遇春还是朱家军这一批人里,识字最多,读书最努力的。
  这可绝对没有夸张的意思,还没渡江之前,他就时常请教张希孟,还借书,抄书,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捧着小册子,借着月光读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