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第一臣-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元璋满意了,自己也满意了。至于下面的官吏,他们或许不满意,但是只要百姓满意,能把事情干得更漂亮,获得天下大多数人的支持,也就成了难以推翻的定制。
反正咱老李也被下面人背刺太多了,心寒了,意冷了,不愿意给你们遮风挡雨了。
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李善长很快领会了张希孟所说的精髓……其实说白了,就是让中书省只负责理顺各种政务,然后把各部打包送给朱元璋,让老朱直接跟他们交流。
从头到尾,都让老朱深度参与。
时时记着,不要窃据主上威福,不要把自己当成宰相。
对了,张希孟怎么说来的?
卑微的社会公器!
就是这个,我们的任务只是匍匐在吴王脚下,时刻为了让吴王更加伟大!
李善长目光闪烁,情绪激昂,仿佛是找到了人生目标似的。
张希孟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反正只是觉得这老家伙有点不正常,会不会他领悟除了差错?走火入魔了?
张希孟也没法说得更多,反正你李善长也没给我送礼,讲到这里,已经是仁至义尽,你还想听,那得加钱!
张希孟跟李善长在这边聊着……另一边朱元璋也去了马氏的房间,见夫人不在,桌边还有一摞子账册,老朱来了兴趣,闷头翻看。
正在看着,突然一只手揪住了他的耳朵!
“干什么呢?”
老朱吓了一跳,敢这么放肆的,肯定是夫人无疑!
“咱,咱就是瞧瞧,没有别的意思……妹子,你,你的私房钱不少啊!”
马氏松开手,哼了一声,“是不少啊!王爷看上了不成?”
朱元璋嘿嘿一笑,“这倒没有……咱就是好奇,妹子现在的产业也不少了吧?有纺织,有军服,还有鞋帽……你要怎么管这么多金钱往来?”
马氏一笑,“这还不简单,算账呗!”
“算账?”
“对啊!你可别忘了,江楠大才女可在我的手下,她们家就是商贾之家,她又读了那么多书。没做几年,就已经十分娴熟了。下面有什么手脚不干净的,都瞒不过她。重八,你别觉得自己有张先生辅佐,我这边的江姑娘,可不比他差!”
“哦!”
老朱恍然大悟,对啊!自己怎么把这人给忘了。
“江楠是个女孩子……”
“这不是废话吗!”马氏突然皱眉头,盯着老朱,警惕道:“你,你打算干什么?”
老朱一怔,随即朗声大笑,“误会了,误会了!咱确实没有别的想法,咱就是见她跟百官都不对付。当初任命她的时候,又遭到了那么多非议。咱想给她一个报仇雪恨的机会!”
马氏依旧皱眉头,“什么意思?”
“就是让她帮忙负责总算各项财税,从上到下,所有的衙门,不论文武,只要出了差错,就一查到底!咱现在急需几颗脑袋,杀鸡骇猴!”
马氏眉头微蹙,沉吟半晌,突然道:“重八,你这个想法不错,可我不答应!”
“为什么?”朱元璋大惑不解。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江楠就是个弱女子,她虽然顶着官职,但也只是给我做事。我必须好好照顾她。现在放她去干这么危险的事情,惹恼百官,人头滚滚,她一个女孩子,还能有好下场吗?不说的别的,她还没嫁人呢!你不能拿谁都当工具用!”马氏正色教训老朱。
朱元璋半点不生气,反而笑道:“夫人高见,咱五体投地。不过要说咱只知道利用她,那也冤枉了咱……咱打算把她安排到张先生手下,有张先生庇护,只怕比夫人这里还安全妥当!”
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
“大哥,大哥……你帮我个忙怎么样?”朱英急切跟张希孟哀求。
张希孟头也不抬,懒懒道:“你保证过考试要过的,现在过不去,求我也没用……要不,你再来一次吧?”
朱英急了,啪的一拍桌子,屁股一跃,竟然坐上了桌子,气咻咻道:“大哥,你不能瞧不起人,我考试过了的!”
“过了?”
这下子把张希孟惊到了,他连忙放下手里的笔,从朱英手里接过试卷,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确实,这小子比以前进步很大,可以是天壤之别,着实令人欣慰。
“总算不是一块朽木,但你的排名不才第七吗?你承诺的第一呢?你当我是傻子吗?”
朱英连忙赔笑,“大哥,这个只是笔试成绩,我们是武,还有另外的考核。”
张希孟微微皱眉,他总算想起来了,朱英早些时候,是去的普通堂,后来升入了武,而且还是老朱递了条子的,不然以这小子的程度,还真有点麻烦。
“能从倒数变成正数,算你得不错。但是就凭这点本事,想要通过考核,拿到第一名,怕是不容易吧?”
朱英低着头,顿了顿,这才道:“大哥,我们武毕业的考核,有一大半都是沙场项目,有弓马骑射,还有指挥兵马,演练互相攻伐,这些项目,我的优势巨大,保证能拿第一的。我本来是想请干爹过去,可他现在这么忙,不光是他,干娘也很忙……整个吴国,好像就你没事干……对了,大哥,你这么闲,对得起我干爹的俸禄吗?你现在年俸可是有二百石,另外还有五百贯宝钞,还有配属的马车,车夫,厨师,护卫……大哥,你现在可比以前的日子还要舒服啊!”
张希孟皱着眉头,越听越不对劲儿,“你个兔崽子,我的俸禄我都不知道,你怎么这么清楚?”
一句话,把朱英问得瞠目结舌,“那个大哥,我干娘找我,让我去陪朱标玩,失陪……”
你给我站住,张希孟一把揪住了朱英的衣领子。
“小兔崽子,我今天非要和你算算总账不可。谁也救不了你,我的!”
张希孟把朱英按在桌子上,俨然囚犯,他还顺手抄起了一支木尺,准备给这小子好好上上家法……老子辛苦了这么多年,总不能白干活吧!
……
从朱英的嘴里,张希孟才大致弄清楚,最新的俸禄是怎么发的。
张希孟这个位置很好玩,别人忙得时候,他反而很清闲,就比如他跟李善长谈好,整个方略确定下来,李善长拟定细节,然后上报朱元璋,老朱决定立刻执行。
整个过程,张希孟只要大致了解一下就行了,能不能符合预期,那要等待真正落实之后的反馈。
所以在至正十七年的最后两个月,吴国上下都在忙碌……李善长在那里整理各种紧要政务,一条一条,写在竹牌上面,悬挂于中书省。
随后李善长就在联络各部,向朱元璋介绍情况。
比如河工,要修堤坝……首先都察院要派人去探查情况,回来交给中书省,中书省了解情况之后,确定急需要维护的河道。
接下来李善长就把工部、户部,全都找来,然后去面见老朱,他们君臣几个凑在一起,反复讨论,最后确定方案,再以旨意形式下发,要求地方全力配合,如果人手不够用,还要调动兵卒将士,预算不够,也要追加,这些全都必须上奏朱元璋,由老朱定夺。
情况显而易见,朱元璋成了整个吴国,最忙碌的那個……在老朱面前,摆着至少有十几项紧急政务。
新占领土地的均田问题,针对豪强的清理问题,吏治问题,科举问题,教育问题,官职安排,府库钱粮,赈济灾民……除此之外,还有军务,监察,对外等等事项……每一个老朱都要亲力亲为。
通常情况下,都是他带着李善长,几位尚书或者将领,一起处理。
包括朱升,贾鲁,都被叫过去了。
这两位年纪都不小了,贾鲁还时常有病,可即便如此,也不能幸免,只能咬牙撑着。
更要命的是朱元璋是真的会骂人的。
一旦一项政务推不下去,老朱就会把相关人员都叫过去,哪怕胡子一把,他也毫不留情。而且朱元璋有着恐怖的习能力,不管是什么事情,他听几次下来,就能把握大概,哪里推不动,是谁私心作祟,是谁阳奉阴违,老朱一清二楚。
别跟咱讲什么斯文体面,你们敢不听话,眼下咱还只是骂,回头咱懒得骂了,就是你们人头落地的时候。
老朱非常享受现在的状态,踏实,充实……每天盯着各项政务,由于全程参与,老朱心里有数,一目了然。
对群臣的斥责,也是掷地有声,入情入理入魂。
隔三差五,他还能抽出点时间,去军中查看情况,跟着徐达他们骑骑马,射射箭……晚上有空还要读书,或者去陪陪夫人。
甚至还有空练练书法,临摹碑帖,偶尔还赋诗一首……就这时间管理能力,张希孟是甘拜下风,五体投地。
看着大家伙忙碌,张希孟也很想掺和一下,帮着他们分担一点。
但是每次张希孟兴匆匆前去,众人只是表面客气,随即就把他扔在了一边,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
别看他们忙碌欲死,被老朱骂得狗血淋头,但是真正有人要帮着他们分担,这帮家伙反而不愿意了。
无他,这都是实实在在的权力,谁也不舍得放弃任何一点!
尤其是不能让张希孟掺和,不然他插手进来,咱们就都成了摆设了。
张希孟看了几次,他也明白过来,别看这帮东西表面叫苦,可一个个心里都乐开了花。
朱元璋深度参与朝政,把控每一项大政推行……这就让任何事情,阻力都降到了最小。
吴王和重臣的看法,一旦统一了,下面人反对也没用了。
而且老朱手上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底层的百姓,伴随着均田的深入,朱元璋在民间的威望与日俱增。
实际上由于田契上印着吴王大印,最底层的百姓,只认吴王。包括张希孟在内,他的名望也只限于读书人中间。
普通百姓对张希孟的认知,也就是吴王手下那个很有本事的大臣,仅此而已。
张希孟自己也挺满意这个定位的,功高震主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对于如今的局面,他心里也有数……试问成为宰相,尚书一级的重臣,又恰逢这个时候,谁不想名垂青史,彪炳史册?
过去大家伙不这么想,那是做事太难了,面对层层阻力,根本执行不下去。与其得罪所有人,身首异处,不如老老实实享受金钱美色,快快乐乐生活。
可是随着上下打通,做事变得容易起来,自然而然,就有了更高的追求。
就拿俸禄来,经过了一番讨论,终于有了确定方案。
首先俸禄还是分为两种,一个是粮食,一个是宝钞。
但是原来正一品的千石年俸,变成了三百石,然后依次下降,到九品官,能拿到年俸七十石,基本没有变化,而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没有品级的,只要是衙门的正式书吏,衙役,最低年俸也是四十石,熬到五年以上,都能拿到五十石。
在禄米之外,就是宝钞,这个宝钞也是分成两部分,第一部 分是针对各地物价情况,发下来的补贴。
其中在京城,三品以上,能拿到二百贯。如果是县城,普通小吏,一年也能拿到二十贯。而另外一部分,则是历加成。
还是拿张希孟做例子,他现在是吴王右相,按理可以拿到二百六十石年俸,但是他需要缴纳一笔所得税……这笔所得税可以用禄米抵扣,也可以用宝钞缴纳。由于张希孟府上没几个人,也不用存那么多粮食,就用粮食抵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